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的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病变位于海绵窦区91例,侧窦区1例。经颈内静脉的起始段探查未显影岩下窦,进入引流静脉窦内栓塞海绵窦区DAVF;通过颈内静脉探查未显影乙状窦,进入静脉窦栓塞侧窦区DAVF。首选可控纤毛弹簧圈进行栓塞,待血流减慢以后,用游离纤毛弹簧圈继续栓塞。若仍存在少量瘘口,通过静脉窦内注射液体栓塞剂(25%~33%Glubran或Onyx18),观察置管的成功率、安全性和栓塞的疗效。术后6个月通过电话、门诊或DSA随访。结果92例患者中,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1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置管失败;其余91例患者均顺利置管,并成功进行静脉栓塞。所有患者栓塞后即刻造影,均未见异常静脉窦早显,瘘口消失,达到了影像学上治愈。置管成功率及治愈率均为99%(91/92)。术后6个月对38例进行随访,无一例DAVF复发。对其余患者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好转或消失。结论经未显影静脉窦栓塞治疗DAVF,尤其对于海绵窦区DAVF,经未显影岩下窦超选择置管进行栓塞,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可作为海绵窦区DAVF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讨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中,静脉窦内球囊保护技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经静脉窦内球囊保护下,使用Onyx栓塞侧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7例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中,瘘口位于乙状窦区3例、横窦区4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5例,大部分栓塞2例,球囊保护静脉窦均保持通畅。临床随访7例,随访时间为术后6~43个月,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7例患者均获全脑DSA复查,随访时间为术后6~11个月,提示5例完全治愈,其中4例静脉窦通畅,1例闭塞;1例瘘口稳定且静脉窦通畅,1例瘘口新发合并静脉窦闭塞。结论静脉窦内球囊保护下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在栓塞瘘口的同时,可长期维持静脉窦通畅,有利于维持栓塞效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闭塞静脉窦治疗颅后窝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经全脑血管造影确诊的颅后窝DAVF的10例患者,先采用经动脉栓塞,而后对其中的4例行开颅直视下填塞静脉窦,对6例患者经静脉内弹簧圈填塞瘘口集中的横窦和乙状窦。结果①对10例患者技术操作均获成功,并于术后均行全脑血管造影复查,显示6例瘘口全部消失,4例瘘口消失〉80%,残余瘘口无明显向皮质静脉引流的趋势。②所有患者术后颅内杂音消失。4例开颅直视下填塞静脉窦的患者,在术后10d造影复查未见复发,门诊或电话随访2~24个月,亦未见复发;6例经静脉途径弹簧圈闭塞静脉窦患者中,1例在术后第6个月DAVF复发,表现为搏动性杂音,再次给予动脉栓塞后症状减轻。5例表现为视力下降,其中3例在术后6—12个月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例患者的视力术后恢复不明显。7例视盘水肿的患者5例有恢复。3例术前患者脑脊液压力〉300mmH2O的患者,术后分别降至240、230、200mmH2O。结论颅后窝DAVF病情复杂,单纯动脉栓塞难以达到良好疗效;无论直视下填塞或经静脉途径闭塞患侧脑静脉窦,对复杂颅后窝DAVF均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种静脉途径Onyx胶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1例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分别采用经股静脉-岩下窦联合Onyx胶栓塞治疗、经面静脉-眼上静脉结合Onyx胶栓塞治疗。结果 21例病人共行栓塞治疗26侧,21侧采用经股静脉-岩下窦介入栓塞治疗,5侧采用经面静脉-眼上静脉栓塞治疗;治疗后磁共振血管造影显示,23侧完全闭塞,瘘口完全消失,有3侧虽然海绵窦填塞完整,但1侧出现少量岩下窦引流,2侧出现少量翼丛引流,在压颈2个月后消失;经静脉途径Onyx胶栓塞治疗后16例病人完全治愈,治愈率90.47%;治疗后3例病人出现头痛伴有呕吐,采用西药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1例病人治疗后出现外展神经麻痹,6个月后症状自行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27个月无复发情况。结论多静脉途径Onyx胶介入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治疗的7例前颅窝底DAV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7例经脑膜中动脉入路栓塞的前颅窝底DAVF患者,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均获得一次性完全栓塞,影像学达到完全治愈,瘘口及引流静脉全部消失。患者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血管痉挛及破裂出血或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患者出院前临床症状均明显好转。术后3~12个月的随访造影显示,瘘口完全栓塞无复发,临床症状全部治愈。结论经脑膜中动脉入路使用Onyx栓塞前颅窝底DAVF是一种安全、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软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软脑膜动静瘘患者12例,均经脑血管造影确诊。