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米诺环素对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小鼠白质损伤和少突胶质细胞丢失的影响。方法 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米诺环素(MNO)高剂量治疗组(H-MNO:50 mg/kg)和低剂量治疗组(LMNO:5 mg/kg),每组15只。模型组和米诺环素治疗组小鼠用手术缝合线永久性结扎右颈总动脉,假手术组只做创伤,不结扎。术后第1天米诺环素高、低剂量治疗组小鼠分别接受剂量为50 mg/kg和5 mg/kg的腹腔注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量的生理盐水,1次/d注射28 d。分别在治疗1 d、7 d、14 d、28 d用mNSS评分系统评估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术后29 d起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各组小鼠逃避潜伏期、目标象限内的穿台次数和停留时间;检测结束后取小鼠的脑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各组小鼠脑白质区病理损伤和CX47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 TUNEL染色分析细胞凋亡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中nestin、Bcl-2、Bad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mNSS评分显著增加,小鼠的神经功能和学习认知功能明显下降(P 0. 05);随着米诺环素治疗周期的延长,与模型组相比,小鼠的神经功能和学习认知功能明显得到恢复和改善,且高剂量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低剂量治疗组(P 0. 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组织细胞水肿和坏死严重;与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高剂量治疗能够改善小鼠脑组织细胞水肿和坏死。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CX47表达的阳性细胞数、nestin蛋白和抑凋亡Bcl-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 0. 05),凋亡细胞比率、促凋亡蛋白Bad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高;与模型组相比,米诺环素治疗组CX47表达的阳性细胞数、nestin蛋白和抑凋亡Bcl-2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增加,凋亡细胞比率、促凋亡蛋白Bad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受到抑制,且米诺环素高剂量治疗组变化优于低剂量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剂量的米诺环素能够通过抑制脑细胞凋亡,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的再生改善SIVD小鼠白质损伤。  相似文献   

2.
杨锦南  崔泰震  赵营  李生莹  詹合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177-179,F0003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是非炎症性、双侧进行性的视网膜变性,其特征是光感受器细胞因发生凋亡而丢失,最终导致失明。中药黄芪在阻止该病的进程上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目的:观察黄芪对N-甲基-N-亚硝脲致SD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新乡医学院药学院。 材料:实验于2004—03/12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药理实验室完成。雌性SD大鼠114只,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N-甲基-N-亚硝脲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黄芪注射液为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99060535,2mL/支,主要成分为黄芪)。 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114只,30只用于视网膜层形态学分析;30只用于细胞凋亡检测;54只用于胞核内核因子κBp65活性的检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每组6只。于大鼠生后47d,分别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2.5.5和10g/kg),1次/d,除对照组外,其余组的大鼠同时于生后50d腹腔注射N-甲基-N-亚硝脲60mg/kg。在N-甲基-N-亚硝脲处理不同时间后处死动物,取眼球,视网膜形态学分析测量周边视网膜的总厚度,TUNEL试剂盒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转录因子试剂盒分析核因子κBp65的活性。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视网膜厚度、凋亡指数和胞核内核因子κBp65的活性比较。结果:黄芪可剂量依赖性地显著增加周边视网膜总厚度和降低N-甲基-N-亚硝脲引起的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指数。黄芪注射液10g/kg还可时间依赖性地上调视网膜细胞胞核内核因子κBp65的活性。但其对N-甲基-N-亚硝脲引起的中心视网膜损伤无明显的保护作用。 结论:黄芪通过上调视网膜细胞胞核内核因子KBp65的活性,抑制光感受器细胞凋亡,从而部分地保护N-甲基-N-亚硝脲引起的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3.
