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的CT与DSA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分析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包膜下和肾周出血CT与DSA表现,着重讨论其发现肾破裂病因方面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4例自发性肾破裂伴肾周出血患者,24例全部经CT检查,3例行DSA检查并栓塞治疗,其中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4例自发性肾破裂中19例为肾肿瘤,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2例,肾细胞癌7例。结论:诊断急性自发性肾破裂出血,CT是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病因诊断准确率可达90%;而D  相似文献   

2.
自发性肾破裂致肾周和腹膜后出血的CT诊断(附18例报告)宦怡,王禾,荆自芳,郭庆林自发性肾破裂出血少见,一般发生在病理肾,有关其CT表现文献报告不多。我院自1983年以来CT扫描遇到18例,其中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0例中血肿由肾透明细胞癌引起者4...  相似文献   

3.
移植肾破裂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提高移植肾破裂的防治水平。方法  6例移植肾破裂 ,手术前 2例 ,手术后 4例。 2例术前供肾破裂 ,采用切开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 1例术后移植肾破裂早期 ,出血少 ,针对顽固性高血压采用“硝普钠”降压 ,配合常规抗排斥药物。 3例术后移植肾破裂出血量估计超过 10 0 0ml者 ,采用手术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结果  ( 1)手术前 2例手术后 4例 ,采用切开或者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并配合“硝普钠”降压的方法处理 ,均未再破裂出血 ,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 ( 2 ) 1例术后移植肾破裂早期的患者 ,针对顽固性高血压采用“硝普钠”降压 ,配合常规抗排斥药物 ,非手术治疗成功。结论  ( 1)采用手术切开或延长移植肾破裂处包膜 +裂口内明胶海绵填塞 +肠线修补 +肠线编织肾袋收缩保护移植肾可以有效治疗移植肾破裂。 ( 2 )移植肾破裂出血少的情况下 ,可以在密切观察下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手术修复严重肾损伤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27例严重肾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旨在降低伤肾切除率。方法术中采用静脉注射肌苷后,常温下阻断肾血流,根据肾破裂情况,分别采用肾部分切除、分层对位缝合、血管修补等修复手术。伤肾热缺血最长102分钟,最短28分钟,平均53分钟。结果25例修复成功,2例肾切除,手术失肾率为7.4%;25例在术后14天~9个月行IVU检查,伤(残)肾功能及形态良好;21例随访4个月~11年,血压、尿常规均正常。结论本法可明显降低严重肾损伤的肾切除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在肾自发性破裂及其病因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9例自发性肾破裂的超声表现.结果:9例自发肾破裂中,5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性破裂,4例表现为肾内的混合回声团块,境界不清,1例表现为肾周无回声区,位于高回声病灶旁;1例马蹄肾先天性畸形,并发肾包膜下出血后表现为肾脏包膜下高回声;3例为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出血后表现为肾实质内境界不清的低回声或肾周的无回声.结论:超声对急性自发性肾破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在病因诊断上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1988年1月~1998年1月,我院共收治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56例。现就其救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10例;年龄13~57岁,平均32.1岁。闭合伤54例。开放伤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23例,坠落伤13例,钝击伤13例,挤压伤4例,刀刺伤2例,自发性肾破裂1例。其中脾破裂33例,肝破裂15例,肠破裂7例和肾破裂1例。合并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6例,创伤性湿肺2例,肋骨骨折、肺破裂、血气胸14例,膈肌破裂5例(其中伴有心包裂伤、创伤性膈疝各1例),胰腺挫伤5例,肾挫伤、…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肾破裂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对自发性肾破裂诊断的价值。方法:经手术证实自发性肾破裂6例,对其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CT可以确定自发性肾破裂病因、血肿分布及形态以及显示破裂位置。结论:CT扫描简单迅速,对于大多数自发性肾出血能做出病因学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引起肾破裂出血的CT表现特征,指导该病诊治。方法:收集11例HFRS肾破裂出血患者的CT资料,对照临床症状及肾功能检查结果,探讨肾破裂出血发生的临床病期。结果:CT平扫多表现为双肾或单侧肾脏肿大、轮廓模糊,肾周筋膜增厚,肾周间隙渗出、积液,肾实质片状出血、团块状高密度影、包膜下出血为新月形、弧形高密度影,边缘整齐或不清,CT值40~60 HU,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血肿逐渐缩小直至吸收。结论:HFRS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而肾脏的CT改变出现较早,观察影像学变化对判断临床疗效及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孤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Seldinger技术,对26例不明原因急性消化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选择性造影,灌注和超选择栓塞术;对7例常规造影无病变发现的患者运用药物诱导手进行造影。结果:常规造影19例有异常表现,7例药物诱导后,3例发现异常,总的阳性率为85%;表现为造影剂外溢征(12例),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征(15例),动静脉畸形(2例);4例导管治疗后复发出血  相似文献   

