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的奠基石。尸体解剖是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分子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出现,尸体解剖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尸体解剖检验(autopsy),简称尸检,是对死者的遗体进行解剖检验。根据尸体解剖检验的结果作出病理学诊断及死因判断,可以验证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是否正确。尸检工作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其发展缓慢。为了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和提高临床工作质量,促进医学发展,现对尸检工作提出如下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一、尸体解剖对医学发展的作用尸检对医学教学的发展及医疗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新的医疗设备和诊断技术日新月异,广泛开展尸体解剖检验工作仍然是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医学发展的关键。凡是尸检率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其医学发展的速度也较快。  相似文献   

3.
尸体解剖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志敏 《农垦医学》2003,25(3):207-208
尸体解剖在医学上已有悠久的历史,对促进医学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医学上一些复杂和疑难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尸体解剖得到澄清和解决;医学基础理论和动物实验研究的成果,最终都要在人体上应用后才能确定其意义,而在作客观评价时,尸体解  相似文献   

4.
提倡尸体解剖为提高海南医疗质量和水平做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少影  梁安文 《海南医学》2006,17(1):118-119
尸体解剖检验(尸检Autopsy)在医学的发展上有极大贡献.它的价值在于(1)验证临床诊断是否正确,有利于总结医疗经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2)可查明无明确病史或猝死病人的死因;(3)可发现或认识由于药物引起的各种医源性疾病;(4)可以发现生前难以认识的罕见病或新疾病;(5)可以了解一些疾病在不同年代的流行病学情况,为研究防治某些疾病提供依据;(6)尸检材料可作为医学研究的资料及示教标本,对医学科学发展和培养临床及病理人材有重要意义.因此,尸体解剖是提高医疗质量,发展医学,特别是发展临床医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项科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徐德  周洪亮  薛林  王代文 《西部医学》2010,22(4):749-751
目的总结攀枝花地区20年尸体解剖资料的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攀枝花市126例尸体解剖的年龄、性别、死因等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尸检中最小者为围产儿,最大者75岁,其中男85例、女41例;阳性解剖111例,阴性解剖15例;95例是涉及医疗纠纷病例;病理性死亡103例,非病理性死亡23例,猝死40例;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总的误诊率为37.9%;病理性死亡原因中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其余依次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结论科学准确的尸体解剖不但能够明确死亡原因,为解决医疗纠纷提供医学依据,而且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也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尸检观摩在法医学教学中运用的探讨,了解尸检观摩在医学五年制法医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从尸体解剖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地位,尸检观摩的方式、内容及观摩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论述.尸检观摩不仅可以丰富医学五年制学生的法医学实践经验,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法医学学习的兴趣.在法医学教学中应有机结合尸检观摩.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体解剖法史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通过对人体解剖法在中国的确立、发展和完善过程的描述,从而阐明中国的人体解剖是怎样一步步地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同时也说明了尸体解剖规则与医学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医学法学需要进一步加深研究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构建基于网络的解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2 0 0 2年在英国最新开设的半岛医学院开始打破2 30 0年的医学教学传统,用电脑图像和构造复杂且能痛苦呻吟乃至吐血的电子人模型,代替尸体解剖及病房实习[1 ,2 ] 。1989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NLM)建立了采集人体横断面CT、MRI和组织学数据的项目,其目的是为利用计算机图  相似文献   

9.
浅谈在病理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尸体解剖检查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木兰 《中国病案》2008,9(12):42-43
虽然现代各种医学诊断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尸体解剖检查(简称尸检)作为经典的诊断技术在医疗实践中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尸检率并不高,致使病理教学陷入较枯燥乏味、难懂的境地。本人结合临床和在日本留学时的经验浅谈如何在病理教学中开展尸检教学。  相似文献   

