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中采集的样本进行致病菌检验,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技术对菌株分子流行病学检测以确定引起暴发事件病原菌间的关联性。方法依据GB 4789方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K-B法),应用PFGE检测技术对检出的肠炎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通过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4份病人肛拭子标本、1份剩余三明治和1份操作台擦拭物中均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经酶切后PFGE电泳聚类图谱相似性100%。结论经PFGE分子分型分析,确认这是一起由食用了肠炎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后引起的食源性疾病。PFGE可有效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廊坊市食源性沙门氏菌的分子分型及耐药状况,为沙门氏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预警、溯源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5-2018年廊坊市食品中分离出的24株沙门氏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并利用BIOFSUN系列微生物药敏检测系统对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24株沙门氏菌PFGE分型带型分布广泛,血清型与PFGE条带表现为聚类一致性。24株沙门氏菌耐药现象严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14株菌对2种以上抗生素耐药,耐药率高达70. 83%。其中伦敦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尤为严重。结论廊坊市各区、县食品存在着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问题。某些区县的食品污染高度怀疑源于同一污染源,存在沙门氏菌污染暴发的风险;且沙门氏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抗生素耐药现象,某些菌株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 (PFGE) 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 建立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 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 对2013年至2016年从云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到的322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 采用Bio Numerics软件对148株沙门菌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 通过聚类比较分析菌株间的相关性, 建立指纹图谱库.结果 322株沙门菌血清分型主要包括A、B、C、D、E、F、G群等7个群,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主要血清型, 占11.4% (37/322) .采用Bio Numerics软件对148株沙门菌DNA酶切图谱进行类聚分析, 根据电泳产生条带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 共分为102个不同的PFGE带型.按照90%的相似度, 这些PFGE带型可以分为39个大小不一的聚类群, 呈现多样性.结论 云南省食源性沙门菌分子分型复杂,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 PFGE带型呈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中山市2017年沙门菌的耐药特征及分子分型,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食源性疾病的溯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3个哨点医院)的沙门菌分离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4种抗生素药敏试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检出的285株沙门菌对14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237株(占83.16%)沙门菌对13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未发现对亚胺培南(IPM)耐药菌株。耐药抗生素最多的种类达到11种,耐药率较高(40 %以上)的抗生素为氨苄西林(AMP)、四环素(TET)、氨苄西林/舒巴坦(SAM)、氯霉素(CHL);共有87类耐药谱型,其中多重耐药谱型75类(86.21%),多重耐药菌株数为176株(61.75%)。25株肠炎沙门菌的PFGE分为5种带型,相似度为63.9%~100.0%。结论 中山市201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显示沙门菌耐药状况较为严重,呈多重性和多态性,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耐药性;肠炎沙门菌PFGE的相似度较高,存在优势带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的肠炎沙门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及致病菌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数据。方法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广州地区2009-2011年从业人员健康体检获得的17株肠炎沙门菌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及耐药性检测。结果 17株肠炎沙门菌分为10个PFGE型:G1、G2、G3、G4、G5、G6、G7、G8、G9和G10型,各种PFGE型别之间仅有1~3条带的差异,相似度在86.6%~100%,菌株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药敏分析显示除7株肠炎沙门菌对哌拉西林耐药外,对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等药物均敏感。结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菌株之间既存在分子水平的同源性也存在非同源性,加强对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分离的肠炎沙门菌菌株实时分子分型检测能快速预警肠炎沙门菌潜在爆发和追溯污染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淋球菌菌株的基因多态性,了解不同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选择适当的随机引物。方法以淋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淋球菌进行RAPD扩增,选择多态性好、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的随机引物,并用S38号引物对不同淋球菌基因组DNA进行指纹图谱区分。