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在精神病人肇事伤人时,伤害甲被鉴定是病态作案,不负刑事责任,而伤害乙却认为是有现实动机,被鉴定应负刑事责任,致使办案人员大惑不解,在司法精神病学领域中亦争论不休。个人认为应从《刑法》15条来寻求统一。《刑法》第15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
浅谈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事件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人是一群特殊的患者群体,在发病期间是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法意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在妄想支配下发生伤害他人身体,甚至杀害他人等意外事件,亦不负刑事责任,因而他们具有发生意外事件的高度危险性.往往当精神病人出现发生意外事件的症兆时,其监护人或有关部门将其送往精神病院住院治疗或采取强制治疗的措施,因此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事件有在着某种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责任能力及其评定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责任能力及其评定条件的探讨刘方启陈起江赵彩霞我国《刑法》(1997)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关于精神病人实施危害行为后是否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也是区分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4.
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伤害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近年来,因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伤害而引起的医患纠纷渐多,现在就其中相关的法律问题谈谈看法。1 医院对住院精神病人是否有监护的责任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第1款列明了监护人及其顺序,其中并无医院(或医生),可见,医院并非法定的监护人。但是,这并不意味  相似文献   

5.
在精神病人住院治疗期间,精神病院应对病人承担什么样的监护责任?对哪些事件不应负法律责任?在接受监护责任以前,精神病院拥有什么权利?这些与精神卫生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精神医学问题很少被人关注。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作者单位:430060 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精神科1 医院的监护责任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律代理…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现有一被告,过去无精神疾病史,因与领导有矛盾冲突,某日纠合亲友数人,将该邻居新建楼房捣毁,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在冲突时,该被告人称头部受伤,继后表现类似“痴果”样表现。请问该被告有无刑事责任能力?答: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与不能控制的时候有危害行为的不负刑  相似文献   

7.
评定“无刑事责任能力”后出现的问题及对策陈洪陈国俊“无刑事责任能力”是对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处于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况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的一种评判。它虽然只是对被告人精神状况和责任能力的一种评定,但在司法活动中却能起到中止诉讼程...  相似文献   

8.
医院对住院精神病人自杀不存在法律责任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看了《住院精神病人发生意外的有关法律问题及处理》一文后[1],对文中所提“一旦住院精神病人发生自杀等意外事件,应依照《办法》所规定的处理程序,调查精神病院医护人员有无过错,如果确实存在过错的,应依据《意见》第160条之规定承担过错责任,给予适当赔偿”的说法觉有不妥,特提出商讨。  住院时自杀是精神病院病人发生意外事件中比较特殊的类型。《意见》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这里指的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民事行为能力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特点。方法 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鉴定的民事行为能力案 32例进行分析。结果 鉴定结论中无民事行为能力 17例 ,部分民事行为能力 11例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例 ;辨认能力丧失 17例、削弱 10例、未受损 5例。结论 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主要受辨认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应该重视精神病院过错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第160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这两个法律条文是住院精神病人伤害事件中,医院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条文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1.
论原因自由行为与相关精神疾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志良 《上海精神医学》2007,19(4):246-247,249
司法精神医学刑事责任能力的鉴定,是根据《刑法》第18条第1款的规定,即按照医学条件和法学条件相结合的鉴定原则。然而在鉴定实践中,有时会遇到被鉴定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虽有辨认或/和控制能力的障碍,但又是自陷于精神障碍状态所致,考虑到《刑法》的法理理念,仍主张负相应的刑事责任。而这又与上述一般的鉴定原则有所矛盾,于是在法学界就提出了“原因自由行为”的理论[1]。下面就这一理论与相关精神疾病的责任能力评定发表浅见,以供讨论。1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和特征原因自由行为,俗称自陷行为,是指行为人在具有行为能力时,故意或过失地使自…  相似文献   

12.
编辑先生: 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是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感到这类鉴定比较困难,请问怎样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xxx读者 答读者来信 xxx读者: 我国目前司法精神病学术领域中关于民事行为能力鉴定研究较少,许多问题尚待研究.笔者就民事行为能力鉴定中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供参考. 1 精神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级 精神病患者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不同国家的法律有不同规定,有的国家分为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两种情况,俗称二分法;有的国家,包括我国,分为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3种情况,俗称三分法.  相似文献   