宋国祥  夏小平  唐香成  蔺红梅 《新医学》2011,42(1):32-34,F0003
目的:比较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动物模型RCS大鼠与SD大鼠视网膜及光感受器细胞形态学差异。方法:取变性中期(日龄30 d)RCS(RCS-p+rats)大鼠及SD大鼠各8只,断颈处死后取新鲜眼球,于80%乙醇、40%甲醛和95%冰醋酸混合固定液(85∶10∶5)中固定24 h,垂直切开眼球,常规乙醇脱水,石蜡包埋,作经线方向4μm的垂直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两组大鼠视网膜形态和结构,显微镜测微器测定两组光感受器细胞外核层厚度,记录外核层细胞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RCS大鼠和SD大鼠视网膜形态学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光感受器细胞层菲薄(P〈0.05),细胞核数目减少。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动物模型RCS大鼠视网膜厚度、外核层变薄,光感受器细胞减少,这可能与视网膜色素变性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四毒清对脂多糖攻击小鼠肺组织结构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0/2004-01在暨南大学医学院国家中医药三级科研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雄性昆明小鼠60只,体质量21~26g。取4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①对照组:用蒸馏水(20mL/kg)灌胃3d,2次/d。第3d灌胃后2h,腹腔注射20mL/kg生理盐水。②脂多糖组:除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改为注射脂多糖(30mg/kg,20mL/kg)外,其余处理同对照组。③四毒清防治组,用四毒清方药(由黄连、黄芩、赤芍、白薇、枳实、柴胡、三七组成,1g生药/mL,20mL/kg)灌胃3d,2次/d。第3d灌胃后2h,腹腔注射脂多糖(30mg/kg,20mL/kg)。④四毒清组,除腹腔注射改为生理盐水外,其余处理同四毒清防治组。于腹腔注射脂多糖或生理盐水12,36h后。各组分别处死5只小鼠,取肺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结构变化。另20只小鼠分批实验,分组及给药同上,每组5只。在腹腔注射脂多糖或生理盐水5h后,处死小鼠,提取肺组织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以细胞间黏附分子条带的积分吸光度值与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条带的积分吸光度值之比代表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量。结果:6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变化情况:脂多糖攻击12h后,脂多糖组出现急性肺损伤。组织学检查表现为肺水肿、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脂多糖组肺出血发生率高于四毒清防治组[80%,0,(X^2=3.352,P&;lt;0.05)]。脂多糖注射后36h,脂多糖组有2只小鼠存活,肺泡充满大量炎症细胞。出现肺实变。四毒清方药防治组,有3只小鼠存活,未见明显的肺实变。②各组小鼠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情况:脂多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1.21&;#177;0.26,0.68&;#177;0.03,(F=19.951,P&;lt;0.05)],四毒清防治组(0.78&;#177;0.03)明显低于脂多糖组(F=14.72,P&;lt;0.05)。结论:脂多糖攻击后,小鼠出现肺损伤及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表达增加。中药复方四毒清能防治脂多糖性肺损伤,可能与其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在光感受器凋亡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N-甲基-N-亚硝脲组30只,后者又分为造模后12h,1,2,3,5d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甲基-N-亚硝脲组大鼠按体质量一次性腹腔注射N-甲基-N-亚硝脲40mg/kg,分别于造模后12h,1,2,3,5d处死动物,摘除右眼球,立即分离视网膜,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的含量。结果:纳入动物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正常对照组、N-甲基-N-亚硝脲组造模后12h,1,2,3,5d5个时相点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量分别为1.52&;#215;10^5,18.35&;#215;10^5,25.14&;#215;10^5,29.25&;#215;10^5,13.72&;#215;10^5.12.24&;#215;10^5。N-甲基-N-亚硝脲腹腔注射后12h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量上升,第2天时最高,达正常对照组表达量的19倍,此后渐下降,第5天表达量仍为正常对照组的8倍。结论: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与光感受器细胞的存亡有关,可作为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氨基胍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对同种大鼠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期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Ono大鼠心脏移植模型,将Wistar大鼠心脏移植入SD大鼠腹腔内,分为四组.(1)对照组:术后不作处理;(2)环孢素A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环孢素A 5mg/(kg·d);(3)氨基胍组:术后每日皮下注射AG 600mg/(kg·d);(4)环孢素A加氨基胍组:术后每日腹腔注射环孢素A 5mg/(kg·d)并皮下注射AG600mg/(kg·d).术后4 d用TUNEL法测定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并观察移植心肌存活时间.结果:与单独使用环孢素A和氨基胍相比,环孢素A与氨基胍联合应用显著减少急性排斥期移植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凋亡指数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延长了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P<0.05).