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丙泊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对71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采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依次注入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mg/kg、维库溴铵0.15mg/kg。术中用丙泊酚4—8mg/(kg·h)微量泵注入泵注,芬太尼2~4μg/(kg·h),维库溴胺0.02~0.03mg/(kg·h)静注维持麻醉。结果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相对平稳,术毕苏醒无明显血压波动,术后无严重麻醉并发症,麻醉有效率95.8%(68/71)。结论快速静脉诱导气管内插管、丙泊酚微量泵静注复合全麻具有效果好、安全等特点,是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泵注与间断静注的静脉全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例ASA I~II级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随机为I、II组,每组10例,I组为丙泊酚及氯胺酮分次静注组,II组为丙泊酚及氯胺酮持续静脉泵注组。两组术前3分钟静注丙珀酚0.6mg/kg,氯胺酮1mg/kg。I组术中当麻醉转浅时静注丙泊酚(0.6mg/kg)和(或)氯胺酮(1mg/kg),Ⅱ组术中以微泵泵注丙泊酚(1~3mg·kg-1·h-1),氯胺酮(2~4mg·kg-1·h-1)。记录麻醉前至手术进行1小时每隔5分钟测得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用量。结果2麻醉期间I组MAP、R波动大,Ⅱ组较平稳;I组有4例SpO下降至88%~94%;Ⅱ组所有病人SpO达98%~100%以上,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Ⅱ组人均氯胺酮及丙泊酚用量显著多于Ⅰ组。结论 氯胺酮及丙泊酚微泵泵注给药麻醉效果好,术中BP和R平稳,麻醉药用量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复合镇痛剂量氯胺酮持续泵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镇痛剂量氯胺酮持续泵注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60例患儿,ASA分级Ⅰ-Ⅱ级,常规术前禁食6 h、禁饮4 h,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2 mg/kg或东莨菪碱0.01 mg/kg、咪唑安定0.15 mg/kg。A组:是氯胺酮1 mg/kg、丙泊酚1~2 mg/kg静脉注射,术中持续微量泵输注丙泊酚2~5 mg/kg/h,至术前5~10 min停药,术中酌情间断追加氯胺酮1 mg/kg。B组:是氯胺酮0.5 mg/kg、丙泊酚1~2 mg/kg静脉注射,术中持续微量泵输注丙泊酚2~5 mg/kg/h,至术前5~10 min停药,术中酌情间断追加氯胺酮0.5 mg/kg,术中面罩给氧。术中严密监测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氯胺酮用量、停药后清醒时间(自动睁眼和指令性反应恢复)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在年龄、体重、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术中在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氯胺酮用量及手术后清醒时间比较,B组术后清醒时间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些短小的小儿外科手术中,镇痛剂量的氯胺酮与丙泊酚合用,可使麻醉过程更平稳,苏醒更迅速完全,减少恶心呕吐,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30例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9岁,体重8~28kg.病种先天性髋关节脱位6例,尿道下裂5例,隐睾5例,股骨干骨折5例,疝气9例.手术时间30~240分.1.2 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钠2mg/kg,阿托品0.01mg/kg,不能配合硬膜外穿刺的小儿按4~6mg/kg肌注氯胺酮,入睡后进行硬膜外穿刺及开外周静脉,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同时微量注射泵2mg/kg/h异丙酚维持静脉麻醉至手术结束,术中面罩吸氧,常规监测心率、血压、氧饱和度.2 结果30例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肌松、镇痛良好,患儿安静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行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70例,随机分为F组和K组,各35例。F组先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滴注,K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静脉滴注,随后两组都给予丙泊酚1~1.5 mg/kg静脉滴注。手术中如果患儿出现不自主的手足活动或者肢体活动时,可适当追加一定剂量的丙泊酚维持麻醉。将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2 min、5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结果 丙泊酚用药量K组明显小于F组(P<0.05),K组麻醉后2、5 min及术毕血压、心率和呼吸变化不大,F组麻醉后2 min血压、心率和呼吸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减轻各自的心血管反应和氯胺酮术后的精神症状,使麻醉过程更加平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于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行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70例,随机分为F组和K组,各35例。F组先给予芬太尼1μg/kg静脉滴注,K组给予氯胺酮0.5 mg/kg静脉滴注,随后两组都给予丙泊酚1~1.5 mg/kg静脉滴注。手术中如果患儿出现不自主的手足活动或者肢体活动时,可适当追加一定剂量的丙泊酚维持麻醉。将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2 min、5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血压、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比较。结果 丙泊酚用药量K组明显小于F组(P<0.05),K组麻醉后2、5 min及术毕血压、心率和呼吸变化不大,F组麻醉后2 min血压、心率和呼吸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减轻各自的心血管反应和氯胺酮术后的精神症状,使麻醉过程更加平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辅助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0例ASA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阻滞下实施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Ⅰ组:氟哌啶加杜冷丁分次静脉注射;Ⅱ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微量注射泵连续静脉输注。