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望开 《海峡药学》2014,(3):104-105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酒精、安眠药及有机磷急性中毒昏迷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度中毒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醒脑静注射液静滴,每日1次。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清醒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能明显缩短昏迷时间,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性盐耗综合征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青  王强 《云南医药》2001,22(2):111-11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脑性盐耗综合征10例,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2例死于严重的脑干损全国各地,其余8例恢复正常。结论: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及意识状态改变是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水化和补盐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王道豹 《家庭医药》2016,(9):162-163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脑心综合征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脑心综合征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K、CK-MB、LDH、cTnI、Mb、Hs-CRP水平及心电图影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K、CK-MB、LDH、cTnI、Mb、Hs-CRP、Hs-CRP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提前趋势(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心律失常总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12(28.6%)vs.19(44.4%)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62.2±5.8)%vs.(50.6±4.6)%,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26.3±3.1)d vs.(31.4±3.3)d,P0.05],两组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磷酸肌酸钠在脑心综合征患者中治疗可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减少心肌损伤,减少心律失常,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鞍区肿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鞍区肿瘤术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21例治愈,1例放弃治疗。病程最短6 d,最长36 d,平均13.4 d。结论护士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血、尿生化指标,准确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是CSWS得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关键。正确掌握补液、补钠原则及用药护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尽快纠正CSWS,对提高鞍区肿瘤外科治愈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陆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7):707-708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静滴醒脑静注射液,后者静滴维脑路通注射液。两组辅助治疗和对症处理相同。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CT、血液流变学、血脂等相关数据的变化。醒脑静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我科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22例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患者20例血钠恢复正常,2例死于肺部感染。16例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15例血钠恢复正常,1例死于颅内感染。结论正确区分脑性盐耗综合征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是保证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共32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诊断,其中上述患者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严格限制输入的液体量,慎重补盐。脑性盐耗综合征给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结果所选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其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上述患者中根据具体诊断进行适当处理,患者的血钠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补钠时间5~14d。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可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处理过程要鉴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利于正确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共32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诊断,其中上述患者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严格限制输入的液体量,慎重补盐。脑性盐耗综合征给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结果所选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其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上述患者中根据具体诊断进行适当处理,患者的血钠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补钠时间5—14d。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可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处理过程要鉴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利于正确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发生脑性盐耗损综合征的22例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 除2例死于继发性疾病外,20例患者低血钠症状恢复.结果 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及意识状态改变是脑性盐耗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水化和补盐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讨论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68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措施.结果 经对症治疗后,17例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中,14例好转,血钠恢复正常,3例死亡;51例脑性盐耗综合征患者给予补液和扩容等综合治疗措施均病情好转,血钠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应密切观察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头颅CT,警惕中重度低钠血症的发生,以期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结果治疗组42例患者中,27例治愈,11例显效,2例无效,2例死亡,治愈率为64.29%,总有效率达90.48%。对照组42例患者中,15例痊愈,13例显效,10例无效,4例死亡,治愈率为35.71%,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无毒副作用发生。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具有疗效确切,意识恢复快的特点,并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盐耗损综合征(CSWS)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重型颅脑损伤并发CSWS患者7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6例.实验组在对照组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缩短血钠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1周和2周后,对照组2.86%和57.14%的患者血清钠恢复正常,实验组25%和86.11%患者血清钠恢复正常,实验组血钠恢复正常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缩短CSWS患者血钠恢复正常的时间,对CSWS患者的诊治、愈后均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静脉注射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60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脉注射射液,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改良爱丁堡一斯堪的那维亚量表(Modified Edinburgh 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的评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MES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醒脑静脉注射射液对急性期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与凉血化瘀法联合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凉血化瘀法进行联合治疗。采用Glasgow昏迷意识量表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昏迷意识评分及有效率分别为(12.3±2.9)分,85.3%;对照组(17.9±3.1)分,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醒脑静与凉血化瘀法联合用药对脑出血具有显著治疗作用,其疗效优于醒脑静单用,此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15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营养性低钠血症70例,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14例,脑性耗盐综合征31例。营养性低钠血症和脑性耗盐综合征均给予补盐、补水治疗,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行限水治疗或限水补盐治疗。42例1周内纠正,29例2周内纠正,11例3周内纠正,5例4周内纠正,28例因病情较重死亡。结论临床上营养性低钠血症最常见,也最易纠正;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较少见,易误诊误治;营养性低钠血症和脑性耗盐综合征需要补液补盐治疗,而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则应该以限水治疗为原则。故要重视三者间的鉴别诊断,正确的诊断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成人化脓性脑膜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1例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及对照组1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甘露醇、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患者退热时间,并记录比较治疗第3天及第14天的格拉斯评分情况和患者炎症指标变化全血白细胞数(B-WBC)及脑脊液白细胞数(CSF-WBC)及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早,意识障碍明显缓解,B-WBC和CSF-WBC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成人化脓性脑膜炎过程中,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及早缓解患者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促进血和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下降至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加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组)3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指标与神经功能指标进行分别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与2周时的脑血流指标分别好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指标则低于对照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脑血供及神经受损的情况。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脑血供及神经受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32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引起低钠血症的原因,不同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确诊为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SIADH)23例,脑盐耗综合征(CSWS)9例,经相应治疗后,血钠均恢复正常。平均随访1年,其中良好14例,中残10例,重残6例,2例因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结论当颅脑损伤合并低钠血症时,首先要确定产生低钠血症的原因,然后再给予相应治疗,这是治疗的关键,不可盲目治疗,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ACH)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130例AC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两组均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和IL-6水平以及C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BI指数明显上升(P<0.05),而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显率84.61%,对照组6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可有效提高ACH的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ADL,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每晚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给药基础上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hs-CRP、IL-6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分别为(5.58±2.70)、(78.88±15.93)分,优于对照组的(7.70±2.13)、(61.89±12.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给药治疗相比,选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更加有效,能降低hs-CRP和IL-6等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改善神经损伤、日常活动能力,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