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0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各65例,A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B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水平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均无患者出现肌酸激酶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治疗后,2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小于治疗前,2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肌肉疼痛、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冠心病,降脂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20 mg/d,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适当加大阿托伐他汀的剂量,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介入治疗手术后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140例成功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各7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前者采用阿托伐他汀80mg/d,后者采用20mg/d,对比两组患者在用药一定天数后的血脂变化和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在各个参数上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P〈0.05,大剂量组的变化要比小剂量组明显;服药1个月后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3、6个月后两组不良情况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术后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减少心绞痛发作等方面效果明显,安全性和小剂量基本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不同剂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8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将41例给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者作为对照组,将41例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对比差异明显,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7.3%与对照组9.8%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心绞痛发生率为4.9%(2/41),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7.1%(7/41),总有效率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显著改善症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宋强 《中国实用医药》2014,(22):165-166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60例冠心病应用阿托伐他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30例,甲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乙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对两组患者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随访患者,记录12个月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在应用的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肌肉疼痛、消化系统不适、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甲、乙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6.6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以及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患者12个月内发生的心脏事件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对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60例,在常规检查治疗的基础上,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d,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比较两组入院24h内及治疗12周后血脂水平及hs-CRP.结果:治疗后,两组TC、TG、LDL及hs-CRP水平均比治疗前低,HDL水平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TC、TG、LDL及hs-CRP水平比低剂量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水平与低剂量组相比,变化不大(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脂水平,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80mg/d的给药剂量临床效果明显优于20mg/d,可能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7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检测血脂及肝肾功能、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观察患者服他汀药后血脂、肝肾功能、肌酸激酶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4周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肌酸激酶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冠心病效果确切,比较安全,具有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收集到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的剂量为20 mg/d,观察组则采用的剂量为40 mg/d。观察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指标均明显改善,相比对照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与观察组26.00%相比较高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剂量越高,患者治疗效果越明显,但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影响,需根据患者实际患病程度采用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颈动脉内膜中层(IMT)增厚或板块形成的疗效差异。方法 90例IMT增厚或斑块形成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45例。低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q.d.治疗;高剂量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q.d.治疗,连续使用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IMT厚度或斑块大小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血脂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颈总动脉IM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板块形成的老年患者,可显著降低血脂,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和斑块形成。提高剂量可增加降血脂的功效,但改善颈动脉内膜增厚效果提高不明显,同时高剂量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选择较小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大剂量与小剂量在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中调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0mg/d组和80mg/d组,20mg/d组每天给予患者20mg的阿托伐他汀,80mg/d组则每天给予80mg阿托伐他汀。3个月为一疗程。检查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胆固醇、肌酸磷酸激酶、谷丙转氨酶以及三酰甘油等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调脂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明显降低,但80mg/d组高于20mg/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mg/d阿托伐他汀和80mg/d阿托伐他汀均有良好的调脂效果,但80/d组的治疗效果优于20mg/d组,两种剂量安全性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方法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观察组口服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对照组口服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低于对照组的20.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治疗期间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期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1次/d。对照组同期加用辛伐他汀,20mg/d,1次/d,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与BNP浓度。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尤其观察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和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NP浓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3.33%),对照组为3/6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脂水平,是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9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根据信封法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5例。