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药木瓜的药源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分别到木瓜主产区安徽、江苏、浙江、四川、湖北、云南、西藏等省区30多个县市进行了药源调查,弄清了木瓜的原植物来源、药材名称、产地与分布、产量和销售等情况。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医药世界》2007,(12):58-59
一向以美白、低热量著称的木瓜首次荣登榜首,是因为食品学家最新发现,存在于木瓜乳状汁液中的木瓜酵素可帮助人体分解肉类蛋白质。消化科专家建议,饭后吃少量木瓜,对预防胃溃疡、肠胃炎、消化不良等均有显著功效。  相似文献   

3.
单莉  陈莉  杨洁  徐晨昱  孟楣 《安徽医药》2020,24(12):2352-2354
目的考察安徽、湖北、重庆产地木瓜质量,为木瓜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 38批不同产地木瓜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含量测定,计算其比值、总含量及总含量达标率,并用 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徽产地齐墩果酸与熊果酸总含量最高为(6.6±1.2)mg/g,湖北和重庆分别为(5.5±0.4)mg/g、(5.4±1.7)mg/g;湖北产地齐墩果酸含量最高(4.6±0.4)mg/g,重庆产地熊果酸含量最高(3.5±1.9)mg/g;安徽产地齐墩果酸 /熊果酸含量比值为(1.0±0.3),而湖北产地齐墩果酸 /熊果酸含量比值为(5.6±1.0)重庆产地齐墩果酸 /熊果酸含量比值为(2.1±2.8)。按现行药典含量标准及提高标准至 6.0 mg/g,安徽产地达标率分别为 100%、6,3.16%,高于湖北、重庆产区。结论安徽产地齐墩果酸 /熊果酸比值较小且总含量最高,提示质量较优良;湖北产地齐墩果酸 /熊果酸比值较高,熊果酸含量占比较少;重庆产地齐墩果酸占比较高;湖北产地木瓜总含量均一性高于安徽和重庆产区,重庆产地总含量离散程度较大;安徽产地木瓜总含量达标率较好。  相似文献   

4.
独活又名香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及毛当归的干燥根。当归于秋季茎叶枯萎后和春季的发苗时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或炕干。药材以条粗、油润、香气浓为佳。主产于湖北长阳、五峰、神农架、重庆的巫溪;甘肃的庄浪、华亭、陇西、榆中等地。重齿毛当归主产湖北、四川等地,习称“川独活”;甘肃、陇西所产称“毛当归”“香独活”。近几年独活价格节节高升,1987年前后最高价9元左右。2002年一直在低位运行。最低价在3—5元之间。2006年4月产地价6.5元左右,到了12月份价格9元上下;2006年湖北产区刚产新,价格从7.5元已攀升至今,全干货10元左右,甘肃全干货需12元。什么原因导致独活价格节节高升呢?从产地反馈的情况和综合市场走势实情.浅析一些个人认识,不足之处请药界同仁指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 folia Bunge.)为无患子科文冠果属植物。又名木瓜、僧灯毛道、温旦革子,原产于我国北方,秦岭、淮河以北,内蒙古以南,东起辽宁,西至青海,南至河南及江苏北部。生于海拔52-2260米处的荒山坡、沟谷间和丘陵地带。文冠果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抗旱、耐寒、病虫害少、易繁殖、结实早、产量大等特点。文冠果还是我国特有的珍惜木本油料植物,  相似文献   

6.
高键 《家庭药师》2014,(3):74-74
木瓜,生吃更营养 木瓜素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王”“万寿瓜”等美称。其含90%的水分,5%~6%的糖,少量的酒石酸、枸橼酸、苹果酸、木瓜苷、木瓜碱等。虽然木瓜的吃法很多,但相对而言,生吃、做水果沙拉、榨木瓜汁、凉拌青木瓜等,比熟食更有营养。生木瓜搭配肉类一起吃,其含有的木瓜蛋白酶则是良好的蛋白质分解酶,可以帮助人体分解肉类蛋白质,促进消化。  相似文献   

7.
木瓜是一种常用中药,具平肝舒筋、和胃化湿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痛、脚气水肿等症。《中国药典》[1]1990年版收载的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干燥近成熟的果实.目前,我市出现一伪品木瓜,经本所鉴定,为同科植物西藏木瓜chaenomelesthibeticayu的果实.其性状、显微特征、理化性质与木瓜相似,但两者的紫外吸收光谱有显著的差别。现报道如下。围2一阶紫外吸收光谱1.木瓜2.西藏木瓜l.实验材料与仪器:木瓜chaenomelesspec;osa(Sweet)Nabal;西藏木瓜chaenomelesthlbetlcayu…  相似文献   