结论:环孢素A与氨基胍合用可协同移植心肌细胞凋亡,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鞘内和腹腔注射米诺环素对糖尿病性神经痛大鼠机械痛阈和脊髓P2X4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7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Ⅰ组(正常对照),实验组(Ⅱ、Ⅲ、Ⅳ、Ⅴ组)用链脲佐茵素(streptozotocin,STZ)制备糖尿病模型;Ⅱ组鞘内注入10 μL生理盐水;Ⅲ组,腹腔内注入与Ⅴ组等量的生理盐水:Ⅳ组鞘内注入米诺环素;Ⅴ组腹腔注入米诺环素.各实验组从建糖尿病模型前1d起每日注入米诺环素或生理盐水,共28 d.测定各组50%PWT.注入STZ后3、7、14、21、28 d从各组随机取出3只大鼠,取腰段脊髓,测定P2X4受体表达.结果:与Ⅰ组相比,实验组均在注药后14 d后50%PwT降低;与Ⅱ组相比.Ⅳ组在注药14 d后50%PWT回升;与Ⅲ组相比,Ⅴ组在注药后各时点50%PWT无明显差异.与Ⅰ组相比,各实验组大鼠脊髓P2X4受体mRNA在注药后各时点表达量增加;与Ⅱ组相比,Ⅳ组在注药后各时点脊髓P2X4受体mRNA表达下降;与Ⅲ组相比,Ⅴ组在注药后各时点脊髓P2X4受体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脊髓小胶质细胞通过P2X4受体表达参与了糖尿病神经痛发生和维持,米诺环素鞘内应用可抑制P2x4受体表达,并改善了神经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切断后局部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及神经节内神经元的作用,为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55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25只.实验组25只、空白组5只。①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在坐骨切迹处游离坐骨神经的各分支,在远端切断,在半腱肌内侧肌膜上切口,将坐骨神经近断端的各游离分支包埋进肌肉,神经外膜与肌膜缝合固定,实验组在缝合口两侧2mm处肌肉中各注射1&;#215;10^9L^-1的嗅鞘细胞0.1mL,对照组注射细胞培养液DMEM。空白组仅暴露坐骨神经而不进行切断。②术后1,2,3,7和14d,分批处死对照组和实验组大鼠,每次5只,空白组于14d后处死,分别进行病理及TUNEL法观察神经元的改变。 结果:实验共选用大鼠55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坐骨神经损伤后各组不同时间点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变化:术后7,14d,实验组大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形态改变与对照组相似,但变性数目明显少于对照组,存活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②坐骨神经切断后各组坐骨神经损伤侧前角运动神经元凋亡指数变化:在术后第3,7,14天,对照组明显多于实验组[(21&;#177;1.1)%,(1.2&;#177;0.8)%;(3.1&;#177;1.1)%,(1.4&;#177;0.6)%;(6.1&;#177;1.8)%,(4.1&;#177;1.3)%,P〈0.05]。③坐骨神经切断后各组坐骨神经损伤侧神经节神经元凋亡指数变化:7,14d时,实验组的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凋亡阳性细胞要较对照组少[(2.1&;#177;0.32)%,(4.4&;#177;0.56)%;(4.3&;#177;1.8)%,(6.7&;#177;2.5)%,P〈0.05]。 结论: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及神经节内神经元有凋亡发生,嗅鞘细胞移植对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12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血必净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在BMT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只,每日1次,血必净组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各0.2mL/只,每日1次。BMT后第7、14、21、28d统计小鼠存活率,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VLA-4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骨髓基质中VCAM-1表达水平。第14d时分别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CPU-S)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结果血必净组BMT后第7、14、21、28d小鼠存活率,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中VLA-4和VCAM-1表达水平,第14dCFU-S和CFU-GM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促进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恢复,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rh GH)对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对其可能存在的保护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选择30只小鼠采取高糖高脂饲养以及链脲佐菌素(35 mg/kg)建模2型糖尿病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采取皮下注射rh GH(0. 3 IU/kg),模型组及对照组小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周期7 d。检测干预0 d、1 d、4 d、7 d时间点时各组小鼠血糖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以及胰岛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水平。HE染色观察胰岛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TUNEL法及RT-PCR分别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水平。结果在0 d、1 d、4 d、7 d时,模型组小鼠血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且在1 d、4 d、7 d时实验组小鼠血糖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 0. 05);模型组小鼠TG、TC、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且实验组小鼠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TG与TC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 0. 05);实验组小鼠胰岛组织中TNF-α、IL-6及MDA水平低于模型组(P 0. 05),而SOD、GSH-Px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 0. 