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6例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患者的手术治疗特点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腰椎转移外科治疗患者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6例患者,生存时间3~3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1年生存率49%。单发胸腰椎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明显长于多发胸腰椎转移者(P=0.015)。肿瘤的病理类刑、原发肿瘤(T)和淋巴结转移情况(N)与生存期并无关系。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胸腰椎转移者,积极的手术治疗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胃肿瘤的MSCT表现及病理学基础,了解胃肿瘤影像特点,提高临床诊断效率。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收治的48例疑似胃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的MSCT影像学资料,将患者的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在胃肿瘤诊断上的准确度、敏感度及特异度,分析不同类型胃肿瘤的MSCT表现特征。结果 48例高度疑似胃肿瘤患者中40例患者确诊,其中腺癌35例(高中分化4例、低分化31例)、间质瘤2例、印戒细胞癌1例、乳头状腺癌1例,淋巴瘤1例,MSCT检查结果显示,检出36例诊断为胃肿瘤患者,与病理检查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MSCT的胃肿瘤准确度为85.00%、敏感度为70.83%、特异度为75.00%;不同类型胃肿瘤患者病灶大小、形状、强化程度、组织浸润、淋巴结转移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MSCT上病灶大小与手术病理的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关系;MSCT上病灶强化方式与手术病理的淋巴结转移相关,与浆膜侵犯不相关。结论 MSCT在诊断胃肿瘤上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具有无创伤性、便捷等特点,可作为疑似患者的有效检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胃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决定了MSCT图像的表现形态以及肿瘤的强化方式等特征,分析患者MSCT影像资料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胃印戒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96例胃印戒细胞癌(A组)及同期733例胃癌(B组)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组男女约为1:1,明显小于B组的2.4:1.胃印戒细胞癌多见于胃角部,而非印戒细胞癌多见于胃贲门部.两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或他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轻女性为胃印戒细胞癌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胃癌周围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因素,为合理的胃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22例切除胃癌原发灶患者的病理资料,对肿瘤原发部位、大体形态、细胞来源、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以及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直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分化程度不是胃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部位、大体分型、细胞来源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胃癌根治术时应根据肿瘤直径与浸润深度选择合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5.
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的瘤细胞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侵犯时,淋巴瘤病理类型及瘤细胞形态学特点。方法:对122例经病理确诊的初诊NHL骨髓涂片,经瑞士-吉姆萨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析。结果:NHL合并骨髓侵犯者共42例占34.5%。其中骨髓浸润者23例,合并瘤细胞白血病19例,结论:骨髓受侵可见于各型初诊NHL,病理亚型以小淋巴细胞性及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多见,骨髓中淋巴瘤细胞形态多变,有时难以辨认需与其他多种细胞鉴别。  相似文献   

6.
叶涛 《哈尔滨医药》2012,32(2):113-113
目的 探讨四肢长骨转移性肿瘤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我院骨科和肿瘤科临床确诊的30例四肢骨转移瘤放射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行普通X线检查,其中22例行CT检查,11例行MR检查.将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的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单发骨转移瘤17例,多发骨转移瘤13例.总共41处转移病灶中,34处位于股骨干和肱骨,5处位于股骨粗隆,2处位于尺骨上段.原发肿瘤为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有2例原发病灶不明.有14例患者并发病理性骨折.影像学表现为:穿凿样或偏心性大片溶骨性破坏,仅1例有骨膜反应,并发病理性骨折.结论 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起来,并注意与其他常见疾病鉴别,可做到及时确诊长骨转移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形态学和术后病理结果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下形态、FICE和放大模式下及靛胭脂染色后病变黏膜结构的特点,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8例浅表型胃肿瘤表面结构、色泽、皱襞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内镜染色及放大技术,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结论充分认识浅表型胃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结合组织学特征以及内镜不同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生于胸壁上皮样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于胸壁的上皮样血管肉瘤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大体形态有主瘤结及卫星瘤节的特点,镜下观察其瘤细胞呈上皮样排列,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im强阳性,CD31阳性,CD34阳性。结论发生于胸壁的上皮样血管肉瘤较少见,术前确诊较困难,须与原发于胸膜的恶性间皮瘤、转移癌、恶性黑色素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正>乳腺癌的常见转移部位是附近及远处淋巴结、骨、肺、肝和脑,胃肠道的转移很少见。从仅有的几篇病例报道来看,转移到胃的乳腺癌主要是富于印戒细胞的小叶癌,与胃原发性印戒细胞癌的鉴别非常困难[1-3]。乳腺癌的胃转移一般发生在手术后一段时间,在胃黏膜下浸润性生长,胃镜和病理都难以鉴别是原发还是转移,然而区分胃原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述一例诊断为胃原发性绒毛膜癌的患者病例资料,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或是参考。方法结合我院于2013年4月22日接诊的一例最终诊断为胃原发性绒毛膜癌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详细分析该疾病的临床诊断,病理资料及肿瘤的生长特点。结果该患者从最初来院明确诊断到因肝肾功能衰竭死亡历时2个月。结论论胃原发性绒癌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化疗为主,但该疾病恶性程度高,肿瘤进展极其迅速,发现时多以已有远处转移。