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用一些药物填敷在小儿脐部以治疗部分小儿疾患收到一定疗效。现简介如下: 一,腹泻李××,男,2岁。1977年8月12日诊。患儿反复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日4~6次已半年。伴纳差、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腹泻,用温中散寒的“止泻散”(炒五倍子10克,干姜10克,吴萸6克,公丁香5克,川椒5克,广木香5克)研末,酒或醋调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填敷2次后腹泻次数减少,3次后泻止纳增。继续填敷2次并配服中药而收全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保济丸敷脐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补液、促消化、调整肠道菌群、止泻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保济丸敷脐(组方为:焦山楂、炒六神曲、制半夏、茯苓、陈皮、连翘、炒莱、菔子、炒麦芽,),每日1次,每次取保济丸2袋,捣碎为散,加入适量生姜汁及凡士林调和,纱布敷贴于脐部神阙穴处。疗程均为7d,对两组总体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治疗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济丸敷脐治疗小儿伤食型腹泻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正> 十余年来,用自拟消化散外敷脐部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药物组成及用法炒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焦山楂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克。取上药一料,共研细末,加淀粉1~3克,用白开水稠成稠糊状,临睡前敷于患儿肚脐部,再用绷带固定即可。第二天早上取下,每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乳食停滞加陈皮6克,酒大黄5克;脾湿困中加白扁豆10克,苡米10克;  相似文献   

4.
陈朝霞 《河北中医》2007,29(9):784-786
目的 观察加用免煎中药颗粒调敷脐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将123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拟定腹泻一号方、二号方免煎中药颗粒剂辨证调敷脐部.2组均3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比较,治疗组湿热泻总有效率97.2%,寒湿泻总有效率92.6%;对照组湿热泻总有效率87.5%,寒湿泻总有效率78.6%.2组同证型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用免煎中药颗粒外敷脐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祖传验方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1975年以来,笔者应用祖传验方止泻散治疗小儿腹泻320例,疗效较为满意,兹介绍于下。止泻散方:白术(伏龙肝研末炒)200克、山药(麸炒)200克、枣树皮(炒黄)150克、车前子(盐炒)150克。上药共粉碎为细末,1岁以内的婴儿每次服0.5~1克,2~3岁每次服2~3克,4~6岁每次服3~4克。日服3次,均饭  相似文献   

6.
<正>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从1982年11月至1983年1月,我们以脐敷止泻散配合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本病25例,收到一定的疗效。一、病例选择及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每日排水样带有不消化乳瓣稀便5次以上的门诊病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6个月以内4例,7~12个月8例,1~2岁13例。发病时间均为1~2天。伴发热者9例,单纯腹泻者16例。二、治疗方法:(1)脐敷止泻散的组成及用法:胡椒2份,肉桂2份,丁香1份。共研细末,每次5克,用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神厥穴),并以纱布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用药1次。(2)七味白术散组  相似文献   

7.
来稿摘登     
<正> ▲李友明(吉林辉南县中医院)报道川中药洗脚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24例。一般经治1~4天而愈。药用艾叶50克,白胡椒25克,  相似文献   

8.
小儿腹泻是秋季的常见疾病之一,多系病毒感染。近年来发现一些药物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云南白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沈氏用云南白药1克,加60~70%乙醇调成糊状敷于脐窝并用风湿膏固定,有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者给予液体疗法,体温超过39度者给予退热药物。用此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0例,1天治愈者21例,2天治愈者12  相似文献   

9.
<正> 云南白药外敷脐部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效.笔者曾治疗1~5岁小儿腹泻200例,一般症状为黄色稀水样大便,可伴发热,不伴脓血便.用云南白药0.25g与75%酒精调成糊状,涂于纱布上,再敷在脐部,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予口服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口服补液盐(ORS)或静脉补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予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 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 5%(P 0. 05);观察组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推拿联合脐部贴敷治疗小儿腹泻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能明显缩短患儿腹泻时间,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自 1 997年以来 ,我院采用肉豆蔻粉贴敷脐部的方法治疗腹泻 2 60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肉豆蔻 1 5 g,雄黄 1 g,共研为粉剂。取研好的粉剂 1~ 2 g(能盖满脐部为准 ) ,置于玻璃片上或瓶盖内 ,用陈醋 1~ 3滴稍加搅拌 (不要成糊状 )。用竹签取追风膏药泥约  相似文献   

