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 探讨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B、C型骨折(AO分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桡骨远端骨折(AO-B、C型)患者经掌侧入路应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采用Dienst功能评定法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7~16个月,平均9.6个月.32例中优11例,良1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0.6%.结论 经掌侧入路采用T型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AO-B、C型)能有效地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结构,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佳恢复,提高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法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入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本组的40例患者进行术后的1年随访,40例患者均已痊愈,骨折的愈合时间为7.5±2.4w,本次治疗中未见重度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31例(77.5%)、良6例(15.0%)、中2例(5.0%)、差1例(2.5%)。结论临床中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取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法进行治疗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63-164
回顾性分析进行治疗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8.68%,高于对照组的73.58%,具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尺偏角、掌倾角、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AO万向锁定钢板和普通锁定钢板对老年AO-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老年AO-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06例,按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方法分为研究组(n=95)和对照组(n=111).对照组予以普通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研究组予以AO万向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手术切复LCP内固定术后观察。结果:30例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平均1.5个月摄片骨痂生长,10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结论: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特别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36例桡骨远端骨折,X线片显示骨折位置后,采用切开复位术治疗,并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6例患者,优22例,良8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3.3%。骨折愈合时间6~27周,平均8.2周。腕关节背伸平均53.2°(健侧平均值的83.1%),屈曲平均46.2°(健侧平均值的73.3%),旋前平均83.5°(健侧平均值的95.9%),旋后平均80.2°(健侧平均值的92.2%)。术后X线片提示桡骨远端关节面移位在1.5 mm以下,掌倾角8°~17°,尺偏角16°~22°,未见桡骨轴向短缩。术后未见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钢板断裂、创伤性关节炎等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骨折复位维持良好,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辅以早期功能锻炼,患者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掌侧LCP治疗3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按AO/ASIF桡骨远端骨折分类):B2型6例,B3型7例,C1型7例,C2型8例,C3型2例.结果 随访6~14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腕关节功能及X线片测量指标进行综合评定,优15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达83.3%.结论 对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性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术中骨折具体情况选择锁定螺钉的植入角度、减少结构性植骨、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避免肌腱激惹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12-2814
探究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将2011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接诊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54例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组实施外固定支架。对比两组的术中术后情况、腕关节评分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桡骨高度、尺偏角较大,掌倾角较小,屈曲/伸展、疼痛、活动范围、功能及握力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予以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相当,但外固定支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腕关节影响小等优势,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和普通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2组患者分别采用普通T型钢板和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骨折复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3.0%,对照组优良率为67.4%,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掌倾角、尺偏角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可有效地维持骨折复位,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5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结果经过3~36个月随访,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较好,Shea评估优良率为93.1%。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固定牢固、可抗旋转、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背景:微创接骨板桥接技术的特点是间接骨折闭合复位,辅以适当稳定的内固定,可最大程度地保护骨折端及其周围的血供,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生物环境,在长骨干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疗效。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胫骨下段闭合骨折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5-68岁。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和随机排列表分两组治疗,微创组(n=32)在 C 型臂 X 射线机监视下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置入治疗,传统组(n=36)采用普通胫骨加压钢板及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微创组手术时间、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负重行走时间早于传统组(P〈0.05),术中出血少于传统组(P 〈0.05)。随访10-21个月,微创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传统组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及力学原则,具有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利于骨折愈合等优势,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背景:纵观目前治疗粉碎及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各种方法,金属材料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的优点日益突出。目的:观察DVR解剖型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AO分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51例,根据其意愿及经济状况非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7例应用DVR解剖型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对照组24例应用普通掌侧接骨板。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术中接骨板安装次数,正中神经炎发生、术后腱鞘炎发生、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6个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实验组X射线片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和同期普通掌侧接骨板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Mcbride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提示使用DVR解剖型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操作更加便捷,安全可靠,完全解剖复位,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背景:纵观目前治疗粉碎及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各种方法,金属材料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的优点日益突出。