同时,胃原发性绒癌化疗疗效较原发于生殖器的绒癌及胃腺癌差,因此预后很差,生存期短,未经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只有数月。监测血清中HCG的水平可能对评价治疗的效果、有无肿瘤复发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Docetaxel is a semisynthetic taxane that acts by binding to the beta-tubulin subunit of the microtubules, resulting in cell-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t is approved for the management of early and advanced breast cancer, locally advanced and metastatic lung cancer and 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 Docetaxel has also shown significant antitumor activity in ovarian and gastric tumors and has very recently been approved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Severe neutropenia is the major dose-limiting toxicity with the approved three-weekly regimens, although alternate weekly schedules with less myelotoxicity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patients with poor bone marrow reserve.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pharmacology and trials leading to the clinical approval of this agent.  相似文献   

12.
李美  赵峰△  俞婷 《天津医药》2020,48(11):1079-1082
目的 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与转移性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NLR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NLR组(NLR≥2.51,73例)与低NLR组(NLR<2.51,75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总生存率,Cox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转移性胃癌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 高NLR组转移部位≥2、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癌胚抗原(CEA)≥5 μg/L比例明显高于低NLR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NLR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NLR组(10个月vs. 22个月,Log-rank χ2=4.125,P<0.05)。高NLR组患者随访1、3、5年的总生存率明显低于低NLR组患者(26.03% vs. 65.33%、6.85% vs. 16.00%、0 vs. 4.00%,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肝脏转移、腹膜转移及NLR≥2.51均是影响转移性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可以预测转移性胃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NLR≥2.51的患者远期生存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Rb、β与γ-catenin在进展期胃癌及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诸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检测Rb在肿瘤原发灶及β与γ-catenin在86例进展期胃癌原发灶及其转移淋巴结癌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原发灶癌细胞中65.12%出现Rb阳性,38.37%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出现β与γ-catenin再表达阳性,Rb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β与γ-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γ-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密切相关(P<0.05),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无关(P>0.05),Rb表达与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中再表达情况相关,与肿瘤病理类型、大小、浸润程度等因素无关(P>0.05).γ与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相关(P<0.05),Rb在肿瘤原发灶癌细胞表达和β与γ-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无关(P>0.05).β与γ-catenin再表达阳性者3年生存率与再表达阴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表达与进展期胃癌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与β-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有关,β与γ-catenin在转移淋巴结癌细胞再表达是进展期胃癌发生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二者协同发挥作用,并对癌细胞在转移灶中聚集生长起重要作用,联合评价其功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以5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RT-PCR技术检测hTERT mRNA在胃原发癌、癌旁正常胃黏膜及淋巴结转移癌中的表达,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分析其与胃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hTERT mRNA在胃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明显增高,而在癌旁正常胃黏膜中表达极低或不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ERT mRNA表达在浸润癌,癌浸透浆膜面,浆膜侵犯面积>20 cm2、淋巴结分期(7th TNM分期)晚者(N3)中明显增高(P<0.01).hTERT mRNA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17.41%,低表达组为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0,P=0.0002).结论 胃癌原发灶中hTERT mRNA表达与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是反映其侵袭、转移和预后较好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Helicob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胃癌干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因素.胃癌细胞与MSCs在胃癌微环境中相互作用,通过调节相关因子、信号通路、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发挥促瘤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是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体外诱导和扩增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方法:将健康小鼠股骨骨髓细胞分离,去除悬浮细胞,贴壁细胞中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继续进行培养,2周后,诱导的DC经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观察.结果:培养的DC表面有几个大而长的突起,具有DC的典型形态学特征.结论:小鼠骨髓细胞经贴壁处理后,加入细胞因子(IL-4和GM-CSF)进行培养是可行的,采用这种方法能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DC.  相似文献   

17.
