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缪雪阳  袁志会  邹焰  何懿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86-1687
目的 研究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后采用不同护理方法清除耦合剂对急性反应期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成1、2两组,即0.05%碘伏棉球擦拭组、冰生理盐水冲洗组.对比观察、分析聚焦超声治疗后不同护理方法下两组患者治疗区局部水肿、水泡、皮肤颜色改变等急性反应的发生率、程度、持续时间.结果两组除局部皮肤颜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护理方法对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后急性反应期的影响。方法将15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即33%硫酸镁组(1组)、50%硫酸镁组(2组)和湿润烧伤膏组(3组)。对比观察、分析聚焦超声治疗后不同护理方法下三组患者治疗区局部水肿、水泡、皮肤颜色改变等急性反应的发生率、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2组除舒适度优于1组外,其它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3组治疗区水肿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1、2组,舒适度明显优于1、2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擦是聚焦超声治疗后局部护理较理想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阴白色病变超声治疗后用冰冻卫生巾冷敷的效果。方法将64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按超声治疗日单双号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超声治疗后观察组用冰冻卫生巾冷敷、对照组用化学冰袋冷敷,观察两组外阴疼痛、水肿和水疱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阴疼痛及水肿程度轻,Z值分别为3.65、3.79,P值均<0.05;水疱发生率观察组9%、对照组37%,x2=7.05,P<0.05。结论外阴白色病变超声治疗后可用冰冻卫生巾冷敷。  相似文献   

4.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术后护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缪雪阳  邹焰  庞雯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2):2052-2053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对聚焦超声治疗外阴营养不良术后外阴急性期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观察、分析聚焦超声治疗后不同护理方法下两组病人外阴水肿、青紫、水泡等急性期变化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区水肿、青紫及水泡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不同护理方法对聚焦超声治疗后外阴局部急性期变化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姜玲  王正希  李劼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72-73,76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所收治的白色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声治疗组(30例),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观察比较其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超声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66.7% VS 16.7%,93% VS 50%,均P<0.01);超声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7.14% VS 66.79%,P<0.05).[结论]聚焦超声用于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效果明显,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76例临床诊断为外阴白色病变且病理检查均符合者随机分为2组,超声治疗组40例和药物治疗组36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按治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区分).结果 40例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中,治愈12例(30.0%),显效 16例(40.0%),好转10例(25.0%),无效2例(5.0%),总有效率95%.无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6个月后第2次超声治疗后症状缓解,外阴色素沉着.36例药物治疗组中,治愈0例 ,显效9例(25.0%),好转10例(25.0%),无效18例(50%),总有效率3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聚焦超声治疗组高于药物治疗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能聚焦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疗程短,患者易于接受,是目前无创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外阴白色病变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单纯聚焦超声组(A组)64例和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加光疗组(B组)64例。A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B组在聚焦超声治疗基础上给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B组治愈率高于A组(P<0.05),复发率低于A组(P<0.05)。结论:聚焦超声联合竹红菌素软膏加光疗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优于单用聚焦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聚焦超声组和液氮冷冻组。观察对比患者的症状变化。结果:聚焦超声组总有效率为92.5%,液氮冷冻组总有效率为52.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外阴白色病变的超声聚焦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聚焦治疗妇科外阴皮肤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海极星CZF-2型超声聚焦妇科治疗仪治疗外阴白色病变113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和病理学变化,评价超声治疗的临床价值。结果治疗后根据统一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统计,外阴白色病变患者有效率达95.5%,不同病理学类型疗效间比较χ2=2.21,P>0.05无显著性差异。经临床观察无副作用和后遗症发生,可多次反复治疗而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结论外阴白色病变经超声聚焦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比较聚焦超声与药物治疗外阴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成聚焦超声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的变化规律.结果 5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治疗及随访计划.3个月后超声治疗组治愈率42.9%,有效率96.4%;药物治疗组治愈率12.0%,有效率88.