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房成形术对心脏形态和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二尖瓣置换加左房成形术的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患者分为两组,A组:单纯二尖瓣狭窄(MS)26例;B组:二尖瓣狭窄并二尖瓣关闭不全(MSMI)22例。于手术前和手术后两周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两组心脏左心房收缩末期径(LASD)术后均明显下降(P<0.01);A组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于手术后明显增加(P<0.01),而B组心肌重量指数(LVMI)轻度下降(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心功能(EF)均有提高(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加左心房折叠成形术对术前左心功能不全的风心病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患者的心脏缩小和心功能的恢复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巨大左心房(GLA)定义为左心房直径≥65 mm。除个别病例外,大多数GLA伴发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尤以二尖瓣疾病多见。从左心房解剖位置看,在其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压迫毗邻脏器如左心室、主支气管、肺组织等造成心肺功能障碍。此外,GLA增加血栓栓塞事件风险,促进心律失常发生,尤其是心房颤动(AF)。GLA的手术指征主要为伴有心内或者心外脏器受压表现。常用手术方式为左心房减容术(LAR)。随着AF外科治疗的认识发展,心房大小被认为是AF外科消融术后手术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LAR在AF患者中的应用一度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笔者旨在复习、总结GLA在同期二尖瓣、AF外科治疗中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
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常可引起左心房的显著扩大,甚至形成巨大左心房。巨大左心房可对左心室、支气管和肺等产生明显的压迫而严重影响心肺功能,增大手术风险,影响术后恢复,单纯瓣膜矫治疗效有限。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作者单位对40例瓣膜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的外科病例同期进行左心房折叠,术后近早期疗效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左心房折叠(LAP)与射频消融(RFA)对重症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38例重症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左心房内径>100 mm,心胸比(C/T)>0.8]患者,随机分为三组:LAP组16例(二尖瓣置换+LAP)、RFA组10例(二尖瓣置换+RFA)和对照组12例(二尖瓣置换)。观察术中、后临床指标,并随访3~40个月,比较三组术后左心房大小、心功能改善及窦性心律恢复率等指标。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对照组2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和肺部感染,RFA组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LAP组体外循环时间、ICU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低心排综合征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RFA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 ICU 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及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资料相比较,三组患者左心房内径[LAP组(P<0.01)、RFA组(P<0.05)、对照组(P<0.05)]均较术前明显缩小;术后三组患者C/T均明显缩小(P<0.01);NYHA 心功能分级示术后三组患者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三组 LVEF 均明显升高[LAP组(P<0.01)、RFA组(P<0.05)、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比较, LAP组在左心房内径(P<0.01)、C/T(P<0.05)、NYHA分级(P<0.05)以及LVEF(P<0.05)方面均有显著差异;而 RFA 组的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患者窦性心律恢复率在术后3个月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随访的3~40个月中,1例失访,1例于2年后死于脑卒中,其余患者心脏大小、C/T以及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重症二尖瓣病变合并巨大左心房的患者,LAP术可以明显改善心肺功能,安全、高效,优于RFA术,而RFA术并没有明显提高术后窦性心律的恢复率,需慎重选择。LAP联合RFA能否进一步提高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北京协和医院心外科成功为一例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巨大左心房的女性患者实施了原位自体心脏移植、巨大左房减容手术;术中心脏离体约40min,在此期间还完成了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手术。  相似文献   

6.
杨莉 《新医学》2007,38(7):427-428
1引言 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可单独发生,也可二者并存。UCG检查是诊断心脏瓣膜病最常用、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超声显像技术通常能够确定二尖瓣或瓣下结构损害的部位、性质、程度,同时可观察心房、心室的大小变化、评价心功能状态及检出左心房血栓等并发症,对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在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和左房折叠术(LAP)治疗巨大左心房慢性房颤(AF)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60 mm或左心房客积指数≥55 mL/m2的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辫置换术与冲洗式单极射频消融术,其中同期加行左房折叠术(LAP组)23例,未加行LAP术的23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观察手术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心电活动的变化.随访1年.结果:LAP组和对照组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分别占82.6%和56.5%(P<0.01)、心功能改善级别分别为1.71±0.65和0.78±0.63(P<0.01)、手术后LAVl分别为39.88±11.02和51.86±13.09(P<0.01)、LAEF分别为(64.04±6.81)%和(55.69±5.32)%(P<0.01).结论:对合并巨大左心房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慢性AF患者,实施二尖瓣置换术和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同期加行左房折叠术,更能有效消除AF,使窦性心律得以恢复和维持,使左心房、心室收缩功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疗效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左心房内径与二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压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单纯二尖瓣狭窄成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患者临床资料,按有无心房颤动分为窦性心律组(122例)与心房颤动组(120例),分别对2组左心房内径、瓣口面积、左心房平均压力进行相关分析,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窦性心律组和心房颤动组的左心房内径与瓣口面积、左心房平均压呈直线相关,瓣口面积与左心房平均压亦呈直线相关;窦性心律组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左心房内径=52.147-6.756×瓣口面积+0.158×左心房平均压,方程检验的F值=12.346(P0.01);心房颤动组得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左心房内径=51.609+0.179×左心房平均压,方程检验的F值=4.472(P0.05)。结论:单纯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左心房压力是影响左心房内径的重要因素,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发挥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经食道及经胸壁心脏超声对二尖瓣病变的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以经食道心脏超声(TEE)技术对32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二尖瓣病变多参数探测,其中19例同期经胸壁心脏超声(TTE)资料完整者作为对照。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及方法病例选择32例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男8例,女24例;年龄19~62(平均40)岁。临床诊断单纯二尖瓣狭窄26例,包括近期体循环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二尖瓣口面积(MVA)和左心房左心室压力及内径的关系,方法:28例手术成功二尖瓣狭窄患者分成中度狭窄组(15例,A)和重度狭窄组(13例,B),对其术前术后指标进行检验和直线回归统计分析。