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教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及资金的短缺,笔者历时近半年,筹划并实施,利用简易工具制作了一整套人体解剖断面标本,结束了我校建校以来无人体解剖断面标本的历史,同时填补了我省不能制作成套人体解剖断面标本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是人体断面解剖学的主要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人体断面解剖教学的基石.该文从学时、教学模式、实验室设施、教学方法、实验课考核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高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体断面解剖学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情况.  相似文献   

3.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现代影像医学的重要基础课。熟练的断层解剖知识,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分析评价影像征象。对病变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影像教学用人体三维断层标本,在制作时要注意影像断层与人体切层的关系,选择最佳切线,减少解剖断面与影像断面的结构误差,力求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数字化人体的有关腹膜后脏器的形态学数据,为肾脏和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提供薄层解剖学的对照依据.方法 应用中国第5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提供出腹部肾上腺、肾脏的横断面图像,与相对应的MRI轴位图像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结果 在人体断面解剖图像与相应的MRI水平位图像上,清楚地显示出了肾脏、肾上腺的形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相互毗邻关系.结论 采用数字化人体技术形成了高清晰度、真彩色的断面解剖图像,为临床影像学MRI提供了良好的对照图像,有利于临床医生更深入地了解MRI图像中肾脏、肾上腺在正常或病态情况下的形态、解剖位置和与周围脏器的相互毗邻关系.  相似文献   

5.
论人体断层解剖学课程设置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体断层解剖学是利用切制断层的方法,研究和表达正常人体结构在连续断面上形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临床联系的科学。它主要包括尸体断层解剖和生理断层解剖(影像解剖)。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医学院校设置该课程很必要。  相似文献   

6.
人体断层解剖学(Section human anatomy)是将人体不同部分切制成不同方向和厚度的连续断层,通过研究和观察断面内脏器官和结构的形态、大小、配布和毗邻关系的方式来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属临床解剖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1.影像断面解剖学(人体CT磁共振扫描) 影像中心刘军副教授等主编的专著《影像断面解剖学(人体CT磁共振扫描)》是我国第一部以CT磁共振扫描图像为基础的医学影像多维断面解剖专著,专门阐述正常人活体CT和磁共振扫描的断面图像解剖结构。书中包括CT横断面,部分冠状面和矢状面连续扫描像100余幅,磁共振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斜面连续扫描像300余幅,线条图近百幅。每幅CT和磁共振扫描照片均有图片注字或线图注字,还有较详细的文字说明,图文并茂,真实的扫描照片,文字说明和线图有机地结合对理解并掌握断面解剖很有帮助。全书共分八章:CT和磁共振成像原理及其图像特点。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脊柱、四肢。该专著荣获九七年度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中国人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应用中国首套男、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VRM计算机平台上建立人体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该模型能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和连续的任意方位的切割,并能清晰地显示出各个切割面的断面解剖结构.结论可视化肾脏能够实现肾脏及周围结构的任意方位的断面解剖,为虚拟肾脏手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三叉神经断面解剖及肿瘤侵犯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薄层断面解剖和肿瘤侵犯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并对照CT、MRI观察三叉神经形态及其毗邻。同时观察了11例三叉神经肿瘤侵犯三叉神经的表现。结果 首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能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全程。对应的CT和MRI检查能清楚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对Meckel腔内三叉神经节则显示不够清楚。CT和MRI能准确显示三叉神经肿瘤侵犯三叉神经情况。结论 首例可视化人体数据集能提供准确的三叉神经断面数据,对CT和MRI显示三叉神经和评价肿瘤侵犯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此标本是肢体的典型断面与系统解剖显示相结合的标本。它既可观察血管、神经在断面上的位置毗邻,又可借血管、神经将断面串接起来。对系统、局部解剖教学和临床应用断肢再植很有价值。1.取材宜选用经甲醛溶掖固定硬化好的肢体。肢态均匀正常,肌肉发达、皮肤无斑痕的上、下肢,并将弯曲的趾、指伸直。上肢:距人体前后正中线5厘米处作平行直线,沿此二线矢状切至腋下,再于腋下3厘米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体整体塑化断层标本与影像学结合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制做整体塑化断层标本,把同一标本的同一断面的解剖标本照片与CT、MRI、超声等作对比,用于临床教学。结果满足了临床教学的要求,深受学生欢迎,提高了教学质量;标本不易受损,节约了尸体资源。结论人体整体塑化断层标本与影像学结合可促进解剖与临床影像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为改变因普通钢锯锯弓低,不能一次完成锯切造成的尸体断面不平整现象,对普通钢锯进行了改进,并制作了新型解剖截体锯。实际应用证明,这两种截体锯适用于人体任何部位的锯切,并能一次完成锯切,而且断面平整。  相似文献   