目的:观察DVR解剖型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AO分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51例,根据其意愿及经济状况非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7例应用DVR解剖型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对照组24例应用普通掌侧接骨板。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术中接骨板安装次数,正中神经炎发生、术后腱鞘炎发生、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6个方面的差异。结果与结论:实验组X射线片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和同期普通掌侧接骨板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Mcbride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提示使用DVR解剖型桡骨掌侧锁定接骨板置入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操作更加便捷,安全可靠,完全解剖复位,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复杂的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不同类型钢板在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点。目的:比较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采用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23例,16例应用Meta钢板固定,7例应用锁定钢板固定。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随访时采用AOFAS踝部评分标准评估内固定结果。结果与结论:随访12~19个月,平均13.8个月。按AOFAS踝与后足主观评分标准,平均93分。骨愈合平均时间14.1周,无骨不连,1例成角畸形,1例浅表感染。两组治疗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运用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技术以Meta接骨板或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林振恩  谢丹  张森 《中国临床康复》2014,(22):3517-3522
背景:股骨远端骨折主要使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内固定的失效屡有报道,临床对钢板上的螺钉分布意见不一,螺钉的分布和内固定失效是否相关,缺乏力学的实验依据。目的:探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的合理螺钉布局。方法:通过ANSYS软件建模,建立骨折和钢板模型,骨折近端、远端均固定4枚螺钉,设计128种不同的螺钉布局方案,分析不同的螺钉、钢板应力和骨折位移,进行第1,6孔单皮质固定组、双螺钉固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第5孔单皮质固定组、双皮质固定组、无螺钉固定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128种螺钉分布中,第1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是“-2分布组”(-2表示第2孔无螺钉固定),应力最小的分布是“-4分布组”(-4表示第4孔无螺钉固定);第5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3分布组”(-3表示第3孔无螺钉固定);第6孔螺钉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2分布组”;钢板的应力最大的分布为“-4分布组”,应力最小的分布为“-5分布组”(-5表示第5孔无螺钉固定);骨折的位移最大的分布为“-5分布组”,位移最小的分布为“-3分布组”。128种螺钉分布中,第1,6孔单皮质固定组和双皮质固定组螺钉、钢板应力和骨折位移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第5孔单皮质固定组、双皮质固定组、无螺钉固定组对比,无螺钉固定组的骨折位移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 〈0.05),3组螺钉应力和钢板应力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钢板最近端第1,2孔需固定;靠近骨折端的近端2个孔(例如文章的第4,5孔),第4孔必须固定,根据骨折稳定性判断是否固定第5孔;中间的孔可不固定;第6孔建议固定。ANSYS分析是有效的骨科临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随着胫骨远端骨折发生率的增加,锁定钢板内固定已成为首选的内固定治疗方法。目的:研究分析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比较内侧锁定钢板与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差异。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选取胫骨远端骨折时踝关节的应力分布机制以及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胫骨远端骨折,足处于跖屈位时,易引起胫骨后踝骨折;中立位时,易引起Y型骨折;背屈位时,易引起胫骨前缘压缩。锁定钢板在抗扭转外力上比髓内钉效果要好,且腓骨的完整对于2种固定的效果均有一定的帮助。当腓骨不能够有效固定的时候,锁定钢板固定的稳定性比髓内钉固定的稳定性更好。且内侧锁定钢板固定与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时的骨折愈合时间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解剖型记忆聚合器(anatomicdistalradiusNitinolmemoryconnector,DRMC)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记忆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采用三维建模及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DRMC固定桡骨远端骨折时在骨折断面及周围所产生的应力并构建记忆应力场。结果:桡骨远端DRMC持骨支产生轴向持骨力为14.66MPa,持骨支最大主应力值为40~70MPa,最小主应力值为3~7MPa,而加压支应力值相对较大,为20~40MPa。结论:DRMC在骨折线周围的应力分布合理,轴向持骨力有利于早期骨折稳定,加压支纵向加压及记忆效应的存在,可将被固定的废用段转化为生长段,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保守与掌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关节活动度及功能评分。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骨科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共75例。其中33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及石膏外固定治疗,42例患者采用掌侧锁定钢板手术治疗,根据2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的腕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损伤(DASH)评分评价其疗效。 结果保守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背伸(60.7±7.2)°;掌屈(53.6±10.5)°;旋前(83.9±8.9)°;旋后(83.8±7.7)°;桡偏(23.2±8.1)°;尺偏(36.2±7.8)°;DASH评分(11.1±9.4)分。手术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背伸(58.2±9.4)°;掌屈(50.1±10.0)°;旋前(83.1±8.8)°;旋后(83.9±8.4)°;桡偏(22.8±7.0)°;尺偏(37.5±7.4)°;DASH评分(9.8±10.8)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保守和掌侧锁定钢板均为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二者间无明显治疗差异,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背景:用锁定钉的最终固定依赖于钢板的放置,为避免螺钉锁入关节,要求在放入螺钉前反复确认骨折块的复位及钢板位置的放置,无疑增加了操作繁琐及螺钉进入关节的风险.目的:观察新型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1 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AO 分型A3型3 例,B2 型3 例,B3 型2 例,C1 型3 例,C2 型5 例,C3 型5 例.受伤后0~12 d 采用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结果与结论:随访至24 周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软组织并发症,无螺钉移位及钢板断裂,影像学及功能评估满意.据此得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这种固定方式能提供解剖复位、固定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钉板之间能更灵活、弹性的搭配.  相似文献   

20.
背景:用锁定钉的最终固定依赖于钢板的放置,为避免螺钉锁入关节,要求在放入螺钉前反复确认骨折块的复位及钢板位置的放置,无疑增加了操作繁琐及螺钉进入关节的风险。目的:观察新型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1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AO分型A3型3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3例,C2型5例,C3型5例。受伤后0~12d采用带变向螺钉的解剖型掌侧锁定钢板DVRTM治疗。结果与结论:随访至24周时,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无软组织并发症,无螺钉移位及钢板断裂,影像学及功能评估满意。据此得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这种固定方式能提供解剖复位、固定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钉板之间能更灵活、弹性的搭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