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某电缆厂混胶工段职业性皮肤病的罹患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混胶作业工人皮肤病患病率72.55%,而患有2种以上皮肤病者占患者总数2/5;(2)在混胶作业中的12种配合剂中有8种经皮肤斑贴试验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杜天义(河南医科大学)报道:选择某电缆厂混胶作业工人51名为接触组,另选该厂不接触化学有害物质的木模工人37名为对照组。对生产中使用的12种配合剂各配成2%浓度,分别贴敷2组人员背部两侧的皮肤上;每人分别贴敷同类受试物12种,按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方法判定。在51名接触组人员中有8种呈现阳性反应,而对照组为阴性。混胶作业工人的皮肤病患病率为72.55%,皮损表现多为痤疮,占47.1%,且以角化性痤疮为主,与对照组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无苯胶与混苯胶对鞋厂刷胶工健康的影响。 [方法 ]按苯作业工人职业性健康体检内容体检 ,监测作业环境 ,比较其间的差异。 [结果 ]神经衰弱综合征检出率无苯胶组为 12 .3% ,混苯胶组为 2 1.8%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 =6 .92 ,P<0 .0 1) ;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 ,无苯胶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混苯胶组 (P<0 .0 5 )。 [结论 ]混苯胶对刷胶作业工健康的影响是肯定的 ,应积极推广使用无苯胶  相似文献   

4.
选择某电缆厂炼胶工人51名为接触组,另选该厂木模工人37名为对照组。对生产中使用的添加剂作空气含量测定。按WHO方法进行细胞培养、制片,每例祗少检测100个细胞作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显示:接触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单体断裂、双着丝粒体分别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西电缆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状况。方法对江西电缆厂噪声作业场所进行噪声测定,并对121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听力检测。结果经测定各车间噪声以高频为主,噪声强度存在超出国家允许标准,且听力损伤检出率21.49%,与噪声强度、接噪工龄呈正相关。结论听力损伤与噪声作业有关,应当引起重视,须对作业工人加强听力保护。  相似文献   

6.
某电缆厂橡胶车间生产橡胶皮带 ,所使用的主要原料为滑石粉 ,由于车间内无任何除尘设施 ,在配料筛振动过程中粉尘四处逸散 ,严重污染了作业环境 ,危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本文通过阐述该电缆厂治理滑石粉尘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以供有关行业借鉴。1 概况与监测方法1.1 概况 该配料间占地面积 16m2 ,车间内操作工 1人 ,每周工作 6d ,每天开机 5h ,日产量为 2 75kg ,其主要工序是筛粉料 ,其工序为开放式 ,位于车间偏中部 ,布局极不合理 ,且无任何通风除尘设施 ,污染严重。1.2 监测方法 按照GB5 748 8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急性混苯中毒2例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某制鞋公司有2名拌胶作业工人发生急性混苯中毒。为摸清中毒发生原因,防止类似中毒事件再次发生,我们立即深入公司车间现场,进行了全面的劳动卫生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1.1 基本情况 该公司为外资独资制鞋企业,生产旅游鞋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成型车间使用气动刷胶机后的实施效果,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样劳动卫生学调查方法,分析和比较使用气动刷胶机前后成型车间作业环境中苯和甲苯浓度的变化和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结果。结果使用气动刷胶机前后,成型车间作业场所苯、甲苯浓度和刷胶岗位苯、甲苯浓度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型车间工人健康检查的合格率与使用气动刷胶机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气动刷胶机后可降低作业工人在苯及其同系物作业环境中的暴露,有利于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泉州市鲤城区制鞋业混苯污染治理于 1998年 12月全面完成。为了解治理情况及评价其效果 ,我区卫生部门与环保部门联合对制鞋业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基本情况我区制鞋业生产中的成型工序都使用化学粘胶剂 ,其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溶剂 (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 ,简称“混苯”)。在制鞋烘烤过程 ,混苯大量挥发 ,对生产车间及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次抽查 5个制鞋厂。二、治理措施1.每条成型流水线有 4处产毒点 (即刷胶处理剂点、第一次刷胶点、第二次刷胶点、整合点 )。在各产毒点作业工人呼吸带水平采样测定 ,使用江苏省建…  相似文献   

