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肠脂肪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调阅病历、结肠镜、腹部CT、结肠钡剂造影图像、结肠镜活检病理切片、手术切除标本病例切片等资料.对我院1995-2010年病理确诊的6例结肠脂肪瘤病例的临床、内镜下、影像学表现、病理图片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行结肠钡剂造影,见结肠充盈缺损,诊断结肠癌;1例行腹部CT检查,诊断结肠息肉;6例均行结肠镜检查,均发现结肠黏膜下肿块;诊断结肠癌3例、结肠息肉2例、结肠脂肪瘤1例.6例患者中,仅1例术前获确诊.误诊率83.3%(5/6).误诊原因主要有:该病发病少,临床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瘤体表面因炎症、糜烂等,失去内镜下典型表现而酷似结肠癌;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结论:内镜检查时结肠脂肪瘤瘤体同一部位多次深挖活检应可做出正确诊断.治疗可根据情况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或行手术作肠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及治疗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为探讨已癌变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的最佳治疗选择,回顾性总结了内镜诊断和治疗的314例腺瘤性息肉中37例癌变息肉的结果。37例中为管状腺瘤癌变者25例(占8.9%),绒毛状腺瘤癌变者11例(占36.3%),混合性腺瘤癌变1例。18例仅行内镜下电切,电切后又追加手术8例,手术切除11例。分期为原位癌12例,早期浸润癌13例,浸润癌12例。19例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的淋巴结转移者3例(15.7%),包括1例绒毛状腺瘤恶变的早期浸润癌和2例浸润癌。认为除原位癌外,对电切后病理证实的早期浸润癌或浸润性癌,只要无手术禁忌,应追加外科手术治疗为妥。  相似文献   

3.
实体瘤迭合白血病六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体瘤迭合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在临床上少见,我院1997~1998年收治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中,女4例,男2例;年龄30~66岁,平均48.2岁。1.2 实体瘤的诊断与治疗 6例实体瘤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乳腺癌2例,胃癌、脑膜瘤、神经鞘瘤、直肠腺瘤各1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后给予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1例予直线加速器放疗(90Gy)、并联合环磷酰胺、氨甲喋呤、5-氟尿嘧啶化疗。1.3 实体瘤与白血病迭合情况 5例以实体瘤为首发症状,从实体瘤到白血病和骨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分布、病理分型以及高频电切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56例患者结肠息肉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治疗,观察其分布情况、病理分型、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有效切除率为100%,左半结肠占72.66%右半结肠9.76%横结肠17.58%,腺瘤性息肉占49.6%,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率3.12.%,手术24 h后出血率0.78%,穿孔发生率0.39%,单发者一年随访复发率16.00%,多发者半年复发率23.66%。结论大肠息肉发生以左半结肠为主,病理分型主要为腺瘤,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安全、可靠、有效,如术中或术后发生出血,则应积极进行内镜下治疗,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支气管脂肪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经病理证实为支气管脂肪瘤患者的资料,并回顾性复习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结果患者男,78岁,表现为阻塞性肺炎伴咯血,胸部CT及三维重建提示脂肪瘤可能(CT 值为-100~-21 Hu),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凝圈套加高频电凝切除术,术后支气管通畅,病理证实为脂肪瘤。结论支气管脂肪瘤为罕见的良性肿瘤,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哮喘、阻塞性肺炎、COPD、肺癌等,误诊率达55.0%,确诊时间为11个月。诊断主要依靠胸部 CT 及三维重建和核磁共振成像,病理为确诊依据。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和内镜下切除,切除的方法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肺损伤的程度。镜下治疗支气管脂肪瘤是一项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两个家族4例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病患者的大肠镜下诊断治疗情况。1.临床资料 :患者分布在两个家族 ,一个家族为父亲与女儿同患病 ,父亲52岁 ,女儿28岁 ;另一个家族为兄弟2人同患病 ,年龄分别是42岁和46岁 ,其父亲早年患大肠癌死亡。患者临床症状以粘液血便、腹痛为主 ,有2例患者轻度贫血 ,1例患者有轻度低蛋白血症。大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分布广泛 ,从直肠到盲肠呈弥漫性分布 ,息肉密集丛生 ,数目均在100颗以上 ,大小不一 ,直径0.5~1.0cm者为多 ,表面光滑 ,部分息肉有蒂。切除部分息肉行病理检查 ,报告为管…  相似文献   