1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治疗(附3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lipoleiomyoma,ALL)的CT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3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与29例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多见于女性,外向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灶较大,直径大于3cm,肿瘤出血及自发性破裂是本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23例多脂肪及少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可作出诊断,脂肪成分很少或无脂肪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应结合B超、MRI诊断。结论: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瘤内出血、自发性肾破裂多能作出明确诊断,对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aroli病的临床特点、分型及诊治原则,方法:对收治的5例Caroli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诊病的临床特征、分类方法、影像学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该病以年青患者、反复胆管炎及多次手术未能解除胆管感染为特征,黄氏四型分类法对术式选择有指导意义;B超、CT及MRCP对病变部位、大小及有无结石定位准确,尤其是MRCP的三维成像可显示胆管全貌;病变切除(肝叶、胆总  相似文献   

12.
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治特点。方法:3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11例,除1例为心、肺、脑、肾、肝、胃多器官功能衰竭外,其他多为并发心功能衰竭,本组PaO2/FiO240~300,PaO240~300,PaO24.8~8kPa,PCO23.33~10.6kPa,Sao20.4~0.85,CVP0.5~1.96kPa。单独应用HFV治疗2例,IPPV治  相似文献   

13.
褥疮的临床分型与整形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褥疮的临床分型与治疗。方法:分析总结1990-01~1999-12间收治的46例63处褥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创面特点将褥疮分为窦道型和溃疡型,前者采用局部皮瓣,后者采用带血管蒂(肌)皮瓣移位修复,效果满意。结论:褥疮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端粒酶活性在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测定端粒酶活性在诊断和预测卵巢肿瘤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PCR-TRAP法检测30例卵巢肿瘤组织(良性组织8例,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5例)的端粒酶活性。结果:8例卵巢良性组织中均未测出端粒酶活性,7例卵巢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组织中,4例(57%)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15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14例(93.3%)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在组织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且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胸腔积液与心脏功能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胸腔积液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老年胸腔积液患者45例,观察其心电图。心脏B超,胸片及胸部CT等的变化。结果:45例中32例(71.1%)有各种心脏病变的体征和/或阳性检查结果。结论:有中等和少量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其胸腔积液与心脏功能的衰退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从血液中早期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病原体的方法。方法:选择沙门氏菌属中的invA invE,采用PCR扩增-反相杂交法及电泳法同时对血培养物中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对比检测。结果:电泳法6h检出8份,检出率80%。8h、10h可将10份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反相杂交法4h有3份阳性,阳性率为30%,6h有9份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0%,8h、10h可将10份全部检出,阳性率为100%。临床标本中电泳法12/16阳性,阳性率75%,PCR-反相杂交法阳性14/16,阳性率87.5%。结论:反相杂交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对伤寒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型脊柱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用本法治疗10例胸椎和22例腰椎的爆裂性骨折。结果:经临床观察和随访,疗效满意,伴有神经症状的28例中24例中获得改善。16例完全恢复,结论:根据临床需要,该器械可行压缩、撑开、成角和中立位固定。作者强调脊柱损伤只要有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甚为重要,早期或立即手术有利于脊柱骨折和椎管前方骨块的复位,早期复位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温保存皮肤抗原性下降的原因。方法:冻存皮肤经体外培养和在体异种移植实验后,用ATP酶染色方法测定皮肤表皮LC密度,以新鲜皮肤为对照。结果:经体外培养和在体移植实验后冻存皮肤表皮LC密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冻存皮肤表皮LC游走功能减弱是低温保存皮肤抗原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自体骨髓移植 (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 ,减少移植后疾病的复发。方法 :比较了液体培养净化的ABMT和混合 1/ 6量的HLA半相合异基因骨髓有核细胞的ABMT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对ABMT组 11例和混合移植组 2 3例的疗效进行了随访和分析对比。结果 :ABMT组除 2例移植早期死亡 ,余 9例皆重建造血功能。混合移植组 4例早期死亡 ,余 19例皆成功造血重建。后者外周血三系细胞造血恢复均慢于前者 ,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1)。ABMT组无病存活 4例(36 .4% ) ,平均随访 48(34~ 92 )个月均CCR。混合移植组无病存活的 10例 (43.5 % ) ,中位随访 2 5 (16~ 6 5 )个月 ,仍存活 ,且均CCR。移植相关死亡ABMT组为 18.2 % ,混合移植组为 17.4%。ABMT组复发率为 44 .4% ,混合移植组为 31.6 %。混合移植组有 6例发生轻度皮肤型GVHD ,激素治疗后渐好转。二组病人皆未观察到急性GVHD。结论 :混合移植对恶性血液病的疗效优于ABMT ,并具有方法简便安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兰州军区6所医院儿科住院病例抗生素合理使用调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研兰州军区各级医院儿科抗生素使用现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1997-06~1998-05军区6所医院儿科1182例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品种、剂量、联合用药、药敏试验及费用效果比值等。结果:各级医院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有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现象,联合用药普遍。二甲医院中途改变抗生素较三甲医院高,药敏试验率则较三甲医院低。结论:儿科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普遍存在,应引起医师、药师及主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