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T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1月276例行手术治疗T1 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淋巴结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 276例中66例经病理证实伴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3.9%(66/276),高?中低分化NSCLC的胸腔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1%和33.7%,差异显著(P < 0.05);②右肺中叶较右肺上叶?左肺下叶更易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χ2 = 5.545,P < 0.05和χ2 = 5.402,P < 0.05)?66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各肺叶肿瘤均存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T1 NSCLC中,右肺中叶较易发生胸腔内淋巴结转移,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且存在跳跃式转移的特点,故针对T1 NSCLC行肺切除术时施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和癌抗原125(CA125)在恶性胸腔积液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预后价值。方法共有75例确诊恶性胸腔积液NSCLC患者被归纳入本研究,通过ELISA方法检测胸腔积液标本的CEA和CA125水平。结果 NSCLC胸腔积液中CEA≥100ng/ml或CA125≥1000U/ml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有所缩短,但都不能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而胸腔积液中CEA≥100ng/ml和CA125≥1000U/ml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有更显著缩短(4.0个月vs 8.5个月,P<0.05)。结论 NSCLC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CEA和CA125同时升高可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对指导晚期NSCLC个体化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缺氧诱导因子(HIF)-2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接诊的86例NSCLC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NSCLC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比较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不同临床病理NSCLC组织中HIF-2α、VEGF阳性表达率,并分析HIF-2α和...  相似文献   

4.
明华  孙洁  孙建国  张晓晶  王欣欣  刘佳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12,41(11):1058-1061
目的通过对合并胸腔积液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积液KRAS基因的检测,建立非组织来源KRAS检测的替代方法,探讨KRAS突变情况及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0例NSCLC胸腔积液标本,用焦磷酸测序法和锁核酸探针-桑格测序法(LNA-PCR sanger)检测各标本中KRAS突变情况,统计分析KRAS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焦磷酸测序法检出3例突变,而LNA-PCR sanger测序法则检出6例突变。6例突变中有4例位于第2外显子第12号密码子,2例位于第2外显子第14号密码子。统计学分析KRAS突变与性别、吸烟史、年龄、病理类型及体力状况(PS)评分无关。结论 LNA-PCR sanger测序和焦磷酸测序法均可用于胸腔积液标本KRAS突变检测,可为NSCLC基因检测提供良好的非组织标本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酶切富集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胸腔积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GFR基因突变酶切富集及非酶切富集PCR法对30例NSCLC患者胸腔积液游离核酸EGFR基因外显子19缺失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进行分析.结果 30例NSCLC患者中,酶切富集PCR法分别检出EGFR基因外显子19缺失10例(33.3%)和外显子21 L858R突变5例(1.7%),非酶切富集PCR法则仅能分别检出6例(20.0%)和1例(3.3%);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4例患者中,2例检出EGFR基因突变患者治疗后肿瘤均部分缓解.结论 酶切富集PCR法可以高效、经济、准确地检测NSCLC患者胸腔积液游离核酸EGFR基因突变,可能成为临床NSCLC患者选择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性肺癌病人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病人局部微环境中免疫反应特点及其对抗肿瘤免疫的影响.方法 以5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作为对照,采用地高辛末端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以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23例NSCLC病人的新鲜胸腔积液和(或)手术切除标本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中IL-2、INF-γ、IL-4、IL-10、TGF-β1、IL-1、IL-3、IL-8、GM-CSF、TNF-α及TGF-α mRNA的表达.结果 病人胸腔积液的单个核细胞及肿瘤组织中, IL-4、IL-10、TGF-α和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IL-2、IL-12、IL-18、INF-γ;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单个核细胞中上述细胞因子的水平均降低,并且各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NSCLC病人胸腔积液的单个核细胞及肿瘤组织中,Ⅱ型细胞因子和免疫抑制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占主导地位,反映了肿瘤局部的免疫微环境处于抑制状态.上述结果 有助于了解肿瘤逃逸的机制,并为制定NSCLC免疫治疗的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单站N2-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的术后病理确诊为单站纵膈淋巴结转移的N2-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341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治疗,并进行生存随访;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 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的中位DFS及中位OS分别为28个月和52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cm(P=0.010)、未侵及脏层胸膜(P=0.009)以及辅助化疗≥3周期(P=0.001)是单站N2-ⅢA期NSCLC患者无病生存的有利因素;而女性患者(P=0.046)、腺癌患者(P=0.004)、辅助化疗≥3周期(P=0.000)、单纯胸腔内复发(P=0.002)和复发后接受抗肿瘤治疗(P=0.000)是单站N2-Ⅲa期NSCLC的独立生存预后因素。