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声治疗组显效时间早、维持时间长于药物治疗组,且人时复发率为14.3%,低于药物治疗组(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皮肤黏膜上皮内非瘤样白色病变的疗效较药物治疗效果好、维持时间长、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麻醉用于外阴白色病变聚焦超声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外阴聚焦白色病变超声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E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持续静脉输注0.1 μg·kg^-1·min^-1瑞芬太尼,待输注瑞芬太尼2 min后,E组患者缓慢推注0.3 mg/kg的依托咪酯,P组患者缓慢静注1 mg/kg的异丙酚,如患者体动,分别追加依托咪酯0.15 mg/kg 或异丙酚0.5 mg/kg.全程监测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和Ramsay镇静(RSS)评分以及手术医师满意度.结果 给药后的各个时相点P组的MAP和HR明显低于E组(P〈0.05),P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低血压和注射部位痛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E组(P〈0.01),而肌阵挛发生率E组要显著高于P组(P〈0.01),手术医师的满意度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外阴白色病变的聚焦超声治疗,与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相比,患者呼吸循环更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聚焦超声用于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对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阳性和(或)阴道镜下取活体组织病检,病理诊断为CINI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2组。激光治疗组120例,采用传统的激光烧灼治疗;聚焦超声组120例,采用CZF-1型超声波妇科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的治愈率、残留率、治疗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聚焦超声组的治愈率、病灶残留率分别为95.8%和4.2%,激光治疗组分别为93.3%和6.7%,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前者的一次性治愈率(93.3%)显著高于后者(87.5%),P〈0.01。聚焦超声组治疗时间、术后阴道排液及脱痂出血量均低于激光组(P〈0.01)。结论治疗剂量的聚焦超声波能安全有效的治疗CINI,且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在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围术期低体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2例前列腺增生择期行TURP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患者入手术室后使用病员加温系统,温度设定为38~40℃。对照组患者不采取保温措施,手术室温维持在21—23℃。术中持续监测两组患者肛温变化,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并观察部分术后相关指标。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体温均开始下降,麻醉后20、30、45、60、90min及术毕各时间点观察组[分别为(36.6±0.4)、(36.4±0.5)、(36.2±0.3)、(36.1±0.4)、(36.0±0.3)、(36.0±0.4)℃]体温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分别为(36.3±0.6)、(35.8±0.4)、(35.5±0.5)、(35.3±0.4)、(35.3±0.6)、(35.3±0.5)℃]明显减小(t值分别为2.1362、4.7536、6.1751、7.2057、5.3818、5.5948,P〈0.05或P〈0.01);观察组术毕低体温(肛温〈36℃)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5.93%(7/27)与92.00%(23/25),χ^2=23.218,P〈0.01],观察组术毕寒战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4.81%(4/27)与64.00%(16/25),χ^2=13.267,P〈0.01]。术后疼痛显著减轻,VAS评分观察组为(2.45±1.88)分、对照组为(3.79±1.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62,P〈0.01),住院时间缩短[(5.37±2.31)d与(7.13±3.06)d,t=2.3518,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Inditherm病员加温系统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TURP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1(Solubl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ptor fami-ly member 11,sLR11)水平对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Carotid atherosclerotic lesions,CAL)的影响。方法 82名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L组,n=43,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肥厚或斑块形成)和无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组(NCAL,n=39,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肥厚或斑块形成)。血清sLR11水平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或斑块检测采用多普勒超声方法。数据以均数±SD或百分值(%)表示,统计软件使用SPSS11.0。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CAL组血清sLR11水平显著高于NCAL组,2.65±0.52Uvs 1.56±0.43U,P<0.01;CAL组颈动脉IMT显著大于NCAL组,0.86±0.22mm vs 0.73±0.07mm,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血清sLR11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3,95%CI 1.07-2.05,P<0.01),血清sLR11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352,P<0.01),偏相关系数为0.275(t值2.82,P<0.01),具有独立相关性。血清sLR11与BMI、病程、高血压、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无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或IMT肥厚时血清sLR11水平显著升高,有望成为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预测因子和疗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耦合剂与水剂两种介质下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聚焦超声治疗的155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耦合剂介导组841例,水剂介导组718例。随访并评价两组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和副反应.结果耦合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其中治愈705例,显效99例,有效14例,无效23例。水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其中治愈323例,显效196例,有效177例,无效22例。