7.
以往,在对外伤性胰体断裂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常同时切除脾脏。近年来,我们对3例胰体断裂患者术中仅行胰体尾切除术而保留脾脏,手术均顺利并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20~38岁,平均27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3小时,平均2...  相似文献   

8.
高频电凝与尼龙圈套扎治疗直结肠大息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患直结肠>2cm息肉的患者而言,高频电凝治疗时有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穿孔等危险,有较大的医疗风险,手术治疗则代价大。为寻找有效而安全经济的治疗方法,我院运用经内镜高频电凝切除及尼龙圈套扎2种方法,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3年4月至1999年11月,我院在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直径>2cm息肉12例(下称电凝组)。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6~72岁,平均33.6岁。息肉位于直肠5例,直乙结合部1例,乙状结肠5例,降结肠1例。息肉直径2.1~2.5cm10例,2.6~3cm2例,与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小探头内镜超声(miniprobe sonography,MPS)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及优化治疗方案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PS检查102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依据病灶状况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高频电切术、黏膜切除术(EMR)、黏膜剥离术(ESD)、圈套切除术及内镜穿刺治疗。[结果]102例患者经MPS检查发现病灶位于大肠7例,胃57例,食管38例。依据病变类型分类:食管部位发现平滑肌瘤(15例)和息肉(9例),胃窦发现间质瘤(21例)和异位胰腺(12例),结肠发现脂肪瘤(4例)。69例行内镜治疗,33例行手术切除。7例异位胰腺、4例脂肪瘤及8例平滑肌瘤行ESD,4例异位胰腺、13例平滑肌瘤及2例间质瘤行EMR,3例脂肪瘤、4例息肉及1例囊肿行内镜高频电切术,9例息肉行内镜圈套切除术,2例食管外压及3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胃淋巴瘤和各种癌症多行手术切除。MPS检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5%。[结论]MPS检查能有效诊断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情况,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大肠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腺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2002年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95例大肠腺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直肠镜下直肠腺瘤局部切除76例,剖腹行肠壁楔形及肠段切除187例,肠段及系膜的根治性切除32例。结论 大肠腺瘤作为癌前病变,一经发现均应完整切除,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复发及恶变,是大肠腺瘤的最彻底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的临床内镜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内镜治疗特点及随访情况。方法将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内镜表现、病理、组织学特征、内镜治疗特点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上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有腹痛、腹部不适、便血或黏液血便;病理类型多数为增生性、炎性及腺瘤,伴绒毛状、体积较大者易发生癌变;内镜切除顺利,无并发症,随访有复发。结论大肠息肉大部分可结肠镜检查确诊,并行镜下治疗;息肉可发生恶变,临床上需积极治疗并适时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核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68~1997年收治的4652例阑尾炎中,经病理确诊的12例(占026%)结核性阑尾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多为继发(7例)。12例中增殖型7例,溃疡型3例,混合型2例。术前均误诊,术中确诊2例。12例均手术治疗,单纯阑尾切除7例,盲肠部分切除2例,右半结肠切除1例,合并回盲部淋巴结切除2例,术后抗结核治疗9例。12例均顺利痊愈,无并发症。结论结核性阑尾炎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要注意术中观察并重视病理检查。应早期手术和术后抗结核治疗,防止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与大肠腺瘤血清CEA水平及CEA免疫组化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996/1997在本院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腺瘤30例,大肠癌40例.活检标本或高频电摘除及手术切除标本确定病理诊断后做CEA免疫组化检查,同时抽血做血清CEA测定.30例大肠腺瘤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5岁~60岁...  相似文献   

