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学新 《家庭护士》2009,7(4):326-327
擦烂红斑为新生儿临床上常见表皮损伤,多发生于皮肤皱襞处.由于皱襞处皮面密切接触,局部热量不易散发,造成温暖潮湿的环境,再加上活动时皮肤摩擦,而新生儿皮肤娇嫩,若防护措施不当,极易发生.经常保持皮肤皱襞处的清洁、干燥,出现红斑时,局部外用婴儿爽身粉是多年来临床防治擦烂红斑的措施之一[1].随着近年研究的进展,婴儿爽身粉的不安全性有报道.为减少不良反应,2000年8月-2006年10月我院新生儿病区使用珍珠粉外涂表皮损伤创面,治疗擦烂红斑,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又称金葡萄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STEN)、新生儿角层松解症,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等。其特点为多见于婴儿,急骤起病,皮肤广泛性烧伤样刺痛感和疼痛性红斑,摩擦红斑处则表皮剥离,出现广泛糜烂面或形成水泡,尼氏征阳性,形如大面积烫伤。我院曾收治一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 患儿,男,4 岁。因反复发烧2周伴全身疼痛性红斑2天于1999年3月 30日 2pm入院。患儿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38.5℃,轻咳,精神、食欲差,家长自给螺旋霉素1片口服,体温38.8℃,加小儿…  相似文献   

3.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或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本病特点是多见于婴儿,起病急骤,皮肤有广泛烧伤样刺痛感和疼痛性红斑,摩擦红斑处则表皮剥离,出现广泛麋烂面或形成水泡,尼氏征阳性,形如大面积烫伤。由于口、眼运动使口周、眼周的皮损处表现为放射状皲裂,是本病的另一特  相似文献   

4.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曾称为新生儿剥脱性皮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本病是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疤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急性皮肤病,大多发生于婴儿,偶见成人。其致病菌是凝固酶阳性的第H噬菌体组金葡菌(尤其是71型),此菌种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毒素,即剥脱毒素,造成皮肤损伤。现又发现1组或Ⅲ组某些葡萄球菌也可产生表皮松解毒素。[1]1994年3月,我科收住1例新生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临床罕见,在缺乏护理经验的情况下,经我们20天积极抢救治疗,精心护理痊愈出院。1病…  相似文献   

5.
婴儿皮肤和成人皮肤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基本一致,但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又有各自的特点。足月新生儿皮肤的组织、结构介于早产儿和成人之间。另外婴儿皮肤黑色素较少,易晒伤。下面仅就婴儿皮肤常见问题及护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皮肤再生不良1例江苏扬州市人民医院李士华新生儿皮肤再生不良又称先天性皮肤缺损症。临床罕见,现就我院1例报告如下。患儿足月顺产,Apgar评分9~10分。出生时婴儿上唇有一皮肤缺损,面积0,5cm×0.5cm深达皮下层。右颊部皮肤缺损2cm×1c...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含自体表皮细胞和异种表皮细胞的混合型皮肤替代物,并用于移植封闭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方法以无细胞真皮基质为载体,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自体表皮细胞)和人表皮细胞(异种表皮细胞)按1:1比例混合后种植于无细胞真皮基质表面,经体外培养后形成含表皮细胞层的皮肤替代物,然后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移植效果。结果皮肤替代物移植于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可封闭创面,新生皮肤基底膜结构较完整,抗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染色阳性。移植后人表皮细胞随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减少并最终被小鼠自体表皮细胞替代。结论含自体表皮细胞和异种表皮细胞的混合型皮肤替代物可封闭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可望节省自体皮源,缩短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8.
混合型皮肤替代物的构建及移植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肖仕初  夏照帆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360-3361,I002
目的:构建含自体表皮细胞和异种表皮细胞的混合型皮肤替代物,并用于移植封闭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方法:以无细菌真皮基质为载体,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自体表皮细胞)和人表皮细胞(异种表皮细胞)按1:1比例混合后种植于无细菌真皮基质表面,经体外培养后形成含表皮细胞层的皮肤替代物,然后移植于Balb/c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移植效果。结果:皮肤替代的移植于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后,可封闭创面,新生皮肤基底膜结构较完整,抗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染色阳性。移植后人表皮细胞随时间延长,数量逐渐减少并最终被小鼠自体表皮细胞替代。结论:含自体表皮细胞和异种表皮细胞的混合型皮肤替代物可封闭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可望节省自体皮源,缩短体外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抚触是1998年从国外引进的一种崭新的健康理念,并相继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展了对新生儿抚触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早产儿、患病的新生儿、正常婴儿都有积极的生理影响。抚触方法简单,是通过双手对婴儿的全身各部位皮肤进行有次序的、有手法技巧的按摩,让温和的皮肤按摩通  相似文献   

10.
中间丝聚合蛋白(filaggrin,FLG)是表皮终末分化的重要组成蛋白,主要存在于表皮颗粒层和透明层,参与组成皮肤表皮外层的角质包膜(CE),促进表皮分化,形成表皮角质层独特的屏障结构,在维持皮肤的屏障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FLG及其基因突变在皮肤屏障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FLG与表皮分化比咯氨酸蛋白  相似文献   

