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uth factor,HGF)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表达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及其抑制物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影响,从而探讨HGF在糖尿病肾病中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刺激组及HGF干预组,通过MTT比色测定不同时间、不同HGF浓度对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中MMP-9、TIMP-1、TGF-β1、HGF以及Ⅳ型胶原(Ⅳcol)的含量;以RT-PCR法检测系膜细胞MMP-9,TIMP-1、TGF-β1及HGF基因的表达。结果同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刺激系膜细胞增生,HGF可以抑制高糖引起的系膜细胞增生。通过外源添加HGF可以显著抑制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Ⅳcol、TIMP-1及TGF-β1的分泌,但对高糖条件下系膜细胞MMP-9的分泌则无显著影响。同高糖刺激组相比,外源HGF使系膜细胞MMP-9及HGF基因表达明显增强,而显著抑制系膜细胞TIMP-1及TGF-β1基因的表达。结论HGF对于高糖条件下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这一作用可能同以下途径有关:HGF抑制高糖刺激所导致的系膜细胞增生;HGF抑制TIMP-1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促进MMP-9mRNA表达,从而调节MMP-9与TIMP-1之间的比例促进ECM降解;HGF显著抑制TGF-β1mRNA表达及蛋白合成,并且促使内源HGFmRNA表达增高,从而恢复TGF-β1与HGF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糖下系膜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层粘连蛋白(LN),胶原蛋白IV(colⅣ)的动态改变,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杂交、酶谱分析法及ABC-EHSA法检测。结果:随着高糖作用时间的延长,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分泌TIMP-1,TGF-β1,LN、colⅣ逐渐增加,分泌MMP-2、MMP-9逐渐减少。结论:高糖引起系膜细胞套泄TGF-β1异常增加,同时有MMPs/TIMPs、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的失衡,是DN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GMC分为高糖组(30mmol/L)、正常糖组(5.4 mmol/L)和高糖+补肾活血组方中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GMC上清液中Ⅳ型胶原的分泌;免疫细胞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MMP-2、MT1-MMP、TIMP-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糖组比较,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高糖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Ⅳ型胶原分泌明显增加,MMP-2、MT1-MMP表达减少,TIMP-2表达升高(p<0.01)。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可以上调MMP-2的表达,下调TIMP-2的表达。结论 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可以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从而防治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GMC分为高糖组(30mmol/L)、正常糖组(5.4 mmol/L)和高糖+补肾活血组方中药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GMC上清液中Ⅳ型胶原的分泌;免疫细胞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FCM)检测MMP-2、MT1-MMP、TIMP-2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糖组比较,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高糖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Ⅳ型胶原分泌明显增加,MMP-2、MT1-MMP表达减少,TIMP-2表达升高(p<0.01)。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可以上调MMP-2的表达,下调TIMP-2的表达。结论 补肾活血法组方中药可以加速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从而防治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RB3在非诺贝特抑制高糖诱导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作用其机制。方法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
组(N,5.5 mmol/L 葡萄糖)、高糖组(H,25 mmom/L 葡萄糖)、高糖+不同浓度的非诺贝特组(FN,10、50、100 μmol/L)。采用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
察TRB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RB3、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高糖能够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01);非诺贝
特能够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P<0.001),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非诺贝特干预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非诺贝特可以使
系膜细胞发生G1/S期阻滞;正常组、高糖组胞浆有少量TRB3蛋白表达,但高糖不能促进TRB3表达增多,随着非诺贝特浓度的
增加TRB3表达量增多,P-AKT表达逐渐降低。结论非诺贝特可以促进TRB3的表达;TRB3可能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使肾
小球系膜细胞发生G1/S期阻滞从而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6.