患者均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采用Glubran2、弹簧圈+Glubran2或Onyx18进行栓塞,部分患者在球囊辅助下完成。观察患者栓塞效果(完全栓塞、次全栓塞、部分栓塞)、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影像学治愈(复查脑血管造影瘘口无显影)情况。结果 12例患者首发症状中,头痛6例,癫痫发作3例,颅内出血2例,耳鸣1例。栓塞术后,11例患者瘘口完全闭塞,1例患者次全闭塞。6例患者术中使用球囊辅助。1例患者术后出现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无死亡病例。11例患者完成随访,随访中位时间为13. 4(5. 2,26. 7)个月; 9例患者症状消失,1例患者仍有头痛症状,1例患者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 11例患者瘘口均未显影,1例患者出现上矢状窦区、直窦及窦汇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及动静脉畸形,经栓塞治愈。结论软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多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等,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静脉入路采用Onyx或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0年12月,经静脉入路栓塞治疗的12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岩下窦入路10例,经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2例。单独应用Onyx 8例,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4例。结果①治疗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完全闭塞10例,少量残留2例。单独应用Onyx栓塞治愈6例,好转2例,Onyx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愈2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治愈率66.7%,无加重或死亡病例。②2例术中出现心动过缓,3例术后出现眶部疼痛。③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6~32个月,无复发及加重者。结论静脉入路Onyx或联合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疗效确实,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吻合右侧颈动静脉并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部造成颅内静脉窦高压模型后,能否产生硬脑膜动静脉瘘。方法将51只体重为200~250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1)实验组:45只大鼠,接受吻合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并闭塞左侧横窦和上矢状窦前1/3的手术。(2)对照组:6只大鼠,仅解剖颈部血管和硬脑膜窦而不吻合或闭塞。术后90d行全脑血管造影,观察有无动静脉瘘。结果实验组有28只大鼠出现面部动静脉瘘,其中6只出现硬脑膜动静脉瘘,出现率为13.3%。对照组大鼠未见动静脉瘘。结论颈动静脉吻合后合并静脉窦闭塞的大鼠静脉窦高压模型能产生类似临床的硬脑膜动静脉瘘,可以作为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前,对大部分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均可以采取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可得到治愈。血管内栓塞已成为各型DAVF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介入材料的发展,球囊已初步应用于血管内栓塞DAVF的辅助治疗中。当单纯经静脉途径或动脉途径进行栓塞困难或不能达到满意栓塞效果时,我们采用了球囊辅助技术进行栓塞,  相似文献   

10.
儿童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非常罕见,但进展迅速且预后极差,治疗具有挑战性.作者报道1例幼儿右侧侧窦区DAVF,患儿经动脉入路一次治愈性栓塞,术后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未见复发.作者同时回顾了相关文献,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12例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岩下窦置入微导管,以微弹簧圈、Onyx18胶栓塞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4例行单纯微弹簧圈栓塞,3例行Onyx胶栓塞,5例行微弹簧圈+Onyx胶栓塞。结果成功导管到位后,对12例患者完全栓塞病灶。患者体位性眼球突出症状消失、疼痛缓解,10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部分缓解(单一材料栓塞)。9例患者随访6~24个月,行眶DSA、MRI或CT复查,眶曲张静脉病灶内血栓形成,并且未见空腔,9例DSA随访患者未见复发,其中1例患者患侧眼球外展受限。另3例失访。结论经岩下窦途径栓塞治疗原发性眼眶静脉曲张安全、有效、便捷。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经动脉入路以Onyx栓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疗效观察。