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腹泻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降糖、降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对照组20例巴氯芬,初始剂量5mg,3次/d,后逐量增加,每3d加5mg,直至90mg/d。治疗组20例芍药甘草汤(伸筋草、木瓜、生白芍各30g,地龙、川芎、甘草各10g,丹参15g,生姜、当归、桂枝各6g,大枣5枚),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中风病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7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西医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患者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治疗及以平肝潜阳,熄风止痉为治法拟定的方剂治疗,在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痉挛等级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为86.7%,对照组的疗效为63.3%,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玮  王秀英 《河南中医》2014,(5):849-85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甘草附子汤治疗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9例采用中风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针刺配合甘草附子汤治疗。结果:对照组29例,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69.0%,治疗组38例,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配合甘草附子汤治疗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阳化痰通络汤治疗阳虚痰瘀阻络型中风病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病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温阳化痰通络汤,对照组给予中风回春丸,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14例,好转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7%;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9例,好转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患者的痉挛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阳化痰通络汤能有效改善中风病肢体痉挛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杜仲、续断、牛膝),1 d 1剂,早晚2次分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手阳明及足阳明经穴为主)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1.21%;对照组痊愈6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9.80%。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与针刺治疗,研究组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与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滋阴活血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及自拟滋阴活血汤,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不良反应及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痊愈6例,显效8例,好转8例,无效11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痊愈10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本研究过程中,无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针刺联合滋阴活血汤治疗脑中风后遗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加味芍药甘草汤合丁螺环酮治疗中风后小脑共济失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小脑共济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1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并丁螺环酮,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口服,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2%,对照组有效率78.3%,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合丁螺环酮治疗可增强中风后小脑共济失调的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50例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7剂为一疗程,治疗2~3个疗程。结果:痊愈28例,显效1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及醒脑开窍针刺辅治中风后偏瘫的效果.方法: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芍药甘草汤及醒脑开窍针刺.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8周时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SS-QOL、MBI...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偏瘫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精华 《山西中医》2008,24(1):23-24
目的:观察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患者78例,应用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30天1个疗程,观察患者肢体、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并设常规治疗78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31例,显效34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6%;对照组基本痊愈26例,显效34例,好转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4.6%.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偏瘫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改善脑功能、降压、降脂药物。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1 d 1剂,水煎400 m L,分早、晚2次口服;联合针刺(百会、人中、下关、太阳、颊车、攒竹、阳白、地仓、翳风等),1 d 1次。两组均治疗30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69.7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针刺联合西药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王振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0):685-685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结果:治疗21天,临床痊愈26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结论:加味当归芍药汤治疗痛经,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4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西药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内关、水沟、三阴交)。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6.67%。在QOL、ADL、FMA评分方面,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及血压、抗凝血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巴氯芬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葛根、白芍、赤芍、伸筋草、当归、枳壳、木瓜、柴胡、红花、牛膝、桃仁、桔梗、川芎、甘草)治疗,1 d 1剂。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29例,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山县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94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常规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生黄芪、红花、当归尾、地龙、红花、桃仁)加减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曲池、肩髃、曲泽、外关、肩髎、尺泽、手三里、合谷等)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62%;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4.4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常规西医治疗中风偏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罗和平  王邦博  叶锐  胡穗 《河北中医》2010,32(9):1296-1298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以及加味牵正丸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 将9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泼尼松等西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2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牵正丸结合针刺治疗面瘫具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Meta分析评价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1990年1月—2015年11月国内相关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试验(732例患者),其中7个试验对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了评定,Meta分析结果提示芍药甘草汤对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MD=9.22,95%CI(6.31,12.14)]5个实验对临床有效率进行了评定,结果提示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优于对照组[RR=1.15,95%CI(1.05,1.27)];4个实验对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亦提示芍药甘草汤组优于对照组[MD=7.11,95%CI(4,34,9.89)]。结论本Meta分析结果初步提示芍药甘草汤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1例用加味芍药甘草汤保留灌肠,对照组34例用青霉素钠及甲硝唑静脉给药.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55%、对照组58.5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和适应性.方法:选取肝脾两虚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芍药甘草汤治疗,治疗组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78.3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治疗慢性腰肌劳损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