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脑室出血的抢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重型原发性脑室出血病人的病史、体检、CT扫描及诊疗经过对其相关资料综合分析,总结。结果: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内出血症状改善率100%。结论:尿激酶灌洗治疗脑室内出血安全有效;重性脑室内出血病人易并发MSOF;血压控制对治疗效果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室内冲洗联合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对5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急诊在局麻或静脉全麻下,在经额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的基础上,行脑室内冲洗联合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果本组痊愈38例,中残10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出现脑积水4例。结论脑室内冲洗联合脑室内注射尿激酶是治疗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王列 《浙江创伤外科》2011,16(4):528-528
目的讨论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患者,入院后即行脑室置管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对病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死亡3例,植物生存3例,重度残废6例,中度残废7例,良好4例,家属放弃1例。结论对于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病例,早期行脑室置管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可取的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PIVH)是指出血部位在脑室脉络丛或室管膜下区1.5cm以内出血。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约占脑室出血的7.4%~18.9%。本院自2002年至2006年共收治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病例22例。均予以行改良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46例脑室内出血的经钻孔双管引流后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临床分析了46例脑室内出血的经钻孔双管引流后的患者。结果46例脑室内出血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依据GOS标准,预后良好34例,轻残10例,重残2例,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11天。结论钻孔双管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简单易行,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对3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储液囊埋置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快速静脉通道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等,结果患者住院14~36d,平均23.0d;根据GOS分级,预后良好26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提出优质护理措施可延长脑室引流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脑室内出血的有效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64例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行侧脑室额角造漏清除脑室血肿为主、侧脑室外引流及开颅手术为辅的外科治疗。结果 64例中,治愈10例,好转22例,长期植物状态9例,死亡23例。结论显微镜下侧脑室造漏清除脑室血肿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卉泳 《护理学杂志》2008,23(10):27-28
对38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脑室外引流加脑室储液囊埋置术;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建立快速静脉通道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等,结果患者住院14~36 d,平均23.0 d;根据GOS分级,预后良好26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提出优质护理措施可延长脑室引流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 1998年 1月~ 2 0 0 3年 6月采用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内出血 2 7例患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6例 ,女 11例 ,年龄在 2 7~ 71岁 ,平均 5 2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2 5例 ,原因未明 2例。术前意识障碍用哥拉斯格昏迷计分法 (GCS)计算 :3~ 5分 6例 ,6~ 8分 15例 ,9~ 15分 6例。本组患者经CT检查均为脑室内出血 ,按Graeb脑室内出血计分法 :1~ 4分 4例 ,5~ 8分 12例 ,9~ 12分 11例。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在基础加局麻下行前额钻孔侧脑室额角穿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外伤性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外伤性脑室内出血的治疗,其中开颅清除颅内血肿的同时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13例;单纯行侧脑室穿刺引流9例;开颅清除颅内血肿5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 31例患者生存20例,死亡11例,行脑室外引流的患者多获救。结论 在积极处理原发性和其它继发性脑损伤的同时,应行脑室外引流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终池引流在重度脑室内出血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以求提高该病的疗效。方法 对19例重度脑室内出血进行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洗、脑内血肿碎吸尿激酶溶解等微创手术治疗并早期辅以终池引流,观察其近期疗效,随访3~6个月以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功能预后。结果 16例微创手术后行终池引流,平均5天后,CT复查显示颅内积血全部清除,病情重症度随之下降1~2级,7例意识恢复至清醒。3例死亡(15.7%)。随访14例,失访1例,功能预后:良好(ADL1~ADL3)10例(52.6%),不良(ADL4~ADL5)4例(11.1%)。结论 终池引流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院从2000年1月至2007年2月收治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22例,均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双向引流结合脑室及腰大池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6例脑室内出血患者行双侧脑室外引流及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双向引流),术后第一天起采用等量置换原则,每天2次分别向脑室内及腰大池内注入溶有尿激酶2万u的生理盐水约2ml,并用2ml生理盐水冲洗,夹管4h后开放。定期复查头颅CT,术后3~5天脑室内出血基本清除后拔出脑室外引流管,10~20天脑脊液清亮后拔出腰大池引流管。结果 本组26例患者中,22例术后4周意识逐渐清醒,2例持续昏迷,2例死亡。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脑室内出血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共治疗老年脑室内出血的病人26例,均采用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冲洗的手术方法。结果:本组术后存活18例(69.2%)。结论:均主张尽早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手术不仅能引流出部分血肿,更起到脑脊液外引流,颅内减压作用,防止急性脑积水,为后期血肿清除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正>脑室内出血分为自发性和继发性。自发性脑室内出血(SIVH)发病率不高,占脑室出血的7.4%~18.9%[1],占自发性脑出血的3.1%~8.6%[2],但预后差,死亡率可高达42.6%~83.3%[3]。随着CT、MRI等先进检查手段的应用,其诊断率明显上升。本院2003年8月至2005年8月共收治SIVH患者4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行尿激酶置管持续外引流术的治疗方法。方法:经侧脑室额角钻孔置管持续外引流,尿激酶于手术后6小时~24小时,注入脑室血肿腔内8000U~10000U/5ml溶液,连续外引流7~14天,拔管后反复做腰穿,放出血性脑脊液。结果:治愈31例,生活部分自理9例,生活不能自理21例,死亡8例,占16%。结论:颅骨钻孔、脑室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置管持续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结果随访时间6-8月,其中恢复良好17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结论Ommaya囊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相对较少的优点,是治疗脑室出血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脑室出血钻孔引流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脑室出血比较少见,占脑室出血的7.4%~18.9%,原因一般为高血压、脉络丛血管畸形、烟雾病等,少见原因为脑室内脉络丛乳头状瘤、血液病等因素。临床表现为呕吐、多汗、皮肤发紫或苍白。发病后1~2h便陷入昏迷、高热、四肢瘫痪或呈强直性抽搐、血压不稳、呼吸不规律等。病情多严重,预后不良。本文根据我院2001年12月~2005年4月我院收治原发性脑室出血27例患者的脑室钻孔引流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微创手术治疗重型自发脑室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侧脑室额角入路微创手术治疗12例重型自发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例GOS 预后分级:I级3例、II级1例、III级1例、IV级2例、V级5例.存活9例,其中5例恢复正常生活、3例偏瘫、1例植物状态生存;死亡3例. 结论早期微创手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可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17例外伤性原发性脑室内出血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原发性脑室内出血(primarytraumatic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PTIVH)是指颅脑损伤后脑室内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发病率低,治疗困难,预后差,死亡率与伤残率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将本院收治的17例PTIVH病例作一回顾性调查,分析其诊断与治疗特点。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5年1月至2001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PTIVH病例17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1030例的1.65%。男12例,女5例。年龄3~71岁,平均23.6岁。均有明确的头部外伤史,其中交通伤10例,高处坠落伤6例,头部打击伤1例。着力部位以枕部为多共10例,额部4例,颞部2例,顶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