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的双相血流动力学变化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全麻老年患者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C组),每组25例。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 μg/kg稀释至20 mL泵注,10 min输注完毕,再以0.3 μg·kg-1·h-1泵注至插管后5 min;C组静脉泵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记录入室后(T0),右美托咪定负荷量结束后(T1),气管插管前(T2)及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2组患者MAP在T2~T5时点均较T0下降(P < 0.05~P < 0.01);D组MAP在T1、T2、T4、T5时点与T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和T2时点MAP与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T2时点MAP高于C组(P<0.05)。D组患者HR在T1、T2、T4和T5时点明显低于T0(P<0.01);T2、T4和T5的HR均显著低于T3(P<0.01);C组患者T4和T5时点HR均低于T0(P<0.05);D组T1、T2和T5的HR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全麻诱导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可以升高动脉血压,一定程度地抑制了全麻药物引起的血压下降,同时降低HR,减弱气管插管反应,稳定心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2.
田黎丽  曾思  李佳岑 《四川医学》2018,39(10):1133-1135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分别用于玻璃体切除术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拟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由主刀医生完成球周神经阻滞,同时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2mg/kg,之后P组以1~2mg/(kg·h)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 D组先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缓慢静注10min后,再以0.2~0.4μg/(kg·h)持续泵注,两组维持镇静评分达3~4级。观察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30min(T2)及术毕(T3),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镇静(Ramsay)及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手术期间未预料的体动、SPO2低于90%的发生率、手术医生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P组MAP及RR低于D组,而镇痛评分及未预料的体动发生率P组高于D组(P<0.05);比较两组医生满意度D组高于P组(P<0.05);而HR、SPO2、患者满意度在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丙泊酚,右美托咪定用于玻璃体切除术能提供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且不抑制呼吸,为手术者创造更良好的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全麻恢复期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全麻患者40例,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2组。诱导前右美托咪定组使用微量注射泵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5 min),对照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麻醉诱导前、吸痰时、拔管即刻和拔管后1、5、10 min的心率(f H)和平均动脉压(p MA)及BIS。结果:2组f H(F组间=23.635,F时间=13.421,P均<0.05)和p MA(F组间=3.790,F时间=3.461,P均<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吸痰时、拔管时及拔管后1和5min时f H增快,p MA升高,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在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f H和p MA较为平稳,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时点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使用1μg/kg右美托咪定不影响全麻恢复期BIS,而且能够稳定全麻恢复期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徐妍丽  唐淑惠 《新疆医学》2021,(9):1026-102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其选择更为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D组)诱导前予以右美托咪定0.5ug/kg泵注,对照组(C组)诱导前予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诱导后(T1)、插管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对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开颅手术患者,ASAⅠ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麻醉诱导前D组静脉注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10 min内输完。术中D组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C组则输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手术结束时,两组均停药。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 min(T1)、插管时(T2)、切皮时(T3)、苏醒时(T4)、拔管时(T5)、出手术室(T6)HR、SBP和DBP;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期患者呼吸恢复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术后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1-T6时D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T1T5时C组SBP、DBP明显高于T0时(P<0.05)。术中D组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Ramsay镇静评分D组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期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可有效维持开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用量,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围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上腹部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诱导前组、诱导时组、诱导后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麻醉诱导,诱导前组、诱导时组及诱导后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同时及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0.6μg/kg,10 min泵注完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药物干预情况。结果 T2时,各组患者的SBP、DBP均明显降低,T3时,各组患者的SBP、DBP均明显升高,T4~T6时,各组SBP、DBP逐渐下降。T2时,组间比较,诱导时组SBP,DBP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诱导前组SBP、DBP明显高于诱导后组和对照组。T6时,诱导后组的SBP、DBP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诱导前组和诱导时组SBP、DBP明显高于对照组。T8时,对照组SBP、DBP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T1时,诱导前组心率明显低于其余3组(P<0.05)。T5~T8时间点,对照组患者HR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诱导前组,诱导时组与诱导后组患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对照组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显著高于其他3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降低麻醉诱导造成的血压和心率波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时段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各时段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诱导前接受右美托咪定麻醉的腹部手术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未出现明显波动,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寒战发生率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3组(n=100)。所有患者均在诱导麻醉前10 min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研究1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h),研究2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h),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观察术中寒战人数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研究1组总体寒战发生率12%,研究2组总体寒战发生率11%,对照组总体寒战发生率45%,研究1、2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但研究1、2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28,P<0.05)。