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溃疡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要用西药联用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中医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治愈27例,占60%;好转17例,占37.8%;无效1例,占2.2%,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45例中,治愈16例,占35.6%;好转18例,占40%;无效11例,占24.4%,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疡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对应用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奥美拉唑对患有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0例患有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比较指征均优于对照组:溃疡症状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奥美拉唑对患有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针灸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32例患者全部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配合针灸治疗.结果 基本痊愈19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疗后妊娠7例,总有效率达到94%.结论 本疗法见效快,远期效果较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加味补中益气汤与西药用于脑分水岭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分水岭梗死,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与西药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占23.0%~76.1%,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绝望及失眠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明显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我们应用帕罗西汀治疗中老年脑卒中后抑郁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将其分为两组,除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外,治疗组采用帕罗西汀,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抑郁药物,单予心理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间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HAMD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和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帕罗西汀与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4 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后抑郁 (PSD)病人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 (2 3例 )和氟西汀 (2 2例 )进行为期 6周的治疗观察。以HAM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1、3、6周分别评定疗效。结果 帕罗西汀组显效率为 86 9% ,氟西汀组显效率为 81 8%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HAMD评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但两组HAMD评分于第 3周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帕罗西汀和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均有良好疗效 ,但帕罗西汀起效快。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放环型子宫托,热盐水坐浴,口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方(简称三联疗法)治疗Ⅱ°以上子宫脱垂218例,总有效率达99%,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联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联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及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予补中益气汤合四神丸加减,均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观察腹泻症状改善及卡氏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KPS评分提高率为72.22%,也高于对照组的38.89%(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合四神丸加减治疗老年大肠癌术后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游泳劳损法结合限食法制作大鼠气虚模型,并观察补中益气汤对气虚证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模型组,补中益气汤高(4.0 g·ml-1)、中(2.0 g·ml-1)、低(1.0 g·ml-1)剂量组。利用游泳劳损法结合限食法制备大鼠气虚模型,造模同时给药,实验结束后对模型进行评价及检测各组血流流变学参数。结果:利用本实验方法成功制作大鼠气虚造模,补中益气汤高、中、低剂量对气虚大鼠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聚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游泳劳损法加限食法能成功制作大鼠气虚模型,且补中益气汤对气虚大鼠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五苓汤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1月,68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在CHF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观察组给予补中益气五苓汤联合卡维地洛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6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血浆N端脑钠肽(NT ProBNP)水平、左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等指标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和血浆NT 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和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和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补中益气五苓汤联合卡维地洛治疗老年CHF,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该院收治的9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患者(46例)在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采用迪马公司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 mL.min-1;柱温:30℃;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Varian 385-LC)。结果黄芪甲苷在0.106 1~10.61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大蜜丸为100.23%(RSD=1.78%,n=9),小蜜丸为99.69%(RSD=1.64%,n=9)。结论本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国家评价性抽验品种补中益气丸(颗粒)的检验及探索性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全国范围内补中益气丸(颗粒)的质量状况,并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各品种的法定质量标准对262批补中益气丸蜜丸、水丸、浓缩丸及颗粒剂抽验样品进行检验;针对4种剂型的各自现行质量标准,采取填平补齐,统筹考虑的思路,并结合生产工艺,开展如下探索性研究:①大叶柴胡检查及柴胡TLC鉴别;②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测;③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④蜂蜜检查;⑤白术、甘草、陈皮、升麻、当归TLC鉴别;⑥含量测定;⑦风险评估。结果 129批蜜丸按法定标准检验有4批不合格(不合格率为3.1%),不合格项目为细菌数超标(2批),甘草薄层鉴别不合格(1批),水分超标(1批);1批浓缩丸按注册标准检验,结果甘草含量不合格;其余98批浓缩丸、30批水丸、4批颗粒剂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检验,全部符合规定。探索性研究方法检验结果为:蜜丸不合格率为22.4%,水丸不合格率为12.6%,浓缩丸不合格率为8.0%,颗粒剂不合格率为0。比较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检验结果和探索性研究方法检验结果,增加探索性研究方法后可见不合格率增加。结论各剂型现行标准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不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建议加以完善提高;所有企业对法定标准有控制的项目认真对待,对法定标准之外的项目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不严格,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力量加强对这类企业的GMP检查,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地探讨隔药灸脐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肛肠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1月1日来安徽省针灸医院肛肠科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即灸脐组(隔药灸脐组)、药物组(补中益气汤组)、灸药联合组(隔药灸脐+补中益气汤),观察三组的术后情况,并作数据统计。结果灸脐组治愈10例,好转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药物组治愈13例,好转1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灸药联合组治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结论隔药灸脐联合补中益气汤在治疗肛肠术后并发症方面疗效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的转移率,探讨氨试液对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的转移率,UPLC-MS液质联用法考察碱性环境(氨试液)下对黄芪甲苷转移率的影响.结果:现行标准下测定补中益气丸中黄芪甲苷转移率高达400%;氨试液作用下,黄芪药材中黄芪皂苷Ⅰ,Ⅱ转化为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Ⅲ相对稳定.结论:黄芪甲苷转移率存在异常偏高,黄芪药材及含黄芪的制剂以黄芪甲苷作为定量的指标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性,其他皂苷类成分可以转化为黄芪甲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补中益气丸(蜜丸)蜂蜜中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含量测定方法,以监控补中益气丸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HPLC-RD)法;色谱柱为Prevail Carbohydrate ES(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5∶25);流速1.0mL·min-1;柱温:35℃。结果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对照品分别在17.868~179.14、16.144~161.44、3.016~30.16、6.565~98.475μg线性关系良好,4种成分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101.9%、102.6%、95.9%,RSD分别为0.8%、2.0%、0.8%、1.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补中益气丸中蜂蜜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