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ETCO2连续监测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PETCO2连续监测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单腔管麻醉41例,双腔管麻醉27例,应用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麻醉中用HP1205A多功能监护仪监测SpO2,PETCO2等;Ohmeda210ES麻醉呼吸机维持机械通气并监测IP,VT,MV,RR,FiO2。在VT分别为10,8,6,5,4ml/kg并稳定10min后,记录SpO2和PETCO2。结果:无论单肺或双肺通气PETCO2值随VT递减而  相似文献   

2.
林娜  陈晓菲 《北京医学》1997,19(3):160-162
对5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施行气管内全麻复合应用肌松药、安氟醚吸入维持。监测64例LC术中PETCO2等旨标,发现CO2气腹后PETCO2、HR、SBP、DBP在充气10分钟后显著升高,在胆囊切除时PETCO2达到最高值,证实对呼吸循环有一定干扰,术中加强呼吸和循环监测。注意调整通气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经鼻导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鼻导管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患儿32例,分别于插管前经鼻导管和插管后在气管导管与呼吸回路之间进行采样监测P′ET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以及相关性。结果 PaCO2和P′ETCO2之差(P′a-ECO2)与PaCO2和PETCO2之差(Pa-ECO2)之间通过t检验P〉0.05,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ETCO2、PETCO2和PaCO2的关系通过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为:非插管r=0.942,P〈0.01;插管r=0.941,P〈0.01;二者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结论 在未插管全身麻醉患儿,经鼻置管至口咽部采样全程监护P′ETCO2再结合SpO2的监测,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静脉异丙酚氯胺酮复合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中的血气、SpO2的变化,为此种麻醉方法在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方法:选择20例口腔、颌面部手术病例,采用静脉异丙酚+氯胺酮复合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术前、术中监测血气,全程监测SpO2。结果: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诱导后PaO2下降,PaCO2增高,SpO2及呼吸频率(RR)均下降,维持期不吸氧时SpO2及RR亦均下降,诱导后和维持期吸氧后SpO2回升,插管后经气管导管开放式给氧行氧治疗,吸氧的氧流量成人4L/minSpO2回升最高。此种麻醉维持方法,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彻底,麻醉效果确切。结论:此种麻醉方法,值得在颌面外科手术麻醉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5.
呼气末CO2和其它监测指标的联合应用与麻醉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介绍呼气末CO2(ETCO2)和其它监测指标的联合应用在麻醉管理中的意义及作用。方法应用心电图(ECG)、有创血压、CO2曲线图和脉搏容积图同步监测的方法,对22名行全麻手术的患者进行了监测。对10名在硬膜外或颈丛阻滞下手术的患者进行了ETCO2监测。结果在全身麻醉中,同步监测ETCO2、CO2曲线图、脉搏容积图、血压和心电图,可对麻醉深度、通气状态及肌松程度作出整体评估。ET-CO2还可对自主呼吸状态下呼吸功能的评估提供客观标准。结论ETCO2和其它监测指标的联合应用可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及麻醉管理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PaETCO2的变化和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来评价单肺通气(OLV)时监测PETCO2的价值。方法:选择30例开胸手术的患者,分别于双肺通气(TLV)20min、OLV5min,15min,30min,60min测PETCO2与PaCO2的价值,计算PaETCO2,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OLV时不同时段的PETCO2比TLV时增大(P〈0.05),PETCO2与PaCO2相  相似文献   

7.
为找出一种初期就用小流量N2O/O2混合气体并能加快N2O浓度的上升速度及维持期保持FiN2O基本稳定,不需频敏调节N2O、O2流量,而又不会造成氧的方法,利用DATEXCapnomacUltima麻醉气体浓度监测仪分组观察了72例择期手术病人在不同时期吸入不同流量的N2O和O2时呼吸气体中N2O和O2浓度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吸入N2O初期,N2O:O2为4:1时N2O浓度上升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8.
