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索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对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人脐血CD34 细胞;VIP孵育人CD34 细胞后,通过体外集落形成、扩增培养了解细胞增殖;ELISA测定细胞内外TNF-α、TGF-β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13、CD14、CD71、CD41、CD19、CD4/CD8、CD33、CD34等抗原;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系统检测人CD34 细胞VIP受体;RT-PCR分析其受体亚型.结果 在1×10-7~1×10-12mol/L浓度范围内,VIP抑制人CD34 细胞集落形成及扩增倍数,其细胞集落形成抑制与VIP浓度呈正相关(r=0.925,P<0.01).VIP(1×10-8mol/L)作用于人CD34 细胞14 d后,粒系(CD13 蓝色)及单核系(CD14 )细胞百分比均明显下降(P<0.05).VIP增加人CD34 细胞的CD34抗原表达(P<0.05).VIP作用后CD34 细胞内、外TNF-α及TGF-β1浓度显著增加(P<0.05);人脐血CD34 细胞表达VIPⅠ型受体.结论 VIP通过人脐血CD34 细胞上VIPⅠ型受体介导,提高造血抑制因子TNF-α、TGF-β水平,抑制人CD34 细胞的增殖、维持其干细胞特性,阻止其向粒、单系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DHC)后,是否具有肝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以及其免疫原性的变化.方法 采用改良的二步法肝细胞分化培养体系体外诱导UC-MSCs向肝细胞分化,并用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诱导后不同时间DHC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蛋白(ALB)和尿素的浓度,以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检测DHC对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UC-MSCs低表达甲胎蛋白(AFP)、ALB和细胞角蛋白-19(CK-19)的mRNA和蛋白,成肝诱导分化后14和28 dDHC均高表达肝细胞标志AFP、ALB、CK-19以及色氨酸2,3-加双氧酶基因.诱导后的DHC能够以时间依赖方式产生ALB和分泌尿素,不表达人白细胞DR抗原,而且能够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UC-MSCs在体外能够分化为有功能的DHC且具有低免疫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脐血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MSC),探索体外诱导MSC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条件。方法 无菌采血,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以贴壁培养法获得MSC,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分别用联合诱导法(联合诱导组)以及阶段诱导法(阶段诱导组)诱导MSC向肝细胞分化。采用RT-PCR检测ALB、AFP及CK19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MSC呈长梭形,第三代(P4)后增殖较快。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CD29及CD44阳性,而CD34及CD45阴性。诱导6周后,联合诱导组无变化,而阶段诱导组细胞由长梭型变为不规则型,并检测到AFP mRNA的阳性表达,而未见ALB、CK19 mRNA的表达。继续诱导2周,检测到AFP、ALB、CK19 mRNA的表达。结论 脐血中的MSC对高密度、高血清的依赖性高。在体外,阶段诱导方法可将MSC诱导成肝细胞。  相似文献   

4.
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对人HSC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猪造血微环境对人造血干细胞(HSC)向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别抽取健康志愿者骨髓6ml、实验用猪骨髓10ml,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接种DMEM/F12培养基,形成单层贴壁的成纤维样细胞后,作为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按5×104/ml分别将人脐血CD34 细胞接种于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以不含MSCs的培养系统为阴性对照,按3U/ml分别加入重组人EPO(rhEPO).于接种10 d后,取悬浮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CD71,以CD71阳性细胞率作为CD34 细胞向红系分化的分化率.结果 人MSCs支持下的人CD34 细胞在扩增的同时,(86.15±0.69)%细胞向红系分化;猪MSCs支持下的(82.46±1.46)%人CD34 细胞向红系分化,阴性对照(44.62±1.20)%人CD34 细胞向红系分化(P<0.01).结论 与阴性对照相比,人/猪造血微环境体外模型均能显著促进人CD34 细胞向红系分化.  相似文献   

