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三大恶性肿瘤,鉴于三大妇科恶性肿瘤给女性生命和生活质量带来的严重影响,故如何监测肿瘤的发展、预测其复发和转移,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变的越来越重要.P27和Ki-67在妇科肿瘤中的表达是当前研究的流行领域,现就二者在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女性生殖器肿瘤是一种多发病,由于其起源复杂,组织结构多样,受神经内分泌影响不断变化,而且所在部位又极易受细菌或病毒感染,很早就受到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3.
唐国全 《广西医学》2006,28(12):1930-1932
近年来,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树突状细胞的基础研究、树突状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在临床应用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pithelial trophoblastic tumor ETT)是一种独特而罕见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在1998年Shih和Kurman首先报道并命名了该肿瘤,在此之前,本病曾被称为“非典型绒毛膜癌、多发性中间滋养细胞结节”。迄今仅有约40例的病例报道,因本病极少见且形态特征类似于癌,很易误诊。  相似文献   

5.
<正> 免疫识别与免疫逃避是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及防治中的关键矛盾,它决定着免疫反应的有无和强弱。在重建免疫识别的方法中,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lells,DC)负载肿瘤相关抗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1 DC的来源及分类 Steinman和Cohn1973年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出来一种新型细胞,根据其最初从淋巴器官分离,且具有树状突起而被  相似文献   

6.
人类树突状细胞(DC)是连接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的桥梁。做为一种抗原提呈细胞(APC),DC可以提呈肿瘤抗原并激活抗肿瘤的免疫反应。许多的研究和临床试验都证实了DC在肿瘤治疗上面的巨大潜能。不断提高对DC的认识,有助于改进和提高其临床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已知体内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细胞,比普通抗原呈递细胞强10~100余倍,它能在机体内外捕获抗原后,将信息传递给T、B淋巴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近年来,国际上对DC的研究进展很快.现将对DC的生物学特性、获得DC的方法、DC负载肿瘤抗原的途径、DC在妇科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曹晓彬  杨娜娜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690-1690
<正>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铜川市妇幼保健院妇科共收治妇科恶性肿瘤2 992例,包括原发性卵巢、输卵管、宫体、宫颈、外阴阴道癌和绒癌,不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原位  相似文献   

9.
尤俊岭  朱艳 《医学综述》2006,12(13):790-792
孕激素受体不仅存在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同时还存在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及卵巢癌等肿瘤组织中,本文旨在通过孕激素受体(PR)与女性生殖系统部分肿瘤关系的阐述,更多的了解孕激素受体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关系及应用孕激素治疗女性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树突状细胞疫苗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抗原脉冲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DC)的潜能和新颖的肿瘤靶的鉴定,重新激起对恶性肿瘤治疗型疫苗的研究兴趣,已成为许多研究课题的热点。本文综述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开发应用。1引言人体免疫系统具有抵御恶性细胞失控制性生长的能力,其核心是...  相似文献   

11.
总结11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全面护理宣教,仔细术后观察,和积极干预对防治妇科肿瘤术后DVT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冬  何志旭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5,30(2):146-148,150
自1973年Steinman和Cohn首先报道树突状细胞(DC)以来,国内外对DC进行了大量的研究.DC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因其有大量树突状突起而得名.DC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刺激处女型或初始型T细胞(Naive T Cell)增殖,而巨噬细胞或B淋巴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机体抗病毒或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肿瘤免疫疗法在过去的十年被临床肿瘤学界视为一种越来越有效的治疗模式。近年来,对肿瘤疫苗中的树突状细胞疫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肿瘤树突状细胞疫苗研究进展进行简述,目的是为读者梳理出肿瘤疫苗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4.
树突状细胞(dendriti ccells,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成熟DC表面高表达MHC-Ⅰ、MHC-Ⅱ类分子,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等)和黏附分子(LFA-3、ICAM-1等),而有效将肿瘤抗原提呈给T细胞,T细胞与DC结合后,大量分泌IL-12,诱导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增强细胞免疫应答,有利于肿瘤清除。DC尚能分泌多种趋化因子,作用于初始型T细胞,增强T细胞的激活,使DC具有高水平抗肿瘤免疫功能,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和研究方向,并获得快速发展。现将近期DC肿瘤疫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硬膜外吗啡联合布托啡诺缓解妇科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级择期妇科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时,经硬膜外导管给3组患者分别注入药物:A组经导管注入吗啡3 mg;B组注入吗啡3 mg加布托啡诺1 mg;C组注入吗啡3 mg加布托啡诺2 mg。术后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舒适评分(BCS)对患者进行舒适度评分,Ramesay评分对患者进行镇静评分,并记录恶心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3组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S评分:B组与C组明显高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mesay评分:B组与C组明显高于A组(P<0.05),而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恶心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更低。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硬膜外吗啡联合布托啡诺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核酸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体外诱导免疫反应作用。方法利用含有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法富集MCF-7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经单克隆形成、表面标记检测、NOD-SCID小鼠成瘤等实验鉴定后,采用T7mMessage mMACHINE试剂盒进行mRNA体外扩增并转染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MTT法体外检测转染后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无血清培养的方法能够富集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含CD44+/CD24-型的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高达(90.17%);经鉴定在NOD/SCID小鼠体内具有强致瘤性;负载后DCs高表达树突状细胞特异性标志CD80/CD83/CD86及HLA-DR;与已分化贴壁乳腺癌细胞相比,悬浮培养的未分化状态的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mRNA转染的树突状细胞靶向杀伤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能力更强(P0.01)。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mRNA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在体外可诱导强的杀伤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的CTL细胞能力,为乳腺癌临床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8.
陈姺 《河北医学》2004,10(8):687-689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盆腔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高危因素、诊断治疗要点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年来16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盆腔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发生盆腔和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经阴道手术、术前有感染因素等。结合临床表现、血浆FIB浓度值、D-二聚体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盆腔血栓性静脉炎。治疗采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及复方丹参等,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有血栓性静脉炎高危因素的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抗凝治疗对血栓性静脉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雌、孕激素受体及其在妇科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甾体激素及其受体进行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一些成绩 ,发现其在妇科肿瘤的发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甾体激素受体的进一步了解 ,有助于理解甾体激素作用的机理 ,认识受体有关病变的临床病理过程 ,指导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本文就其中雌激素受体 (est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包括激活消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能够被机体耐受、很少有不良反应,同时又能诱导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但是其效果有限。研究表明,DC具有多种表型,CD141+DC在抗肿瘤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成为DC疫苗在体内应用发展的新方向。对不同DC亚群特殊功能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肿瘤抗原负载新方法的研究,为设计出更有效的DC肿瘤疫苗指出了一条更有希望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