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取象思维方式及其对后世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世芹 《河南中医》2007,27(11):7-9
《周易》的取象思维方式对《内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①以取象思维方式为指导,形成了《内经》独特的理论建构体系;②取象思维方式贯穿于《内经》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中医理论论证过程之中。《内经》取象思维理论建构体系的重要方法有援物比类、司外揣内、揆度奇恒等,其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形成乃至后代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至深至远。  相似文献   

2.
类概念是逻辑科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上,类概念在后期墨家那里赋予了理论形态。《内经》吸取了类概念逻辑思想的精华,以此作为构架《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思维方法,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亟需进行认真的研究。本文拟就《内经》辨证理论中的类概念逻辑思想作一初探。证与类在先秦类概念逻辑思想中,“类”与“不类”是以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共同的本质属性为转移的,具有相同本质属性的为“相类”,反之为  相似文献   

3.
《周易》的学术思想渗透到医学领域,对祖国医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里仅就“医”、“易”关系、阴阳学说、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方面,述以管见。一、《易》与“医”的关系《易》与“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早在春秋末期,《春秋·左传》中医和论晋平公之疾,就采用《周易·蛊》“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类也。这是医和引用《周易》蛊卦的例子。明清时期,易学在医学领域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既济为心肾相交,未济为心肾不交,泰为阴阳相交,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內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或问,既已成体系,何来各家学说? 从春秋战国到两汉时代,是中医学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思潮不能不影响到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两汉时代已形成四大医学流派——医经家、经方家、房中家、神仙家。《内经》是医经派的代表作之一。古今学者公认,《内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九灵山房集》),它的成书前后历经二、三百年,其中因革损益,乃自然之事。《内经》是集战国到秦汉各家名医临床实践经验,与  相似文献   

5.
张宇享 《河南中医》1999,19(3):17-18
《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受当时十分活跃的哲学思潮的影响,接受并融合了浓厚的哲学观,形成医哲一体的阴阳观,使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科学价值。1《内经》医哲阴阳观的理论价值《内经》医哲阴阳观,扩大中医观察视野,拓展思维空间,形成“上知天文,下...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溯源(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功定 《山西中医》2005,21(3):41-42
2.3儒家的影响:先秦文化的生态思想对儒家的生态环境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影响并不局限在生态环境意识方面。特别是孔子学说,倡导仁与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内容。孔子“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等仁爱之语虽然没有在《内经》中出现,但要求医生要用仁爱之心对待患者,在《内经》中却有类似论述。说明仁爱思想在当时已经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以致后世医家不仅发扬光大,而且简直视医儒为同道。孔子许多思想直接影响了《内经》的医学思想。养生方面,孔子言“仁者寿”(《论语·壅也》)…  相似文献   

7.
关于《难经》理论渊源的论述,历代颇多分歧,本文将其概括为三种观点,即“黄帝说”、“《内经》说”、“扁鹊说”。文章从历代史志书目著录、《难经》理论撰著形式及《难经》理论撰述内容三个方面,对《难经》理论渊源进行剖析,否定了前人提出的多种假说,提出《难经》一书的理论渊于先秦简帛医籍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实践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手段。同样,实践是《内经》医学理论发生的起点,实践贯穿于《内经》医学理论全过程的各个层面,实践也是《内经》医学理论必然的旨归。《内经》主要通过“观察”和“验证”的实践方法积累揭示生命奥秘的基本知识。因此在学习、研究《内经》医学理论时必须以实践作为切人点。本文仅仅以5个实例体现实践是《内经》医学理论构建基础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易经》为“群经之首”,为儒道两家所共同尊崇,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受瞩目的一部著作。张其成认为《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是中国文化的主干,正是《周易》以奔流不息的生命之水,汇成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因而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中医学与之亦有不解之缘。“医源于易”及“医易同源”的说法已广泛流传于世。认为中医学在肇始之初就采用了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易》学作为其哲学基础。而有些医家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易》与《内经》有相当大的差别,《易》为占筮之书,承认鬼神的存在,而《内经》不信鬼神,明确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认为“医易非同源,医理有易理”而已。但无论如何,对于《内经》与《易》的文化姻缘,其上下的连属关系是不容否认的。  相似文献   