5.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 )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又称多能干细胞(multipotential stem cell ,MSC). HSC在人体内有三个来源 ,分别为骨髓造血干细胞、外周造血干细胞和脐血造血干细胞.在临床上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异体造血干细胞两类. HSC具有自我复制、增殖、多向分化及可塑性[1] .高表达CD34和CD97抗原为识别人类 HSC的主要标记. HSC是最早发现 ,研究最多和最先用于临床的成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移植 ( Hema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普遍认可 ,HSCT一般是通过大剂量放化疗预处理,清除受者体内骨髓细胞、肿瘤或异常细胞 ,再将自体或异体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移植给受者 ,使受者重建正常的造血及免疫系统.因此 ,本文就人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EPO对人CD34+脐血干细胞表面 CD26 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经MACS-CD34+免疫磁珠分选并采用EPO处理后培养的人CD34+脐血干细胞,通过与酶底物反应榆测人CD34+脐血造血干细胞表面CD26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经EPO 100 U/ml和EPO 200 U/ml 18h培养后的CD34+脐血造血于细胞群中CD26+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其酶活性亦明显升高.结论 EPO可上调CD34+脐血于细胞表面CD26的表达并增强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HSC)诱导DC2方法。方法:分别用rhIL-3(10ng/ml)+rhG-CSF(100ng/ml)和rhFlt-3L(100ng/ml)+rhIL-3(10ng/ml)+rhG-CSF(100ng/ml)诱导人PBMC和脐血CD34+HSC向DC2分化,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的表型,同时观察rhTNF-α和人CD40单抗诱导DC2分化成熟的作用。结果:rhG-CSFh+rhIL-3未能较好地从PBMC中诱导出DC2,但是从富集的脐血CD34+HSC用rhFlt-3L+rhIL-3+rhG-CSF诱导,可以获得相对较多的DC2,并有较高的扩增效率,但离临床研究和应用还有一定距离,因此DC2的诱导方法仍需进一步优化。人CD40单抗和rhTNF-α一样,能有效地诱导DC2分化成熟。结论:体外联合多种细胞因子从CD34+HSC成功地诱导出DC2,抗人CD40单抗有利于DC2的活化成熟。  相似文献   

8.
胡洁  姜藻 《现代医学》2005,33(3):158-161
目的检测人endostatin(血管内皮抑制素)基因转染人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后的表达和分泌情况.方法电穿孔法将Plncx/endo转染包装细胞PA317,G418筛选阳性克隆后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的滴度,RT-PCR法测定耐药的包装细胞中是否存在endostatin基因.取新鲜人脐带血40~80 ml,用Ficol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再用免疫磁珠(MiniMACS)进一步分离出CD34+造血干细胞,流式细胞仪(FCM)检测CD34+造血干细胞的浓度和纯度.将病毒上清与人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共同培养72 h,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人endostatin的表达和分泌.结果 Plncx/endo质粒克隆扩增后,经酶切鉴定有endostatin基因存在.RT-PCR证实,转染人endostatin基因的PA317/endo、NIH3T3/endo细胞中存在人endostatin特异性片段,病毒滴度为1.3×105 cfu·ml-1.FCM检测,CD34+干细胞在脐血中的初始含量<5%,经Mini-MACS分离纯化后纯度超过90%.从1×108的界面细胞平均可以分离获得(5~20)×105CD34+个干细胞.RT-PCR证实,脐带血CD34+/endo造血干细胞基因组中含有人550 bp endostatin特异性片段,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人endostatin在转染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和分泌.结论逆转录病毒可以介导endostatin基因转导人脐带血CD34+造血干细胞并表达endostatin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胚胎肝组织中细胞免疫表型及其变化,探讨人肝干细胞的来源、分化与迁移规律.方法:用常规病理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0例4~35周龄胚胎肝组织中几种细胞的肝胆标记(AFP、GST-π、CK7、CK19)和造血干细胞标记(CD34、c-kit)的表达及变化.结果:AFP阳性表达始于4周龄胚胎肝,至16~24周龄达到高峰,之后表达逐渐减少,仅部分胆管板和少数界板细胞阳性;GST-π阳性表达始于6周龄后的胚胎肝肝索细胞和8周龄后胆管板细胞,但26周龄后仅部分胆管板细胞及少数界板细胞阳性.CK19在6~11周龄肝索细胞内阳性表达达到最高峰,之后表达逐渐减少但胆管板细胞始终阳性;CK7仅限于14周龄之后的胆管板细胞和胆管上皮内表达.8周龄胚胎肝胆管板中开始可见CD34和c-kit阳性细胞,肝索和门静脉附近间充质内也可见少数表达CD34和c-kit的单个核细胞;但21周龄后CD34和c-kit阳性细胞仅见于胆管板及汇管区间充质内而肝索内少见.