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颅脑肿瘤病人术后在ICU病房监护期间的血压和焦虑值的影响.方法将60例准备接受颅脑肿瘤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干预,观察组接受依据准确期待论制定的干预措施.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术前及入ICU后的血压、心率及焦虑值.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术前及术后血压、心率、焦虑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缓解颅脑肿瘤病人术前术后焦虑,有助于稳定其血压和心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围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肿瘤围术期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情绪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探视、向患者讲解颅脑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法、麻醉和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实例、健康科普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颅脑肿瘤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过护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理干预的确有助于缓解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应对患者实施常规的、多层次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人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方法 对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 82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接受心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9例(常规的术前访视),测定其术前焦虑、心率、收缩压以及与术后恢复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前晚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结论采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方法 在缓解病人术前焦虑,促进术后身体恢复等方面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将56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干预组行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疼痛、焦虑、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方法:将56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8例,干预组行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行术前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疼痛、焦虑、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对胆囊切除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身体恢复的影响.方法62例胆囊切除手术病人随机编入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心理干预)和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心理护理),并测定其术前焦虑、心率、收缩压以及与术后身体恢复有关的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前夜焦虑及术后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肠道排气时间也显著提前(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在缓解术前焦虑、加速术后身体恢复等方面效果优于一般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焦虑、抑郁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选择确诊为颅脑损伤的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2周心理干预.分别于患者神志清醒后和心理干预后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57.56±5.38和56.37±4.18,SDS评分分别为55.93±5.11和56.88±5.21.2周后心理焦虑程度对照组下降不显著,而实验组SAS明显下降(38.67±2.19,P<0.001),SDS也明显下降(40.46±3.23,P<0.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产生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颅脑肿瘤病人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病人50例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护理干预后中度、重度焦虑、抑郁病人较干预前明显降低.护理干预前、后颅脑肿瘤病人围术期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颅脑肿瘤围术期病人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心理与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北京恒和医院肿瘤康复科住院的患者12例,进行2次团体和1次个体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病伴焦虑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焦虑状况评定,对高血压伴焦虑惠者随机分成3组:单纯降压治疗(A)组,降压加抗焦虑治疗(B)组,降压、抗焦虑和护理干预组(C)组。结果 单纯治疗组(A)组有效率为56%,降压加抗焦虑治疗(B)组有效率为80%,降压、抗焦虑加护理干预治疗(C)组有效率为90%,统计学具有显著差异(B与A组比较P〈0.05、C与A组比较P〈0.01)。结论 对伴焦虑的高血压病人,在药物降压、抗焦虑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血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关系 ,从而为该病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以 160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 RatingAnxietyScale ,SAS)以及自制调查表在健康教育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焦虑症状进行评定。结果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SAS评分均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值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①原发性高血压病不是单纯的器质性疾病 ,它与心理状态互为因果。②结合个体差异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③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干预是一项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找出影响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的主要因素,以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消除不利于患者的心理反应。方法采用zung评定抑郁量表(SDS)及评定焦虑量表(SAS)对159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年龄、性别、手术类型、临床分期、住院次数、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及经济状况的抑郁焦虑状态进行总结分析。针对肿瘤患者各阶段的抑郁焦虑程度,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DS阳性率为60.38%,SAS阳性率为28.93%;SDS和SAS阳性同时并存者占13.84%,抑郁焦虑程度与手术类型、临床分期、对疾病不同了解程度及经济状况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类型、住院次数、职业、文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阳性率较高,通过针对性护理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外伤合并失眠患者睡眠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收治的脑外伤合并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比较2 组的 PSQI 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 HAMA 评分、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的HAMA评分、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PS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脑外伤合并失眠患者中的实施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睡眠质量,减轻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范淑娴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05-106
目的:对焦虑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 年5 月至2018年5 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睡眠障碍科焦虑症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织除了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组间的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长、睡眠质量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入睡时间(5.26 ±2.01)min短于对照组(8.64 ± 2.06)min,但观察组的睡眠总时长(7.69 ±1.21)h更长于对照组(5.21 ±1.36)h,且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4.36 ±0.36)分、生命质量评分(81.03 ±5.62)分、护理总满意率(96.00%)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分别:70.64 ±5.21 分、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差异性明显.结论:对焦虑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长,能够提高其生命质量,且患者易于接受该种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早期心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创伤骨科病人焦虑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再加护理干预。并分别采用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病人焦虑程度。结果早期心理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心理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重度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心理干预不但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状态,还可以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伴随焦虑抑郁情绪患者102例,随机双盲平均分组,对照组51例予以常规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及心理健康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抗焦虑药物联合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包括抗焦虑、抑郁药物舒乐安定20mg和百忧解15mg给予治疗,行为干预措施、放松体能训练、心理疏通辅导及生物反馈等。连续服药6周及干预半年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相关功能性药物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显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心肌缺血改善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引发心绞痛不稳定性负面躯体化行为障碍,抗焦虑药物及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缓解该症有良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前后焦虑行为的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PCI)对冠心病 (CHD)患者焦虑行为发生的影响 ,研究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 1 0 0例行PCI治疗患者 ,手术前、后 ,采用国际ZUNG认证的自我评定量表 (SAS)评估调查比较 ,观察患者产生焦虑行为的主要因素及程度 ,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PCI患者中焦虑行为的发生率为 93% ,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及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此类患者的主要因素。心理施护与否有明显差异。结论 多种因素可导致PCI患者焦虑行为的发生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此类患者的焦虑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