10.
曾方文 《国医论坛》2009,24(5):43-44
张介宾,字景岳,又字会卿,号通一子,约生于1563年,卒于1640年,世寿78岁,为明代著名医学大家,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俱丰。其医学著作有《类经》32卷、《类经图翼》11卷、《类经附翼》4卷,刊于1624年,时年61岁,汇30多年心血而成,“凡历岁者三旬,易稿者数四,方就其业”。《景岳全书}64卷,刊于1640年。《质疑录》医论45篇。这些著作“博采前人之精义,考验心得之玄微”,集一生的学术思想、临床各科之大成。他的著作是研究《内经》和临床各科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对后世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内经》“阴阳总纲”部分的总结 ,提出《内经》中的阴阳理论是一种近乎于最完美、最讲究全面与整体性的“阴阳时空整体系统论”。同时 ,就当今中国并行的 3种医学体系进行了比较 ,提出中西结合医学是最具发展方向和前途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为系统的一部医学典籍,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内经》的问世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养生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首次站在医学的角度探讨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是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其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和自然观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形神共养”的养生模式。全书从顺应自然、调节饮食、调摄情志、节欲保精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养生的法则,为后世中医养生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蔡彦  揭西娜 《中医药学刊》2008,26(2):350-351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4.
探讨先秦儒道“和”思想对《内经》养生理论的影响。作为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其养生理论建构深受先秦道、儒两家“和”思想的影响。在道家“和其光,同其尘”“抱德炀和,以顺天下”“形体保神,神将守形”等“和”思想与儒家“和”是天人之道、“和”是社会政治之道等理论的基础上,《内经》构建了天人和、人事和、形神和的养生理论。  相似文献   

15.
从《内经》与《诗经》思维方式的比较看中医的学科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内经》与《诗经》思维方式的比较,指出《内经》“比类取象”方法与《诗经》的表现手法“比与兴”十分相似。比类取象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并非逻辑思维。比类取象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并非逻辑思维。《诗经》中的另一表现手法“赋”在《内经》中亦普遍应用。《内经》中黄帝与岐伯的问答式很相似于《诗经》唱和中的问答式。《诗经》中的四字句在《内经》中亦处处可见。因而认为,《内经》的思维方式与《诗经》基本相同。所以《内经》亦是一部艺术巨著,中医的性质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相似文献   

16.
《周易》是我国古代自然哲学典籍,对祖国医学影响深远,故素有“医易同源”之称。拙文仅就《周易》乾元与中医阳气的同理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运用略论如次。一、一理相贯浅说《易·说卦》云:“乾为天”,“坤为地”。《类经附翼·医易义》日:“人身小天地,真无一毫相间矣。”又说:“天地之易,外易也;身心之易;内易也。”大指宇宙有乾坤,人身也有乾坤。因人之生命活动与自然变化同理,即“人与天地相参”。宇宙的乾元是一种至健至刚的大气,也即  相似文献   

17.
刘荩文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2):535-537
《内经》与《周易》关系探析刘荩文辽宁中医学院中医基础教研室(沈阳110032)《周易》与《内经》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二者成书时代相近,在学术思想上互相渗透,相得益彰,故有“医易相通”之说。兹将《内经》与《周易》的关系,探析如下。1《内经》的阴阳学...  相似文献   

18.
胆在人体中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内经》全书直接对胆功能加以论述的条文总计20余条,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受传统意象思维方法的影响,《内经》对胆功能的认识主要源于对“象”的把握和比类,即对意象和法象的运用,而非具体的解剖形态和结构的运用,因而产生了以主怒、主决断、主胆识等情志活动为主要功能的胆腑理论。而受西医学对胆消化功能认识的影响,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对胆功能的认识强化了其内藏胆汁、消化水谷的六腑功能方面,而  相似文献   

19.
1 《周易》的内容概述 孙思邈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大医”。张介宾说:“易者,易也,具阴阳动静之妙;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医易同源者,同此变化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致,可以医而不知易乎?”孙奎一说:“深于《易》者,必善于医;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古者为医,对《易经》都很重视,但都不像孙思邈所说的那样严重。笔者现将《周易》内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陶功定 《山西中医》2005,21(2):43-45
研究《内经》生态医学思想的渊源,当上溯至古代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先秦文化。1.先秦时代生态学思想萌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是构成儒家环境意识的历史源头。儒家的天人观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2.《周易》和诸子百家对《内经》生态医学思想形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周易》的平衡观、道家的辨证法思想与养生原则、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和“中庸”思想与修身养性之论、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杂家的论述等。《内经》理论博采众长,兼取百家,内容博大而富于包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