结论:4~16周龄胚胎肝细胞主要由具有双向分化潜能的肝干细胞组成;16周龄胚胎肝内大部分肝索细胞开始表现出向肝细胞定向分化的特点,而作为未来Hering管细胞来源的胆管板则仍含有肝干细胞;胚胎肝内部分肝干细胞可能来源于造血系统;这些与前期研究提出的"肝流域假设"中涉及肝干细胞所在及来源的假设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AFP基因转染CD34 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DC产生特异性抗肝癌免疫,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方法: 采用化疗和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肝癌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采集CD34 造血干细胞,IL-4、GM-CSF联合TNF-α刺激CD34 细胞分化为DC.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携带人AFP基因质粒pEGFP-AFP转染树突状细胞,MTT法检测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特异性杀伤.结果: 经细胞因子刺激诱导培养的DC具有典型的分枝状突起,高表达CD11C,CD80,CD86.转染AFP基因后可见到转染细胞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细胞化学染色胞质内可见到红色颗粒.MTT法检测AFP基因转染后的DC可诱发特异性CTL反应杀伤HepG2细胞,AFP基因转染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的杀伤率分别为(92.0±3.5)%,(75.5±4.1)%和(72.9±3.4)%,转染组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FP基因转染CD34 造血干细胞来源的DC可诱导特异性CTL反应杀伤肝癌细胞.  相似文献   

11.
唐力军  高毅  张志  李浩  单毓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8):1167-1169,1174
目的探索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mulfipotent adult progenitor cells from human bone marrow,hMAP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分组:A组1(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20ng/mL诱导;B组(阳性对照组):L-02人肝细胞株;C组(阴性对照组):未加任何诱导因素的MAPCs。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细胞的白蛋白(albumin,ALB)、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VP)、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等肝细胞特征的表型变化并计数阳性细胞比率;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第21、35天后细胞的ALB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ALB、CK-18在不同时间段基本为阳性着色;CK-19在各组均为阴性着色,AFP作为早期不成熟肝细胞的一个标志,仅在诱导第7天为阳性着色;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在诱导分化第21、35天,ALB均有阳性表达。结论hMAP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具有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肝脏前体细胞(WB-F344)在不同的刺激下可以分化成肝细胞或胆管细胞。本研究旨在比较外源性和内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WB-F344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重组人CTGF直接刺激WB-F344细胞,MTT法观察CTGF对WB-F344细胞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TGF对WB-F344细胞分化的影响:包括肝系标志物甲胎蛋白(α-feto protein,AFP)、白蛋白和胆系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蛋白水平的变化。构建含CTGF全长编码基因的质粒(dl6-96-CTGF)转染WB-F344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CTGF的WB-F344细胞株,Western blotting方法同样检测上述标志物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人CTGF作用于WB-F344细胞24h后,可以轻度抑制细胞活性,但剂量关系不明显。高剂量CTGF作用于WB-F344细胞24h后,可以明显改变WB-F344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幼稚肝细胞标志物AFP的表达减少,而成熟肝细胞标志物白蛋白和胆管细胞标志物CK-19的表达均增加。成功构建CTGF全长编码基因的质粒,并用G418获得稳定转染CTGF全长质粒的WB-F344细胞株。稳定转染dl6-95-CTGF的WB-F344细胞,与转染dl6-95相比,AFP和CK-19表达均减少,白蛋白表达增加,但诱导程度没有外源性明显。结论与内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相比,外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可以明显改变肝脏前体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表达,具有诱导肝脏前体细胞向成熟肝脏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3.