胡波  李锋  李敏  王胜春  李军昌  王汉民  张雅萍 《医学争鸣》2007,28(18):1667-1669
目的:探讨泽黄煎剂对MMP-2,TIMP-1,TGF-β1,Ⅳ-C,LN和FN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表达的调节及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只.用高糖高脂饲料刺激、加小剂量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16周末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MMP-2,TIMP-1,TGF-β1,Ⅳ-C,LN和FN的表达,同时检测血糖、尿蛋白及肾功能.结果:对照组、观察组与模型组比较,TGF-β1,TIMP-1,Ⅳ-C和LN的表达减少(P<0.05),FN的表达减少(P<0.01),MMP-2的表达增高(P<0.05).同时,MMP-2及Ⅳ-C表达的改变分别与尿蛋白排泄率升高相关(P<0.05).结论:肾组织中的MMP-2,TIMP-1,TGF-β1,Ⅳ-C,LN和FN的表达改变与糖尿病肾病(DN)有关,泽黄煎剂通过调节上述指标而对DN的治疗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中一氧化氮(NO)合成的变化,以及上述变化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按干预方法分为正常组(NG组,5.56 mmol·L-1 DMEM),高糖组(HG组,25 mmol·L-1 DMEM)、一氧化氮供体组(SNP组,5.56 mmol·L-1 DMEM+100 μmol·L-1 SNP)、NO清除剂组(C-PTIO 组,25 mmol·L-1 DMEM+200 μmol·L-1 C-PTIO),以Griess比色法测定培养上清中NO水平;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Ⅳ型胶原、层黏蛋白含量.结果 高糖培养条件下上清中NO增多(P〈0.05),Ⅳ型胶原、层黏蛋白含量增加(P〈0.01),应用C-PTIO可显著降低上清中NO的含量,Ⅳ型胶原、层黏蛋白的含量也降低.结论 高糖可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NO,异常增多的NO又可导致系膜细胞中Ⅳ型胶原、层黏蛋白的积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参地颗粒治疗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的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慢性血清病法复制MsPGN模型.将37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8)、贝那普利组(n=9)和参地颗粒组(n=10).常规生化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Ⅳ型胶原(collagen-Ⅳ,Col-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MMP-9和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参地颗粒组和贝那普利组大鼠24hUP水平,血清FN、Col-Ⅳ水平,以及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显著降低(P<0.05);参地颗粒组血清和肾组织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TIMP-1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MMP-9/TIMP-1比值显著升高(P<0.05).给药4周和8周后,参地颗粒组24hUP均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血清和肾组织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贝那普利组(P<0.05).结论 参地颗粒可以降低MsPGN大鼠24hUP,降低肾脏细胞外基质含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体内MMP-9水平、下调TIMP-1水平及升高MMP-9/TIMP-1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GF-β1反义寡核苷酸(antioligodeoxynucleotide,antiODN)对高糖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9、TGF-β1、collⅣ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酶谱分析法及ELISA法观察TGF-β1antiODN对高糖下系膜细胞表达细胞因子TGF-β1mRNA以及MMP-9、ECM主要成分COLLⅣ等蛋白的调控。结果TGF-β1antiODN可阻止高糖引起的TGF-β1mRNA表达增加,尤其高浓度的TGF-β1antiODN作用明显,48h基本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p>0.05);TGF-β1antiODN可以阻止高糖下系膜细胞分泌MMP-9蛋白减少及collⅣ增加;TGF-β1正义寡核苷酸(senseoligodeoxynucleotide,senseODN)、TGF-β1错义寡核苷酸(missoligodeoxynucleotide,missODN)无论高浓度还是低浓度都没有上述作用。结论TGF-β1antiODN可以通过减少TGF-β1mRNA的表达而使MMP-9表达接近正常,从而减少系膜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TGF-β1与瘢痕的关系。方法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TGF-β1处理,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上清液中MMP-1、MMP-2和TIMP-1的水平。结果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MMP-1、MMP-2和TIMP-1的生成量显著高于正常皮肤(P〈0.01);加TGF-β1处理后,瘢痕疙瘩中成纤维细胞MMP-1的分泌量显著降低(P〈0.01),MMP-2的分泌量显著升高(P〈0.01),而TIMP-1的分泌量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显示MMP-1、MMP-2和TIMP-1增加,TGF-β1在生成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糖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及细胞外基质成分(ECM)的影响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大鼠GMCs为实验对象,培养4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测定GMCs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GSK-3β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高糖条件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外基质成分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及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结果高糖明显诱导GMCs增殖并抑制GSK-3β磷酸化,EGCG和GSK-3β特异性的抑制剂TDZD-8均能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生,并增加GSK-3β磷酸化水平。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分泌的FN、ColⅣ及LN明显增加(P〈0.05),EGCG能抑制上述作用。结论EGCG通过GSK-3β信号通路抑制高糖诱导的GMCs增殖,并能抑制GMCs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延缓糖尿病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系膜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ase,MMP)2、9的影响.方法 将体外培养系膜细...  相似文献   

13.