05); 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胰岛组织排列紊乱、细胞大小不均匀且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小鼠胰岛组织受损程度较模型组轻;实验组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低于模型组,RT-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胰岛β细胞中的Bcl-2表达量高于模型组(P 0. 05)、Bax达量低于于模型组(P 0. 05)。结论 rh GH可以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β细胞凋亡率,可能与促进Bcl-2表达、抑制Bax表达量、减少氧化应激及炎性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炎性疼痛小鼠脑内环氧合酶1、环氧合酶2及环氧合酶3的表达变化,以及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单独或联合应用后的镇痛效应。方法:实验于2004—03—01/12—20在第四军医大学药理教研室完成。138只小鼠足底注射甲醛溶液诱导炎性痛。①用54只小鼠放射免疫分析及54只小鼠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评估脑环氧合酶1、环氧合酶2及环氧合酶3在甲醛溶液注射前、注射后1,12h,1,3,7,14,30,60d的变化(升高表示疼痛增强)。②3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6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0.3mL;SC-560组灌胃SC-560(环氧合酶1选择性抑制剂)300μg/kg;NS-398’组灌胃NS-398(环氧合酶2选择性抑制剂)150μg/kg;吲哚美辛组灌胃吲哚美辛(低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300μg/kg;以上各组灌胃1次/d,连续2个月。NS-398+SC-560组前1个月灌胃NS-398300μg/kg,后1个月灌胃SC-560150μg/kg,1次/d。应用行为学测定各组动物在甲醛溶液注射前、注射后1,12h,1,3,7,14,30,60d对热痛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表示热痛敏感性下降)。结果:①甲醛溶液注射前、后环氧合酶的表达:108只小鼠环氧合酶2在注射后12h,3d升高显著(P&;lt;0.05),环氧合酶1在注射后14d,30d,60d升高显著(P&;lt;0.05)。在整个观察时限内环氧合酶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②对热痛刺激的反应时间:注射甲醛溶液的30只小鼠均出现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间的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NS-398+SC-560组反应时间明显较长。NS-398组动物在注射后1,12h,1,3d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问明显延长。SC-560组动物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均未出现热痛刺激反应时间的改变。吲哚美辛组对热痛刺激反应时间明显短于NS-398+SC-560组而长于SC-560组。结论:与单纯使用环氧合酶1或环氧合酶2抑制剂相比,早期应用环氧合酶2抑制剂结合后期应用环氧合酶1抑制剂对炎性痛有更好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PQ单纯染毒组、赖氨酸阿司匹林治疗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20只。单纯染毒组予20%PQ50mg/kg一次性灌胃,3h后予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组予20%PQ50mg/kg一次性灌胃染毒,3h后予200mg/kg赖氨酸阿司匹林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2ml一次性灌胃,3h后予1ml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在第1、3、7和14d分批处死大鼠,腹主动脉采血,高速离心后取上清液,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分离肝、肾予苏木素一伊红染色并观察病理结果变化。结果PO染毒后第3、7和14d染毒组血清中ALT、AST、Cr和BUN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第1、3和7d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d染毒组血清中ALT、AST、Cr和BUN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d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组病理改变有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变性坏死及结构紊乱等;治疗组改变明显减轻,且无结构紊乱;对照组结构清晰,未见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及坏死等病理表现。结论阿司匹林对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肝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CuZn.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环磷酰胺诱发的小鼠骨髓细胞遗传物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1500、6000、24000U/kg;另设生理盐水作对照组。各组动物固定时间给药1次/d,连续给药1周。末次给药后1h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24h后处死动物检测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结果环磷酰胺可以诱发小鼠骨髓细胞产生微核,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微核率均有所降低沪〈0.05)。结论SOD具有对抗环磷酰胺诱发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作用,即对环磷酰胺引起的遗传物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盐酸哌替啶制备类帕金森病大鼠模型,测定血清中神经生化反应。方法:实验于2000-06/2003-06在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血清分析在中国医科大学科研中心液相色谱室)完成。选用Wistar健康成年大鼠36只,雄雌各半。