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个人体验进行质性研究,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方法收集20例初次行THA的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前、术后6周、术后6~12个月资料,将访谈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提炼。结果术前患者感疼痛、活动受限制、自卑及生活不便;术后因疼痛消失、关节功能改善而产生康复希望,积极参加康复锻炼,但对假体感到不安;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患者逐渐重拾自我,接受髋关节屈曲受限的假体生活。结论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THA患者围术期各阶段个人感受,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THA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28例(32髋).遵照Hartofilakidis分类法对患髋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的置换后髋关节进行功能评估.结果 患者平均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的30.5分提高到术后的84分,优良率为82.1%.Trendelenburg征阳性患者从术前的28例下降到术后的8例.结论 THA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但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需要考虑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髋臼骨缺损的处理及假体的选择、肢体短缩畸形的矫正以及术后的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
冯卫  刘建国  齐欣  李冬松  杨晨  李叔强  付莉 《中国骨伤》2012,25(11):899-902
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在骨性强直髋治疗中的临床及放射学效果进行评估。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8月,20例(30髋)骨性强直的髋关节患者采用THA治疗,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6岁。术后临床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患者疼痛缓解满意度、肢体长度差异、髋关节活动范围以及髋关节外展肌力进行评价。X线影像学随访包括对髋臼及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松动、透光线及异位骨化进行评价。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结果: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0.75±6.52)分提高至术后平均(86.40±5.42)分;邻近受累关节疼痛完全缓解13例,部分缓解7例;13例外展肌力量恢复满意,跛行症状明显缓解,肢体短缩下降至小于0.5cm;髋关节活动范围较术前显著改善。放射学评估发现2例髋关节周围异位骨化,1例股骨假体周围透光线,无关节假体脱位及翻修的病例。结论:近期随访发现THA在治疗骨性强直的髋关节中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矫正髋关节畸形,恢复髋关节功能,减轻患髋邻近关节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臼有限加深法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01—2013-06采用髋臼有限加深、非骨水泥假体THA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20例股骨颈骨折、6例严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120 ml;手术时间100~180 min,平均120 min。2例术后1个月出现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溶栓、抗凝等治疗痊愈。术后38例均获得平均2.5(0.5~5)年随访,所有患者均无假体松动、脱位、感染并发症发生。双下肢基本等长,患髋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功能满意。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15.16±1.12)分恢复至末次随访时(92.42±1.08)分。结论髋臼有限加深法THA结合软组织松解、骨创治疗仪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明显提高了髋臼假体的稳定性,可预防髋臼包容不佳导致髋臼假体不稳,近期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明确诊断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81例 ,其中男4 9例 ,女 32例 ,年龄 4 8~ 72岁 ,平均 5 5岁。 1 4例髋关节置换术中 ,其中 2例行双侧全髋置换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 5 1分 (38~ 6 4分 )。结果  8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据临床特征均得到确诊。术后 1 4例病人均无髋脱位 ,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平均随访 2 8个月 (6~ 76个月 ) ,患者Harris评分平均 85分 (81~ 88分 )。结论 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只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和采取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标准 ,均能确诊。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病人 ,采取正确的全髋置换技术 ,均能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THA治疗成人DDH伴骨性关节炎患者24例(26髋),手术均采用非骨水泥的人工关节,髋臼的骨覆盖率70%,术中9例行转子下截骨术.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脱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Ⅳ型患者术前患肢短缩均显著改善,平均0.9 cm.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78个月,Harris 评分平均术前为45分,术后为85.5分.结论 THA是治疗DDH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术前周密的计划、术中根据需要考虑假体的选择、截骨与否及髋臼骨床的定位、准备与安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与全髋置换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明确诊断髋关节骨性关节炎81例,其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48~72岁,平均55岁。14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其中2例行双侧全髋置换术。术前Harris评分平均51分(38~64分)。结果 81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据临床特征均得到确诊。术后14例病人均无髋脱位,髋关节疼痛消失。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术后平均随访28个月(6~76个月),患者Harris评分平均85分(81~88分)。结论 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只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和采取正确的诊断方法及标准,均能确诊。对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病人,采取正确的全髋置换技术,均能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群  王莉 《护理学杂志》2006,21(22):35-36
目的 探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7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 75例患者无1例发生假体脱位,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 术前护理指导、术后正确搬动患者、保持髋关节正确位置、加强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是预防THA术后假体脱位、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伟群  王莉 《护理学杂志》2006,21(11):35-36
目的探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5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结果75例患者无1例发生假体脱位,均能进行日常生活。结论术前护理指导、术后正确搬动患者、保持髋关节正确位置、加强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是预防THA术后假体脱位、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27°小颈干角和135°大颈干角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行THA患者84例,男44例,女40例;年龄45~72(53.4±8.1)岁,股骨头坏死68例(左侧32例,右侧36例),其他原因导致严重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6例,病程9~36(24.0±5.5)个月。分别采用小颈干角(127°)和大颈干角(135°)假体,每组42例,术后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双下肢长度测量,不同颈干角生物力学评估,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24个月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各有2例患者失访,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0~36(33.0±1.6)个月。术前及术后1、6、12、24个月进行Harris评分及双下肢长度测量,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双下肢长度差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6、12、24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VAS评分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大颈干角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小颈干角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假体松动、脱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4个月生活质量较术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且组间比较发现135°大颈干角组生活质量较127°小颈干角组生活质量更高(P<0.05)。。结论:大、小颈干角假体的THA均能较好地恢复患者髋关节的功能,但是大颈干角更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