结论肿瘤最大径≤3cm、未侵及脏层胸膜及辅助化疗≥3周期是单站N2-ⅢA期NSCLC患者复发预测因素;而女性、腺癌、辅助化疗≥3周期、单纯胸腔内复发及复发后接受抗肿瘤治疗是单站N2-Ⅲa期NSCLC患者的独立生存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的关系。 方法选取82例NSCLC患者,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癌细胞EGFR基因突变,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并计算NLR、LMR,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NLR、LMR的关系。 结果82例NSCLC患者中胸腔积液癌细胞出现EGFR突变共24例(29.27%),EGFR基因突变与肿瘤位置有关系,周围型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中央型高(P<0.05)。EGFR基因突变型者外周血NLR低于野生型者,LMR高于野生型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低水平、LMR高水平者胸腔积液癌细胞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P<0.05)。 结论NSCLC外周血NLR低水平、LMR高水平患者更易发生胸腔积液癌细胞EGFR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转移预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预测指标 ,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ELISA、酶谱电泳等方法 ,对NSCLC肿瘤病理标本、血清、尿液和骨髓等进行检查 ,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概率模型。 结果 :免疫组化指标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 (I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白细胞分化抗原变异型 (CD4 4v6 )、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有关 (P <0 .0 5 )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 2 )、上皮型钙粘素 (E cad)与NSCLC淋巴结转移危险下降有关 (P <0 .0 5 )。血清MMP 2、MMP 9,尿液MMP 2、MMP 9及骨髓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细胞与NSCLC远处转移危险有关 (P <0 .0 5 )。其中免疫组化指标CD4 4v6、IMVD、E cad及尿液MMP 2、骨髓EMA阳性细胞对NSCLC转移有显著回归效果而分别被选入概率模型 1和 2 ,其预测准确率分别为 81.1%和 72 .7%。 结论 :组织标本中CD4 4v6、IMVD、E cad以及尿液中MMP 2及骨髓EMA阳性细胞检查 ,可预测绝大多数NSCLC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状况 ,为NSCLC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有助于NSCLC的个体化治疗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76-79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联合恩度或顺铂胸腔灌注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11月海沧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4例多线治疗后NSCLC伴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安罗替尼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组及安罗替尼联合顺铂胸腔灌注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口服安罗替尼,行胸穿置管引流胸水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恩度45 mg胸腔灌注,或顺铂40 mg/m2胸腔灌注,每周2次,最多4次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治疗1周、2周及3周后胸水VEGF水平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中OOR为72.7%,高于对照组35.0%(P0.01);PFS为95 d,亦高于对照组53 d(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32例(72.7%),高于对照组的20例(50.0%)(P0.01);治疗组治疗后1周、2周及3周胸水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咯血、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安罗替尼联合恩度治疗NSCLC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显著,且优于联合顺铂,可有效降低VEGF水平,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腔内灌注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腔内化疗联合全身热疗对恶性腔内积液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分析64例胸腹水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4例为单纯腔内化疗组,行腔内中心静脉置管抽液后注入化疗药物,B组30例为热化疗组,行腔内置管抽液化疗联合全身热疗。两组均为每周1次共4次,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A组患者CR为29.41%(10/34),PR为32.35%(11/34),有效率(CR PR)为61.76%,B组患者CR为46.67%(14/30),PR为40%(12/30),有效率(CR PR)为8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5)。毒副作用方面,消化道反应(I° II°)与血液学毒性(I° II°)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1.000)。结论腔内灌注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较单纯腔内化疗疗效高,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与顺铂(DDP)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癌性胸腔积液的近期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56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名患者。观察组采用mTNF1500万U加生理盐水20ml胸腔内注入。对照组采用顺铂60ml 生理盐水20ml胸腔内注入。结果观察组28例病人总有效率82.15%。有3例出现低热,4例轻度胸痛,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消失。结论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缓解率高,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顺铂±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mhTNF)治疗恶性胸腔积液(MPE)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5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为单用顺铂治疗组,B组为顺铂联合rmhTNF治疗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A组31例,总有效率(CR+PR)为58.06%。B组23例,总有效率(CR+PR)为86.96%。B组的总有效率高于A组,两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P=0.021)。结论 rmhTNF与顺铂具有协同作用,两药联合胸腔内注射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其疗效优于单用顺铂。  相似文献   

14.