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在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及其方法。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雄性SD大鼠的mMSCs。A组原代培养;B组原代培养分别加刺激因子50ng/ml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50ng/m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倒置显微镜连续观察细胞分化过程的形态学变化。于培养的7、14、21、28d,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细胞角蛋白18(CK-18)、细胞角蛋白19(CK-19)的表达。采用过碘酸希夫(PAS)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糖原染色情况。结果:分离纯化B组大鼠的mMSCs,应用HGF和FGF-4诱导10d后变为肝细胞样圆形。细胞免疫荧光测定B组显示,培养第7dAFP即出现阳性,第21d表达明显减弱;第7dCK-19染色阳性,以后增强;第14d白蛋白与CK-18染色开始阳性,以后表达逐渐加强。A组在培养过程中不表达AFP、ALB、CK-18和CK-19。糖原染色显示,B组第14d开始阳性,-直持续到第28d;A组未见阳性染色。结论:大鼠mMSCs在较高浓度的HGF及FGF-4诱导下可分化为肝细胞。  相似文献   

1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肝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向肝细胞方向分化的能力,为生物人工肝及肝细胞移植等找到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分别用HGF、FGF-4、HGF+FGF-4诱导H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以未加诱导因素的HMSCs、L-02人肝细胞株为阴、阳性对照组。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在不同诱导分化阶段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AFP和CK18,并用图像分析法计算HMSCs的分化比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AFP、ALB的表达;RT-PCR检测AFP和ALB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 HMSCs经诱导向肝样细胞转化,变成纺锤形、不规则圆形或多角形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各诱导组均可检测出AFP和CK18表达,图像分析表明HGF+FGF-4联合诱导分化的AFP、CK18阳性率最高,HGF次之,FGF-4则较弱;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发现各诱导组AFP、ALB均为阳性表达,而阴性对照组则为阴性表达;各诱导组RT-PCR均可检测出AFP和ALB mRNA的表达,而阴性对照组则没有表达。结论 HGF、FGF-4、HGF+FGF-4均能诱导H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分化的肝样细胞能分泌肝细胞特异性产物AFP、ALB、CK18等。以HGF+FGF-4诱导H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的阳性率最高,HGF次之,FGF-4则较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人胎肝于细胞脾内移植2/3肝切除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观察其在受体小鼠内定植、迁移及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①以临床上自然流产废弃的孕期16~24周健康胎肝为供体,分离纯化胎肝干细胞,并行光镜、电镜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检测鉴定.②人胎肝干细胞经脾内移植到2/3肝切除的SCID小鼠.③免疫组化检测15、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和肝脏的人Hepatocyte、α1-AT、AFP的定位和表达.PAS染色检测受体小鼠各时间点脾脏组织糖原表达.④RT-PCR检测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组织AFP和白蛋白(Alb)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镜下观察分离细胞体积较小、约为肝细胞的1/6~1/3,核与浆比例大,内质网、线粒体和核糖体不发达.免疫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检测分别显示分离的人胎肝干细胞表达AFP、Thy-1、C-kit和CD34、CK19.②各时间点免疫组化均可检测到肝干细胞移植小鼠的肝脏和脾脏组织人Hepatocyte、α1-AT和AFP阳性表达.PAS染色显示各时间点受体小鼠脾脏组织不同程度的糖原表达.③人胎肝干细胞移植后30、60、90 d受体小鼠脾脏组织表达人AFP和Alb基因.结论 人胎肝干细胞经脾内移植可在异体内存活、定植并向受体受损肝脏迁移,在受体内增殖和定向分化为肝细胞.  相似文献   

16.
