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给高产奶牛饲喂非蛋白氮(NPN)或植物性过瘤胃蛋白添加剂是否有益? 答:高产牛能否对添加的NPN作出反应,主要取决于瘤胃合成微生物蛋白所需的氨含量。含量较低(2-5毫克/100毫升瘤胃液)的氨,可限制微生物的增长;而较高水平的氨则会被吸收入血液,经肝脏转变成尿素,排出体外。此时,牛并不能有效利用添加的NPN  相似文献   

2.
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的消化利用及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刍动物之所以能消化利用粗饲料中的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是因为它们具有瘤胃这一独特的消化发酵罐,其内存在着大量的厌氧微生物。本文介绍了瘤胃内分解纤维素的主要微生物群,阐述纤维素在瘤胃内的降解、消化机制,并综述反刍动物对粗纤维利用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评定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在瘤胃中的分解有很大的意义。不完全的分解能妨碍瘤胃发酵,使饲料的消化降低,而过多的蛋白质又会引起氮的不必要损失。 探讨在牛的瘤胃中降低饲料蛋白质降解的方法具有很大的意义。它能够保证饲料为获得瘤胃微生物区系蛋白质而有足够数量的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的氮代谢是很多研究报告的主题。对于瘤胃和肠道功能的研究还在继续进行。许多试验已经表明了瘤胃微生物作为蛋白质来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具有重要性。控制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或微生物的生长以及日粮蛋白的降解的各种因素已被揭示出来。关 于向反刍动物提供蛋白质的细节(瘤胃合成、过瘤胃日粮蛋白质、小肠消化)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相比之下当前对于反刍动物对氨基酸数量上的需要了解得还很不够。已经提出了一些描述反刍动物氮代谢的模型,这些模型综合了当前有关方面的各种知识。今后随着逐步加以修正,将有助于日粮的配合工作,更加充分地利用瘤胃发酵,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效率。对于反刍动物氯代谢的进一步研究,将会更好地控制瘤胃发酵及瘤胃后的消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消化代谢规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是反刍动物营养的重要来源,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和酮酸;含氮化合物降解为NH3和CO2;瘤胃中的微生物利用酮酸和NH3合成MCP,为瘤胃微生物和动物提供能量与蛋白营养。本文从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和营养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四、钴对NPN利用的影响 Underwood(1956)回顾了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绕有兴趣的研究,证实日粮中补充钴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所谓放牧草食家畜的滨海病、灌木病或消瘦病(缺钴病)。1937年在弗罗里达农业试验站发现日粮中补充钴可以预防和治疗缺钴病。直到1948年在解释钴的功能方面才有重大突破。Riches等和Smith等分别于1948年发现存在于肝脏中的抗恶性贫血因子是一种含4%钴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被称为维生素B_(12),也存在于动物性饲料成份中。牛、羊可通过瘤胃微生物的合成满足自身对维生素B_(12)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用羽毛粉作为生长牛和羊的饲料蛋白质来源进行评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Frank Goedeken等,经过对瘤胃蛋白质降解、消化和生长试验发现,水解羽毛粉的过瘤胃蛋白含量高,消化率高,对生长反刍畜极其有利。当水解羽毛粉与血粉混合饲喂时,甚至可增加羽毛粉蛋白的利用率,这大概与氨基酸的互补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反刍动物氨基酸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AA在反刍动物体内的代谢 1.AA在瘤胃内降解与合成 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经微生物蛋白酶水解产生肽、AA除少量被细菌摄取外,大部分迅速脱氨基产生NH_3、CO_2和挥发性脂肪酸(VFA)。Chalupa等(1975)用体外法测定AA的降解率证明,亮氨酸(国Leu)、异亮氨酸(Ile)和缬氨酸(Val)的最低;精氨酸(Arg)、赖氨酸(Lys)、苯丙氨酸(Phe)和苏氨酸(Thr)居中;蛋氨酸(Met)最高。将5克Met注入绵羊瘤胃,其半衰期为2.5小时。 瘤胃微生物可利用NH_3合成AA。Loosl等(1949)给绵羊和山羊饲喂仅含尿素的纯  相似文献   