13.
脊柱区颈段断层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测中国可视化人体男性脊柱区颈段连续横断面的重要结构。方法 应用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薄层断面图像上观察和测量脊柱区颈段椎管、脊髓、横突孔、椎动脉等结构。结果 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的薄层断面图像上清楚地显示了脊柱区颈段的骨性组织、结缔组织、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结论 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脊住区颈段的断面解剖观测为临床上该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游箭  张荣萍  胡鸿  张绍祥  谭立文  陈伟  陆明 《西部医学》2011,23(8):1563-1565
目的描述腰椎间盘周围血管的的影像学、薄层断面解剖学特征,探明穿刺出血并发症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3例正常腰椎间盘的CT图像、40例正常腰椎间盘的MRI图像和2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腰段薄层图像中的腰椎间盘周围血管及其与后外侧穿刺入路关系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获得腰椎间盘周围血管及其与后外侧穿刺入路关系的影像学、薄层断面解剖学特征和相关测量参数。发现对腰椎间盘周围血管的显示以薄层断面最优,MRI次之,CT最差。虽然后外侧穿刺入路安全三角是比较安全的区域,但有腰动脉脊支、椎间静脉和椎内静脉等血管结构通过。结论经过对腰椎间盘周围血管的影像断面和薄层断面图像进行对照观察,发现后者能提高腰椎间盘周围血管的细微结构CT及MRI的影像确认率。薄层断面解剖进一步证实腰动脉脊支、椎间静脉和椎内静脉是穿刺出血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 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技术目前已广泛使用。两维超声心动图能实时显示心脏及大血管的断面图形,受到临床应用的重视。超声图象随着探头放置位置、角度的不同,所得到的断面图象也就不同。为了使心脏及大血管两维超声图象能与解剖结构对照识别,我们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从胸骨旁、心尖、剑突下和胸骨上四个部位,结合临床诊断实际需要和超声探查各种不同断面,使用了福尔马林固定后的心脏制成15个断面,并摄制同样方位人体超声束扫切图象,现分别描述各断面切法,解剖所见、心动图象及其用途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体断面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种方位断面上器官和结构形态、大小、位置、毗邻和相互关系的形态科学,属于医学形态科学范畴,实验教学是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学生自己观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课后学生参与的互动式实验教学形式。本文介绍了我校在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中互动式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和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7.
人体坐骨神经连续组织切片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人体坐骨神经连续组织切片计算机三维重建的实用方法。方法 新鲜人体坐骨神经标本1例,采用人发作为定位材料,连续冰冻切片后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切片经高分辨率扫描仪扫描后获取神经断面的数码信息,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三维重建真实地再现坐骨神经内部各神经束的三维立体结构,并可显示坐骨神经中神经束的任意断面及其全长的解剖结构与相互关系,形象地展示坐骨神经内部神经束的复杂重组过程。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或搭配显示,还能以任意角度显示。结论 采用人发作为定位材料,同时借助计算机软件辅助定位的方法,人体坐骨神经内部神经束三维结构的重建取得较好的效果,因而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周围神经内部神经束三维重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臂丛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立体显示臂丛的组成和走行.方法 选取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第4颈椎上缘至第4胸椎上缘的连续薄层断面图像.运用3D-DOCTOR软件,在P4微机上分割重建臂丛、脊髓、锁骨、锁骨下动静脉和腋动静脉等解剖结构并立体显示.结果 在薄层断面上连续观察了组成臂丛的神经根、干、股、束的位置,成功重建并立体显示了臂丛的组成及其与锁骨、血管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建立了臂丛神经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论 中国数字化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臂丛神经薄层断面数据,在此基础上分割重建的臂丛三维可视化模型,真实的显示了臂丛神经的组成、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进行保留食道的心脏薄层断面形态学研究 ,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提供断面解剖学基础。方法 用冰冻薄层切片技术将带有食道的心脏标本制作成与人体水平横断面成 0°、45°、90°、13 5°四个方向的薄层断面 ,对心脏及与其相连大血管的薄层断面结构进行观测和分析。结果  0°方向上获得了 14 0层面 ,45°方向上获得了 13 2层 ,90°方向上获得了 44层 ,13 5°方向上获得了 12 0层 ,并对四个方向主要关键层面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描述。结论 保留食道的心脏四个方向冰冻薄层断面能清晰、连续地显示心内及大血管的解剖结构与毗邻关系 ,对多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体解剖系统是一项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相交叉的研究课题。分析了移动学习及人体解剖系统的背景,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移动平台智能终端的人体解剖系统,该系统在人体解剖的教学及医学科普教育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