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阳和汤是治疗阴疽的代表方剂,自王惟德《外科证治全生集》公开此方后,一直以其疗效卓着而流传于世,广为医者所崇。近代医家甘祖望曾指出现代医学至今尚无此相类似的药物,医林中运用此方也治愈了许多疑难苛疾,扩大了本方的治疗范围。著名中医外科专家胡慧明教授在疮疡治疗中也十分善用此方,其治疗范围亦甚为广泛,其加减变化颇具独到之处,笔者故整理如下,供同道参阅之。  相似文献   

2.
黄连阿胶汤治疗慢性口疮50例观察陈鹰曾凡梅(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九江330200)关键词黄连阿胶汤临床应用慢性口疮黄连阿胶汤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为阴虚火旺证而设。而我用此方在临床治疗慢性口疮患者而取得满意疗效。所治男17例,女33例...  相似文献   

3.
1978年,贤师吕学太授此方,疗效颇佳。于福江医师试用小儿阴茎肿痛及鞘膜积液,亦曾有效。方药:石燕子15克,冰片3克研细末,以香油调涂患处,日两次。  相似文献   

4.
四磨汤原方主治正气素虚,肝气横逆,上犯肺胃而致气逆喘息胸隔不舒,烦闷不食之证。现代医家多用此方治疗胃肠道疾病,笔者运用此方治疗七情郁结、正虚邪实所致疾病,如:肠梗阻、乳腺炎、膈肌痉挛、慢性胃炎等病症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三金排石汤是吴必耘老中医多年的临床经验方,笔者自1995年至2005年,采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60例,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六味地黄汤治疗泌尿系疾病举隅林上助关键词六味地黄汤,泌尿系疾病,经验六味地黄汤方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方主治小儿“五迟”,后世学者在实践中已拓宽了此方的应用范围,将其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笔者曾将此方用于泌尿系疾病中某些疑难病证的治疗,并取...  相似文献   

7.
乌鸡白凤丸治疗男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鸡白凤丸为常用中成药之一,多用于妇科带下证。近年来,有人应用此方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从而扩大了此方的适应证范围。近来笔者根据此方组成,分析其效用,将此方用于某些男科病证,亦获得了较好疗效,兹摘取病案2则,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施晓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2):526-526
乌贝散乃民间验方,因疗效卓著,曾被《实用中药学》收载。书中介绍,此方主治胃酸过多,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可靠。笔者曾用此方治疗患者多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72例全部经纤维内镜确诊,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无并发症和其他系统合并症。其中男236例,女136例,年龄14岁 ̄70岁,平均41岁;病程4个月 ̄29年,平均11.2年。其中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性溃疡分别为122、100、150例。2治疗方法此方由乌贼骨270克,浙贝母45克组成,先将上药烘干,分别研细为末,和匀,放入密闭瓶中备用。用时每次服用6克,日服3次,温开水空腹送下,4周…  相似文献   

9.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为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不足的代表方,近几年来,我们宗其方义,略行变化,运用此方加减治疗习惯性流产52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真人养脏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近几年来,我们采用此方治疗慢性肠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发作时疼痛难忍,笔者曾患偏头痛。一位老中医开了一个药方,用后效果不错。今将此方推荐给贵刊读者,以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黄黄连泻心汤近十年来的献检索,从此方的临床应用到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此方在原有治疗范围基础上又有了扩大,并从实验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特别是此方对心脑血管系统疾患(高血压病、急性脑出血、脑梗塞等)具有一定的疗效,因此,大黄黄连泻心汤对于此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主要由白术、茯苓、黄芪、党参、木香、甘草、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远志、生姜、大枣等药物组成,是补益心脾法的代表方剂。凡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易惊,记忆力下降,发热,体倦食少,舌苔薄白,脉象细弱,以及脾虚不能摄血,致血妄行及妇女月经失调等方面都可应用。历代医家据己所见,将此方广泛运用于临床,疗效满意,说明这一古方历经500余年风雨,其精深的医理和满意的疗效,深为后世业医者推崇。笔者根据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儿科疾病,如小儿反复呼吸遭感染、病毒性心肌炎、过敏性紫癜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柴胡汤系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治疗少阳病和解少阳的一个代表方剂。近代医家运用此方加减化裁,广泛地治疗各类疾病。笔者在消化系统急症中运用此方,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1急性胃肠炎叶某,女,30岁,职工。1995年3月31日上午9时就诊。主诉:恶心...  相似文献   

15.
炙甘草汤原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第177条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因为此条论述的症状和脉象与现代医学中的室性早搏类心律失常病颇为相似,故炙甘草汤就成为临床上治疗室性早搏的常用方,疗效不错。但在临床上亦能遇到室早用炙甘草汤原方而疗效不显著的病例。许多医家也曾提出过这个问题。笔者在进一步分析探讨“脉结代”成因和病机的基础上,用炙甘草汤原方加入适量的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川芎、三七、桃仁、红花等治疗多例室性早搏、房颤等引起的心律失常,疗效比单纯用炙甘草汤原方明显提高,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胆道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年来,笔者自拟排石汤Ⅰ、Ⅱ号方治疗胆道结石,取得了较好疗效。惜因本单位条件所限,资料记录和统计不全,无法就此二方治疗结果,作出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报告。考虑到此方确有疗效。愿提供同道者临床治疗或研究之参考,兹将此方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方药组成  相似文献   

17.
蠲痹汤功能:益气和营,祛风除湿。笔者临床用此方(土虫、乳香、没药、桂枝、大枣等组成)治疗肩周淡,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萆薜渗湿汤具有清热渗湿之功,在此方基础上加减化裁,用于不同性质皮肤病,取得良好疗效。辨证要点是兼有脾湿中阻或湿热下注之特点。  相似文献   

19.
鸡鸣散方出《米氏集验》方,是治疗足气病的公认名方。笔者将此方用于某些皮肤科疾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兹摘取验案数则,供读者参考。 1 荨麻疹案患者陈某某,男,28岁。井下采煤工。自述皮肤斑疹反复发作2年。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皮肤斑疹,此起彼消,反复发作。经皮肤科医师诊断为“荨麻疹”,虽曾多方治疗,但无显著疗效。最近以来,病情再次复发,又服用多种抗组织胺类药物无效,遂求治于笔者。  相似文献   

20.
应用天花粉引产,一般需时较长,须先口服或肌注乙藤酚再加催产素静脉滴注,方法尚欠简便,因此我们着手从中草药中寻找有效辅助药物。开始用复方煎剂Ⅰ号方:刘寄奴30克、马鞭草30克、川芎4.5克、姜黄12克、桃仁15克、地鳖虫9克、土牛膝30克及生川军15克。此方曾用于13人。由于Ⅰ号方药源不足改用Ⅱ号方:生大黄15克、益母草30克、川桂枝15克、土牛膝30克、红花9克、三梭莪术12克、桃仁12克。此方用于8人,因味苦,且服后有不同程度腹泻,孕妇不易接受。为此,我们又改用药味少、疗效高、味不苦的“中孕方”:红花15克、当归12克及川芎3克,去除当归、川芎中的挥发油成份。此方服用方便,孕妇易于接受。服法:每日2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