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阻络型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风痰阻络型效果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头晕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许昌市中医院、鄢陵县中医院接收的110例CCCI头晕头痛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按临床是否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5例,给予应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与观察组(55例,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直流速度、颈动脉直流量等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CCI头晕头痛患者采用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氟桂利嗪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3.
孙健  李巧兰 《山西中医》2011,27(4):24-2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改善脑梗死患者脑组织供血的疗效。方法:将2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对照组)和通心络胶囊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头颅CT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心络胶囊对改善脑供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改善脑组织供血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治疗原发性头痛(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原发性头痛(中医辨证为痰瘀阻络型)患者随机分为头痛宁胶囊组(治疗组)和氟桂利嗪联合吲哚美辛组(对照组)。服药4周后比较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痛宁胶囊治疗原发性头痛疗效好,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周国锐 《河南中医》2010,30(4):362-363
目的:比较中立位颈椎牵引配合中成药逐瘀通脉胶囊和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疗效。方法:将218例确诊病例分为两组。A组(140例)予中立位颈椎牵引配合逐瘀通脉胶囊0.4g,tid,连服14d;B组(78例)予中立位颈椎牵引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qn,连服14d。结果:7d后A组、B组颈性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54.29%、46.15%,差异无显著性(P〉0.05);14d后A组、B组颈性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1%、55.1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立位颈椎牵引配合逐瘀通脉胶囊治疗CSA的疗效较配合盐酸氟桂剁嗪胶囊更好.且疗效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佛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依不同治疗方式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诊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8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西医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探讨了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临床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选择中西医结合(升阳活血汤+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痰瘀阻窍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两组均予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加用升阳活血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头晕、目眩、头身困重都有改善,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80.88%、治疗组92.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周;治疗组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基础上,予口服化痰止眩汤,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病情和体征的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治疗前后两侧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或P0.01),尤其治疗组变化升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止眩汤治疗痰浊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顾晓龙 《中医药研究》2011,(11):1335-1336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单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定眩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定眩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液循环状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消眩方佐治气血亏虚、痰瘀互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自拟消眩方,观察周期28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加快(P<0.05),且治疗组血流加快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眩方是佐治气血亏虚、痰瘀互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勇  何静  罗成  林霞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5):785-786
目的 观察天菊脑安胶囊合并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用大菊脑安胶囊合并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天菊脑安胶囊合并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优势。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分配为治疗组(蒙西医结合)和对照组(西药组)。治疗组使用蒙药阿魏-5味丸,每天早饭后口服15粒,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睡前口服;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每晚睡前口服。结果:观察28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丹蒌片合用氟桂利嗪。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主要临床症候、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4.9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强力定弦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4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mg/次,2次/天,联合强力定眩片口服,5片/次,3次/天。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5mg/次,2次/天。两组治疗20天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强力定眩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很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以半夏泻心汤加味为主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痰浊中阻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观察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23.91%、95.65%,对照组分别为12.50%、82.5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能明显提高常规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先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 0%,对照组为82. 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散偏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在改善眩晕程度、提高综合疗效等方面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性眩晕患者67例,所有患者辨证均为痰浊中阻型眩晕,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维生素B6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白温胆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1%,对照组有效率84.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采用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1:2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治疗结束6个月后予以随访并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6个月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7.4%,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垣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较好,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较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为优,可资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