观察20例风心和先心患者在体外循环围术期各时期的PaCO2和相应的PETCO2。结果表明:1.各时期的PaCO2与PETCO2均显著相关(P<0.05),r值为0.686~0.995;2.体外转停后风心组Pa-ETCO2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提示ETCO2监测可减少检测动脉血气的频率,但不能完全替代PaCO2;长时间的体外转流加大Pa-ETCO2差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70例气管插管全麻术中进行持续ETCO2监测病例的观察,分析,认为在气管插管全麻术中持续的ETCO2监测较优于SpO2,呼出潮气量等其他监测方法,具有发现气管导管扭曲等呼吸道不畅更加及时,准确的优点,因而对于气管插管全麻,尤其是术中无呼出气潮气量监测,麻醉者远病人头部的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及时发出,处理呼吸道不畅,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保障病人供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常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手术中置病人于不同体位时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则很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测定长时间 (>3h)不同体位手术病人PETCO2、PaCO2,探讨长时间不同体位下手术病人用PETCO2来估算PaCO2的精确性 ,以及长时间手术体位对病人PaCO2与PETCO2 差值 (Pa- ETCO2)的影响。1.1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择期行非开胸手术病人60例根据手术时的体位分成3组。仰卧位组20例 ,年龄24~57(47±9)岁 ,体重53~7…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临床钠石灰吸收CO2的时限.方法随机选择石林天奇医院麻醉科全麻成人患者385例,用20组,每组为500 g×4瓶钠石灰,历时1 645.8 h,研究钠石灰吸收CO2的时限;术中持续监测吸入二氧化碳浓度(FiC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EtCO)2;实验组当FiCO2浓度到5%30 min,更换钠石灰.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以钠石灰变硬为更换指标.结果实验组钠石灰使用时限为(82.29±9.8)h,远大于对照组(24.17±8.0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FiCO2为5%半小时,血气分析PaCO2均在正常范围内.EtCO2浓度与更换钠石灰前比相似(P〉0.05).结论临床上以吸入CO2浓度为5%时再更换钠石灰是安全的,这样可以大大节约钠石灰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全麻下潮气量对PaCO2与PetCO2关系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全麻不同的潮气量正压机械通气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 )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PetCO2 估计PaCO2 提供依据。方法 :4 0例ASAⅠ~Ⅱ级的颅脑手术患者均取仰卧位 ,根据三因素四水平拉丁方设计将 4 0例患者分为两个工作方 ,共 8行 4列 ,每行为 1组 ,每组按不同的顺序先后使用 4ml·kg- 1 ,6ml·kg- 1 ,8ml·kg- 1 ,10ml·kg- 1 四种不同潮气量施行持续正压机械通气各 30min ,呼吸频率固定为 15次·min- 1 ,监测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时循环、PetCO2 及血气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随着潮气量的增加 ,P(a -et)CO2 (动脉血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差 )、VD(无效腔 )均逐渐增加 ,各潮气量组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PetCO2 与PaCO2间相关非常显著 (P <0 .0 1) ,PetCO2 随着PaCO2 的变化而变化。P(a-et)CO2 值变化较大 [32 5 %病例P(a -et)CO2 <0mmHg]。结论 :①心肺功能正常病人全麻仰卧位机械通气时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潮气量 ,可能导致通气血流比失调 ,无效腔增加 ,加大PetCO2 与PaCO2 的间距 ;②虽然PetCO2 与PaCO2 间相关非常显著 ,PetCO2 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PaCO2 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PETCO2监测在胸段硬膜外麻醉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敏林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27-728
目的为了评价胸段硬膜外阻滞中经鼻导管至咽后壁监测PETCO2 的必要性和准确性.方法对28例上腹部手术病人胸段硬膜外阻滞过程中各时相点PETCO2和PaCO2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观察.结果麻醉中PaCO2和PETCO2增高有显著性意义(P<0.01);PETCO2和PaCO2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814,P<0.001),PETCO2能真实反映PaCO2值.结论鼻插管至咽后壁监测PETCO2方法简单、易行、无创,建议将PETCO2作为胸段硬膜外麻醉常规监测项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Z-G旁流式EtCO2监测吸氧装置EtCO2监测准确性及其在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乳房肿块切除女性患者100例,予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使用旁流式非气管插管EtCO2监测吸氧装置。予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行静脉麻醉保留自主呼吸,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EtCO2波形稳定后5min(T1)、EtCO2波形稳定后10min(T2)的MAP、HR、SpO2、RR、PETCO2;分别于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麻醉前PETC02为(33.25±1.34)mmHg,P。C02为(36.20±1.15)mmHg。术中PETCO2、PaCO2、pH在Tl、T2显示轻度的呼吸性酸中毒的表现。PETCO2与PACO2相关系数r=0.627,呈正的直线相关,Pa-etCO2平均为3.77mmHg。所有患者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内,一致性界限以内Pa-etCO2最大值为6.2mmHg,PETCO2和PACO2的平均值为38.5mmHg。结论Z-G旁流式EtCO2监测吸氧装置监测EtCO2使用方便,PETCo2与PaCO2相关性好,可以及早、迅速、准确的发现呼吸异常,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5.
