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大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胃癌大出血患者均行纤维胃镜检查,其中限期胃癌根治术16例,姑息性急诊手术2例.结果:胃癌大出血临床主要表现呕血,柏油样或暗红色大便,近半数出现失血性休克.治愈17例,死亡1例.结论:胃癌大出血经非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止血,无效者需急诊手术治疗;纤维胃镜是诊断及止血的有效措施,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56例70岁以上腰腿痛患者,并经手术治疗,发现病变有腰椎侧隐窝狭窄、黄韧带钙化、硬化性椎间盘、神经根管狭窄。56例中,42例获1—3年的随访,优良率为95%。认为术前要全面检查,术式应根据病情及病员耐受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30例75岁以上的高龄食管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占同期食管癌切除术的2.11%(30/1421),治疗效果良好。结果手术切除率100%,治愈率93.33%,死亡2例,病死率6.67%。结论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不应受到年龄限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累及胰腺的外科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4年6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累及胰腺的胃癌120例。结果本组120例中,根治切除组41例,姑息切除组23例,未切除组56例。根治组41例中经病理证实胰腺有癌细胞浸润者30例,占73.2%,淋巴结转移率为85.4%。其中No10、11淋巴结转移率为73.1%。术后102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85%,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根治切除组为73%、37%、17%,姑息切除组为22%、9%、4%,未切除组为9%、2%、0%。根治切除组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P<0.05),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P<0.01),但与姑息性切除组无显著性差异。姑息性切除组和未切除组1、3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但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未切除组(P<0.01)。结论胃癌累及胰腺的根治切除可提高1,3年生存率,选择合适的适应征是关键。姑息切除有助于改善生存质量,对改善预后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外科治疗与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56例75岁以上高龄大肠癌病例。手术切除50例(89.2%),其中根治性切除37例(66.1%),姑息性切除13例(23.2%),单纯结肠造瘘术6例(10.7%)。结果术后并发症16例(28.6%),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充分针对高龄患者特点的围手术期处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减少高龄大肠癌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高龄胃癌外科治疗168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预期寿命增长 ,人口结构渐趋老年化 ,老年人疾病的外科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我院 1990~ 2 0 0 0年间共为 16 8例 70岁以上老年人胃癌进行了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男 116例 ,女 5 2例 ,年龄最小 70岁 ,最大89岁 ,平均 72 .8岁 ,其中 80岁以上 12例 ,占 7.14%。2 .合并症 :本组 140例 (83.3% )有一种或一种以上合并症。合并心血管疾病 80例 ,呼吸系统疾病 48例 ,糖尿病 32例 ,肝硬化 9例 ,胆结石 18例 ,前列腺肥大 33例 ,其他疾病 73例。3.手术方式 :根据肿瘤所在部位不同 ,施…  相似文献   

7.
近、远端胃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附428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目的:进一步探讨近,远端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和分析了118例近端胃癌(PGC)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与同期310例远端胃癌(DGC)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近端胃癌的发生率较低,临床分期多数为Ⅲ期和Ⅳ期,病理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未分化及粘液腺癌为多,手术类型中全胃切除术及联合脏器切除术占较高比例,断端癌残留及淋巴结转移率显著增高,伴有食管受累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的阳性大大增加。随访5年生存率,PGC组显著低于DGC组,手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临床晚期癌多,食管容易受累及病理组织学分化差是近端胃癌预后差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治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胃癌累及胰腺的外科治疗与预后(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外科》2005,4(3):169-172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之势,现已成为我国因癌症死亡的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外科治疗是其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人口向老龄化发展。临床上高龄胰腺癌病人(年龄≥70岁)越来越多,在过去常因手术风险大而放弃根治性外科治疗。我院1995~2000年间外科治疗高龄胰腺癌病人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4年10月至2003年5月收治的323例结直肠腺瘤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直肠镜下行直肠腺瘤局部切除86例.