随机分6组:帕金森病模型组:每日经腹腔内注射盐酸哌替啶20mg/kg,连续用药21d;盐酸哌替啶+纳络酮组:每日经腹腔注射盐酸哌替啶20mg/kg,再经腹腔注射纳络酮0.05mg/kg,连续用药21d;盐酸哌替啶+溴隐亭组:每日经腹腔注射盐酸哌替啶20mg/kg,再胃饲溴隐亭20mg/次,连续21d;治疗Ⅰ组:每日经腹腔注射盐酸哌替啶20mg/kg,连用21d后停药每日改用纳络酮0.015mg/kg,连用30d;治疗Ⅱ组:每13经腹腔注射盐酸哌替啶20mg/kg,连用21d后停药改用溴隐亭20mg/次胃饲,连用30d;对照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与上述同等毫升数,连用21d。吸毒者血清由沈阳戒毒所提供,以健康人血清做对照。用高效液相一电化学检测器检测盐酸哌替啶、纳络酮及溴隐亭对大鼠血清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高香草酸、5-羟吲哚乙酸含量的变化。’结果:3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里)帕金森病模型组大鼠血中多巴胺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与帕金森病模型组比较,盐酸哌替啶+纳络酮组多巴胺含量明显升高(P〈0.01),去甲肾上腺素含量亦明显升高(P〈0.01);盐酸哌替啶+溴隐亭组多巴胺亦升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去甲肾上腺紊含量高于帕金森病模型组(P〈0.05);治疗Ⅰ、Ⅱ组与帕金森病模型组比较,多巴胺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去甲肾上腺素亦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盐酸哌替啶对多巴胺神经元有选择性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是非炎症性、双侧进行性的视网膜变性,其特征是光感受器细胞因发生凋亡而丢失,最终导致失明。中药黄芪在阻止该病的进程上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目的:观察黄芪对N-甲基-N-亚硝脲致SD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新乡医学院药学院。材料:实验于2004-03/12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药理实验室完成。雌性SD大鼠114只,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N-甲基-N-亚硝脲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黄芪注射液为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生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99060535,2mL/支,主要成分为黄芪)。方法:选用雌性SD大鼠114只,30只用于视网膜层形态学分析;30只用于细胞凋亡检测;54只用于胞核内核因子κBp65活性的检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每组6只。于大鼠生后47d,分别经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黄芪(2.5,5和10g/kg),1次/d,除对照组外,其余组的大鼠同时于生后50d腹腔注射N-甲基-N-亚硝脲60mg/kg。在N-甲基-N-亚硝脲处理不同时间后处死动物,取眼球,视网膜形态学分析测量周边视网膜的总厚度,TUNEL试剂盒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转录因子试剂盒分析核因子κBp65的活性。主要观察指标:各组视网膜厚度、凋亡指数和胞核内核因子κBp65的活性比较。结果:黄芪可剂量依赖性地显著增加周边视网膜总厚度和降低N-甲基-N-亚硝脲引起的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指数。黄芪注射液10g/kg还可时间依赖性地上调视网膜细胞胞核内核因子κBp65的活性。但其对N-甲基-N-亚硝脲引起的中心视网膜损伤无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黄芪通过上调视网膜细胞胞核内核因子κBp65的活性,抑制光感受器细胞凋亡,从而部分地保护N-甲基-N-亚硝脲引起的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rarin)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构建大鼠心衰模型,8周后,实验组大鼠每日腹腔内注射葛根素0.02g/kg,对照组大鼠每日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mL/kg,连续30d后断头法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分别采用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对凋亡相关Bcl-2与Bax蛋白表达的变化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凋亡指数和凋亡百分率显著降低,实验组Bcl-2表达明显上升,Bax表达则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具有抗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2、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在光感受器凋亡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中山眼科中心眼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N-甲基-N-亚硝脲组30只,后者又分为造模后12h,1,2,3,5d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正常对照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甲基-N-亚硝脲组大鼠按体质量一次性腹腔注射N-甲基-N-亚硝脲40mg/kg,分别于造模后12h,1,2,3,5d处死动物,摘除右眼球,立即分离视网膜,提取总R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的含量。结果:纳入动物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正常对照组、N-甲基-N-亚硝脲组造模后12h,1,2,3,5d5个时相点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量分别为1.52×105,18.35×105,25.14×105,29.25×105,13.72×105,12.24×105。N-甲基-N-亚硝脲腹腔注射后12h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量上升,第2天时最高,达正常对照组表达量的19倍,此后渐下降,第5天表达量仍为正常对照组的8倍。结论:视网膜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mRNA表达与光感受器细胞的存亡有关,可作为光感受器细胞凋亡发生、发展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褪黑激素影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前脑纹状体细胞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荣科  徐金  周志强  刘益仁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95-97,I0002