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耦合剂组一次性治愈率(83.8%,705/841)高于水剂组(45.O%,323/718),P〈0.01;两组临床疗效皆与宫颈糜烂程度及病理类型有关,治疗后副反应评分无差异。结论应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采用耦合剂作为介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副反应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迈之灵治疗老年阴囊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两组平行对照的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将82例老年阴囊水肿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并口服呋塞米片20 mg,2次/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迈之灵450 mg,2次/ d,10 d 后改为300 mg、2次/ d 口服,疗程共20 d。对比两组患者阴囊体积减小程度、疼痛与不适评分的变化、阴囊溃疡愈合时间等,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过20 d 治疗,治疗组阴囊直径为(7.81±0.64)cm,较治疗前(13.30±0.73)cm 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01,P <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阴囊直径分别为(13.25±0.71)、(10.71±0.6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69,P <0.05),治疗组治疗后阴囊直径减小程度较对照组好(t =2.304,P <0.05)。治疗组治疗后阴囊溃疡愈合率为100%(11/11),愈合时间为(14.1±1.8)d;对照组愈合率为70.0%(7/10),愈合时间为(17.1±1.9)d,两组阴囊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80,P =0.030;t =2.713,P =0.016)。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与不适、排尿症状、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7.35±3.08)、(8.47±3.07)分,(3.43±1.91)、(4.52±2.19)分,(5.89±2.11)、(6.96±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2.260、2.382、2.319,P 均<0.05)。临床效果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36/41),对照组为65.8%(2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0,P <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迈之灵片与利尿剂同时使用有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老年阴囊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水肿,促进阴囊溃疡创面的愈合,减轻疼痛,改善排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效果良好,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2例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分为两组,A组(22例)采用HIFU联合TACE进行治疗,B组(20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结果HIFU联合TACE组治疗后PVTT有5例消失,12例缩小,比TACE组疗效明显(P〈0.05)。HIFU联合TACE组,有11例患者恢复门静脉血流,癌栓内血供较单纯TACE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3.8个月,较同期TACE组中位生存期7.9个月明显延长(P〈0.05)。结论HIFU联合TACE治疗PVTT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后静脉输注4℃冰林格液诱导亚低温脑复苏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43例不同原因导致心脏骤停患者分成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快速静脉榆注4℃的冰林格液(20mL/kg,30~50mL/min)。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头部冰帽降温法。两组均用降温毯维持目标温度(32℃~34℃)达24h后开始复温。记录两组从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到开始实施降温的时间(ROSC-IH)和从开始降温到达到目标温度的时间(IH—TT)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平均IH—TT(3.82±1.61h)短于对照组(7.33±2.50h)(P〈0.01)。治疗组中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肌颤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它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没有发生快速输液引起的肺水肿。3个月后随访大脑功能评分(CPC),治疗组良好脑功能级(CPC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脑死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4℃冰林格液诱导亚低温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降温技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冷却后治疗烧伤患者创面瘙痒的效果。方法将120例Ⅱ度烧伤愈合过程中创面瘙痒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室温生理盐水组、低温10℃生理盐水组、室温0.5%利多卡因组、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分别用各自组的溶液按规定计量予以创面喷涂治疗,比较各组间止痒效果、止痒起效时间和缓解间隔时间。结果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止痒的有效率达93%,与另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生理盐水组与0.5%利多卡因组相比较,低温10℃比室温条件下在止痒的起效时间方面有显著效果;低温10℃0.5%利多卡因组在止痒的缓解间隔时间与低温10℃生理盐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利多卡因冷却后喷涂烧伤创面可有效缓解Ⅱ度烧伤患者的瘙痒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银花洗液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服用索拉菲尼后并发手足水疱的效果,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方法选取口服索拉菲尼后发生手足水疱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尿素软膏外涂,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金银花洗液浸泡。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3%,优于对照组的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94,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为(8.5±4.2)d,优于对照组的(11.8±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2,P〈0.05)。结论金银花洗液对促进原发性肝癌患者服用索拉菲尼后并发手足水疱愈合有明显效果,且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