Ⅰ组静注氟哌啶0.05mg/kg、杜冷丁1~1.5mg/kg,必要时追加剂量1~2次;Ⅱ组丙泊酚-氯胺酮以质量比2:1配成混合液(PK液),按丙泊酚剂量2~4mg/kg·h剂量微量注射泵连续静脉输注,根据手术进程及病人的反应调整给药速度,于手术结束前15min停止输注。术中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同时观察麻醉效果及呼吸抑制情况,有无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复视、幻觉以及记录清醒时间。术后24h记录术中有无恶梦、知晓和其他异常心理,询问病人对此麻醉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效果:Ⅱ组优于Ⅰ组。出现呼吸抑制:Ⅰ组6例,Ⅱ组无,两组差异显著(P<0.05)。恶心及呕吐:两组都无。麻醉恢复:Ⅰ组唤之即醒,Ⅱ组手术结束10~15min唤之能睁眼,但有多语、无力、头晕等现象。病人满意率:Ⅰ组8例,Ⅱ组18例,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辅助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麻醉效果佳,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泵注应用于静脉全麻的效果。方法20例ASAⅠ~Ⅱ级静脉全麻手术患者随机为Ⅰ、Ⅱ组,每组10例。Ⅰ组为丙泊酚及氯胺酮分次静脉注射组,Ⅱ组为丙泊酚及氯胺酮持续静脉泵泵注组。两组术前3min静脉注射丙泊酚0.6mg/kg,氯胺酮1mg/kg。Ⅰ组术中当麻醉转浅时静脉注射丙泊酚(0.6mg/kg)和(或)氯胺酮(1mg/kg);Ⅱ组术中以微泵泵注丙泊酚眼1~3mg/(kg·h)演,氯胺酮眼2~4mg/(kg·h)演。记录麻醉前至手术进行1h每隔5min测得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用量,术后苏醒时间。结果麻醉期间Ⅰ组MAP、HR、R波动大,Ⅱ组较平稳;Ⅰ组有4例SpO2下降至88%~94%;Ⅱ组所有患者SpO2为98%~100%。Ⅱ组人均氯胺酮及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Ⅰ组,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胺酮及丙泊酚微泵泵注给药麻醉效果好,术中BP、HR和R平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异丙酚、氯胺酮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ASA 级 ,年龄 3岁~ 11岁行择期包皮环切手术患儿 30例 ,入室后先静脉滴注氯胺酮 2 mg/ kg,继以二个微量泵分别静脉滴注氯胺酮 2 mg/ (kg·h)、异丙酚 6 m g/ (kg· h)维持麻醉。围术期连续监测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呼吸 (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 )。观察术中情况 ,记录苏醒时间 ,术后随访 3d。结果 :所有患儿各项监测指标均较平稳 ,术中安静 ,麻醉满意。结论 :异丙酚 -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应用安全可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金豪杰 《中国药业》2010,19(19):83-83
目的研究氯胺酮联合丙泊酚或咪达唑仑用于门诊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拟行门诊手术的小儿9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B组静脉注射氯胺酮2 mg/kg及咪达唑仑0.07~0.1 mg/kg,C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0~1.5 mg/kg及丙泊酚1.0~1.5 mg/kg,术中根据循环反应和体动情况追加氯胺酮0.5 mg/kg。结果 3组术中舒张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术后苏醒时间最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和A组。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麻醉可以使手术更平稳,术后并发症少,清醒快而舒适,术后恢复好,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择期乳腺手术患者静脉滴注氯胺酮0.5~1mg/kg,1min后静脉滴注丙泊酚1.5~2mg/kg,继之以WES—型50F2微量泵输入丙泊酚6~8 mg/(kg·h)维持麻醉。结果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乳腺区段切除术,麻醉效果满意,循环稳定,苏醒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舒适、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阑尾手术中的应用,对呼吸循环功能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60例行阑尾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n=3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0.2mL/kg,术中以氯胺酮一丙泊酚持续静注;另一组氯胺酮基础麻醉后,单纯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组(B组,n=30),术中氯胺酮一丙泊酚持续静注。结果术中A组循环,呼吸功能较B组稳定(P<0.05),肢体不良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B组少(P<0.05),A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较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阑尾手术,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使患儿在麻醉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更平稳,外科医师更满意,在小儿麻醉中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TCT)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需全麻下行肌力肌张力调整术或者行颈动脉剥脱术手术的患儿5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A组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2 mg/kg、丙泊酚1.0 mg/kg、瑞芬太尼1.5 μg/kg、琥珀胆碱2 mg/kg).麻醉维持连续靶控输注丙泊酚2~4 mg/(kg·h)微量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5 μg/(kg·min)能用肌松剂的维库溴胺0.03 μg/(kg·min)B组麻醉实施中麻醉诱导中瑞芬太尼改用芬太尼0.5~1 μg/kg麻醉维持中微量泵持续泵入瑞芬太尼改为间断推注芬太尼0.1 μg/(kg·min)其余药物使用方法及剂量同A组.结果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比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更能有效的控制麻醉诱导和手术过程中血压和心率的上升 并且使用瑞芬太尼组的患儿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较使用芬太尼组明显缩短,术中丙泊酚的用量也大大减少.