14.
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四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发性出血在大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后发生率低,但危害较大,我院发生4例,采用不同方法均顺利止血,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27岁~38岁。大肠单发息肉2例,多发性息肉2例,其中1例乙状结肠密集15颗息肉;息肉大小0.5~2.0cm。全部病例均在术前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并每日肌肉注射维生素K120mg,3d后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息肉切除后均留下白色电凝面,观察1~3min无出血后退镜。术后进流质饮食1~3d,常规应用止血敏、止血芳酸及抗生素。出血发生时间为息肉切除术后48h~7…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5年8月起经内镜切除直径大于2.5cm直肠结肠息肉170例,报告如下,并探讨直径大于2.5cm广基、粗蒂、不规则及分叶状的息肉镜下处理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临床资料:本组170例,男114例,占67.1%;女56例,占32.9%。息肉大小:2.5~3.0cm142例,3.1~4.0cm13例,4.1~5.0cm4例,5.0cm以上11例。部位:位于直肠71颗,乙状结肠36颗,降结肠13颗,脾曲8颗,横结肠7颗,肝曲11颗,升结肠20颗,回盲部4颗。病理类型:腺瘤122颗(管状82颗,绒毛状13颗,…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确定为消化道肿瘤已十余年,以往由于对其认识不足,病理上多被误认为是平滑肌源性或神经鞘源性肿瘤。近年来由于免疫组化、电镜技术的应用,对其有所认识,然临床对其尚认识不足。1996年12月以来我院发现11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1例上消化道间质瘤患者全部经手术切除大体标本病理诊断证实,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49.2岁。首发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者7例,上腹疼痛不适纳差3例,无症状体检发现肿瘤1例。2.检查方法:经胃镜检查的共计8例,镜下见肿…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4年1月至1997年6月,经内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消化道恶性淋巴瘤20例,现将诊断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5岁,平均年龄36-4岁。发生部位:食管1例,胃12例,回肠4例,结肠2例,胃回肠同时受侵1例。二、临床表现:病程最长1年,最短一周。主要症状:腹部疼痛13例,上腹部胀满不适10例,黑便3例,腹部包块6例,贫血3例,发热1例。三、诊断:14例进行胃镜检查,2例经肠镜检查,16例内镜检查中,镜下诊断…  相似文献   

18.
内镜微波治疗大肠腺瘤性息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5月至1997年5月,我们对128例大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共216个息肉行内镜微波治疗,疗效显著。1.一般资料:本组中男86例,女42例,年龄18~75岁,平均49.6岁;共216个息肉,分布于直肠45个,乙状结肠82个,降结肠36个,横结肠41个,升结肠8个,盲肠4个;有蒂息肉161个,无蒂息肉55个;其中单发性息肉81例,多发性息肉47例;息肉小于1.0cm者186个,1.1~2.0cm者26个,大于2.0cm者4个所有病例均行内镜下活检,病理报告示腺瘤性息肉,并有29例伴有异型增生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管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1例胆管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胆管腺瘤患者有9例女性,2例男性,平均年龄62.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术前确诊困难,必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恶变率高,肿瘤根治性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胆管腺瘤,其中乳头状腺瘤8例,管状乳头状腺瘤3例.其中6例伴有癌变,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11例患者中,1例患者行活检术,10例患者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明显复发迹象.结论:胆管腺瘤可广泛累及胆道系统,术前诊断较困难,恶变率高,易被误诊,确诊必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肿瘤根治性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姚志刚  吴波  李宾  贾楠  刘晓霞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4):1084-1087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临床诊断、病理学特征及经气管镜下热消融联合冷冻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北京友谊医院呼吸科2010—2012年间,经气管镜下切除及病理确诊的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病例3例,探讨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经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方法。结果经气管镜下可完全切除支气管内肿瘤。肿瘤病理结果为良性错构瘤。术后气道完全开通,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无复发。结论支气管内型错构瘤发病以成人为主,影像学表现为叶段支气管开口处软组织影伴远端炎症及肺不张,气管镜下常规活检取得组织体积小,不易确诊,需取大块瘤体进行病理确诊。气管镜下热消融联合冷冻治疗,能快速切除瘤体,同时避免切除部位瘢痕狭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