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留置管道患者管道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率的作用效果。方法以"提高留置管道患者管道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率"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总结提高留置管道患者管道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率的方法,制定出相关的标准化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管道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发生率由42.7%下降至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预期效果。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管道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率,使得管道护理更加规范化、专科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标识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为主题,对本科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患者佩戴腕带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对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腕带佩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品管圈活动的良性干预,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由84.2%提升到9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标识腕带佩戴率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手术室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参考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管道标识,分析其护理效果。观察组管道安全问题发生率10.3%,参考组管道安全问题发生率为48.7%;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9.7%,参考组满意率为64.1%;组间对比(P0.05)。管道标识在手术室各类管道护理中应用可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问题,保证手术患者安全,也明显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手术室安全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238例胸科患者术后应用管道标识的规范化管理及护理,增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杜绝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降低心内科静脉管道的安全隐患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完善静脉管道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强化护士静脉管道护理意识,对护士进行规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静脉管道的安全隐患发生由6.25例/周下降至2.25例/周(P0.05)。结论在静脉管道的护理中应用品质圈管理,可提升护士专业能力,降低静脉管道安全隐患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的效果。方法 2014年1-3月,解放军第422医院护理部成员组成QCC小组,对影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进行要因分析,并进行整改。结果通过全体圈员的参与,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由活动前的2.6%上升到3.84%,目标达成率为91.9%。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同时也提升了圈员的学习能力、质量意识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肿瘤患者口服化疗药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肿瘤患者居家口服化疗依从率为活动主题;对中西医结合科需居家口服化疗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找出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拟定实施对策,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活动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居家口服化疗依从性为48.57%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口服化疗依从性提升为87.78%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肿瘤患者居家口服化疗依从性,和护士工作积极性及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率和正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分析现状及影响因素,圈员共同拟定对策并按计划实施,比较活动前后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率和正确率,从而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医师标识手术部位283例(n=363),护士标识手术部位78例,手术部位未标识2例;活动开展后医师标识手术部位346例(n=346),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率和正确率均达到100%,完成了预期制定的目标。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手术患者手术部位的执行率和正确率,规范了医护人员对手术患者手术部位的标识工作,灵活运用多种管理工具解决问题,提高了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高龄卧床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找出流程中影响医护人员对高龄卧床患者PICC规范维护的要因有:缺乏PICC维护的标准流程图、管理手册及宣传手册;科内人员缺乏PICC维护的专科知识;缺乏PICC维护的理论与技能的专科培训班学习;医护人员对PICC维护不够重视,责任心不强;监督考核机制不够;高龄卧床患者配合PICC置管规范维护依从性差等6个要因;进行要因分析、设定目标值、针对要因制定相应对策,分阶段进行实施与检讨,比较、分析品管圈方法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PICC规范维护率。结果高龄卧床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由活动前的75.1%升至活动后的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高龄卧床患者PICC规范维护率,确保PICC在使用期间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应用管道标识对ICU患者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SICU2008年1~12月没有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干预的管道安全问题并与2009年1~12月实施管道安全护理干预后的安全问题进行比较,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SICU工作的护士,干预前后对管道的名称、护理措施、潜在的并发症了解情况。结果:实施管道安全护理干预后的安全问题少于干预前(P0.05);护理人员在管道安全护理干预后对管道的名称、护理措施、潜在的并发症认知情况好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用管道标识对ICU患者管道进行安全护理干预,在提高护士对ICU重症患者管道护理的风险识别和降低管道护理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加强护士长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标识设计在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管道标识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方法在分析以往管道护理缺陷的基础上,运用色彩心理学等知识设计管道标识,以文字形式将标识使用说明下发至各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动态评估管道护理的安全性,及时使用标识,并将管道标识作为多管道患者护理质控的一项内容不定期抽查。结果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的管道标识可以降低管道护理事故发生率,确保护理安全。结论这种管道标识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持续改进管道预警标识管理在提高护理质量安全,保障患者安全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9月医院开始对管道标识进行改进,按照突发事件预警颜色级别分别将高、中、低危管道进行统一颜色设置,统一格式,统一规划,标识贴中添加入液体流向箭头,并规范管道标识管理.比较管道预警标识改进前后管道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工作效... 相似文献
20.
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尝试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提高管理效果。[方法]2005年11月起护理部设立专项推行员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工作,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报名并以科室为单位组圈,按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6个月为一个品管圈活动周期,护理部通过开展开题报告,中期评估和结果发表等形式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每轮结束进行总结和成果推广。[结果]全年在护理人员中共开展20个品管圈项目,护理人员对品管圈活动的知晓率为95%,参与率68.6%,项目完成16项,品管圈目标达标率75%,成果临床应用率6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护理人员中开展是可行的,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管理意识和护理管理制度执行力,是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但在推行过程中必须强化培训,加强过程管理和评价,同时注意推行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