血流动力学方面,在术后5 min测量研究1、2组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4±8)、(68±4)、(82±5)mmHg,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92,P<0.05)。测量研究1、2组与对照组术中心率,结果分别为(60±4)、(54±4)、(67±7)mmHg,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27,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寒战发生率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同,较之于大剂量右美托咪定,0.5μg/(kg·h)的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降低寒战发生率,大剂量快速输入右美托咪定容易引发窦性心律过缓。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全身麻醉手术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麻醉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良好,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2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0.6μg/kg组(D2组)、右美托咪定1.0μg/kg组(D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10min分别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2μg/kg、0.6μg/kg,1.0μg/kg、生理盐水20mL。观察各组间不同时间点心率、血压、唤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并比较各组出现心血管异常反应情况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结果:4组患者麻醉前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D1组、D2组、D3组拔管后1分钟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5.22±13.65 mmHg,106.66±18.87 mmHg,100.76±18.08 mmHg,98.33±14.38 mmHg;C组、D1组、D2组、D3组拔管后1min心率分别为92.35±19.71次/min,83.92±15.56次/min,71.64±15.56次/min,71.88±11.74次/min。D2、D3组拔管后1分钟心率、血压均低于C组(P〈0.05),D1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下降的趋势(P〉0.05)。D3组发生心动过缓12例,高血压16例,低血压12例;C组发生心动过缓3例,心动过速16例,高血压18例;D1组发生心动过缓4例,心动过速8例,高血压4例;D2组发生心动过缓4例,高血压2例,低血压1例。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抑制高血压患者围拔管期心率、血压的异常升高反应,剂量以0.6μg/kg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及丙泊酚使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75例在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腹腔镜单纯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将其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NS组),右旋美托咪定0.4μg/kg(D1组)和右旋美托咪定0.5 μg/kg(D2组),每组25例.各组在麻醉诱开始导前泵注完相应药物.同时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术中根据BIS数值调整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分别于气管插管前(T.)、切皮前(T1)、气腹后1min(T2)、5min(T3)、10min(T4)、20min(T5)、放气腹后5min(T6)记录丙泊酚Ce,手术结束时记录丙泊酚所用总量.结果 NS组丙泊酚使用量显著高于D1组和D2组(P<0.05,P<0.01).D1组在T2~T6时间点丙泊酚Ce显著低于NS组(T6时间点P<0.05,其余时间点P<0.01),D2组各时间点丙泊酚Ce均显著低于NS组(P<0.01).使用0.4μg/kg和0.5μg/kg的右旋美托咪定分别节省丙泊酚21%和30%的用量.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显著降低术中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减少丙泊酚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及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膀胱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4-10月本院进行膀胱镜检查术的99例男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丙泊酚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C组),每组33例患者。记录检查中各组麻醉药物的用量,观察并比较三组在检查前、中、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并比较三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结果:三组血压、心率与检查前相比较,均呈一过性的下降,A组下降程度最大,且意识恢复时间较B、C组明显增加(P0.05),B组用药剂量大,操作繁琐,C组与A组相比麻醉效果稳定,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恢复时间短(P0.05),与B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用量少,操作简单。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膀胱检查术中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唤醒时间,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增强手术质量,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对成人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治疗效果。方法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发生EA、RASS评分≥2分的成人患者40例,采用数学表法随机分为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发生EA时,均立即经静脉给予丙泊酚0.5mg/kg,随后A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微泵静脉注射10min;B组给予丙泊酚1mg/kg,微泵静脉注射10min。经上述治疗后若患者仍有躁动表现,则予丙泊酚0.5mg/kg静脉注射,直至RASS评分=0分或患者无躁动、可正常交流。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RASS评分无差别(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EA治疗时间、PA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苏醒期丙泊酚额外用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A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期间无心律失常、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4h随访时,两组患者均对EA期间无不良记忆,满意度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序贯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治疗苏醒期躁动,有缩短EA治疗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减少额外镇静药物用量的优势,更适于全身麻醉后EA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 I或Ⅱ级清官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44例)和对照组(Ⅱ组42例).观察组先缓慢静脉注射右旋美托咪啶1μg/k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对照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两组丙泊酚静注速率均为200mg/min,必要时追加异丙酚.记录麻醉前、注药后2 min、苏醒时HR、SpO2、SBP;麻醉起效时间;低SpO2(SpO2〈90%)持续时间;唤醒时间;麻醉效果分级;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苏醒即刻宫缩痛(VAS).结果Ⅰ组唤醒时间长于Ⅱ组(P〈0.05),注药后2 min两组SpO2、BP均低于麻醉前,HR均慢于麻醉前(P〈0.01).且I组SpO2、BP低于Ⅱ组(P〈0.05).I组麻醉效果优的百分率高于Ⅱ组(P〈0.05).II组低SpO2(SpO2〈90%)持续时间短于I组(P〈0.05).术中呼吸暂停和唤醒后10 min头昏发生率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苏醒时躁动发生率和即刻宫缩痛(VAS)Ⅱ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效果满意,安全但有呼吸抑制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啶对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治疗作用.方法 87例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孕妇,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27例、异丙酚组(P组)31例、右美托咪定组(D组)29例.当发生寒战时,C组泵入生理盐水,D组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10min),10min后以0.3μg/(kg·h)继续静脉泵注,P组泵注异丙酚1mg/(kg·min),而后以3mg/(kg·h)继续静脉泵,各组总注药时间均为20min.监测各组生命体征变化,观察麻醉后寒战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3组患者一般情况、围术期循环和呼吸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被观察的病例中寒战发生率达50.3%,P、D组与C组相比均可明显减轻寒战的等级与持续时间(P<0.05),与D组比较,P组寒战更快消失,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与右美托咪定均可安全有效地预防剖宫产硬膜外麻醉后的寒战反应,但异丙酚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6.
