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不同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全国18家研究中心女性RA患者的证型和实验室指标(PLT,HGB及ESR,CRP)的特点及关系。结果:纳入863例女性RA患者,湿热痹阻证占比最高(40.90%);PLT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4,P=0.033),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B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24,P<0.001),湿热痹阻证、肝肾不足证分别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1,P=0.016),湿热痹阻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与气血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66,P=0.056)。结论:湿热痹阻证是女性RA的主要证型,RA活动期PLT,ESR及CRP均升高,HGB降低,与湿热痹阻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早期以关节的滑膜炎、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为主,中晚期累及软骨及骨质,导致骨质疏松。甚至关节结构出现破坏而引起畸形、功能障碍。RA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中晚期患者往往靠应用激素来缓解症状。虽然近年激素被认为有缓解RA病情的作用,但大剂量使用引起的骨质疏松问题更值得关注。本院2002-2005年收治20例RA患者,现将其骨质疏松(OP)发生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发性关节炎为主的慢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以类风湿因子侵犯关节和周围组织为主的结缔组织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晚期可引起关节畸形和功能严重受损.笔者自2007年~2010年收治类风湿关节炎80例,随机分为2组,对2组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活血通脉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宇杰 《中成药》2012,34(5):795-798
目的 观察活血通脉片(鸡血藤、丹参、三七、陈皮、枸杞子、黄精、麦冬等)对类风湿关节炎(RA)伴发动脉粥样硬化(AS)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口服活血通脉片,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C-反应蛋白(CRP)、颈动脉1MT及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变化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TG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CRP都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较治疗前减小(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安全性均较好,组间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活血通脉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类风湿关节炎伴发动脉粥样硬化,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文斌 《河北中医》2011,33(3):380-38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性症状为对称性、多个周围性关节的慢性炎症病变[1],临床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晨僵为主要表现,随着炎症的反复发作而加重,最终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和功能障碍。RA病情持久,缠绵难愈,预后多不良,致残率较高。目前本病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6.
恶性类风湿关节炎(MRA)是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症状特别显著的一型,病情凶顽,病死率很高。现将MRA简介如下:1诊断新标准1.1一般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美国1987年修订标准为:1、晨起关节僵硬持续1小时以上,且该症超过6周;2、3个以上关节肿痛,亦须超过6周;3、腕关节或中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胀,并超过6周;4、对称性关节肿胀;5、手部的X线改变;6、皮下结节;7、类风湿因子(RF)。以上7项中具备4项以上即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7.
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探讨瘀血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目前仍不甚明了。中医称本病为“尫痹”,认为瘀血阻络是其主要病机之一毫鞅溲欠从︷鲅潭鹊囊幌羁凸壑副?〔1〕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是影响血液流变学的一个重要因素,〔2〕因此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瘀血的轻重程度。本研究以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来评估RA瘀血的程度,分析其与其他一些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瘀血在RA发病中所起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住院的RA患者60例,诊断均符合美…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重要特征是关节滑膜增生并形成血管翳。由于增生的滑膜需要更多的血供以满足其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因此血管新生在血管翳的形成和维持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血管翳表层与滑膜的表层相连续,并与软骨连接,通过金属蛋白酶等侵袭、裂解软骨,导致骨破坏。近年来人们已经认识到,血管生成在RA的侵蚀和破坏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RA血管新生的治疗方法可能会成为未来治疗RA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antibody induced arthritis,CAIA)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 gouty arthritis,AGA)模型小鼠病理改变及免疫损伤的影响,探讨黄连解毒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AGA这2种疾病“异病同治”的机制。方法 采用5种克隆抗体合剂诱导Balb/c小鼠,建立CAIA小鼠模型,给药组予黄连解毒汤水煎液(5 g/kg)和单次腹腔注射甲氨蝶呤(2 mg/kg)干预;C57BL/6J小鼠右踝关节腔注射单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 MSU)晶体混悬液(50 mg/mL)建立AGA小鼠模型,给药组予黄连解毒汤水煎液(5 g/kg)和秋水仙碱(0.83 mg/kg)干预;观察CAIA和AGA小鼠关节肿胀症状;HE染色检测2种模型小鼠关节组织病理变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关节组织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 CAIA和AGA模型小鼠关节明显肿胀(P<0.001);CAIA模型小鼠病理可见踝关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关节腔内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血管...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性反应性疾病,持续的滑膜炎性反应是该病的特征性病理表现。近年来艾灸治疗RA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大量实验研究也表明艾灸对RA炎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笔者检索了近10年相关实验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从糖皮质激素受体、褪黑激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轴、胆碱能神经等中枢层面和局部炎性介质、相关细胞因子及多种炎性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等外周层面总结探讨艾灸对RA炎性损伤的修复机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病因,通过“治未病”思想理论对类风湿关节炎防治意义进行探讨,以望提高该疾病的预防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从中医学角度分析其病因,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对照组40.0%,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西药治疗疗效不尽人意,且副反应较大,中医药治疗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刘建民 《河北中医》2009,31(3):382-38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西医药物治疗分为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和糖皮质激素等,但长期应用易产生副作用,患者难以坚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历节风和痛风范畴,笔者采用辨证论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特点为滑膜炎,炎症可以引起破骨细胞的过度活化,从而导致关节骨破坏,控制滑膜炎症是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方法。滑膜属中医“筋”的范畴,肝主筋,肝在筋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肝脏气血失调是类风湿关节炎诸多临床表现的内在病机。肝与类风湿关节炎在病位和病机方面存在广泛联系,这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清热解毒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细胞因子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例患者随机分为痹速清治疗组 34例 ,双氯酚酸钠对照甲组 33例 ,湿热痹冲剂对照乙组 33例 ,观察对炎性细胞因子 IL - 1、IL - 6、IL - 8、TNFα 的作用及症状、疾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清中升高的 IL - 1、IL - 6、IL - 8、TNFα水平显著降低 ,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的改善平行。治疗组总有效率 94 .12 % ,与对照甲 (81.82 % )、乙 (78.79% )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清热解毒法可能通过降低增高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来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神农本草经》云: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大肠、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消痹、清热排脓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薏苡仁具有解热,消炎,镇痛,抗骨质疏松和提高免疫力作用.吾用其为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例如下. 邢某,男,53岁,2008年8月8日初诊.主因淋雨后出现双手小关节对称性红肿,疼痛10天,2年前因双手小关节游走性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双手X片示:指间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端骨质疏松,部分关节间隙狭窄,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口服布洛芬和甲氨蝶呤治疗.刻下,低热,体温37.6℃C,指间关节红肿疼痛,晨起双手僵硬约1.5h,乏力,恶心,纳少,口干,口苦,睡眠差,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查血沉(ESR)85mm/h,C反应蛋白(CRP)64mg/L,抗链球菌溶血素"O"(一),类风湿因子(RF)(+),心电图:大致正常心电图.中医诊断:痹证,辨证,湿热困脾.治以清热除痹,健脾益胃为法:处方:  相似文献   

18.
吴颉 《中医杂志》2011,52(9):743-744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病机贯穿于整个类风湿关节炎的发展过程,从气血着眼能够更好地把握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20.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药诊治——类风湿关节炎辨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若未及时诊治,多发生关节强硬变形,2年内可有5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致残,尚无特效疗法,有“不死的癌症”之称。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的优势,疗效肯定,毒副作用不明显。为了开拓本病的中医治疗思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我们特邀请国内知名的中医风湿病专家,就本病的辨治谈谈其治疗特色和独特经验,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迪和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