结果从Sagon公司5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扩增效果良好的引物,经RAPD扩增出的淋球菌指纹图谱间有明显不同的DNA多态性,可对不同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论利用RAPD技术对淋球菌进行随机引物的筛选,可为今后淋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5年乌鲁木齐市腹泻性疾病中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和分子分型情况,探讨其多态性及其与分子流行病学的关系,为减少和控制沙门氏菌病的流行提供参考。方法将分离获得的71株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型鉴定,KB药敏纸片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分离菌进行电泳分型,所得结果用Bio Numerics 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根据电泳指纹图谱,可将71株肠道沙门氏菌分为29个PFGE型别,菌株间的相似值在49.2%~100.0%之间,S-17、S-18型为优势型别,共计43.7%(31/71),其中23.9%(17/71)的菌株为S-17型,19.7%(14/71)的菌株为S-18型;药敏结果:头孢类和环丙沙星敏感率分别为98.6%(70/71)和95.8%(68/71)。结论脉冲场凝胶电泳对沙门氏菌有较高的分型能力,应充分结合传统实验室检测技术和PFGE技术优势,系统地开展腹泻病中沙门氏菌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结核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随机引物PCR扩增方法(RAPD)对两组6例暴发流行的肺结核患者的痰结核分支杆菌DNA进行了指纹多态性分析。结果6株病原菌均为结核分支杆菌。经RAPD分析,其中例1和例2菌株的DNA指纹图谱完全相同,例3-例6菌株的DNA指纹图谱有所不同。证明例1和例2所染病原菌的同源性很好,很可能为同一感染源,母女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例3-例6病原菌的同源性较差,为非交叉感染。结论RAPD方法可获得较好的DNA指纹多态图谱。是一种简便、实用且相对比较便宜的DNA指纹技术,适于临床实验室进行分支杆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我县近10年来(2001-2010)38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寻找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控制因素.方法 对引起38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及其来源、主要污染食物、发生季节进行分析.结果 38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中有28起检出病原菌,18起由致病性弧菌引起,占64.29%,食物中检出的88株病原菌有84株是从熟食间样品中检出,占95.45%,夏秋季节的发病率占全年的89.47%.结论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危害因素是致病性弧菌,其次为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冷菜是引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主要食物;操作间卫生管理、从业人员的卫生素质培训;夏秋季节是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开封市某地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分析,研究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在食物中毒溯源中的应用。方法参照GB 4789.4-2010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采用PFGE分型方法对食物中毒检出菌及实验室收集的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进行分子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结果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病原学检测证实,开封市某地区的食物中毒事件是一起由肠炎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共分离到3株肠炎沙门氏菌。分离自该事件病人肛拭子的肠炎沙门氏菌与在开封市某地区鸡肉中分离的肠炎沙门氏菌相似系数为100%。此食物中毒株对所检测药物敏感性较好,只对个别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结论此次食物中毒病原菌为开封市某地区鸡肉中检出率较高的肠炎沙门氏菌。PFGE分型技术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可以进行溯源分析。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DNA polymorphism of Sporothrix schenckii(S.schenckii)and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NA patterns and geographic area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Method The total DNA was extracted with hexadecyltrimethyl-ammonium gromide.Random Amplification of Polymorphic DNA(RAPD) assay was used to study DNA typing of 24 strains of S.schenckii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aress and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clinical types.Results Of seven random primers used,three primers(OPAA1,OPD18 AND OPB07)gave good reactions,the sequences of which were 5‘-ACCCGACCTG-3‘,5‘-GAGAGCCAAC-3‘,5‘-GGTGACGCAG-3‘ respectively.The RAPD patterns of the 24 isolated were not completely identical,showing certain degrees of hereditary variability.Different isolates showed a common conserved dna band with the same primer.Dirrerent clinical types showed different genotypes.Conclusion RAPD analysis is useful in DNA typing of S.schenckii,the DNA band type of which is related to geographic origi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方法对临床分离的3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RAPD基因分型,并通过指纹图谱比较与分析,确证医院感染爆发。结果36株肺炎克雷伯菌共分得33型,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局部流行共1起。结论RAPD可对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白色念珠菌的耐药性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Etest药敏试验方法检测30株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分型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发现有两株对氟康唑耐药,且它们的RAPD带型有着高度相似性,提示RAPD带型可能与耐氟康唑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申克孢子丝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探索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分型标准。