9.
奶牛饲料中的粗蛋白质被瘤胃微生物分解成肽、氨基酸以及游离氨。氨和来自饲料及添加的非蛋白氮(NPN)能转化为微生物蛋白质,条件是必须提供充足而又能发酵的碳水化合物。 由于瘤胃微生物蛋白不足以满足高产奶牛的最大产乳量之需要,因此,为达到高水平的产乳量,奶牛还须依赖于饲料中非降解蛋白质(UIP)或称过瘤胃蛋白质。 美国NRC饲养标准(1988年版)中规定了奶牛降解蛋白质(DIP)的推荐量和UIP的需要量。但是,在目前完全按照DIP/UIP方法看来还有些困难,原因是在原料的测试上还不够完善。  相似文献   

10.
奶牛为典型反刍动物。瘤胃中寄生着品种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区系,能利用NPN合成菌体蛋白和B族维生素,但对高蛋白饲料亦有“破坏”作用。奶牛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极少,主要是让其自由采食青粗饲料,并用混合精料作补充料,使整个日粮组成趋于合理,从而促进高产。因此,奶牛配合饲料配制方法亦有别于其它动物的饲粮。 一、对饲养标准的正确理解及混合精料营养浓度的确定 奶牛营养标准规定的营养素需要量乃是指真正进食的数量。日粮营养浓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所需蛋白来自瘤胃微生物蛋白和饲料未降解蛋白。对于维持饲养和低生产水平的奶牛,微生物蛋白和饲料未降解蛋白,甚至仅微生物蛋白就可以满足其需要,但对于快速生长犊牛和高产奶牛(尤其是泌乳初期),微生物蛋白和饲料未降解蛋白通常就不能满足其需要。由于在能量一定、氮源充足情况下,微生物产量相对稳定,所以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是增加饲料未降解蛋白或过瘤胃蛋白的数量。增加过瘤胃蛋白的途径有: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二十年里,人们对反刍家畜饲料中粗纤维转化为能量的问题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存在于瘤胃中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体系能够降解纤维链,使之放出能量。然而,天然植物中化学或物理的结合作用却严重地妨碍着这种降解作用,这也正是许多木质化饲料不易消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人工瘤胃技术的创立人是Tappeiner, 早在1882年他就开始应用所谓的“人工瘤胃”研究公牛瘤胃细菌对纤维素的消化作用,并发现有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产生。1938年,Woodman和Vans首次发现葡萄糖是纤维素消化的中间产物,乳酸和VFA则是终产物。1943年,Pearson和Smith在培养加有尿素、磷酸氢二钾、葡萄糖和硫酸亚铁的瘤胃液后,发现瘤胃微生物能利用尿素  相似文献   

14.
大豆粕在反刍动物饲养业中的科学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大豆粕进行处理,可提高反刍家畜对其蛋白质的利用率。对于反刍动物,蛋白质的消化部位影响其利用率。大豆蛋白在瘤胃中有60~80%被微生物降解,降解率颇高。如果能增加过瘤胃蛋白,则可提高其利用率。特别是对于高产的反刍动物来讲,瘤胃降解后经微生物合成的蛋白质仅能满足需求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靠过瘤胃蛋白来满足。 近些年的研究表明,通过下述处理可达  相似文献   