结果:1周内A组左心房内径和B组左心室变化不明显(P>0.05),A组的左心房内径缩小值,左心房压力下降值,MVA扩大值、扩大率均<B组(P<0.01),左心室内径扩大值>B组(P<0.01),其科指标无差异(P>0.05);术前MVA与术后MVA扩大率,左心房内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P<0.01)影响术后左心房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术前MVA,术前左心房内径和术后MVA扩大率。据术前MVA的大小可估计术后MVA、左心房、左心室压力和内径的变化。结论:PBMV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更明显,有适应征者应积极进行此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仍是我国目前常见的心脏手术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对那些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径(LVEDD) >65 mm、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本院自1993年6月至2001年6月共对67例巨大左心室、心功能Ⅲ~Ⅳ级的瓣膜病患者进行二尖瓣膜置换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6例心脏病患者,均接受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76例心脏病患者共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281例,总检出率为32.08%;男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80岁以上年龄段疾病检出率最高,显著高于70~79岁及60~69岁人群(P<0.05)。281例患者中单纯主动脉瓣受累占比61.57%,单纯二尖瓣受累占比18.86%,主动脉瓣、二尖瓣同时受累19.57%。主动脉瓣狭窄49例,二尖瓣狭窄7例;瓣膜功能障碍87例,主动脉瓣反流占70.11%,二尖瓣反流18.39%。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作为疾病诊断检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巨大心脏瓣膜置换术6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尖瓣瓣膜置换术仍是我国目前常见的心脏手术之一.如何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对那些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径(LVEDD)>65 mm、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总结.本院自1993年6月至2001年6月共对67例巨大左心室、心功能Ⅲ~Ⅳ级的瓣膜病患者进行二尖瓣膜置换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陶婷  李嫣然  赵咏桔  杜萱 《检验医学》2010,25(6):433-434
目的探讨老年无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与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的关系。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排除心、肾功能不全及房颤、心室肥厚。依据左心房内径分为左心房内径增大组(45例,左心房内径≥40 mm)及左心房内径正常组(45例,左心房内径〈40 mm)。心脏重构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房内径增大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左心房内径正常组(P〈0.01);左心房内径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在老年不伴心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左心房内径的增大而升高。提示NT-proBNP可作为此类高血压患者左心房重构的生化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使用雷米普利治疗前后心房内径变化情况。方法:100例合并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给予雷米普利片(5~20mgqd)治疗,随访12月,观察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变化情况。结果: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左心房内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减小(35.08±4.12vs38.15±3.82mm,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心房扩大的高血压病患者,应用雷米普利药物治疗,能够明显减轻左心房扩大,改善高血压病导致的心脏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37岁,主诉2个月来消瘦,活动后心悸气短,失去劳动力,于2003年1月首次就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左心房左后上方见10.7 cm×7.2 cm混合回声自心脏外侵入左心房,左心房后上壁消失,肿块最大径位于心脏外,占据左心房近2/3,并造成二尖瓣环狭窄.脉冲频谱显示为双向涡流(图1A,B,C,D),心包少量积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收集155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临床资料,将最终确诊为心脏瓣膜钙化的85例患者设为病例组,未出现心脏瓣膜钙化的7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钙化性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指标特征。结果:85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中,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检出率为89.41%(76/85),其中主动脉瓣膜钙化患者42例,二尖瓣钙化患者21例,联合瓣膜钙化患者13例,无钙化患者9例;85例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瓣膜反流共52例,占61.18%;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瓣膜狭窄共24例,占28.24%。病例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具有明显特征,经检查可发现存在左心室重构及左心功能减退的倾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影像学依据,且操作简单、安全无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经胸超声心动图显像特点及其发病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450例年龄60 ~89岁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110例,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超声显像特点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为24.4%.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P<0.001).不同年龄段,发病部位单纯主动脉瓣发病率显著高于单纯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二尖瓣(P<0.05),单纯主动脉瓣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有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及高脂血症患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无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及高脂血症患者(均P<0.05).结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以主动脉瓣病变多见,其发病与年龄、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及高脂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收治8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形成,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房血栓形成64例,漏诊16例。80例均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施行二尖瓣置换术及左心房血栓清除术,漏诊者于术中诊断左心耳血栓6例、左心房附壁片状新鲜血栓6例、肺静脉开口处血栓4例。术中建立体外循环后,探查血栓的性质、范围,清除血栓,继之按常规方法置换二尖瓣。结果本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和左心室破裂。72例随访1年,心功能恢复良好,复查心脏超声未见血栓。结论术前行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有助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诊断,术中彻底清除血栓,保持左心房内壁完整,术后给予合理抗凝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危重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术中心肌保护和围术期的处理。方法:1992年1月至2004年4月共为64例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了瓣膜置换术,主要高危因素有左室功能重度不全、巨大左室、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心源性恶液质和小左心室等;行二尖瓣置换28例,主动脉瓣置换20例,二尖瓣与主动脉瓣置换16例。结果: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30例次,主要为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室颤和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早期死亡10例;随访46例,随访6个月至11年,晚期死亡6例,主要原因为心功能衰竭。晚期存活患者心功能I级8例,II级23例,III级7例,IV级2例。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和术后早发现和早处理并发症,可提高危重瓣膜病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