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周围神经减压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周围神经外科协会原主席、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发明的,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时,对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者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对上肢周围神经病变者常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感觉支减压三联手术。同时作者结合文献阐述了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和正中神经、尺神经(肌下转位)显微减压术的基本步骤,归纳总结了国内与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糖尿病足和避免截肢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对策,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木缓解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麻木缓解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该院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消麻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接收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3例,标记为A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消麻汤治疗,另选取同期接收的70例患者标记为B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A组患者肢体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症状评分,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与B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腓总神经、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B组,肢体疼痛、肢体麻木、感觉减退症状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消麻汤治疗时,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药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一定的中草药,经过加工制成中药浴液,进行全身沐浴或局部浸浴的外治方法。药物熏洗治疗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等疗效好。其作用机制为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直达病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使上下肢麻木、疼痛、发凉等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5.
将58例2型糖尿病并发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奥扎格雷钠80rag、盐酸丁咯地尔200rag静脉滴注;对照组与以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连续14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程、血压、血糖、血脂、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较对照组减轻,膝腱反射也好转(P〈0.05);同时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应用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20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1个月。结果经神经生长因子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神经症状及体征改善显著(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刺五加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观察刺五加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用该法对3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组)进行治疗,并与29例经常规糖尿病治疗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各临床症状好转率,特别是肢体疼痛、足背动脉波动减弱、肢体皮肤色泽变浅及体位性低血压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运动末端潜伏期(MLP)较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提示刺五加离子导入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髓鞘功能,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对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采用甲钴胺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采用针灸治疗,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社会限制、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总体健康)、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下肢症状感觉情况(TC-SS)、疼痛情况(VAS)及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生活质量较为良好,各神经传导速度快,下肢症状感觉情况良好,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其疼痛感,促进患者病情早期康复,改善其预后情况,使得最终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10,自引:1,他引:110  
为探讨甲钴胺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来自上海6家医院的124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以甲钴胺治疗(前4周500μg,肌肉注射每周2次;后8周500μg,每天3次,口服)。结果:注射4周后症状和体征即改善,口服8周后改善更加明显;改善率分别为90.6%(下肢自发痛)、86.9%(上肢自发痛)、94.5%(感觉减退)、89.8%(麻木);在治疗4周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即已明显提高,并维持至12周;振动觉阈值在治疗4周后虽无明显变化,但在12周时明显下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测试在治疗4周和12周时皆无明显改善;仅有7例出现轻微副作用,但无一例因副作用退出研究。提示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传统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药浴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一定的中草药,经过加工制成中药浴液,进行全身沐浴或局部浸浴的外治方法。药物熏洗治疗糖尿病,尤其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等疗效好。其作用机制为药物通过皮肤的渗透直达病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神经传导;使上下肢麻木、疼痛、发凉等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9月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住院患者80例。研究组银杏叶提取物联合α-硫辛酸治疗和对照组银杏叶提取物联合甲钴胺治疗,根据神经病变症状评估及疗效判断标准,分析银杏叶提取物和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在刺痛感、麻木感方面更上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胫神经及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运动传导速度均加快(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银杏叶提取物联合α-硫辛酸的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益气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6月来该院就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110例,中医辨证符合气阴两虚、瘀血阻滞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活血益气通络活药物,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腓总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观察四肢疼痛、发凉、肢软无力、肢软麻木、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等症状体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9%)优于对照组(54.6%),P0.05。两组患者的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且观察组腓总神经感觉及运动传导速度提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益气通络汤药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液粘稠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提高感觉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108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减压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每组54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减压治疗组采用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以及定量感觉的检查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减压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传导速度以及定量感觉的检查效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探讨欧迪美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明显改善,治疗组疼痛缓解率及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欧迪美能改善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的MNCV、SNCV,从而对2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22例明确诊断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14天,强化治疗后复查神经电生理,评价神经病变的改善程度。结果强化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均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尺神经感觉波幅、正中神经感觉波幅、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波幅,腓总神经波幅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强化治疗能部分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6.
张选琴  张文渊 《山东医药》2009,49(13):83-84
目的通过磁振热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治疗后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及F波的检测,以探讨其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SSR及F波检测,并与3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结果与正常人比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治疗前上、下肢SSR的潜伏期延长及波幅降低(P均〈0.01);治疗后潜伏期缩短,波幅升高(P均〈0.01)。SSR的潜伏期异常率下肢显著高于上肢(P〈0.01)。与正常人比较,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治疗前F波的平均传导速度及出现率均上升(P〈0.01),治疗后均降至正常。结论磁振热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自主神经及周围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治疗DPN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58例2型糖尿病并发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6例,在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组予以奥扎格雷钠80mg、盐酸丁咯地尔2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与以丹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连续14天.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程、血压、血糖、血脂、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症状较对照组减轻,膝腱反射也好转(P<0.05);同时正中神经、腓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与盐酸丁咯地尔联合应用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症状,以对称性损坏多见,下肢较上肢重,肢端感觉异常,表现为手套、袜筒式感觉障碍,并伴疼痛、麻木、发凉、无力和肌萎缩等.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且随病程延长而加重,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1].本文观察甲钴胺注射液联合普通针刺法及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的效果。方法该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12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甲钴胺治疗组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甲钴胺治疗,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则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取α-硫辛酸+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疼痛感觉消失的时间、麻木消失的时间、烧灼感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正中神经传导的速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疗效比甲钴胺治疗组高(P0.05)。其中,甲钴胺治疗组治疗后显效16例,治疗后有效24例,治疗后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00%;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治疗后显效34例,治疗后有效16例,治疗后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0%。治疗前甲钴胺治疗组、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正中神经传导的速度相近(P0.05);治疗后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正中神经传导的速度变化幅度更大(P0.05)。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疼痛感觉消失的时间、麻木消失的时间、烧灼感消失的时间短于甲钴胺治疗组疼痛感觉消失的时间、麻木消失的时间、烧灼感消失的时间(P0.05)。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组和甲钴胺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结论α-硫辛酸+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牛巧云  周瑞玲 《山东医药》2009,49(13):81-8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血瘀型DPN患者分成治疗组(糖尿病基础治疗+复方丹参滴丸)和对照组(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症状积分、疗效、运动传导速度(MCV)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优,症状积分低(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尺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和胫后神经的SCV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SCV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后3条神经(正中、尺、腓总)MCV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M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MCV、SCV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血瘀型DPN的血瘀症状,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有治疗和延缓其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