15.
在全世界蛋白质饲料资源日趋紧缺的严峻形势下,如何提高反刍动物对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成为各国动物营养学家们极为关注的问题.60年代,各国动物营养学家们就开始对反刍动物的消化代谢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逐渐弄清了饲料蛋白质在瘤胃降解的规律、瘤胃菌体蛋白的合成影响因素、饲料过瘤胃蛋白质和菌体蛋白在小肠的消化情况,并提出了瘤胃能氮平衡等理论.这些理论和规律的发展和成熟形成了新的蛋白质体系,对新体系各国名称不一,如英国的代谢蛋白质体系、法国的小肠可消化蛋白质体系等等.随着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研究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使得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本文仅就提高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的技术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半胱胺对山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 5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去势公山羊为试验动物 ,研究每日添加半胱胺 (15mg/kgBW )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试验采用自身对照设计。结果表明 :每日食入半胱胺 8d后 ,瘤胃微生物蛋白和氨氮含量分别上升2 2 .6 1% (P <0 .0 1)和 18.13% (P <0 .0 5 ) ;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 18.86 % (P <0 .0 1) ,乙酸比例提高 2 .0 5个百分点 (P <0 .0 0 1) ,丙酸比例降低 2 .4 5个百分点 (P <0 .0 0 1) ,A :P由 4 .87上升到 5 .84 (P <0 .0 0 1) ,发酵类型发生变化 ;干草采食量明显增加 ,但干物质和粗纤维消失率未出现变化。提示连续使用半胱胺对反刍动物瘤胃消化代谢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影响反刍动物蛋白质利用的因素有饲料蛋白质的量与质(天然蛋白与非蛋白氮间的配比)、蛋白质在瘤胃的降解率、能量与氮之比率、饲料颗粒大小及其在瘤胃内的存留时间、供菌体蛋白合成的瘤胃内食物量、饲料蛋白质的理化处理方法和程度等。蛋白质和含氮物对反刍动物的效用,以蛋白质价值来计算;主要测定指标,是计算在上述各因素影响下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总量。但有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制剂分内源性酶和外源性酶丽种.内源性酶是指动物消化器官能够分泌,并通过自身生理作用调节的酶,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脂肪酶等;外源性酶指动物机体不能分泌的酶,如: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等.植物性饲料中都含有纤维素、β-葡聚糖、木聚糖、果胶等非淀粉性多糖,它们在动物消化吸收过程中起反营养作用,为了最大程度地发酵难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使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酵解程度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利用非蛋白氮合成微生物蛋白,并使优质蛋白质在瘤胃中被分解的程度降到最低,对反刍动物奶牛使用酶制剂很有必要.Fcng等(1996年)、Sanchoz等(1996)研究表明,在反刍动物中使用外源酶具有良好效果.为了探讨酶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  相似文献   

19.
瘤胃素作饲料添加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瘤胃素(Rumensin)系莫能菌素(Monensin)之商品名称,为灰色链球菌的发酵产物。它同盐霉素、拉沙里菌素和那抗霉素同属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最初瘤胃素只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球虫病药物使用,目前瘤胃素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美国和日本分别于1976年、1977年正式批准作饲料添加剂使用。由于瘤胃素能降低饲料采食量或提高增重速度,改善饲料转化率,目前已被不少国家广泛用于肉牛和羊的育肥。但是,瘤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研究和利用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瘤胃素的毒性、应用及作用机制作一论述,供有关科研人员和畜牧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泌乳牛日粮中添加鱼粉(FM)作为过瘤胃蛋白会降低乳脂率。FM含4.5%~10.5%的粗脂肪,其中14%~26%是20以上碳链多烯脂肪酸。虽然微生物脂解活性很高,使瘤胃中游离脂肪酸(FFA)迅速形成,但日粮中所含的未酯化脂肪酸比酯化脂肪酸对瘤胃微生物危害更大。新鲜鱼油中,脂肪酸形成中性脂肪或磷脂,但FM长期存放或变质时,脂肪酸会游离出来。因此,有些FM的FFA含量很高。Storry首先用鳕鱼肝油做了研究,指出日粮脂肪酸可能通过影响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比例,抑制瘤胃微生物脂肪酸合成;或者因20以上碳链多烯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