Croxtall JD  McKeage K 《Drugs》2010,70(17):2259-2267
Trastuzumab is a recombinant humanized IgG? monoclonal antibody directed against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the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 2 (HER2) that inhibits HER2-dependent tumour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urvival. Proliferation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overexpressing HER2 is inhibited by trastuzumab in vitro and in vivo. HER2-positive expression (defined as immunohistochemistry 3+ 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positive) was observed in 22.1% of almost 4000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s in patients who were screened for randomization in the open-label, multicentre, phase III ToGA trial.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n?=?584),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primary endpoint)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for recipients of intravenous trastuzumab plus chemotherapy (comprising cisplatin and either fluorouracil or capecitabine) than in those receiving chemotherapy alone in the ToGA trial. Furthermore,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median time to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median time of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longer with trastuzumab plus chemotherapy than with chemotherapy alone. In general,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trastuzumab and chemotherapy was relatively well tolerated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with no reports of new or unexpected adverse ev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α-连接素(α-catenin)在进展期胃癌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的再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记等方法检测30例胃癌患者胃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α-连接素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30例胃癌原发灶中100%(30/30)α-连接素表达程度减低,胃癌转移淋巴结中50%(15/30)再表达阳性,其中高分化腺癌的再表达阳性率为71.42%(10/14);中低分化腺癌的再表达阳性率为31.25%(5/16)。高分化腺癌相对于中低分化腺癌更易出现α-连接素的再表达阳性,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原发肿瘤组织及相应转移淋巴结均检测到不同程度的α-连接素蛋白表达。原发癌组织中的各例蛋白相对强度为11~170,平均105±42,转移癌淋巴结组织中各例蛋白相对强度为8~112,平均40±28,原发癌组织中α-连接素蛋白表达相对强度高于转移淋巴结组织。在转移淋巴结中高分化腺癌蛋白表达相对强度为25~112,平均54±33,中低分化腺癌的蛋白表达相对强度为8~55,平均27±12。两者间蛋白表达相对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是存在α-连接素的再表达的,其蛋白再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并且对癌细胞在转移灶内聚集再生长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eroxiredoxin1(Prx1)的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65例同期伴腹膜转移胃癌患者的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淋巴结转移灶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rx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prx1蛋白强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胃癌原发灶60%(39/65)、腹膜转移灶68%(44/65)、淋巴结转移灶88.6%(39/44),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rx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2/65),且表达很弱。癌旁正常胃黏膜中prx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病灶中的Prx1检查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术前是否腹膜转移以及预后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侵犯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点,为临床DLBCL侵犯骨髓的准确诊断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59例DLBCL患者的骨髓组织和外周血,分析DLBCL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病理学、流式细胞学、荧光原位免疫杂交及其他相关检测的结果与临床特征。结果 59例发生骨髓侵犯的DLBCL患者多数表现为白细胞增高、贫血、血小板减少,有43例(72.88%)外周血中可见数量不等的瘤细胞。59例患者骨髓涂片中瘤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10%的有31例(52.54%)。瘤细胞侵犯骨髓方式以弥漫性增生为主,造血组织明显减少或缺乏。免疫组化染色及流式细胞学检查示,淋巴瘤细胞 CD20、CD19、CD79b及 cCD79a均呈阳性表达,部分患者表达 HLA-DR、CD22、sIgM、CD43、CD10、FMC7及 CD123,均不表达CD38、TdT、CD103、CD25、CD3、CD2、MPO、CD33、CD13、CD7及CD56。12例患者进行FISH检测均未见C-myc基因重排。结论 骨髓形态学、病理学并结合免疫表型检测是DLBCL患者准确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