目的:观察褪黑激素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和前脑纹状体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5-02/2006-05在江苏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选取爬杆实验正常(O分)的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褪黑激素l,5,10mg/kg组5组,每组18只。②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4组大鼠连续7d腹腔注射MPTP(30mg/kg)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于每日20时进行治疗,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褪黑激素1,5,10mg/kg组腹腔注射褪黑激素1,5,10mg/kg。③于用药7,14,21d采用爬杆法(0-2分,评分越高运动能力越差)和迷宫试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和智力改变;3个时间点测试后各组分别取6只大鼠处死取脑,应用SP法Bax/Bcl-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Tunel法细胞凋亡染色检测前脑纹状体凋亡细胞。 结果:90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爬杆实验得分:造模各组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14,21d时褪黑激素1,5,10mg/kg组低于生理盐水组LP〈0.05,0.01)。②迷宫试验错误次数:褪黑激素1,5,10mg/kg组在治疗7,14d时多于空白对照组,但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至治疗21d时与空白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1.9&;#177;0.6),(1.9&;#177;0.6),(1.8&;#177;0.5),(1.6&;#177;0.4)次,P〉0.05],生理盐水组仍高于空白对照组[(3.1+0.6)次]。③Bax蛋白表达于生理盐水组最高,褪黑激素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最低;Bcl-2蛋白于褪黑激素组呈高表达,空白对照组次之,生理盐水组表达最低;Tunel阳性细胞以生理盐水组最高,褪黑激素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最低。 结论:褪黑激素能激活Bax/Bcl-2系统,调节前脑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神经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相似文献   

19.
环氧合酶2表达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亮  张宇新  张作风  陈浩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08-110,i0002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表达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脑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8在华北煤炭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C57BL/6N小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①模型组:皮下注射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1,2,3,6-四氢毗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30mg/kg,盐水溶),1次/d,连续5d。②环氧合酶2抑制剂组:在MPTP注射前3d经口给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250mg/kg),1次/d,连续3d,随后在每天注射MPTP前3.0h给予1次Celecoxib,连续5d。③对照组:注射与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动物于最后一次注射后24h处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和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及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的变化;观察给予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下降约63%(P〈0.01),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1),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大幅升高(P〈0.01)。环氧合酶2抑制剂组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仅较对照组下降约37%(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黑质环氧合酶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多(ADP-核糖)聚合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1),腹侧中脑环氧合酶2、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可能与环氧合酶2表达有关;环氧合酶2抑制剂Celecoxib对帕金森病小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剂对N-甲基-N-亚硝脲诱导SD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2003-03/09在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于雌性SD大鼠生后47d,分别经腹腔注射小、中及大剂量的川芎嗪注射剂,1次/d,并于生后50d腹腔注射N-甲基-N-亚硝脲60mg/kg。在N-甲基-N-亚硝脲处理不同时间后处死动物,取眼球。通过dUTP缺口末端标记试剂盒检测光感受器细胞凋亡;视网膜形态学分析测量周边视网膜的总厚度;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基因c-fos的表达。结果:N-甲基-N-亚硝脲作用24h后,模型组周边视网膜的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指数为38.0%;川芎嗪注射剂组分别为30.0%,15.6%和8.4%。作用7d后,模型组周边视网膜的总厚度为37μm;川芎嗪注射剂组分别为41,66和85μm。川芎嗪注射剂可抑制N-甲基-N-亚硝脲诱导的即早基因c-fos的表达。结论:川芎嗪注射剂通过下调基因c-fos的表达,抑制光感受器细胞凋亡,从而部分地保护N-甲基-N-亚硝脲引起的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