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10(IL-10)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7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IL-6、TNF-α和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MI组、UAP组的血清IL-6、TNF-α、IL-10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的血清TNF-α、IL-10水平与UAP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的lg[(IL-6 TNF-α)/IL-10]值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介导的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TNF-α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的比值关系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IL-6、TNF-α与IL-10的比值在ACS中的意义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各种类型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4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3例及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35例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与SAP组及对照组比较,AMI组和UAP组血清IL-6、IL-8、IL-10、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AMI组血清IL-10、TNF-α水平高于UAP组(P〈0.05);SAP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血清各项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8、IL-10、TNF-α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进展,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监测冠心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对于病情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Fas(soluble Fas,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冠心病不同表型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了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所有心绞痛患者、正常对照组和部分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患者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将病变受累血管不同支数的患者Gensini积分、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sFa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1);AMI组和UAP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SAP组(P<0.05),AMI组IL-6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及SAP组(P<0.01)。sFasI、L-6与TNF-α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89,0.271;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度组和重度组sFas、TNF-α、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和轻度组(P<0.01或0.05)。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单支病变组血清sF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双支病变组sFas、TNF-α和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多支病变组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同表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sFas、TNF-α和IL-6水平呈现显著性差异,高水平的sFas、TNF-α和IL-6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特别是在ACS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免疫因素和炎性因素共同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以及粥样斑块破裂过程中,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有交叉反应现象。  相似文献   

4.
心绞痛病人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在心绞痛发生与发展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8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采用GC-911 γ计数仪测定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WBC)数量,并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病人血清中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均升高(t=2.986~6.069,P<0.01),且UAP组IL-6、IL-8、TNF-α、hs-CRP含量及WBC数高于SAP组(t=2.163~3.255,P<0.05、0.01).UAP组病人的hs-CRP与IL-6及WBC呈正相关(r=0.376、0.366,P<0.05),SAP组病人的hs-CRP与WBC呈正相关(r=0.515,P<0.01).结论 炎症反应参与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监测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可为临床病情分级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唐屹  陈军 《疑难病杂志》2011,10(8):567-569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清中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UAP患者40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8例(SAP组),健康查体者24例(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并观察UAP患者3个月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UAP组血清IL-2、TNF-α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P<0.05);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SAP组(P<0.05)。随访3个月,UAP患者中,有心脏事件患者(14例)血清IL-2、TNF-α及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脏事件患者(24例),IL-10水平明显低于无心脏事件患者(P<0.05)。结论血清细胞炎性因子IL-2、IL-10、TNF-α及CRP水平变化可能与冠状动脉不稳定型斑块的发展有关,可反映冠心痛患者临床病情,判断UAP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及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血清TNF-α、CRP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小板4项参数水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观察TNF-α、CRP及血小板4项参数水平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变化.结果 3组冠心病患者TNF-α、CRP及WPV和PDW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UPA组高于SAP组(P<0.01),而AMI组又高于UAP组(P<0.01);3组冠心病患者的PLT、PCT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且UAP组低于SAP组(P<0.01),而AMI组又低于UAP组(P<0.01).结论 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血清TNF-α、CRP及血小板4项参数水平变化,对冠心病的防治及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不稳定心绞痛(unsteadiness angina,UA)患者血清中IL-8,TNF-α,IL-10浓度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及24例健康对照组(NC组)血清IL-8,TNF-α,IL-10的浓度。对AMI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分别测定1,6周后患者血清IL-8,TNF-α,IL-10浓度。结果:UA组血清中IL-8,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NC组(分别P<0.01,P<0.01,P<0.05);AMI组血清IL-8,TNF-α,IL-10的水平又显著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AMI患者进行药物治疗1周后,血清IL-8,TNF-α,IL-10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1),AMT患者药物治疗6周后,血清IL-8,TNF-α,IL-10进一步显著降低,与药物治疗1周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发病与IL-8,TNF-α,IL-10密切相关,随着心肌缺血损伤的加重,血清IL-8,TNF-α,IL-10水平显著升高;随着病情的缓解,三者水平显著降低,其水平变化与临床病情轻重程度相一致。因此检测血清中的IL-8,TNF-α,IL-10水平作为冠心病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广明  王兆赟  娄宇  李颖 《当代医学》2021,27(3):101-103
目的探讨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I)、细胞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7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32例;心功能分级Ⅰ级34例,Ⅱ级76例,Ⅲ级4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50名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类型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cTnI、IL-6、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UAP组及SAP组(P<0.05);UAP组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高于SAP组(P<0.05);心功能分级Ⅲ级血清cTnI、IL-6、TNF-α水平高于Ⅱ级及Ⅰ级患者(P<0.05);心功能分级Ⅱ级血清cTnI、IL-6、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Ⅰ级患者(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 TnI、IL-6、TNF-α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不同冠心病病理类型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cTnI、IL-6、TNF-α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通过早期检测cTnI、IL-6、TNF-α水平,可为冠心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冠心病患者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 (IL-6)等指标可否作为冠心病标志物评估斑块稳定性。方法 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及16例正常对照者,在介入治疗前测定血清MMP-2、hs-CRP、IL-6及血浆MMP-9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MMP-2、IL-6和MMP-9水平都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AP组MMP-9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均P<0.01),UAP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变化提供了一种研究易损斑块的方法。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增高,有助于评估冠脉状动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tid,连续2个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UAP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