11.
大疱表皮松解症是以全身皮肤反复出现松驰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点的皮肤病,临床较少见,新生儿患此病则更为罕见。1996年6月19日在我院出生的一新生儿于出生后第2天发现患有大疱表皮松解症,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基本好转出院,现介绍如下。 1 病历简介 患儿男,其母第一胎孕39周,因胎儿宫内窘迫于1996年6月19日行剖宫产术,婴儿出生体重3300g,出生后查体正常。次日晨8Am查体发现患儿右手背面近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的皮肤屏障机能较差,仅有2~3层角化细胞组成,同时细胞间相互联系不密、疏松、易脱落。由于角化层薄嫩,易受擦伤,为细菌侵入门户。同时表皮与真皮之间的基底结缔组织与弹力纤维以及肌纤维均发育不良,且血管丰富,新生儿全身发育又不够完善,因此,一旦感染,机体无局限抗感染能力,极易迅速扩散,危害极大。现将新生儿脓疱疮的护  相似文献   

13.
湿性疗法治疗婴儿皮肤皱褶处糜烂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皮肤皱褶处糜烂是婴儿期常见的皮肤损害之一,多见于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及肥胖婴儿,皮肤损害限于皱褶处,如颈前、腋窝、腹股沟、阴囊与大腿之间,皮损表现为红斑、肿胀,严重时皮肤糜烂及浆液渗出,形成溃疡。由于局部疼痛,患儿常常哭闹不安,拒食,影响休息和睡眠,从而严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婴儿皮肤皱褶处糜烂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2009年1—12月,我院伤口护理门诊应用湿性疗法治疗44例婴儿皮肤皱褶处糜烂,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白兰 《中国护理杂志》2008,6(4):124-125
青黛的主要功能是清热,凉血,收敛,解毒。滑石粉能吸附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散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有保护的作用。把青黛与滑石粉按2:1的比例混合,经高压消毒后备用。婴儿放在暖箱中,温湿度适宜,并且便于观察和护理。笔者于2005年2月开始,在新生儿中使用消毒的青黛+滑石粉混合物并配合使用婴儿暖箱治疗新生儿红臀及新生儿皮肤皱褶处皮肤溃破。其中治疗新生儿红臀39例,新生儿皮肤皱褶处皮肤溃破26例。效果很好,具体应用如下:  相似文献   

15.
蒋红 《山西护理杂志》2013,(11):3584-3584
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表皮与真皮的联系不紧,指甲划伤易造成新生儿皮肤不完整。且新生儿免疫力低下,皮肤黏膜的防御功能不全,易致病菌侵袭而引起感染。为了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免受致病菌的侵袭,同时又方便医务人员查体、病情观察、穿脱衣服、新生儿活动等,我们特设计了一款可翻折袖口的青蛙服,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富菁 《上海护理》2004,4(3):23-24
先天性鱼鳞病(congenital ichthyosis)是一组常染色体遗传性皮肤脱屑性疾病,遗传为隐性或显性,临床表现为皮肤发硬和脱屑,组织学上表现为表皮增生、角化过度,有的类型出现颗粒样皮层。在新生儿期发病的有下列几种类型:①火棉胶样婴儿;②寻常型鱼鳞病;③层状鱼鳞病;④性联性鱼鳞病;⑤先天性疱疹性鱼鳞病。我科于2002年4月收治了1  相似文献   

17.
6·1老年人的皮肤护理6·1·1老年人的皮肤变化人的皮肤分为3层: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表皮为上皮组织,又分3层,最外一层为角质层。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自毛囊口排出,汗腺也开口于皮面,汗与皮脂相互乳化作用很强,形成乳化剂,在皮面及沟后皱褶处形成脂类薄膜,使皮肤滋润、光滑。真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臀红又称婴儿尿布疹,是新生儿常见和多发的皮肤病。表现为肛门周围、臀部、会阴皮肤发红,有散在的斑丘疹和疱疹,可发生皮肤糜烂和渗液,严重者可蔓延至男婴的阴囊、女婴的大阴唇、大腿内侧、腰骶部及尿道口等处,易继发感染,给婴儿带来痛苦。我院婴儿室从1975年8月~1983年12月,共护理新生儿6678例,预防臀红成功率为98%左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合人工皮肤在修复中国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中的作用。方法:16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于背部正中分别切除全层皮肤至深筋膜的3个创面,3个创面以数字表法分成复合皮移植组(实验组),刃厚皮移植组(对照组1)及全厚皮移植组(对照组2),术后定期留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人工复合皮肤具有表皮,真皮双层结构,在愈合过程中表皮细胞逐步增殖、分化、发育形成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结论:表皮细胞悬液与脱细胞真皮基质重组的复合皮由于含有真皮与表皮双层结构,其组织学形态与超微结构与天然皮肤极为相似;通过表皮细胞培养可扩大皮源,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提供了皮源。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工复合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者的治疗,解决了自体供皮不足。  相似文献   

20.
葡萄球菌感染烧伤样皮肤综合症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由于新生儿皮肤薄,娇嫩,防御功能差,表皮角化层发育不完善,加之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引起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