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现察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在胸腔闭式引流放尽胸水后观察组注入顺铂和高聚生,对照组只注入顺铂治疗。结果观察组完全有效(CK)16例,部分有效(PR)9例,总有效率89%,对照组CR4例,PK6例,总有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高聚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免疫调节荆,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更加确切良好的临床疗效。高聚生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协同胸腔内化疗的使用,能减轻患者因化疗药物的反应厦白细胞减少,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体外快速制备的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疗法对癌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3年8月至2004年11月间确诊的22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该作者实验室建立的胸腔积液TIL体外快速制备技术制备TIL,胸腔输注,后续胸腔内灌注IL-2,每天100万单位,连续4d为1治疗周期,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采用该疗法治疗1个周期,22例患者中8例完全缓解(36.4%),11例部分缓解(50.0%),3例无效(13.6%),总有效率达86.4%.有效的病例随访中均未见治疗侧胸腔积液复发或增加;除极少数患者治疗中出现低热和胸痛外,未见有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体TIL联合IL-2治疗癌性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胸腔药物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恶性胸水58例,同期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7例。胸腔穿刺行闭式引流干净胸水后,观察组将顺铂(DDP)60~100mg溶于生理盐水50ml中注入胸腹腔,嘱患者反复翻身变换体位,使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约半小时后即行高频热疗;灌注结束后,采用高频热疗机行胸腔局部热疗42℃~43℃,60分钟,每周热疗1次;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50ml+60—100mg胸腔内注入。两组均每周灌注1次,连续灌注3周,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0.7%;对照组有效率48.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体外高频热疗联合胸腔药物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疗效好,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7.
胸腔内置管引流、双路化疗治疗恶性胸水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深静脉穿刺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及静脉双路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将89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30例予以胸腔置管持续引流,然后胸腔内注射顺铂(DDP)、胞必佳(N。CNS),Ⅱ组30例在Ⅰ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静脉给予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治疗,Ⅲ组29例常规抽胸水然后胸腔内注射DDP。结果Ⅰ、Ⅱ、Ⅲ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93.3%、37.9%,Ⅰ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与Ⅲ组、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O.01)。同时观察到Ⅱ组患者肺内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深静脉穿刺导管胸腔内置管引流、胸腔及静脉双路化疗是治疗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腔注入尿激酶联合局部化疗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2 例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 例,胸腔置管引流全部积液后予尿激酶20 万U 胸腔注入,2 次/ 周,1 周后充分引流,胸腔注入博莱霉素、白细胞介素-2.对照组40 例,胸腔置管充分引流后,直接向胸腔注入博莱霉素、白细胞介素-2.每次胸腔化疗1 周为1 周期,两组均在2 周期后评价疗效.治疗组于治疗前后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等凝血及纤溶指标.结果 治疗组显效10 例、有效17 例,总有效率64.3% ;对照组显效2 例、有效11 例,总有效率3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APTT、PT、TT、FIB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胸腔或全身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胸腔注入尿激酶联合局部化疗是治疗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聂丹丹  李玲  薛培丽  熊鹰 《四川医学》2010,31(9):1267-1269
目的观察顺铂联合香菇多糖胸腔灌注与单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香菇多糖联合顺铂组(A组)22例,单用顺铂组(B组)20例。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液,A组胸腔给药:顺铂60~80mg+生理盐水50ml;香菇多糖2mg+生理盐水10ml;B组胸腔给药:顺铂60~80mg+生理盐水50ml。结果 A组患者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近(P〉0.05)。结论顺铂联合香菇多糖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较之单用顺铂法更为有效、安全,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恒 《中国热带医学》2002,2(2):178-179
目的 探讨多功能电离子术后,比较伐昔洛韦、IL-2和伐昔洛韦联合IL-23种疗法对尖锐湿疣(CA)患的疗效。方法 将C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术后的120例CA患随机分为3组。伐洛昔韦组(A组)40例,口服伐洛昔韦片300mg,每日2次,连服10d;IL-2组(B组)40例,肌注IL-2 10^6U,连用10d;伐洛昔韦和IL-2联合组(C组)40例,A和B组疗法连用。治疗后6个月未新发皮疹为痊愈,反之则为复发。结果 治疗后6个月未出现皮疹为痊愈。A组、B组和C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5%(10/40);70%(12/40)和95%(2/40)。结论 伐昔洛韦与IL-2联用治疗CA患疗效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