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运动功能恢复十分重要。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并与非早期康复组100例进行对照研究。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何时开始康复,目前尚有争议,为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作此对比研究。方法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12h)、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24h),每组34例,以2~4周康复者为晚期康复组。3组患者入院时、康复训练后1,3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汉密顿焦虑量表、HDRS抑郁量表评定。结果3组患者康复训练后ADL评分均显著提高,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超早期和早期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康复组,超早期康复组治疗效果优于早期康复组,而且无一例病情加重。结论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ADL,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积极的意义,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 1999年 1月~ 2000年 4月,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50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 50例进行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999年 1月- 2000年 4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病人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并经头颅 CT检查证实。两组病人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间发病时间、年龄、伴发疾病、既往史、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 Barthel指数、 Fugl- Meyer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1.2方法 早期康复组病人起病 2周内,一般生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5例,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还予系统康复训练治疗,采用VFSS于治疗前、治疗2、4周后检查患者的吞咽障碍程度,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4周,2组VF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康复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CVDI)的影响。 方法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用药基本相同,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运动疗法,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FMA评分及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指标(Vmin、Qmin、DR升高,CP与R值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但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能促进患者CVDI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康复组11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超早期(〈6h)溶栓治疗,早期的降纤、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脑保护治疗和进展卒中治疗。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病情稳定后予早期康复护理治疗而且出院后继续予康复治疗指导;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仅进行常规护理并进行随访。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脑卒中影响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测评。结果通过住院治疗后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早期康复组优于对照组(t=6.7843,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诊进行脑卒中影响量表的比较,早期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早期康复组护理能较好地减少并发症和继发性损伤,减少残疾,促进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6年至2009年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于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FMA)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测评;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3周后,2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及MBI均有改善,且康复组FMA评分及MBI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康复护理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括能力,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48例,2组均按脑梗死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和康复训练。采用吞咽能力分级标准,洼田饮水试验法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83%,常规组总有效率为50%,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肢体运动功能情况康复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的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吞咽和肢体功能障碍,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收住的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康复组入院即给予康复治疗(发病6~48h),传统治疗组于发病第2周开始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0d的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标准Barthel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超早期康复治疗组各项评分较传统组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超早期康复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早期康复组,50例脑卒中后2~4周为晚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进展48h后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入院后即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1,3月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汉密顿焦虑量表、HDRS抑郁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1和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提高,汉密顿焦虑量表、HDRS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结论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4周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康复组的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预防急性脑梗死并发症发生,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急性脑梗死患何时开始康复,目前尚有争议,为探讨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作此对比研究。方法 将68例急性脑梗死患随机分为超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12h)、早期康复组(生命体征稳定后24h),每组34例,以2-4周康复为晚期康复组。3组患人院时、康复训练后1,3月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汉密顿焦虑量表、HDRS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3组患康复训练后ADL评分均显提高,焦虑和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超早期和早期康复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康复组,超早期康复组治疗效果优于早期康复组,而且无一例病情加重。结论 超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提高ADL,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积极的意义,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早期康复组,50例脑卒中后2~4周为晚期康复组。早期康复组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进展48h后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晚期康复组入院后即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1,3月均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汉密顿焦虑量表、HDRS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治疗1和3个月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均显著提高,汉密顿焦虑量表、HDRS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下降。结论 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提高肢体功能,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32-3333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康复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仅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而不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减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窥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4周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康复组的神经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地预防急性脑梗死并发症发生,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作用。方法:将75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40例患者在病情稳定48h后就进行肢体功能训练的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在提高运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继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防止继发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康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天云  袁虎 《中国康复》2004,19(1):46-46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60例首发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 80例 ,均接受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 ,康复组同时配合康复训练。结果 :治疗后康复组各项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康复介入对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运动功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1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80例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和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对照组80例仅采用常规中西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后外周血hs-CRP、IL-1和IL-6含量,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评定表(MESSS)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治疗后4、8周时外周血hs-CRP、IL-1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E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康复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血清hs-CRP、IL-1和IL-6水平,并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NF)在脑梗死患者的超早期康复中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超早期康复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1例)。超早期康复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24h内对患者采用PNF技术进行康复治疗,常规治疗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48h后进行PNF治疗,由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每次30min,每天1次,60d为1个疗程。采用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MA)及Berg评定治疗前后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治疗60d后,两组患者FMA、BI及Ber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超早期康复组FMA、BI及Berg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超早期PNF训练,有利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并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影响5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早期康复介入能否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采用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52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并设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后Fugl-Myger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康复组88%、对照组65%,提示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肢的运动功能和AD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