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园园  李春辉 《疾病监测》2021,36(9):969-974
近年来,全球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实施有效的监测是控制CDI发生和传播的关键。 CDI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定义、标准化诊断、病例来源定义、CDI的发病情况以及防控建议。 本综述总结有效的CDI监测的关键组成部分,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防控建议,有助于国家及医院进行标准化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2.
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中的发生率不断上升。CDI明显增加IBD患者预后不良如死亡和结肠切除手术率。有关IBD合并CDI的相关研究显示,肠道微生态、免疫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了IBD发生CDI的风险。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将有助于CDI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脑死亡合并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ICU收治的脑死亡病历46份.结果:本组资料脑死亡合并CDI发生率为82.6%(38/46),原发病以脑外伤为主,脑溢血次之,CDI多在脑死亡之前24小时内出现,应用垂体后叶素可使用尿量明显减少.结论:脑死亡患者大部分都合并有CDI,如出现CDI是脑部症状加重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艰难梭菌感染(CDI)的危险因素,旨在治疗基础疾病时提前干预,从而在源头上降低艰难梭菌的感染率。方法采用1∶2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CDI现状,入组CDI患者59例,同一住院时间同一病房的非CDI腹泻患者作为对照组,入组118例。通过电子病历探究两组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结果与非CDI组相比,CDI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为(26.1±21.2)d对(20.8±12.6)d,P=0.03。经单因素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时间(OR=4.58,95%CI 1.30~16.23,P=0.03)、6个月前有住院史(OR=2.15,95%CI1.14~4.05,P=0.02)和6周前有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史(OR=3.32,95%CI1.38~8.05,P=0.01)是CDI的危险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是CDI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6,95%CI 1.43~24.02,P=0.01)。其他因素如性别、基础疾病、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低白蛋白(20g/L)和高白细胞计数(12×10~9/L)等与CDI的发生无关。结论住院期间CDI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是CDI的危险因素,且随着使用时间延长,CDI的危险性增高。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已有较多艰难梭菌感染(CDI)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但绝大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到患者内源性抗艰难梭菌毒素A、B抗体水平对CDI复发的影响。本文分析一项II期临床试验中安慰剂组CDI患者体内抗艰难梭菌毒素A、B单克隆抗体在防止CDI复发中的作用。有艰难梭菌感染症状并接受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治疗的患者被纳入到此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欧洲艰难梭菌感染(CDI)发生率自2000年以来显著增加,荟萃分析结果显示,CDI的发生与头孢菌素的使用密切相关,许多国家的CDI控制机构已开始减少头孢菌素的使用,然而CDI发生率仍持续上升。一项欧洲多中心、前瞻性腹泻住院患者患病率研究(EUCLID)统计欧洲20个国家共482所医院的CDI数据。该研究收集2011年9月―2012年8月及2012年9月―2013年8月的患者数据,每例患者在同一年中采集2次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年与2011―201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中枢性尿崩症(CDI)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8例临床确诊为儿童CDI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CDI患儿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均消失。其中颅咽管瘤7例,生殖细胞瘤2例,下丘脑-垂体区占位性病变3例,3例垂体柄和,或下丘脑漏斗部局限性梭形或球形增粗,单纯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者3例。结论:基于儿童CDI自身的特点,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诊断儿童CDI及寻找其病因具有重要价值。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是儿童CDI的非特异性MRI指标。  相似文献   

8.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寄生于肠道的革兰阳性梭状芽孢杆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尤其是CD高产毒株(BI/NAP1/027/毒素Ⅲ型)的出现和流行,使得CD成为近年来医疗卫生相关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关CDI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不断更新。本文对CDI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CDI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术后并发重度中枢性尿崩症(CDI)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6例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术后重度CD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肿瘤与三脑室的位置关系、质地、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3个不同因素与术后重度CDI发生率的关联,并总结治疗体会。结果:三脑室内型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CDI的发生率高于三脑室外型(P<0.05);与周围解剖结构有粘连的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CDI的发生率高于无粘连者(P<0.05);质地软、硬对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术后重度CDI的发生率无影响(P>0.05)。经积极治疗短期得到控制者34例(94.44%),得到控制时间为(9.47±5.87)d,需长期药物控制尿崩症者2例(5.56%)。结论:鞍内鞍上型颅咽管瘤位于三脑室内、与周边解剖结构有粘连时术后易发生重度CDI,与肿瘤质地无明显相关;经积极治疗绝大多数CDI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正>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des dif?cile infection,CDI)是指艰难梭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近年来,CDI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表现为复发率,严重程度及病死率增高[1-2]。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艰难梭菌是医疗保健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达到12.1%[3]。自2000年以来,CDI死亡率也逐年上升,在地方性流行期间为4.5%~5.7%,在大流行期间为6.9%~16.7%[4]。儿童CDI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约为13.8例/100000人,71%来自社区感染[5]。但目前很多医院对CDI的检测手段十分有限,且诊断率不高,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SHEA)确定了艰难梭菌是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以来,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流行病学及治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艰难梭菌仍然是卫生保健相关腹泻最为重要的病原菌,同时在社区获得性腹泻病原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近年来出现了一种高毒力艰难梭菌菌株,在全球引起更为严重的感染. 已有报道称甲硝唑对重症CDI疗效下降.尽管目前已获得大量的研究数据,有关CDI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争议.