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相似的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在一定诱导条件作用下可以定向分化为中胚层及内、外胚层组织;并且,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获得、创伤小等特点,在细胞治疗及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备取材方便、对组织损伤小等优点,其低免疫原性及易于诱导机体的免疫耐受性,使得在不需要HLA配型的前提下也可以进行异体移植,从而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目前常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根据生物学特性、细胞表面标记、多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功能对其进行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虽来源于中胚层,但在相应的诱导下可以向内胚层或外胚层的方向分化,一般选取传至第5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在培养液中加入传统的诱导剂如神经生长因子、维甲酸、脑源性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外,向培养液中加入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可诱导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并促进神经元轴突的生长.但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尤其是致瘤性的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研究证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向心肌细胞等多种中胚层来源的间质细胞分化.目的:探索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为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样细胞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分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5-氮胞苷的培养液进行诱导分化,培养4周.将诱导成功后的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缓慢滴注于预先制备好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上,培养14 d.以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l的表达,大体观察工程化心肌组织在培养期间的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工程化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结论:原代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4 d形成集落,传代细胞体积变大,5-氮胞苷诱导后细胞呈长梭形,呈一致性生长.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Ⅰ.透射电镜可见肌丝、Z线样物质.结果证实,以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为支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样细胞为种子细胞,可于体外构建出类似天然心肌的工程化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4.
学术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基质中,具有横向分化潜能,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向3个胚层的细胞进行分化.目的:文章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神经元诱导分化及其机制、细胞移植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2007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7年相关文章,检索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章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展现状及神经元诱导分化及机制和移植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较陈旧的文献.文献评价:共收集到230篇相关文献,7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58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文献.选取29篇文献进行分析,分别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8篇、神经元细胞方向分化及其机制17篇、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4篇.资料综合:由于尚未找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其在体内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如何限定体内外诱导条件使其向所需细胞或组织定向分化以及移植时机、是否具有致瘤性等问题尚需深入研究.但近来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诱导方法和机制,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损伤方面取得很多成果.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获得、易培养、低免疫原性等特性,已成为具有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临床疾病潜在实用价值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背景:未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和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直接共培养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改变无影响。目的:在体外建立热休克汗腺细胞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间接共培养体系;分析共培养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细胞表型的变化情况,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汗腺细胞,建立汗腺细胞体外热休克模型,继续孵育3-5d,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诱导,对比共培养5,10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比共培养10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CD105阳性,汗腺细胞表面标志CK7、CK8、CK18、CK19、CEA阳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表型的改变:被诱导的细胞中CEA、CK7、CK8和CKl9染色阳性,而对照组没有检测到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EA、CK7、CK8和CK19的阳性率分别是60.67%,53.34%,54.11%和58.62%。说明实验成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获得汗腺细胞表型;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外汗腺诱导培养体系,中胚层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跨胚层分化途径转变为汗腺细胞。  相似文献   

6.
方亮  贾永前 《华西医学》2005,20(4):786-787
干细胞移植是最近医学领域乃至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前沿,干细胞因其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目前已成为了细胞移植的首选靶细胞.近年来的研究认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一定的实验条件诱导下可向不同胚层的细胞转化,如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以及神经细胞等.基于上述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已经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特性在近年来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骨、软骨、肌腱、脂肪等组织的多分化潜能.目的: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定向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探讨体外诱导分化为软骨的方法和条件.方法:取兔股骨骨髓,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体外培养后,取第3 代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 的软骨分化诱导剂,2 周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RT-PCR技术检测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可以从兔骨髓中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能明显的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经软骨诱导分化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软骨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阳性,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阳性.10 μg/L 的转化生长因子β1 诱导成软骨分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具有高度可塑性,在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不同胚层来源的细胞,其生物学特点使其在临床治疗如组织和器官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一定诱导条件下MSCs可分化为中胚层的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外胚层的神经元、神经  相似文献   

9.
背景: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多系分化潜能,但其在体外向肺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尚存在争议.目的:体外诱导验证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分离小鼠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以内皮诱导液向内皮细胞分化.另外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在以下诱导培养基中进行上皮诱导3周:单纯上皮诱导培养液,上皮诱导培养液加10 μg/L 转化生长因子β1,并以未经诱导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阴性对照,肺泡上皮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与结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上皮诱导培养液中诱导培养3周后,部分细胞由梭形变为典型的卵石样上皮细胞形态,诱导后约60%细胞表达广谱上皮细胞标志pan-CK,RT-PCR结果显示分化后的细胞表达上皮细胞特异标志CK18,未经诱导的间充质干细胞未表达.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内皮诱导24 h后即出现了典型的血管网状结构,vWF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约70%的细胞呈阳性,RT-PCR显示分化后的细胞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CD31、vWF和CD34.提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具有跨胚层多系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背景:目前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诱导因子的诱导作用,而微环境的诱导作用研究较少.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胎肝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反复贴壁法纯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孕3周大鼠胚胎肝脏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肝脏细胞;阴性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只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DMEM培养基.诱导组在阴性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一定浓度肝细胞生长因子或者与胎肝细胞共培养进行诱导分化.结果与结论:诱导组白蛋白、甲胎蛋白水平均高于非诱导组(P < 0.01),诱导组糖原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K-18阳性,而非诱导组糖原染色、CK-18均阴性.结果显示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胎肝细胞均可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具有肝细胞样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类肝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