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瑞舒伐他汀组则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疾病好转情况、治疗前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血脂控制良好的时间、异常心电图纠正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组疾病好转率97.78%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瑞舒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分别为(3.12±0.23)mmol/L、(2.55±0.12)mmol/L、(1.32±0.11)mmol/L、(60.10±2.11)pg/ml、(160.25±6.22)pg/ml均优于阿托伐他汀组的(3.52±0.15)mmol/L、(3.62±0.24)mmol/L、(1.87±0.20)mmol/L、(124.45±2.41)pg/ml、(211.98±14.0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血脂控制良好的时间(10.11±1.41)d、异常心电图纠正的时间(3.13±0.21)d均短于阿托伐他汀组的(14.42±2.25)、(5.23±1.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和炎症因子含量,有效改善心功能,缩短治疗的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分成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均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术前1h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d+术后维持20mg/d,治疗30 d;研究组术前1h口服阿托伐他汀片40 mg/d+术后维持40 mg/d,治疗30 d.比对两组围术期脂质生化指标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变化情况,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1) PCI后1个月时,除对照组TG水平较PCI前无明显改善(P>0.05)外,两组TC、HDL-C、LDL-C及hsCRP等生化指标均较PCI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各指标降幅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研究组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对照组1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PCI后1个月内,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1年内,研究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0%(P<0.05).结论 PCI围术期内予以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片口服治疗方案,降脂效果显著,对改善炎症反应、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患者预后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的效果与临床安全性。方法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试验组患者行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高于常规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LDL-C(2.02±0.33)mmol/L、HDL-C(1.44±0.37)mmol/L、TG(1.81±0.17)mmol/L、TC(4.14±0.66)mmol/L优于常规组的(2.86±0.24)、(1.30±0.23)、(2.25±0.24)、(4.97±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低于常规组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新型依折麦布药物治疗,能够优化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调脂药物的种类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组44例,基本用量20 mg·d-1,用药(7.6±1.9)个月;瑞舒伐他汀组83例,基本用量10 mg·d-1,用药(7.9±2.1)个月。分别统计治疗前、治疗后1,2,4,8,12周及末次复查时血脂水平,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接受药物治疗1周时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2周时,两组TG、TC及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4,8,12周时,两组TG、TC及LDL-C较治疗前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LDL-C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而LDL-C的降幅和血脂达标率均高于阿托伐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复查,两组TG、TC及LDL-C均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组LDL-C的降幅低于瑞舒伐他汀组(P<0.05)。两组共发生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9例,其中阿托伐他汀组4例(9.1%),瑞舒伐他汀组5例(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于用药2周时表现出较好的调脂疗效,10 mg·d-1瑞舒伐他汀的调脂疗效优于20 mg·d-1阿托伐他汀,两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与比较阿托伐他汀的常规与负荷剂量在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100例行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组患者则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不良心血管事件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常规剂量组患者术后24 h的TC、TG、LDL-C、CK-MB、cTn Ⅰ、hs-CRP、IL-6、Cr与ALT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高于负荷剂量组,HDL-C水平组间比较显著低于负荷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常规剂量组患者30 d 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总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在降低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反应与稳定血脂的效果优于常规剂量,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且并未提高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94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剂量为20 mg,实验组应用剂量为40 mg。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HDL-C水平(1.64±0.03)mmol/L优于对照组的(1.13±0.0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可采取40 mg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高,对血脂的改善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方法88例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扩血管药物、利尿剂、吸氧等对症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曲美他嗪治疗,研究组应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水平、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别为(1.16±0.52)、(3.65±0.52)、(2.00±0.38)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88±0.65)、(4.62±0.50)、(2.70±0.45)mmol/L,HDL-C水平(1.68±0.52)mmol/L高于对照组的(1.28±0.3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14.22±3.52)ng/L、(2.40±1.8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20.58±4.00)ng/L、(6.85±2.98)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与对照组的4.5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血脂异常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脂与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且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0年6月—2014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非诺贝特胶囊,1粒/次,3次/d。高剂量组口服辛伐他汀片40 mg/次,1次/d;低剂量组口服辛伐他汀片2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液安全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低剂量组 BUN 较治疗前降低,Cr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剂量组ALT、BUN、Cr水平低于高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高、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7.2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较好地控制患者血脂水平,并降低患者肾脏代谢负担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电集团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0.9 mg/kg)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阿替普酶(0.6 mg/kg)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血脂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考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C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下降,差异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随时间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治疗后14d开始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与小剂量阿替普酶相比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对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恢复情况更具优势,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