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运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综合治疗与单纯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眩晕症状评分以及TCD的变化。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在眩晕症状评分和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组各项指标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宋海云  黄芳  穆敬平  张琴 《中国康复》2006,21(4):229-23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加He-Ne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3组,A组接受星状神经节药物阻滞;B组接受星状神经节激光照射;C组同时接受2种方法.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眩晕、头痛、脑血流图血供状况及基-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3组患者眩晕、头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减轻,脑血流图、基-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改善,C组优于A、B组(P<0.05、P<0.01).结论:星状神经阻滞结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副反应小,治疗次数少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龙氏正骨手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 d后分别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CASCS评分[(85.5±8.8)分]、优良率(87.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采用龙氏正骨手法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观察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选用成年人尸体,借助显微镜,观察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在椎动脉Ⅱ段周围的分布特点。结果:阻滞星状神经节可明显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的平均血流速度为32.25cm/s,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为42.02cm/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046,P<0.01),临床效果:31例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解剖发现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攀附于椎动脉的表面。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主要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所致。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1936-1937
将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悬灸"定眩穴方"结合局部电针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局部电针为主治疗。5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ESCV差值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37例,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悬灸"定眩穴方"结合局部电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能较好改善相关症状,提高临床痊愈率。  相似文献   

6.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观察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选用成年人尸体,借助显微镜,观察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在椎动脉Ⅱ段周围的分布特点。结果:阻滞星状神经节可明显改善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的平均血流速度为32.25cm/s,治疗后的平均血流速度为42.02cm/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046,P&;lt;0.01),临床效果:31例痊愈,8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解剖发现星状神经节发出的交感神经攀附于椎动脉的表面。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主要是由于颈椎病变压迫、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204例,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治疗后1-2mo进行随访,按照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97例,良74例,可33例,差0例,有效率100%,优良率83.82%。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198-2199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椎旁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w、1个月、6个月和1年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年的VAS评分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近期效果尤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我科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45例,并与单纯采用推拿治疗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7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取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合谷、外关等穴位行电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施以推拿疗法,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有效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64.7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舒筋通络、调节组织与关节逆乱错位症状,缓解患者颈部肌肉紧张,实现理筋整复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患者的疗效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7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收治的PHN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2组患者均给予营养神经、口服止痛药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GB。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睡眠质量评分(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和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83.33%(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SAS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SR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734,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可有效缓解PHN疼痛和不良情绪,提高PHN患者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胡云  王黎  张珍  彭力 《中国康复》2006,21(4):227-228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和C2横突旁注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颈源性头痛患者96例分别采用C2横突局部注射36例(A组)、星状神经节阻滞36例(B组)及单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胶囊24例(C组).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评分量表评定患者疼痛程度.结果:治疗3周后,A、B组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优于C组(P<0.05).结论:C2横突旁局部注射与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作用相近,对颈源性头痛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亚甲蓝帽状腱膜下注射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治疗组)先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再于患者枕外隆凸处、双侧耳颞区、前额区亚甲蓝帽状腱膜下注射。每周一次,4次为一疗程。B组(对照组),盐酸氟西汀和盐酸乙哌立松及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用药,连续服药4周。动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痛发作程度、频率、持续时间的变化,并对各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头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表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频率、持续时间和头痛程度都有缓解,A组优于B组。A组治疗后优良率(86.7%)高于B组(53.3%)。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亚甲蓝帽状腱膜下注射是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利  李璇  邹燃 《中国康复》2010,25(1):35-36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2组均取C5-6夹脊穴,A组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隔日1次;B组电针治疗,每日1次。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14d后,2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总有效率比较,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7%与93.3%);血液流变学的部分指标2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0.01)。A组全血黏度中、低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和电针疗法对CSA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含量,当归穴位注射对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电针组20例、联合组2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电针组增加电针治疗,联合组增加电针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及排尿日记评价3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充盈期逼尿肌压(Pdet)、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V)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3组患者BC及Qmax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Pdet及RV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针组及联合组患者BC及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det及RV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BC及Qmax明显高于电针组(均P<0.05),Pdet及RV显著低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针组及联合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电针组(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电针组(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孙瑞  王小云  马艳  李洁 《中国康复》2016,31(2):85-87
目的:观察麦肯基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用麦肯基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物理因子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体有效率、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经颅多普勒(TCD)检查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组SAS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患者椎-基底循环各动脉Vm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肯基疗法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麦肯基疗法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姿势及运动模式,联合心理疗法,能够更好的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患者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星状神经节阻滞(SGB)配合天舒胶囊与单独SGB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44,采用SGB配合天舒胶囊治疗)和对照组(n=46,单纯SG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d、3d、1周、1个月和3个月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R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的NRS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试验组治疗后3d、1个月和3个月的NRS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SGB配合口服天舒胶囊治疗偏头痛起效快、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60例胸背部PHN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为单纯口服药物治疗组,B组(n=20)为经皮胸椎旁选择性神经根复方倍它米松阻滞联合药物口服治疗组,C组(n=20)经皮胸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组。观察并比较三组术前、术后1周、4周、8周、及12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三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在术后VAS评分明显下降(P<0.05)。C组与B组术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皮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可有效治疗PHN。  相似文献   

19.
背景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改善脑循环,调节免疫,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白细胞介素6是机体急性应激反应中最敏感重要的标志和介导物之一,在脑缺血性损伤中扮演着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的双重作用.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含量的影响,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效应.设计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单位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麻醉科.材料实验于2003-03在郧阳医学院实验中心及附属太和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进行动物实验,白细胞介素6检测试剂盒及测定工作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放射免疫研究所提供和协助完成.选择健康日本大耳白免28只,雌雄不拘,随机分成星状神经节组、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每组7只.方法用手术法在所有动物星状神经节旁置入一导管,用六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在缺血15 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开始,同时从导管持续泵入2.5 g/L的布比卡因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在松开动脉夹时从导管泵入生理盐水代替布比卡因和不用药,假手术组仅完成相应的手术操作而不夹闭动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缺血前、再灌注10 min,4,10,20及30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实验动物在再灌注后各时点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结果纳入本次实验的28只大耳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白细胞介素6在各组均呈上升趋势,星状神经节阻滞组仅在再灌注30 h时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321±52)和(299±45)ng/L,P<0.05];与缺血前比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在再灌注4 h开始显著升高[(365±46)ng/L],空白对照组在再灌注10 h以后出现显著性升高[(368±31)ng/L,P<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组与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在再灌注4~30 h时均高于假手术组,在再灌注10 h以后高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白细胞介素6升高的水平较生理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明显降低家兔全脑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提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可作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三种神经阻滞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对比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比较星状神经节,膈神经,第4颈椎椎间孔3种神经阻滞方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效、持续4 8h顽固性呃逆患者12 0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星状神经节阻滞(n=4 0 ) ,B组:膈神经阻滞(n=4 0 ) ,C组:第4颈椎椎间孔阻滞(n=4 0 ) ,3组病例全部采用1%利多卡因,0 .375 %布比卡因合剂10 ml,于注药后10 min按优、良、好转、无效四级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星状神经节阻滞优良率90 % ,膈神经阻滞优良率80 % ,第4颈椎椎间孔阻滞优良率75 % ,总有效率A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 5 )。结论:3种神经阻滞方法均能完全有效地阻滞膈神经、迷走神经、颈交感神经,降低膈神经的应激性,中断和减轻呃逆发作。星状神经节阻滞安全可靠,效果更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