李华忠  冯琴 《河北医学》2015,(2):240-243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全麻诱导期间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诱导,对照组患者在全麻诱导期间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在诱导前后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诱导后,实验组患者在不同阶段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需要其他药物处理率(13.32%)与对照组患者需要其他药物处理率(19.99%)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在全麻诱导期间采用右美托咪啶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在气管插管过程中的心血管反应,在临床上值得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右美托咪定在气管插管中对循环系统及丙泊酚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输注右美托咪定后对全麻患者气管插管时循环系统及丙泊酚用量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S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丙泊酚全麻诱导前10 min,S组泵注生理盐水,D组患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记录不同时间点的HR和MBP,开始输注丙泊酚至意识消失所需时间,意识消失和插管时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以及插管时丙泊酚的用量.结果气管插管时D组患者HR和MBP波动较S组小(P〈0.05),D组泵注丙泊酚至意识消失所需时间较S组缩短(P〈0.05),意识消失及插管时效应室靶浓度较S组降低(P〈0.05),插管时丙泊酚用量较S组减少(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地减轻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并缩短丙泊酚诱导的插管时间和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李娟  陈宇  杨璐  李军  曹福羊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2):104-107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颅内动脉瘤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晌。方法 选取于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笔者医院收治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按数学表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组(DC组,n=24)、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组(DS组,n=24)和对照组(C组,n=24)。在进行麻醉诱导前,DC组以0.3μg/(kg·h)速度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min;DS组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总量为1μg/k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泵注时间为10min;C组采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与DS组等量生理盐水,泵注时间为10min,3组其余用药相同。记录比较3组患者入手术室平静休息3min时(T0)、气管内插管前即刻(T1)、气管内插管完成即刻(T2)、插管后3min (T3)的SBP、DBP、MAP和HR以及△SBP、△DBP、△MAP和△HR;并记录麻醉诱导期间硝酸甘油、麻黄素和阿托品使用情况。结果 3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S组和DC组△SBP、△DBP、△MAP、△HR均低于C组(P<0.05)。结论 麻醉诱导期使用1μg/kg右美托咪定单次静脉注射,即可有效抑制插管反应所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并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状态,特别适用于颅内动脉瘤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高血压性脑出血锥颅术静脉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锥颅术患者(脑出血后意识状况分级Ⅲ~Ⅴ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ASAⅡ~Ⅳ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芬太尼组(D)和异丙酚+芬太尼组(P),记录静脉给药即刻(T0)、静脉给药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20 min(T4)、30 min(T5)及手术结束时(T6)的MAP、HR、SpO2和RR;观察患者术中呼吸抑制、肢体扭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D组出现轻度肢体扭动1例(3.3%),与P组0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导后及术中D组无呼吸抑制、P组有5例(16.7%)出现呼吸抑制,辅助呼吸后均迅速恢复自主呼吸,面罩供氧下SpO2均保持95%以上。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MAP均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D组患者HR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锥颅术静脉麻醉中右美托咪啶泵注负荷剂量1μg/kg,10 min注完,然后以0.5μg/(kg.h)持续泵注维持,安全性好,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20.
曾军  周志国  刘景诗  王明德 《湖南医学》2014,(10):1922-1924
【目的】探讨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时的麻醉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DP组,45例)和安慰剂+丙泊酚组(NP组,45例)。DP组按0.1μg/(kg ·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NP组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做对照,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体动、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出现异常的例数,检查总时间、可唤醒时间(从停药至能被唤醒睁眼的时间)、丙泊酚的用量。【结果】DP组和NP组比较,检查总时间较短,丙泊酚用量较少,可唤醒时间较短,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SpO2下降发生率虽无显著性差异,但NP组较DP组更早出现下降。【结论】老年患者在作无痛肠镜检查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取得较好的协同麻醉镇静效果,同时在Narcotrend监测下,可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恢复和清醒的时间,增加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