本指南对CDI的流行病学、诊断、治疗、感染控制以及环境管理进行了更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无症状感染艰难梭菌的毒力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艰难梭菌感染(CDI)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将其中的CDI患者分为CDI有腹泻组和CDI无腹泻组,将无腹泻症状且艰难梭菌培养阴性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将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进行艰难梭菌毒素检测,对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I有腹泻组毒素蛋白阳性率高于CDI无腹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抑酸剂、2个月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住院时间>2周是艰难梭菌无症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艰难梭菌产毒素量是导致临床是否出现腹泻症状的重要因素;住院时间>2周、使用抑酸剂、2个月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是艰难梭菌无症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艰难梭菌感染(CDI)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过度生长并释放毒素导致的,轻症者表现为腹泻,重症者可出现严重伪膜性肠炎甚至死亡。目前,CDI通常采用抗生素及粪菌移植(FMT)治疗。FMT治疗CDI安全、有效,在治疗过程中配合营养支持干预、心理疏导、感染控制等护理措施,能进一步减少相关不良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艰难梭菌(C d )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能引起伪膜性肠炎等感染性疾病(CDI)。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NAP1/027克隆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CDI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相继导致医院内及社区流行,已被公认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1]。住院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可杀灭肠道内敏感细菌,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Cd过度生长并释放毒素,与CDI密切相关的毒素包括T cdA和T cdB。美国感染病协会2010年版的CDI诊断标准包括:(1)有腹泻症状,24 h内排未成形便大于或等于3次;(2)大多数患者近8周内使用过抗生素;(3)粪便中检出产毒型Cd或Cd毒素,或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伪膜性肠炎[2]。其中腹泻症状与抗生素使用为非特异指标;病理学检查为有创操作,不适于常规开展。因此,准确、快速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对CDI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CDI检测方法种类较多,它们各自有优势和局限性,本文对CDI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CDI)情况,探究该菌株分子特征和CDI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住院腹泻患者的67份粪便标本,并实施厌氧分离培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tcdA、tcdB,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研究患者临床数据。结果检出产毒艰难梭菌10株(14.9%),毒素A基因和毒素B基因均为阳性有8株(80.0%),2株毒素B基因阳性(20.0%)。检出5种ST型。对CDI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艰难梭菌独立危险因素(OR=3.12,P=0.036)。结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患者中存在部分CDI情况,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CDI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存在广泛门静脉血栓肝移植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I)进行围手术期监测的临床作用。方法对4例术前存在广泛门静脉血栓肝移植患者于术前、术后进行CDI检查。术后首次CDI检查在移植术后24h内进行,术后第1周和第2周隔天1次,以后每周1~2次;主要监测指标包括门静脉主干最大内径、平均血流速(TAMX)、最大流速(Vmax)、血流频谱、侧支循环。结果 4例病例术前CDI检查发现门静脉主干血流缓慢、整段狭窄、完全堵塞、无血流及门静脉内膜严重病变等情况;并探测到多支侧支循环血流丰富、肠系膜上静脉扩张和无法找到满意的门静脉重建部位。这些情况在手术中证实,并指导了肝移植特殊类型手术中供肝门静脉灌注重建。术后2周隔天进行1次的CDI检查显示4例患者门静脉内径、血流方向及流速都呈现正常,取得较好重建效果和良好的肝功能恢复。结论 CDI对监测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并发症具有较好效果,对术前门静脉系统广泛血栓患者,CDI对指导术者在术前思考手术可能遇到问题、设计和准备应变手术方式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艰难梭菌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本身没有侵袭性,但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等因素易导致菌群失调,引起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及相关性腹泻,严重时可出现伪膜性肠炎甚至死亡。误诊或漏诊该菌感染可能延误治疗并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因此,对其快速精准检验尤为重要。检验结果可为CDI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该文对CDI实验诊断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一般认为是环境和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近年来该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日益增多,是医院内获得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抗菌药物的过度应用被认为是引起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发病率增加的主要因素。CDI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尤其是新型高产毒株在北美地区造成了医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本文对CDI的流行病学特征、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治疗以及感染控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CDI的早期预防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徽地区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的临床特征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77例临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059例,测定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抗原及毒素。记录CDI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同期非CDI腹泻患者90例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CD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877例患者中共检出艰难梭菌GDH抗原205例,阳性率为23.4%(205/877)。其中46例毒素检测阳性,CDI发生率为5.2%(46/877)。与对照组比较,CDI组年龄(69.3±14.1岁 vs 59.5±16.6岁)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3, P<0.05),且肺部感染、住院时间及30天内使用广谱抗生素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0,10.477,21.080,均P<0.05),而血红蛋白(102.1±29.8 g/L vs 113.3±25.7 g/L)及血清清蛋白(30.3±6.4 g/L vs 34.7±6.8 g/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5,-3.520,均P<0.05)。高龄和30天内使用广谱抗生素(OR=1.042,29.274,均P<0.05)是CD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住院腹泻患者进行艰难梭菌GDH抗原及毒素测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高龄和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腹泻患者警惕CDI发生。  相似文献   

20.
郭城  张琳 《临床荟萃》2018,33(5):398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造成院内感染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最重要的病原,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CD感染(CDI)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虽没有中国儿童CD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但国内儿童疾病诊治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抗生素滥用、且临床对其认识不足,CDI发病率可能比国外更高。本文从CD致病机制、流行现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防控CDI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