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硬膜外麻麻醉镇痛分娩技术对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的影响程度.探求适宜的无痛分娩技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镇痛方法 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10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采取硬膜外镇痛方法 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10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第一、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胎心监测结果 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 2组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技术对产程、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呼吸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硬膜外阻滞对分娩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对5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同期未采用分娩镇痛进入产程的5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对疼痛的反应、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母婴情况。结果2组产妇对分娩疼痛的反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第二产程有延长趋势。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可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率,但有第二产程延长趋势,适时指导产妇并使用催产素可预防和纠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8月在该院分娩的孕周36~41周、自愿要求分娩镇痛、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无妊娠并发症、年龄21~35岁的初产妇3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同等条件初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镇痛泵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9.0%,27/300)较对照组(37.3%,112/30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5,P〈0.05);新生儿窒息(7.3%,22/300)、产后出血发生率(4.0%,12/300)与对照组[分别为10.3%(31/300)、3.0%(9/3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2、0.38,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徐振庆 《江西医药》2013,(9):824-826
目的比较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与传统分娩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待分娩初产妇共16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对比两组患者的生产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并采用疼痛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生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与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更低,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可得,观察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能够缩短生产时间,且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对于产妇的疼痛感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产程及母婴的影响。方法:观察组80例产妇在产程中行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1)。对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的影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对母婴无影响,可加速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进展。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联合阻滞与硬膜外阻滞联合骶丛阻滞在临床上认为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对母婴无不良影响的镇痛 ,但两者又有一些差别 ,现将近两年我院用于无痛分娩中的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对母婴的影响进行比较。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自2001年1月~2002年12月 ,我院对产程中接受无痛分娩的单胎、头位、无麻醉禁忌证的足月妊娠初产妇100例施行了分娩镇痛 ,采用随机、双盲、序贯法设计 ,分为两组 ,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其中采用蛛网膜下腔及硬膜外联合阻滞用药者 (椎管内联合阻滞 )和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骶丛阻滞用药者各5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孕妇产程、产后出血、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行分娩镇痛的1352例孕妇与同期未进行分娩镇痛的孕妇对照分析。结果:行分娩镇痛的产妇规律宫缩、宫口开大3em,经产妇宫口开大2cm左右至胎儿娩出的时间平均需时(7.09±0.43)小时,与对照组平均需时(6.70±0.52)小时相比,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分娩镇痛产后出血量平均为(310±75)ml,与对照组平均(293±54)m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1352例分娩镇痛产妇,剖宫产305例(占23%),与对照组剖宫产632例(547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窒息观察组60例,对照组67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分娩镇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安全,满足整个产程的镇痛需要,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分娩易受到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焦虑、恐惧等均可使产程延长,进而增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感染的危险性。为了提高产科质量,我院自2 0 0 2年10月开始开展了由有生育经验的助产士陪伴分娩即导乐式分娩,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将2 0 0 2年10月至2 0 0 3年4月,在我院分娩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且头盆相称的初产妇10 4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偶数为导乐组,奇数为对照组各5 2例。两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及孕次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1.2 方法 导乐组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直至分娩结束后观察母婴情…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硬膜外小剂量复合药物持续麻醉方法,用于分娩止痛。我们通过产科分娩前“头位评分”选择适应症;产程全程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宫缩/胎心。33例病人应用此方法,在分娩活跃期进行硬膜外置管,行小剂量复合药物持续泵入麻醉方法分娩止痛效果好,不影响宫缩及产程进展,不降低新生儿Apgar评分值,对降低剖宫产率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潜伏期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及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潜伏期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分配120例无产科及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单胎初产妇,在临产后,按照实施分娩镇痛时机不同分为A组:1 cm≤宫口<2cm;B组:2cm≤宫口<3cm,C组:3cm≤宫口<5cm,每组40例.记录VAS评分、各产程时长、分娩方式、新生儿血气分析,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1例行剖宫产,各组间催产素使用量、第一、二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体重、脐静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可提供产妇分娩过程中良好的镇痛效果,无延长第一、二产程时间,不增加产后2h出血,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3年2月于本院进行分娩的14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全部产妇按照是否进行分娩镇痛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未给予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则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及胎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对母婴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的效果,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将60例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行硬膜外阻滞镇痛 无要求分娩镇痛的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分娩活跃期时间较对照组短,助产发生率也降低(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效果明显,积极的护理则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痛苦,确保分娩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305例无产科及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在产程进入活跃早期宫口开大3—4cm时,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305例初产妇进行对比(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又活跃期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宫颈口扩张速度加快,经阴道分娩助产率增高(P<0.05)。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则无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可有效用于分娩镇痛、加速产程,且对胎儿及产妇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初产妇PCEA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分娩镇痛对产痛、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200例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600例;镇痛组行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观察记录两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镇痛组镇痛后10min、30min、60min、宫口开全时产痛VAS评分分别为(43.1±11.2)、(33.2±13.7)、(13.6±6.7)、(10.3±4.1),较对照组f(82.9±18.5)、(83.7±18.1)、(84.3±18.7)、(80.3±17.3)]明显降低(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活跃期[(157.7±31.9)mini明显短于对照组[(197.74-35.2)min](P〈0.05),第二、三产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剖宫产率(43%)明显低于对照组(53%),缩宫素使用率(61%)明显高于对照组(31%)(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分娩镇痛安全有效,能满足产妇的镇痛需要,对母罂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予以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予以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镇痛效果以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3.5%,高于对照组的78.3%;麻醉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少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对照组为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徐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71-2772
目的:探讨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4例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两组,观察产程时间、催产索的使用、分娩方式、产后失血及新生儿1分钟及5分钟的Apgar评分。结果:镇痛和非镇痛组的产后失血、剖宫产率、异常胎心监护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镇痛组活跃期时间较短,第二产程时间较长,差异有显著性。催产素使用率高,产位钳助产较多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但可能影响第二产程,增加阴道助产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可行走式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拉玛泽联合可行走式腰硬联合麻醉组)、对照组(可行走式腰硬联合麻醉组)各150例,对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钳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较对照组减轻,总产程时间缩短,产后2h出血量减少,钳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联合可行走式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钳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庆宝  邓友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484-2485
目的 :观察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罗派卡因和布比卡因的效果和安全性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单胎足月初产妇ASA1~2级要求分娩镇痛者随机分成使用罗派卡因组 (R组 )75例 ,使用布比卡因组 (B组 )85例 ,另随机选择不予镇痛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 (D组 )120例。观察镇痛效果VAS评分、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法 ,生命体征、胎心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结果 :R组与B组生命体征平稳 ,胎心率、产后出血量、Apgar评分、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R与B组镇痛效果确切,用药前后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B组运动阻滞程度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1,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虽延长 ,但均未超过常规时间。结论 :罗派卡因和布比卡因应用于硬膜外镇痛分娩是有效安全的方法 ,但罗派卡因更优于布比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