Jiang ZS  Gao Y  Mu N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6):414-418
目的探索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ZHJ-MAPC)在与人肝细胞系L02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1)间接共培养:将ZHJ-MAPC和人肝细胞系L02仅培养液相通行间接共培养。分别于培养第1、3、5、7天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ZHJ-MAPC的白蛋白、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8(CK-18)、细胞角蛋白-19(CK-19)等肝细胞特征性表型的表达情况。(2)直接共培养:将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绿色)标记的ZHJ-MAPC与L02细胞(均为1×10^4个/ml)按照各50%比例混合行直接共培养。5d后采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SABC-Cy3法(红色)双标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ZHJ-MAPC表达白蛋白、AFP、CK-18的情况。结果(1)间接共培养结果:AFP在ZHJ-MAPC间接共培养第1天即表现为强阳性,随后表达逐渐减弱;白蛋白在第5天达到高峰;CK-18在第5天开始出现阳性,第7天出现较强表达。CK-19在各时间点均为阴性。(2)直接共培养结果:共培养第5天在检测白蛋白和CK-18表达情况时呈黄色荧光的阳性细胞即向肝细胞分化的ZHJ-MAPC出现较多,而AFP阳性表达则较少。结论人骨髓来源的ZHJ-MAPC与人肝细胞系L02行间接或直接共培养均能够诱导其向成熟肝样细胞定向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 激活的小鼠肝星状细胞(mouse hepatic stellate cells,mHSCs) 对小鼠胚胎肝前体细胞(mouse hepatic progenitor cells, mHPCs) 分化的影响.方法 mHSCs细胞株加入10 ng /mL TGF-β1刺激48 h,并分为激活组(mHSCs- TGF-β1) 和对照组(mHSCs) .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HSCs激活情况.采用荧光激活细胞筛选法(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FACS) 分选DLK1(delta-like1 homologue) 表面抗原阳性的原代mHPCs,分选的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白蛋白(albumin, ALB) 及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 抗原表达情况.mHPCs与mHSCs Transwell共培养6 d后,分为mHPCs + mHSCs-TGF-β1组、mHPCs + mHSCs组和mHPCs组.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法和qRTPCR法检测分化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 激活组mHSCs中TGF-β1、α-SMA、TGF-β-R1、Jagged1、VEGF、 HGF等mRNA和TGF-β1、a-SMA、TGF-β-R1、Jagged1等蛋白的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 01);FACS新分选的mHPCs胞质中表达AFP和少量ALB,但不表达CK19;mHPCs + mHSCs-TGF-β1组mHPCs胞质中大量表达胆管细胞标志物,并且CK19、SOX9、Hes1等mRNA表达量均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而其他两组mHPCs中ALB、AFP等的表达量明显增加(P<0. 01) .结论 TGF-β1激活的肝星状细胞诱导胚胎肝前体细胞向胆管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应用Galectin-3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肝样细胞的效果,筛选出所涉及的信号通路,并验证Hippo 信号通路。方法对大鼠股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提取、分离、传代培养及鉴定。取第3代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分为SD大鼠 BMSCs(A组)、SD大鼠BMSCs+0.5 μg/mL Gal-3(B组)、SD大鼠BMSCs+20 ng/mL HGF(C组)、SD大鼠BMSCs+0.5 μg/mL Gal-3+20 ng/mL HGF(D组)和大鼠肝细胞(E组)。分别在诱导后7、14、21、28 d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糖原染色观察,并行实时 定量PCR 以及Western blot 检测,鉴定其分化情况。取B组细胞行基因芯片检测。将BMSCs 与Gal-3、Gal-3+XMU-MP-1 (Hippo信号通路抑制剂)分组进行诱导,Western Blot检测YAP、P-YAP、ALB、AFP、CK-18。结果大鼠股骨骨髓分离出的细胞 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诱导后,B、C、D组BMSCs形态逐渐向肝样细胞转化,D组28 d时细胞形态与肝细胞相对比相似 度最高。糖原染色28 d 时A组无染色,B、C、D组染色较前增多,B、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D组染色率最高(P<0.05)。 Q-PCR检测AFP、ALB、CK-18表达逐渐升高,28 d时B组与C组各指标较接近(P<0.05)。Gal-3与HGF对AFP、ALB的mRNA 表达不存在交互效应(AFP:F=0.236, P=0.640;ALB:F=50.639, P=0.000),对CK-18 的mRNA表达有协同效应(F=50.639, P= 0.000)。Western blot检测A组几乎不表达AFP、ALB及CK18,B、C、D组AFP、ALB及CK18蛋白表达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 基因芯片检测发现上调基因27个,下调基因62个。涉及TGF-β、PI3K-Akt及Hippo等信号通路。Gal-3及Gal-3+XMU-MP-1诱 导组的YAP表达较空白对照组增加,Gal-3+XMU-MP-1较单独应用Gal-3诱导BMSCs分化的效率高。结论Galectin-3能够单 独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而且联合HGF诱导BMSCs分化的效率更高。诱导过程与TGF-β、PI3K-Akt 及 Hippo等信号通路相关。抑制Hippo信号通路可提高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