10.
提倡尸体解剖 促进医学发展(附2708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尸体解剖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它在整个医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受到各国医学界的重视。世界各先进国家的尸检率,多者可高达50%以上。而我国的尸检则相差甚远。我们教研室从1950~1983年共累积了2708例尸检资料,其中大部份由本校附属医院送检;部分来自省市医院、县医院及公安系统(见表1)。从这些尸检病例分析中,不仅可以一般地了解我省和哈市尸检开展的概况,而且也反映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尸检工作开展的好坏,与医院的医疗质量及管理水平有很大关系。我校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年送检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为将病理联系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提高医学生在医学学习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该论文论述了《尸体解剖与事故鉴定》案例研讨课的设置和实施方案,调研了6次开课的教学效果和反馈,并针对关于加强基础医学知识的整理和系统性理解、提升医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医学人文的思考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教学效果、学生反馈、课程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再论近年尸体解剖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年尸体解剖率下降的原因 ,我们曾阐述过自己的观点[1]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 ,促进临床与病理更好的联系 ,我们再次强调 ,近年来尸体解剖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尸体解剖质量下降。一、尸体解剖质量下降的具体表现临床医生都希望在尸体解剖时能亲自看一看病理诊断是否符合临床诊断 ,能否解释某些临床表现及治疗无效的原因 ,尤其是外科医生希望在扩大视野的情况下 ,明白手术存在什么问题 ,以便吸取教训。但遗憾的是 ,有一部分尸体解剖的操作系由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的青年医生独立完成 ,往往是仅按照临床诊断作重点检查 ,并没有说明病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据《中华妇产料杂志》1996年2月31卷第2期报道 围产医学中,窒息等因素所致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及颅内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首都儿科研究所病理室张莉莉等采用病理学手段,对12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死亡患儿进行了尸体解剖检查,并重点观察了大脑额叶、顶叶、颞叶、枕叶、海马、内囊、小脑及延髓组织。  相似文献   

14.
尸检即尸体解剖 ,是指对已经死亡的机体进行解剖、检验以查明死亡原因的一种医学手段。尸检对于解决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而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 ,医疗事故争议双方需要重视尸检的适用以及相关注意规则。1 尸检的适用及其意义卫生部《解剖尸体规则》规定 ,尸体解剖分为三种 :①普通解剖 :限于医学院校和其他有关教学、科研单位的人体学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时施行。凡死者生前有遗嘱或家属自愿提供解剖者、无人认领的尸体 ,可收集作普通解剖之用。②法医解剖 :限于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以及医学院校附设的法…  相似文献   

15.
多媒体技术在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尸体解剖是法医病理学的重要技能,包括尸体解剖、颅脑剖验、损伤的检验、枪弹创的检验、尸表勘验、损伤的照相和记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医学发展史和其他自然科学史一样,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它是一部唯物主义战胜唯心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战胜形而上学世界观方法论的斗争史。当今医学发展的伟大成果,是全人类多少世纪以来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是科学家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是他们用血汗  相似文献   

17.
病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活跃的学科,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 病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早在18世纪中期开始的,Morgani根据700余例尸体解剖所见和临床表现,于1761年写成了<疾病的位置与原因>一书,现在看来虽显粗糙,但确是病理学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18.
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影像医学本科的必修课,属于形态学范畴,尸体解剖操作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学院的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加的同时尸体来源却相对匮乏,供教学用的尸体标本短缺的问题已在局部解剖学的日常教学中突显出来。本文旨在探索改变局部  相似文献   

19.
防治老年疾病是老年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老年疾病临床诊断与尸检病理诊断符合率及其死因探讨的资料国内尚不多见。本文试图通过尸体解剖回顾性研究,综合分析老年人的主要基础疾病和直接死亡原因,以便为防治老年期疾病提供资料,总结临床误诊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心理医学是当代新兴的医学体系,是综合医学和整体医学的组成部分,被称为近代医学的三大带头学科之一,“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心理护理又是心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个健康人到一病人,无论疾病轻重,病人的心理负担乃至心理损害首先表现出来。只有精神上不被病魔压倒,心理保持平衡,乐观、自信,才能调动自身免疫系统,配合治疗护理战胜疾病。因此,躯体康复是心理康复的基础,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