10.
苯接触与淋巴细胞DNA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广州某鞋厂112名(男43名,女69名)工人的血苯浓度,应用微核试验及彗星电泳测定淋巴细胞DNA损伤。结果显示,苯接触者血苯浓度升高(P<0.001),以刷胶车间工人最高(0.0296μmol/L),其次为成型车间(0.0035μmol/L),对照组工人血苯值为(0.0004μmoL/L)。3组间DNA损伤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刷胶车间工人微核率为5.2‰,彗尾DNA含量为42.6%;成型车间工人两项指标分别为2.1‰,38,8%;对照组则为0.5‰和32.3%。提示苯可致淋巴细胞DNA损伤,损伤程度与苯接触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混苯对人神经行为的影响 ,笔者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测验组合 (NCTB)的方法 ,对接触混苯作业工人进行行为功能测验 ,以定量化测试其行为功能改变。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接触组选择从事喷漆作业工人 6 1例 (男4 5 ,女 16 ) ,年龄 2 0~ 4 6岁 ,接触工龄 2~ 30年 ,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上。以不接触混苯的铸造车间造型工人 5 0例为对照组 ,其年龄、工龄、文化程度与接触组相似 ,两组受试者体力劳动强度均为Ⅱ级 (按国家GB386 9- 1983进行分级 ) ,近期家庭生活安定 ,工作、学习正常 ,测试前 2 4h内未饮酒 ,也未服镇静药 ,亦无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不同粘胶剂对鞋厂刷胶工人血像的影响。方法 对使用混苯胶作业的A厂女工与使用无苯胶作业的B厂女工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 A、B两鞋厂女工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白细胞总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混苯胶对作业工人血像的影响是肯定的 ,应大力推广使用无苯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不同混苯(苯、甲苯和二甲苯)浓度接触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制订职业防护措施和健康监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万州区33家混苯作业企业车间空气中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浓度进行测定,按照监测浓度(PC-STEL)的高低不同,分成高浓度组、低浓度组和对照(非混苯作业)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高浓度组工人的神经衰弱症状体征、皮肤黏膜刺激症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和女工月经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而高浓度组工人的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高血压、心电图、B超、肝功和尿常规异常率与低浓度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混苯作业对工人的健康影响主要是神经衰弱综合征、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和女工月经异常;降低作业场所空气中混苯的浓度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和控制混苯作业对工人健康危害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4.
低浓度混苯作业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接触低浓度混苯对职工健康的影响,随机选取118名混苯接触工人及基本条件均衡而无混本接触的对照工人119名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内容包括生产条件及车间作业环境混苯浓度情况、职业史、烟酒史、自觉症状、一般营养发育状况、一般内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皮肤科检查、血常规及血小板检查、肝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近年来作业环境混苯平均浓度均在国家允许范围内。接触组工人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的神经衰弱症状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wto.05),接融组工人鼻炎、咽炎发病明显高于对照组(*<几份),但头晕头痛…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苯中毒,我们于1996年8月对某造漆厂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监护,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接触组为我市某公司下属的造漆厂接触混苯作业工人186人,平均年龄34岁,平均工龄13年。选择该公司下属的油脂厂无职业危害接触史,在年龄、性别、其他条件与接触者类同的人员106人为对照组。1.2 方法 采用化学法测定车间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对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其内容包括询间职业史、自觉症状,常规体检,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血象等检查。2 结果与分析2.1 车间三苯测定结果 从1991年开始,每年都对车间工人操作地带采样测…  相似文献   

16.
劳动卫生     
00000l 高温与一氧化碳联合作用的影响探讨j林燧…//职业医学.一1998,25(5).64~封3 对某氮肥厂造气车间接高温与c0作业的41名工人和某塑料厂炼胶车间高温作业的43名T人分别测定了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和手部皮肤温度,同时测定r车间的温度和(:()浓度及呼出气的(’()浓度。结果,两车间的平均气温,造气车间为34.5 c,炼胶车间为35.2;造气车间的c()浓度均值为43.47mg/m。;造气车间丁:人的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工前比]:后高,而呼吸、体温、手部皮肤温度工后较工前增加;炼胶车间工人的生理指标工前、工后无明显改变;造气工人呼出气中c0浓度工后…  相似文献   

17.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PRCA)是以骨髓单纯红系造血衰竭为特征的一组病患[1] 。临床上不常见 ,我院收治 1例苯作业人员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现报告如下。患者女 ,32岁 ,刷胶工人 ,于 1996年 10月至 1997年 6月在东源鞋业有限公司从事刷胶工作 ,接触含苯 70 %的氯丁胶 ,每天工作 7~ 8h。刷胶车间面积 40m× 11m ,高45m ,通风状况良好 ,戴保护口罩 ,无手套。模拟测试作业环境空气中苯浓度为 89.8mg/m3 。 1997年 3月出现心悸、乏力、头晕 ,于 1997年 7月因上述症状加重入院 ,无发热及血尿、血便。同车间工人 8人 ,3人出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长期接触低浓度氨气对肝脏的危害,我们对本县氮肥厂的230名工人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一、观察对象该厂分工艺车间和造气车间。工艺车间主要产品为合成氨,车间内氨气四处飘逸,不同的工种均在同一环境下作业。我们根据该厂工人按接触氨气的程度和性质,将工艺车间部分工人列为直接接触组,共88人;而将该厂的行政后勤人员、装御工人及工艺车间的机电修理工、安全监督员列为间接接触组,共142人;造气车间工人一律不列入观察对象,另选该县矿石粉厂职工112人作对照组。二、观察指标1.超声波:观察对象全部作超声波检查,肝肋下≥1cm者为阳性人数。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对同时接触一氧化碳作业工人生理功能的影响,我们同时对某氮肥厂造气车间作业工人和某塑料厂炼胶车间作业工人进行了调查、测定和体检,比较单纯接触高温作业和同时接触高温与一氧化碳作业工人两者之间有何不同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选择1...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混苯涂料作业工人健康状况,探讨混苯涂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某玩具厂608名接触混苯涂料的工人为接触组,以1 007名非接触混苯涂料的亿都半导体厂工人为对照组,进行一般体格检查.结果涂料组的眼鼻咽部检查异常检出率与非涂料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心电图异常以心律失常多见.结论混苯涂料对作业工人的眼鼻咽部黏膜有刺激作用和可能对心脏的有害作用,建议采取措施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