13.
140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40例损伤导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初探袁尚贤王槐经肖常云夏辉马英芬熊琳损伤导致精神障碍损伤程度评定的报告尚少。然而,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结果不是涉及刑事责任能力或民事行为能力,就是涉及赔偿,评定结果对伤害人与被害人都很重要。笔者对140例损伤导致精神...  相似文献   

14.
精神疾病中的凶杀行为与责任能力评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与凶杀行为的关系及责任能力评定的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既往鉴定中精神疾病凶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患者凶杀行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危害行为(P均小于0.01),而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及性变态出现凶杀行为,显著低于其他危害行为(P均小于0.01).对精神疾病患者凶杀行为责任能力评定绝大多数为无责任能力,少数为限定责任能力,极少为有责任能力.结论精神病人各类危害社会行为中以凶杀的发生率最高,危害性极大,应加强防范.尽管现时对精神病人危害行为任责任能力的评定趋严,但其凶杀行为的责任能力仍以无责任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15.
住院精神病人意外伤害的法律责任探讨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精神病人是一群特殊的患者群体,在发病期间属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元法意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后果,因而他们具有发生意外事件的高度危险性。近年来,因住院病人发生意外事件而引起的医患纠纷呈上升趋势,如何确定有关各方的法律责任是学术上及解决纠纷的实践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就法律责任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女性精神病人非婚性行为鉴定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性精神病人有关性行为的司法鉴定问题提出几点看法。1 鉴定分类作者单位 :10 0 0 88 北京安定医院司法鉴定科1 988年 7月 1 1日两高三部颁布的《关于精神病鉴定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被鉴定人是女性 ,经鉴定患有精神疾病 ,在她的性不可侵犯权利遭到侵害时 ,对自身所受的侵害或严重后果缺乏实质性理解能力的 ,为无性自我防卫能力。” 1 0余年来 ,国内大多省市都将女性精神病人的非婚性行为的鉴定称为性防卫能力鉴定。女性精神病人性行为的鉴定比较复杂 ,可按性质、情节的不同分类 :1我国刑法第 2 36条对强奸罪的定义和刑…  相似文献   

17.
“三动论”与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有多个论点和观点 ,如医学标准、法学标准[1] 、动机论[2 ] 、辨控论等 ,对实事求是的作出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目前评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理论指导仅是“二元论”,即医学论 (诊断要件 )及法学论(能力要件 ) ,而缺乏社会学论 (行为要件 ) ,未形成以生物 -心理 -社会为模式的整体评定理论体系。应该理解到 ,精神症状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的本身 ,而在于它们最终意味着什么 ,它的目的、作用和结果。刑事责任能力可认为是一个涵盖法律、社会及医学统一的概念。精神病人的行为并不都是违法的 …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989~2008年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2301例法医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被鉴定人以男性(69.84%),青壮年居多。其中以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为主,性自卫能力鉴定居次。2.刑事责任能力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器质性精神病、癔症性精神病为主:近10年,无精神病案例及人格障碍案例明显增加。犯罪类型以杀人、伤害案件为主;性防卫能力鉴定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及精神分裂症为主。因果关系鉴定诊断以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及心因性精神障碍为主。民事行为能力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主。结论近20年鉴定案例以刑事案件的刑事能力及性防卫能力鉴定为主。疾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智能障碍为主。近10年刑事责任能力鉴定中无精神病及人格障碍增多,完全责任能力明显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犯罪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3例诊断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简称反社会人格)的刑事犯进行犯罪类型分布以及犯罪心理学调查,并分别与无精神病的犯罪者及精神病人比较。结果:①反社会人格患者在犯罪分布上较少发生故意杀人及故意伤害罪;②反社会人格患者在犯罪心理方面与无精神病的犯罪者及精神病人有明显区别;③在犯罪控制上,反社会人格患者与精神病人有相似缺陷。据此就刑事责任能力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女性精神病人被强奸情况,更好地保护精神病妇女的合法权益。方法 自制调查表对126例女性精神病人被强奸案例调查分析。结果 表明在被强奸的精神病人中精神发育迟滞最多,占64%,其次为精神分裂症,占26.6%,其他精神病人占9.4%;性自卫能力丧失82.54%,性自卫能力削弱17.46%;在所有案件中,多数发生在白天,且多数发生在病人家中或罪犯家中;罪犯多数为被害人所熟悉的人,其结果说明,女性精神病人被强奸与其性自卫能力丧失或削弱有关。结论 女性精神病人被强奸与正常强奸案不同,司法部门加大打击犯罪力度的同时,社会及家属还要加强对女性精神病人的性教育及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