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适用于脑瘫患儿手术,且效果优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七氟醚和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方法择期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入室后顿量吸入七氟醚意识消失后静推芬太尼1μg/kg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5~10s内注入,2min后插管或插入喉罩(根据手术方式选择)。术中以2%~3%的七氟醚维持麻醉,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5μg/kg,手术结束前10~15min停七氟醚。异丙酚组入室后给予氯胺酮4~5mg/kg肌注,待意识消失后,开放上肢静脉通路,给予异丙酚3mg/kg静推,芬太尼1μg/kg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5~10s内注入,术中以异丙酚按3mg/(kg.h)微泵输注,必要时追加芬太尼0.5μg/kg。记录意识消失时间(s)、手术结束清醒(睁眼)时间;观察患儿诱导期是否合作、有无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恢复期有无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七氟醚组清醒时间比异丙酚组明显缩短,两组均未发生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苏醒后均无明显躁动。结论七氟醚适合小儿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不同比例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输卵管绝育手术效果。方法选择96例输卵管绝育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氯胺酮0.5mg/kg复合异丙酚0.25mg/kg、0.5mg/kg、1mg/kg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术中生命体征、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术中体动反应及术中术后其他副作用。结果①术中体动反应1组42,2组12,3组2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中3组心率皆有所降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麻醉后血压与麻醉前相比显著降低,第2组血压降低幅度最小;③3组皆无患者发生呼吸、循环严重并发症。结论 0.5mg/kg氯胺酮复和0.5mg/kg异丙酚对输卵管绝育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应用阿托品预防人工流产反应和术前面罩高流量预吸氧预防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拟行人T流产术孕妇90例,均为初次妊娠,将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全麻,芬太尼1μg/kg稀释后缓慢静推,2min后给予丙泊酚2mg/kg缓慢静推,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手术。观察组入室平卧后立即给予面罩吸氧6L/min,并嘱患者深呼吸3次,充分给氧去氮3rain。应用芬太尼之前,先根据基础心率情况给予硫酸阿托品0.25~0.50m譬稀释后静注。对照组不提前应用阿托品,也不预给氧,麻醉开始时再面罩吸氧6L/min。术中动态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组人室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现心率下降、平均动脉压降低、血氧低于93%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前预吸氧和阿托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手术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时,静脉辅助麻醉用药的效果。方法选择5~10岁可配合麻醉操作的患儿,行下腹部位以下部位择期手术60例,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Ⅰ组:选氯胺酮100mg和地西泮10mg混合,按氯胺酮2.5mg/kg单次静脉注射。Ⅱ组:选氯胺酮100mg和咪达唑仑5mg混合,按氯胺酮1mg/kg单次静脉注射。分组记录用药前、用药后1min、5min、15min及术毕5min小儿HR、BP、SpO2、RR值;记录手术时间、面罩给氧例数、追加用药例数、术毕5min苏醒例数和术毕5min小儿OAA/S评分。结果两组术中镇静、抑制牵拉反应效果均满意。两组BP、HR、SpO2、RR均平稳;术毕5min两组OAA/S评分均为4~5分。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咪达唑仑同样对小儿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干扰轻,且用药量少,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食管静脉曲张内镜硬化剂治疗可行性。方法分析静脉麻醉下胃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24例56例次,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氯胺酮联合麻醉,待患者入睡后进行胃镜介入硬化剂治疗,观察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统计手术成功率等。结果56例次接受静脉麻醉胃镜治疗55例次顺利完成。1例次在操作5min后有连续呛咳停止操作,1例次在操作中有心率下降,给予用阿托品处理后缓解完成操作。无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静脉麻醉下食管胃静脉曲张胃镜硬化剂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是一种较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但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小儿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丙泊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和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5~11岁患儿下腹部或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100例(ASAⅠ~Ⅱ级)5~11岁进行下腹部或腹部以下部位手术的患儿,随机分成为对照组(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KP组)和实验组(丙泊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各50例,观察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氯胺酮和丙泊酚总用药量、术后清醒时间、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KP组与CSEA组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KP组相比,CSEA组氯胺酮和丙泊酚总用药量少、术后清醒时间短、术中及术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丙泊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或腹部以下部位手术效果满意,呼吸循环稳定、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