开腹行肠壁楔形及肠段切除202例,行肠段及其系膜的根治性切除35例,治愈率达95.7%(309/323),本组术后有276例获得1~5年随访,其中术后复发14例,恶变3例。结论 结直肠腺瘤作为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完整切除,外科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复发及恶变率,是结直肠腺瘤的最彻底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胃癌49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及适当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1998年我院收治70岁以上老年人胃癌53例,其中施行手术49例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结果老年人胃癌起病隐匿,症状多无特异性。术前多数合并有其它疾病;手术证实多数为中晚期胃癌,癌肿多见于幽门窦(77.5%)。大于5cm并累及胃浆膜层(81.6%)。病理检查多分分化型腺癌(73.4%)。49例中30例行胃癌切除术,切除率为61.2%;其中根治性切除8例(17%),姑息性切除22例(45%)。其它手术19例(胃-空肠吻合术13例,手术探查取活检6例)。围手术期死亡率2.7%。手术后并发症27例(55%)。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2.5%,姑息性切除术后五年生存率为零。结论 老年人胃癌有其特殊性,其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手术根治性切除率低。手术方式应根据病情而定,对早期或中期胃癌争取行D2以内的胃癌根治术。术前充分准备,提高病人手术耐受能力,手术时间以不超过2h为好,术毕常规残留或空肠造瘘,以期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加强管理,并辅以腹腔灌注化疗,对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癌外科治疗的现状。方法 对我院 2002 年 5 月~2004 年 7 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胃癌 110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0 例胃癌中,手术切除 101 例(91 .82%),其中根治性切除91例,姑息性切除10 例;远侧胃切除 78 例(77 .23%),近侧胃切除 7 例(6 .93%),全胃切除16例(15 .84%);行消化道重建的 104 例中,手法吻合 13 例(12 5%),单吻合器67例(66. 42%),双吻合器 24 例(23. 08%)。术后病理早期癌 9 例(8. 18%),进展期胃癌共 101 例(91 .82%)。术前肠外营养支持5~7天14例(12. 73%),术后行肠道营养86 例(85 15%),肠外营养90例(89 .11%)。手术死亡1例(0 .9%),12例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9. 09%)。结论 胃癌患者早期诊断仍困难,但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较以前明显升高,吻合器使用明显增加,有助于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需长时间营养支持时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容易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青年人与老年人早期胃癌的特点和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比分析1990~1999年经外科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30岁以下早期胃癌20例、60岁以上早期胃癌39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青年组发病年龄平均(25.1±2.3)岁,老年组发病年龄平均(64.9±4.4)岁。青年组男:女=1:1.5,老年组男:女=3.9:1(P<0.05)。青年组胃底贲门癌2例(10.0%),老年组12例(30.8%);青年组胃体癌8例(40.0%),老年组16例(41.0%);青年组胃窦癌10例(50.0%),老年组11例(28.2%)(P<0.01)。青年组分化较好的胃癌6例(30.0%),老年组23例(59.0%),P<0.05。多数病例经D_2根治术。青年组术后5年生存率85.7%,老年组90.5%(P>0.05)。结论 青年人早期胃癌以女性多见,多位于胃窦部且分化较差;老年人早期胃癌以男性多见,多位于胃底贲门且分化较好。二者5年生存率相似,因而早期诊断、早期行根治性手术,可能是影响胃癌预后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高龄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策略,提高围手术期处理水平.方法 对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12例70岁以上经手术治疗的梗阻性结肠癌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院前误诊47例(42.0%);急性梗阻72例(64.3%),慢性梗阻40例(35.7%);Dukes C期82例(73.2%),Dukes D期30例(26.8%);根治性切除70例(62.5%),姑息性切除32例(28.6%),结肠造口4例(3.6%),捷径手术6例(5.4%);一期切除吻合69例(61.6%);伴发其他疾病103例(92.0%);发生并发症34例(30.4%);围手术期死亡4例(3.6%);平均生存期23.4个月.结论 高龄结肠癌误诊率高,手术切除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积极处理伴发病和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是改善其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国胆囊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模式、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方法 收集中国13个省市的26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45例胆囊癌病人临床资料,分析中国胆囊癌病人的地区、性别、年龄分布;基于病人的诊疗记录与检查结果对手术病人肿瘤的可切除性进行评估,分析可切除性肿瘤病人的外科治疗模式,参照术前检查、手术记录和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评估可切除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否达到根治标准,分析行根治性手术胆囊癌病人的病理学特征。