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监测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1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行心电监护并观察,及时处理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果: 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除1例心室颤动患者家人拒绝除颤自动出院外,其余均抢救成功好转出院。结论: 早期完善的心电监护能及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并及时处理,利于早期救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恶性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对策。方法 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心电监护并观察,及时处理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果 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结论 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救治,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王丽芬 《吉林医学》2013,(33):7054-7054
目的:研究并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相关护理方法以及急救措施。方法:有效积极的护理并救治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结果:为了能在早期尽快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开始对病情的严密观察和心电图与生命体征严格监测。结论:带有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患者的死亡数量对恶性心律失常能否及早处理与发现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陇文菊 《当代医学》2010,16(33):91-92
目的浅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实施相应的监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并观察,及时处理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果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在心肌梗死时均可发生,但以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也是心肌梗死最主要的猝死原因。结论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梗死患者的早期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钟俊 《中外医疗》2010,29(4):167-167
作者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变化,可早期发现恶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早期救治,同时合并其它有效护理能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观察,探讨其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根据有无恶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间QTd、QTcd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10例AMI患者有34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平均QTd、QTcd值分别为96.24±7.58毫秒和102.04±6.42毫秒;76例患者未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平均QTd、QTcd值分别为63.76±9.37毫秒和68.21±5.98毫秒,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QTcd值增大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密切相关,QTd或QTcd值越大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QT离散度可作为预测恶性心脏事件的一项重要而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时昆  安丽萍  席晶 《黑龙江医学》2012,36(8):626-627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梗24 h内严密观察心电变化,以早期发现致死性恶性心律失常并给予及时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心电监测分析,发现24例患者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通过及时的抢救治疗措施,患者均病情平稳。结论急性心梗24 h内心电监护是关键,护士要具备对恶性心律失常的紧急判断能力及精湛的护理技术,以便能及时发现、及时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生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9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心电图分为Ⅰ组31例(单纯下壁心肌梗死)、Ⅱ组30例(下壁并发前壁心肌梗死)、Ⅲ组8例(下壁、正后壁并右室心肌梗死);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与分析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Ⅰ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Ⅲ组(P<0.05)。结论:下壁、正后壁合并右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较高,要密切观察其症状、体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王茜  阚新梅  梁晓丽  李娟  阙静 《安徽医学》2010,31(11):1364-1365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措施,掌握急诊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结果 1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10例患者抢救成功。结论熟练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及观察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反馈信息予医师并提供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2010年7月-2013年5月收治的76例发病6h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镇静、溶栓、抗凝、抗心律失常及(或)PCI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胸痛次数和心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有显著改善,而1周内恶性心律失常次数及病死率则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中应用美托洛尔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病风险,减少病死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2周)心率变异性(HRV)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级以上)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AMI患者,按修正Lown分级标准分类,分成2组:AMI组(23例,LownⅡ级以下)和恶性组(37例,LownⅢ级以上合并AMI),发病后第2周作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另选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AMI组HRV多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组HRV明显低于AMI组。结论HRV的下降反映了AMI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与恶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QT间期离散度(QTD)、JT间期离散度(JTD)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并计算AMI体表心电图QTD、JTD,并与5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AMI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组QTD,JTD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前壁心面梗死组的QTD、JITD明显大于下壁心肌梗死组(P〈0.05)。结论 QTD、JTD增加是AMI早期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氨酰心安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59例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者随机分组,30例给予小剂量氨酰心安治疗,并与29例应用利多卡因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氨酰心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利多卡因组为86.21%,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氨酰心安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血清钾在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变化趋势及其意义。方法本文总结了我院1999年1月~2001年6月来5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检测其急性心肌梗塞发生12h内、13~24h、25~48h以及48h以后的血清钾浓度,并进行统计学研究,了解其动态变化趋势,以及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①急性心肌梗塞12h内常出现一过性的血钾降低。②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塞部位有相关性,累及右室合并下壁梗塞者低血钾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前壁,组间血钾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下壁及下壁合并后壁梗塞者较少低血钾发生。③血钾下降程度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呈正性相关。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常伴有低血钾情况,而且合并有室性心律失常,低血钾与急性心肌梗塞部位有相关性,急性心肌梗塞在发病初期(12h内),伴随低血钾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又是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和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初期的低血钾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王庆涛  王玉璟 《海南医学》2016,(23):3890-389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饮食结构的变更、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血管危急重症,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尽管医疗环境有所改善,冠心病仍然占据着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病因的重要位置,其中又以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占首位.而且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后恶性心律失常的致死率极高,故对恶性心律失常进行早期预测、评估、处理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仍然没有确切的指标可预测MI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不过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心肌梗死后一些常规指标的变化与恶性心律失常呈现相关性.本文将其中一些研究做一综述,为心血管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心肌梗塞(MI)后心变异(HRV)规律及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AECG)时域分析方法对急性心肌梗塞(AMI)、阵旧性心肌梗塞(OMI)进行观察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AMI患者多项HRV时域指标显著减低,OMI患者HRV减低程度减轻,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与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者比较,HRV明显减低。结论MI后心律失常的发生与HHV减低密切相关,MI后检测HRV具有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珂  秦英姿 《西部医学》2013,25(9):1374-1376
目的观察采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2例和尿激酶组50例。比较两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缺血、左室功能、出血、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死亡率无差异,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比较,相关冠状动脉再通率和出血率较高,心肌缺血改善情况和左室功能较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出现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AMI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具有更好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β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6例,均为前壁(广泛前壁)AMI患者,在常规治疗(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或倍他乐克3.125~12.500mg,每日2或3次(Bid或Ti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到25—50mg,Bid或Tid。2例经多次电击复律及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未能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先稀释后静脉注射5~10mg,继以1-2mg/min静脉滴注,约30min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维持2d后改口服阿替洛尔12.5~50.0mg,Bid或Tid。结果 6例中抢救成功5例.死亡1例,存活率83.33%。除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开始阶段2例表现一过性低血压,1例因心功能不全猝死外,未见心功能恶化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早期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30例患者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再通25例,再通率83.33%;未通5例。再通病例中均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包括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室性早博7例,短阵室速4例,室颤2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死亡6例均为窦性心动过缓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早期溶栓仍然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措施,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缓慢心律失常死亡率明显高于快速心律失常(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β受体阻滞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频发多源性室早、室速、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AMI合并恶性心律失常6例,均为前壁(广泛前壁)AMI患者,在常规治疗(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或倍他乐克3.125~12.500 mg,每日2或3次(Bid或Tid),以后根据病情逐渐加量到25~50 mg,Bid或Tid。2例经多次电击复律及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等治疗未能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应用艾司洛尔,先稀释后静脉注射5~10 mg,继以1~2 mg/min静脉滴注,约30 min终止室速、室颤发作,静脉维持2 d后改口服阿替洛尔12.5~50.0 mg,Bid或Tid。结果 6例中抢救成功5例,死亡1例,存活率83.33%。除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开始阶段2例表现一过性低血压,1例因心功能不全猝死外,未见心功能恶化及致心律失常作用。结论 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早期合理应用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