8.
半枝莲每年收割三茬,第一茬五月份收割,产量占全年的50%,第二茬7月份收割,产量占全年的30%,第三茬10月份收割,产量占全年的20%。笔者于5月8日至22日,和7月10日至17日,前后两次历时23天,在半枝莲第一茬和第二茬产新时,分别对湖北枣阳、  相似文献   

9.
木瓜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木瓜及其混淆品光皮木瓜、小木瓜进行性状,显微,理化鉴别,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基层药检部门及医疗单位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木瓜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木瓜的质量和其品种整理过程中,特对各种植物来源的木瓜首次进行了系统的组织学研究。根据结果,列出了木瓜组织构造检索表、组织横切面详图、简图、粉末特征图、粉末特征比较表,为木瓜的鉴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简述中药木瓜的化学、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综述有关中药木瓜品种资源、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 :结合课题研究 ,对中药文献记载及近年来国内外期刊中有关文献进行检索和综述。结果 :总结了中药木瓜的生药学研究 ,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的现状。结论 :中药木瓜资源丰富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特别是抗肝炎活性显著 ,有药理与临床基础。对其深入研究 ,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木瓜及其伪品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瓜性温,味酸,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用于温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为常用中药。近年来,混用、冒用木瓜的现象屡有发生。现就我市药品市场上常见的木瓜伪品做了鉴别实验,并与正品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法能有效地区别木瓜及其伪品,有实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家庭医药》2011,(11):21
刘云鹏1910年出生,湖北长阳人。上世纪40年代即被誉为沙市八大名医之一。曾任湖北省中医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及沙市中医学会理事长等职,2002年被授予湖北省知名中医称号,2007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全国知名妇科专家称号,2009年被授予湖北中医大师称号,现为荆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14.
独活分析     
独活产于湖北五峰、巴东;重庆巫山、奉节;甘肃榆中、华亭等地。其中以湖北产量最大,重庆的质量最佳,市场主要流通货源大部分来自湖北各县。独活去年冬季价格由5元升至现在10-11元,下半年走势如何?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汤圭 《海峡药学》2008,20(5):67-68
本文通过对木瓜与其混淆品光皮木瓜进行性状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基层药检部门、医药公司、医疗机构在实际工作中运用。  相似文献   

16.
青翘主产于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陕西商洛和湖北十堰亦产—小部分,主产地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约300公里,产量以浅山区为主,深山区量少,平原与丘岭地带不产,全部为野生,家种仍处于试种阶段,没有产量。由于主产地南北跨越600公里,所以气温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木瓜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木瓜[chaenomeles lagenaria(loisel)koidz]为蔷薇科木瓜属植物,用途广泛,集观赏、食用、药用于一体。木瓜在我国分布广泛,医学名著《本草纲目》、《本草遗拾》等对木瓜的舒筋活络、解渴生津、平肝和胃、去风湿、治霍乱等功效都有详尽的记载。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木瓜果实中除含有氨基酸、维生素、果胶、有机酸、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黄酮类物质。有关资料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及抗自由基、抗癌及防癌、降压及降血脂、改善微循环、抑菌、消炎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5,(24):3399-3403
目的:建立木瓜中绿原酸、原儿茶酸和总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产地木瓜总酚及两种酚酸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波长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和原儿茶酸,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V/V),检测波长为259 nm(原儿茶酸)和325 nm(绿原酸),切换时间为进样14 min后;以原儿茶酸为指标成分,以Folin-Ciocalteau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结果:两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和标准曲线均通过方法学验证。木瓜总酚质量分数为0.87%~3.77%,平均值2.16%;绿原酸质量分数为0.053%~0.387%,平均值0.192%;原儿茶酸质量分数为0.024%~0.541%,平均值0.087%;不同产地木瓜总酚含量高低顺序为:云南>安徽宣城>四川>湖北;不同产地绿原酸和原儿茶酸总量高低顺序同总酚。不同产地木瓜所测成分含量存在差异,但总酚含量与绿原酸和原儿茶酸总量存在一定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9(P<0.01)。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木瓜中绿原酸、原儿茶酸和总酚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中药木瓜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敖志辉  陈建真 《海峡药学》2008,20(12):79-81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iosa(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的功效。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等。由于现有的质量控制方法专属性较差,为了更好地控制木瓜的质量,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疗效,现将木瓜质量控制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正品木瓜与习用光皮木瓜,以利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通过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比较。结果正品木瓜与习用光皮木瓜在来源、性状、显微和理化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光皮木瓜不能代替木瓜作为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