全麻下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时呼吸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全麻下不同潮气量正压机械通气时呼吸功能的变化,探讨麻醉时机械通气较为理想的潮气量. 方法:40例ASAⅠ~Ⅱ级的颅脑手术患者,均取仰卧位,根据三因素四水平拉丁方设计,将40例患者先后使用4,6,8,10mL/kg四种不同潮气量施行持续正压机械通气各30 min,呼吸频率固定为15次/min,监测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时肺顺应性、循环及血气各指标的变化. 结果:随着潮气量的增加,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动脉血与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气道峰压(P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平台压(PPLAT),动态肺顺应性(CDYN),静态肺顺应性(CSTAT)均逐渐增加, 各潮气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潮气量的增加, ETCO2,PaCO2逐渐降低,各潮气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潮气量组间PaO2,SPO2,MAP,H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肺功能正常患者全麻仰卧位机械通气频率为15次/min时,4 mL/kg潮气量组(分钟通气量60mL/kg)氧合最好,但不能充分排出CO2而对改善肺通气功能不利;潮气量6~8mL/kg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单纯增大潮气量并不能明显改善麻醉所致的肺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全麻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治疗病态性肥胖时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对18例肥胖患者行择期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平均体重(102.3±27.1)kg,平均体重指数(BMI)37.2±6.1,ASA Ⅰ~Ⅱ级.均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控制呼吸,调整呼吸频率(RR)和潮气量,控制呼气末CO2分压(PETCO2)在35~40mmHg,外科医生根据手术视野暴露情况调整气腹压力于10~15cmH2O.观察18例患者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5min、30min、1h、2h和放气后5min时的BP、HR,记录上述除麻醉前外的各时点的Ppeak、PETCO2,并于相应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PaO2、PaCO2、pH、SBE,通过血气分析和监测结果计算出VCO2、A-aDO2、Pa-PETCO2.结果 SBP与麻醉前相比在气腹前降低,在气腹后30min、气腹后1h时升高(P〈0.05);Ppeak在气腹后5min、30min、1h、2h与气腹前相比均有明显增高(P〈0.01);PETCO2和PaCO2在根据监测适时调整呼吸参数的情况下各时点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aO2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各时点均有所降低(P〈0.05);A-aDO2在气腹后5min、30min、1h时增大(P〈0.05);VCO2在气腹后各时间点均有明显升高,且逐渐增大(P〈0.05);Pa-PETCO2在气腹后30min与气腹前相比有增大(P〈0.05).结论 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的肥胖患者,气腹使Ppeak明显升高,O2在肺部的交换减少,VCO2增大,但在合理调整呼吸参数的情况下,能维持血流动力学、PETCO2、PaCO2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全麻过程中观察不同机械通气频率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和血清钾的影响并寻求一个理想的机械通气频率。方法  4 2例行全麻手术的患者 ,术前动脉血 Pa CO2 和血清钾在正常范围内。随机分成两组 ,麻醉诱导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 ,两组患者潮气量 (VT) 10 m l/ kg,氧流量 1.5 L/ min。 组呼吸频率为 12次 /min, 组呼吸频率为 8次 / m in,通气 30 m in后根据血气中 Pa CO2 调节呼吸频率。结果 两组各时点 Pa CO2(m m Hg)与 K+ (mm ol/ L )之间存在相关性。 组诱导插管通气后与术前及调整呼吸频率后比较 Pa CO2 、K+ 值明显下降 (P<0 .0 5 ) ,术前与调整呼吸频率后比较 Pa CO2 值、K+ 值无明显变化 (P>0 .0 5 )。通气 30 min后的血清钾、Pa-CO2 异常发生率高于调整呼吸频率后。调整后呼吸频率 (次 / m in)为 8.85± 0 .73。 组各时点 Pa CO2 值、K+值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目前教科书提供的机械通气参数有可能造成麻醉中过度通气 ,Pa CO2下降 ,血清钾下降低于正常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手术患儿, 年龄114岁, ASAIIIII级.依据术前超声心动图结果将患儿分为2组:A组为左向右分流的患儿, 其中房间隔缺损 (ASD) 15例, 室间隔缺损 (VSD) 15例;B组为右向左分流的患儿, 为法洛四联症 (TOF) 30例.60例患儿均行静脉全麻、快速诱导经口气管插管.术后所有患儿均于外科重症监护室 (SICU) 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8 h.分别于手术开始前 (T1) 、麻醉诱导后15 min (T2) 、体外循环 (CPB) 开始前 (T3) 、CPB停止后15 min (T4) 、手术结束 (T5) 、转入SICU (T6) 、SICU监护2 h (T7) 、4 h (T8) 、6 h (T9) 、8 h (T10) 时取动脉血2 m L行血气分析测PaCO2, 并记录各时间点的PaCO2、PetCO2, 计算每个时间点两者相关性.结果 A组患儿各时间点PetCO2和PaCO2呈正相关 (r为0.550.87, P<0.001) , 在T2-6期间PetCO2与PaCO2相关性逐渐减小, T7-10期间相关性逐渐增强.B组患儿手术开始前至CPB停止后15 min, PetCO2与PaCO2无显著相关性 (r为0.210.38, P>0.05) , 从手术结束至SICU监护8 h期间, PetCO2与PaCO2呈正相关 (r为0.540.83, P<0.05) , T5-10期间, 两者相关性逐渐增强.结论 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围手术期, PetCO2可作为临床监护的评价指标.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手术结束前PetCO2与PaCO2无显著相关性, PetCO2不能替代PaCO2, 但心内畸形纠正后, 动态观察PetCO2的改变来指导对PaCO2的判断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30例静脉麻醉中应用Bain麻醉回路行呼吸管理,观察其对血气影响。发现气流量在成人为1L+70ml·kg~(-1)·min~(-1),小儿为1L+100ml·kg~(-1)·min~(-1)时,在自主呼吸情况下成人组或小儿组血气无明显差异(P>0.05),在成人控制呼吸组血PH及PaCO_2均有明显改变,考虑与使用该回路前有过度通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