观察蜕皮甾酮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es细胞株,分低糖组、高糖组、甘露醇组、乙醇对照组、高糖+蜕皮甾酮组(EDS组)、高糖+苯那普利组,分别作用12h、24h、48h,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Col1V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TGF—β1及Smad7mRNA的表达。结果:(1)c01Ⅳ表达的变化: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colⅣ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EDS组及苯那普利组Col1V表达显著减少(P〈0.01),EDS组与苯那普利组无显著差异(P〉0.05);(2)TGF—p1及Smad7mRNA的表达: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24hSmad7基因表达明显增加(P〈0.01),24h、48hTGF—B1基因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24h、48hEDS组及苯那普利组Smad7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GF—B1基因表达均显著减少(P〈0.01),EDS组与苯那普利组之间Smad7、TGF—B1基因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蜕皮甾酮能减少高糖培养大鼠MCs细胞外基质的增加。(2)蜕皮甾酮能下调TGF—β1 mRNA的表达、上调Smad7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L158,809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西拉普利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成因子(TGF—β1)表达和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不同葡萄糖浓度(5.6mmol/L和30mmol/L)和药物浓度(1、10、100和500μmol/L)下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于24、48和72h后测定细胞增殖。然后将系膜细胞分为低糖(5.6mmol/L)对照组(LG)、高糖(30mmol/L)对照组(HG)、L158,809(10μmol/L)组和西拉普利(10μmmol/L)组,48h后,分别用RT-PCR法测定TGF-β1表达,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胶原浓度。结果: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对照组系膜细胞过度增殖,细胞上清液中TGF-βl、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胶原浓度明显升高,TGF-βlmRNA表达也显升高;而L158,809组和西拉普利组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糖对照组,且TGF-β1mRNA水平亦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高糖可刺激体外培养系膜细胞过度增殖,TGF-β1表达增高,ECM蛋白分泌明显增加,而L158,809和西拉普利均可抑制高糖环境下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缬沙坦及中药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extract,GBE)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的影响,探讨三者单独应用及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异同,从而为GBE与卡托普利或缬沙坦联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HBZY-1大鼠MC,分为9组(每组n=3):①正常对照(NC)组;②甘露醇(MA)组;③高糖(HG)组;④溶媒(DMSO)组;⑤GBE组;⑥卡托普利(Cap)组;⑦缬沙坦(Val)组;⑧GBE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GC)组;⑨GBE和缬沙坦联合用药(GV)组。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胞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抗氧化指标的水平,RT-PCR法测定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GBE、卡托普利、缬沙坦以及联合用药均可提高高糖环境中MC的抗氧化能力,且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更强;GBE、卡托普利、缬沙坦以及联合用药均可抑制高糖诱导的TGF-β1mRNA水平上调,联合用药组作用较强。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时对大鼠MC的细胞保护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缬沙坦及中药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extract,GBE)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的影响,探讨三者单独应用及中西药联合应用时的异同,从而为GBE与卡托普利或缬沙坦联合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体外培养HBZY-1大鼠MC,分为9组(每组n=3):①正常对照(NC)组;②甘露醇(MA)组;③高糖(HG)组;④溶媒(DMSO)组;⑤GBE组;⑥卡托普利(Cap)组;⑦缬沙坦(Val)组;⑧GBE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GC)组;⑨GBE和缬沙坦联合用药(GV)组。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胞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抗氧化指标的水平,RT-PCR法测定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GBE、卡托普利、缬沙坦以及联合用药均可提高高糖环境中MC的抗氧化能力,且联合用药组的作用更强;GBE、卡托普利、缬沙坦以及联合用药均可抑制高糖诱导的TGF-β1mRNA水平上调,联合用药组作用较强。结论中西药联合应用时对大鼠MC的细胞保护作用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7.
杜月光  柴可夫  赵天喜 《浙江医学》2009,31(9):1205-1207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R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正常对照组、ox-LDL组、罗格列酮组、罗格列酮+ox-LDL组RMC内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同时采用MTT法检测各组RMC增殖水平,并予ELISA技术检测上清液中TGFβ1、层粘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蛋白的含量。结果罗格列酮+ox-LDL组RMC增殖水平较ox-LDL组降低,且RMC表达的TGFβ1 mRNA水平和分泌的TGFβ1、FN、ColⅣ蛋白水平均较ox-LDL组降低(均P〈0.05或0.01)。结论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ox-LDL诱导的RMC增殖和ECM及TGFβ1的分泌,从而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缬沙坦及中药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高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肥大的影响,探讨三者单用及合用时的异同。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分为正常(NS)组、甘露醇(MA)组、高糖(HG)组、溶媒(DMSO)组、GBE组、卡托普利(Cap)组、缬沙坦(Val)组以及GBE和卡托普利联合用药(GC)组、GBE和缬沙坦联合用药(GV)组。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变化情况。结果对高糖引起的细胞肥大,GBE单用、GBE联合Cap、GBE联合Val均可有效逆转,而Cap和Val单用时无此作用;对高糖诱导的细胞增殖,Cap、Val单用以及GBE联合Cap、GBE联合Val均可使其逆转,但GBE对其无明显影响。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和卡托普利、缬沙坦联合应用时对大鼠MC的细胞保护作用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