方法:用光镜对2株标准株,4株环境分离株和24株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再用随机扩增DNA指纹方法(RAPD)对DNA进行PCR扩增,根据扩增产物的电泳带型来分析DNA多态性。结果:30株菌株镜下可见2种形态结构;30株申克孢子丝菌的DNA指纹带型不同;多引物聚类分析表明,3条引物可将30株不同地区来源申克孢子丝菌分作11个型。结论:(1)在我国申克孢子丝菌中存在2种不同的形态结构。(2)申克孢子丝菌中存在不同的基因型。(3)RAPD法用于申克孢子丝菌菌株鉴定是一种快速、方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Etest药敏试验方法检测 30株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对 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并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RAPD)分型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发现有两株对氟康唑耐药 ,且它们的RAPD带型有着高度相似性 ,提示RAPD带型可能与耐氟康唑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克拉霉素耐药的幽门螺杆菌(Hp)菌株耐药性和基因型的混合感染情况.方法 从16株对克拉霉素耐药的Hp混合菌落菌株中各随机挑选10个单菌落,转代扩菌后,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单菌落对克拉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CTAB/NaCl方法提取单菌落的DNA,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其点突变,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方法比较各菌落的基因型.结果 来自16个耐药Hp菌株的共160个单菌落均对克拉霉素耐药,且都存在23 S rRNA基因的点突变.来自同一患者的克拉霉素耐药菌株的10个单菌落具有相同的RAPD指纹图谱,与亲代混合菌落菌株也有相同的RAPD指纹图谱.结论 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中未发现耐药性或基因型的混合感染存在.  相似文献   

17.
铜绿假单胞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倩  陈维贤  黄长武 《重庆医学》2004,33(10):1530-1531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铜绿假单胞菌(PA)医院感染.方法以优化的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对临床分离的49株PA进行RAPD基因分型,通过指纹图比较与分析,确证医院感染类别与爆发.结果 49株PA共得RAPD 29型,分型率100%;以周为时限, PA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共3起;9例个体连续感染的PA有7例为内源性医院感染,2例为外源性医院感染.结论 RAPD可对PA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卢红梅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8):56-57,60
目的调查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在各科室的流行特点,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不同科室分离的耐药菌54株,采用Vitek-2Compact进行药敏实验;采用PFGE分析同源性;PCR及DNA测序检测耐药基因型。结果PFGEA型占77.8%,B型占18.9%。54株菌都携带OXA-66基因,53株菌携带OXA-23基因,41株菌携带16SrRNA甲基化酶annA基因。结论临床科室存在A型耐药菌的克隆播散。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基因及其上游插入序列ISAbaI是其最主要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9.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as isolated from various sources during the course of an epidemic outbreak of bacterial endophthalmitis following an eye camp at Sangli, Maharashtra. 15 distinct isolates were obtained from clinical samples. Typing of the 15 isolates was performed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analysis, pyocin typing and antibiogram. RAPD typing was rapid, labour friendly and could be done within six hours. RAPD analysis produced reproducible electrophoretic band patterns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ree distinct amplification patterns could be visualised. The conventional typing methods were labour intensive and took about 48 hours. However, the results of RAPD typing, pyocin typing and antibiogram did not correlate with each other.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RAPD typing could be an additional rapid typing method for studying the 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s due to P aeruginosa.Key Words: Antibiogram,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yoc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基因分型方法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方法收集2005年1月~6月从各科ICU内分离出的21株铜绿假单胞菌,提取DNA后进行RAPD分型,同时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全部菌株均能产生指纹图谱,分型率100%。21株铜绿假单胞菌共分为14型,其中9株6型分布于脑外科,3株同型分布于神经内科,4株4型分布于呼吸科,5株3型分布于普外科。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21株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及阿米卡星等耐药,仅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敏感。结论ICU内存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局部流行,RAPD分型技术分型率高、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