方法同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0年5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外科经动脉入路栓塞治疗的CSDAVF患者10例,其中女8例,粥2例,Borden分型I型2例,Ⅱ型8例?均在全身麻醉下以Onyx-18栓塞治疗。结果①10例患者共进行11次介入治疗,8次术中即刻被完全栓塞,3次被部分栓塞,其中1例第2次治疗时被完全栓塞,2例被部分栓塞的患者随访造影显示完全栓寒:共经14支供血动脉栓塞,其中咽升动脉5次,脑膜中动脉3j欠,脑膜副动脉5次,眼动脉脑膜返动脉1次。平均注胶时间为32.9min(10~63min),注胶量为1.8ml(0.8~3.1ml):②平均随访27个月(4~51个月)。患者症状均有好转:被完全栓塞的患者术后即刻颐内杂昔消失,球结膜充血、眼球突出在术后1周内消失,复视和视力下降症状在术后1~3个月内好转;被部分栓塞的3例患者术后即刻杂音减轻,3个月后完全消失,眼部症状在3个月后完全消失。⑧1例BordenⅡ型患哲在被部分柃塞后3.5年发生颅内出血,第2次术后随访7个月,未见再出血和眼部症状;2例术中Onyx弥散至颈内动脉系统,1例出现永久性脑神经麻痹。结论采用Onyx经动咏入路栓塞可以有效地治疗CSDAVF,但应注意避免危险吻合栓塞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近端血流阻断技术(PCT)栓塞岩尖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操作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岩尖部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T技术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DSA证实4例患者多支动脉供血的岩尖部DAVF,由岩上静脉引流,采用PCT栓塞患者术后复查DSA,均证实完全栓塞,术后3个月随访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对于多支动脉供血的岩尖部DAVF,初步经验显示PCT技术能够提高栓塞效率,从而获得解剖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nyx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不同治疗策略、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Onyx栓塞183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Speztler-Martin(S-M)分级Ⅰ级28例,Ⅱ级53例,Ⅲ级54例,Ⅳ级31例,Ⅴ级17例。单纯Onyx胶栓塞113例,球囊辅助栓塞2例,联合弹簧圈栓塞5例,联合Glub-ran胶栓塞63例。分析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①S-MⅠ~Ⅱ级完全栓塞治愈率为67.9%(55/81),Ⅲ级为14.8%(8/54),Ⅳ级为6.5%(2/31),Ⅴ级为0,总体完全栓塞治愈率为35.5%(65/183)。②并发症发生情况:术中微导管断管2例,术中出血2例(其中1例为术中断管者),术后出血2例(死亡1例),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症状加重7例,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6.6%。③对143例进行了1~18个月的随访,其中再次出血3例(2.1%,S-MⅠ~Ⅲ级各1例)。4例次全栓塞的病例完全自愈,无一例复发或再生。7例有新发神经功能障碍或原症状加重者中,6例于术后3~6个月完全恢复或症状明显改善,1例改善不明显。结论个体化应用Onyx栓塞颅内AVM,可降低血管内治疗相关的并发症,提高完全栓塞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鼠静脉窦高压后硬脑膜微循环的变化,探讨硬脑膜动静脉瘘发生的机制。方法将110只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5只,对照组25只。实验组大鼠闭塞其上矢状窦和左侧横窦,同时行右侧颈总动脉和颈外静脉吻合,造成静脉窦高压。然后分别在术后7、14、21、28、40、60、90d取实验组大鼠3只和对照组大鼠1只观察硬脑膜微循环,并计量上矢状窦旁开1mm,分别与上矢状窦平行和垂直的1mm直线上所能观察到的直径≤10μm的血管数目和直径的变化。结果在静脉窦高压7d,大鼠硬脑膜未见血管增生;14d后硬脑膜才出现血管增生。90d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血管数目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大鼠硬脑膜中可观察到毛细血管网中动静脉直接通道的开放,血液经该通道进入静脉的路径直而短(21d)。第28天时实验组大鼠可观察到动静脉瘘形成,而且其形态和结构与正常动静脉短路类似,但连接的血管增粗,不再是毛细血管。结论静脉窦高压形成初期,硬脑膜血管增生活跃,后期血管增生减弱或消失。从瘘口的位置和结构分析,瘘口很可能是由原来存在的血管薄弱部位逐渐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联合Onxy胶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共收治CCF患者19例,均采用球囊辅助弹簧圈联合Onxy胶介入治疗。其中11例岩下窦开放者行经岩下窦静脉途径栓塞治疗,另8例行经颈内动脉瘘口动脉途径栓塞。 结果19例患者栓塞后即刻造影显示海绵窦瘘口完全封闭。术后常规复查头颅CT,未见栓塞剂异位栓塞表现,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所有患者于术后即刻眼静脉症状及颅鸣耳鸣症状均有明显缓解,1~2周内逐步消失。而存在颅神经麻痹症状患者,眼外肌麻痹症状缓解则相对缓慢。 结论通过三维成像后处理剪辑技术,可精准判断瘘口位置;无论经动脉或静脉入路,封堵球囊可精准封闭瘘口,在栓塞过程中使弹簧圈及Onxy胶尽可能接近瘘口附近,从而减少费用,同时提高CCF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