12.
《陕西中医》2016,(7):808-809
目的:探讨中医腹部按摩与脐部敷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210例,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5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腹部按摩与脐部敷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脐部敷山莨菪碱治疗,连续治疗1个疗程(10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6%(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有1例出现轻微的腹泻症状,继续接受治疗症状消失;对照组有1例出现皮肤潮红、1例腹泻,但不需停药,继续治疗症状会自行退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儿肠套叠复发率为1.9%,低于对照组患儿肠套叠复发率9.5%(P0.05)。结论:采取中医腹部按摩与脐部敷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复发率较低,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理想方法,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脐疗法,系指将药物制成适当剂型敷于脐部,或在脐部给予某些物理刺激(如艾灸、热熨等)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实,笔者在儿科临床中每多应用之。现举述如下: 一、腹泻药物组成;吴茱萸15克,公丁香、淡干姜各4克,小茴香3克,黄连5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功用:温脾祛寒,化湿止泻。适应证:虚寒性腹泻。用法:每次取上药末5克,用温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消炎止痛膏或麝香膏等胶布封贴,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一般1~3次即可痊愈。同时,可以用热水袋隔衣热熨半小时左右,早晚各1次。[案1] 王×,女,4岁。患儿吐泻3日,泻出黄绿色水样便。今日加剧,已行10余次,伴腹痛,腹胀。来诊时呕吐3次,尿少,有低热,眼眶下陷,神疲乏力,经用上方敷脐,一天呕止,腹胀、腹痛、腹泻明显减轻,尿量增加。如法再敷一次,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14.
敷脐散治疗小儿腹泻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制敷脐散治疗小儿腹泻 1 2 0例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0例中 ,年龄 2~ 5个月者 1 0例 ,6~ 1 2个月者 40例 ,2~ 5岁者 70例 ;病程 2天至半个月不等 ;多数患儿每天腹泻 5~ 1 0次。所有患儿均经常规检查排除菌痢 ,服痢特灵、诺氟沙星等抗菌药无效。2 治疗方法2 .1 药物组成与制备 敷脐散由公丁香 1 0 0 g、吴茱萸 2 0 0 g、炒白术 5 0 g组成。上药烘干 ,共研细末 ,混匀装瓶备用 ,密封 ,防止挥发损失药效。2 .2 用法 取敷脐散 1~ 2 g,用生姜或葱白汁将药调成糊状 ,稍加热纳入患儿脐部 ,然后用…  相似文献   

15.
1 治疗方法 白术散药物组成:白术10g,茯苓10g,藿香叶3g,木香10g。共混匀研末,用细纱布2层包裹,敷于小儿脐部,日1次,1~2h,7d为1疗程。敷贴过程注意脐部消毒,认真敷盖,柬带加以固定,加强护理,避免小儿手抓拭擦等。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从1982~1986年,用自拟五味秋泻饮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一、一般资料:50例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2岁8个月;每日腹泻10次以下者9例,11~20次者34例,21次以上者7例。二、处方及用法:土茯芩20~50克,白术(土炒)6~15克,葛根(煨)6~12克,鸡内金(炒)3~10克,藿香6~10克。每日1剂,水煎服。重者每日可服2剂。辨证加减:热泻加板蓝根、金银花;寒泻加煨姜、木香;初泻加泽泻、车前子;久  相似文献   

17.
吴茱萸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吴茱萸研细面外敷脐部治疗小儿腹泻5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婴幼儿腹泻常伴有呕吐 ,服中药较为困难 ,为此 ,笔者采用吴茱萸研细面 (干面或用醋调均可 ) ,一次 0 5 g~ 1g外敷脐部 ,用胃安青 (或伤湿止痛膏 )固定  相似文献   

18.
笔者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婴幼儿腹泻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自拟“止泻汤”治疗婴幼儿腹泻(以轻型或较重型为主),经数百例临床验证,疗效颇佳,兹介绍于后,敬请同道指正。【药物组成】党参6~8克,茯苓、泽泻各6~9克,白术(土炒)5~7克,车前子(包煎)7~9克,楂曲各4~6克,桂枝3克,乌梅10克,甘草2克。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宪兰 《中医杂志》1995,36(4):201-202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吴萸研细面,外敷脐部治疗小儿腹泻。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婴幼儿腹泻常伴有呕吐,服中药较为困难,笔者采用外治法,用吴萸研细面(干面或用醋调均可),一次0.5g~1g外敷脐部,用胃安膏(或伤湿止痛膏)固  相似文献   

20.
敷脐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敷脐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方法:纯中药散剂敷于脐部,一日一次,收集近年来300例小儿秋季腹泻。结果:临床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占48%;有效占48%;无效占4%;总有效率占96%。其中大部分都属门诊病例。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而且无毒副作用、无痛苦、小儿容易接受等特点。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