结果 4345例胆囊癌病人中,男性1664例(38.23%),女性2681例(61.77%)。行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3129例(71.01%),其中可切除性肿瘤2074例(66.28%)。在可切除性肿瘤2074例病人中,仅1133例(54.63%)在术前即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1002例(48.31%)行根治性切除,1072例(51.69%)未达根治标准。胆囊癌根治性切除病人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中,736例(73.45%)为腺癌,348例(34.73%)为低分化癌,376例(37.52%)伴肝侵犯,152例(15.17%)伴神经浸润,96例(9.58%)伴血管内癌栓,78例(7.78%)伴周围脂肪组织浸润,89例(8.88%)伴周围器官受累,328例(32.73%)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淋巴结阳性。获得生存随访资料的2357例手术治疗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6.17个月,多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P<0.001)、肿瘤分化程度(P<0.001)、肝脏侵犯(P<0.001)、R0切除(P=0.003)均为术后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中国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有待提高;胆囊癌外科治疗模式亟待规范;病理学检查报告中反映的多个因素与胆囊癌病人预后密切相关,其描述的规范化对指导胆囊癌病人的精准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外科治疗的6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入院前误诊率为52%,并存病为57.2%,手术切除率为9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6%,围手术期死亡率3%。结论手术切除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最好治疗方法,但早期诊断,合理处理并存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型胃癌的病理特征对临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的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 2009年底发布的第7版胃癌分期法,对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75例胃癌术后病例重新进行分型.分别以分化程度和肿痛大小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的浆膜浸润率、淋巴结转移率;并比较新旧两版分期对随访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及浆膜浸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腺癌与中、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细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及浆膜浸润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各分化组叠加,以肿瘤最大径≤4 cm和>4 cm重新分组,见肿瘤最大径≤4 cm组与最大径>4 cm组淋巴结转移率、浆膜浸润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例可随访病历以新旧两版分别分期,新旧两版分期均可见分期越差,5年生存率越低.结论 第7版AJCC胃癌分期法较旧版Ⅱ、Ⅲ期患者明显增多,而Ⅰ、Ⅳ期患者相应减少,为临床对更多的胃癌患者术后施行放化疗提供了支持,从而使更多胃癌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总结残胃癌的外科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1990年以来收治的35例残胃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治疗情况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胃切除以胃溃疡为主,占65.7%,首次手术BillrothⅡ式占82.9%(29/35)。残胃癌早期缺乏特异的症状,主要为上腹部隐痛不适,首次手术距临床诊断残胃癌的间隔时间平均为16.3年。本组残胃癌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77.1%和54.3%,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为78.9%、52.6%、36.8%,Ⅰ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2.7%。结论胃良性病行手术治疗时以BillrothⅠ式为首选,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有效方法及影响残胃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 3 0例胃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1 998年 3月至 2 0 0 3年 2月共 3 0例胃间质瘤 ,其最常见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和腹痛。其中行胃镜检查 2 6例 ,超声胃镜检查 2 1例 ,B超检查 2 3例 ,CT检查 1 6例 ,MRI检查 6例。 3 0例全部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标记抗体为CD3 4、CD1 1 7、VIM、SMA、NES、DES、S1 0 0等。结果 发生部位为 :胃底大弯侧 1 1例 (3 7% ) ,胃窦大弯侧 6例 (2 0 % ) ,胃底小弯侧 6例 (2 0 % ) ,胃窦小弯侧 4例 (1 3 % ) ,胃底近贲门 3例 (1 0 % ) ,以胃底、胃体部多见。病理示恶性 1 2例 (4 0 % ) ,良性 9例 (3 0 % ) ,潜在恶性 9例 (3 0 % )。向平滑肌分化 1 2例(4 0 % ) ,向神经分化 9例 (3 0 % ) ,向平滑肌神经双向分化 2例 (7% ) ,缺乏分化 7例 (2 3 % )。CD1 1 7(+)2 7例 (90 % )。结论 胃间质瘤的诊断可根据其临床表现、超声胃镜等影像学检查以及CD1 1 7等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等进行 ,诊断一旦明确 ,应行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