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的自身性质,所采取的加工处理的不同方法为中药炮制,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亦称炮炙.总之,中药炮炙对降低中药毒性或副作用,提高疗效,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改变缓和药性,保证药物的净度,利于贮藏,娇嗅娇味,利于服用,便于调剂和制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炮制”、“炮炙”与“泡制”三词是中药炮制专业中的常用术语,它们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通过对中药的炮制,可以达到降低豉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加药物的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一部位的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确保药物洁净,利于贮藏保管;有利于服用。  相似文献   

4.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剂、制剂的要求和药物自身的性质,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制药技术。炮制历史上又称为“炮炙”、“修治”、“修制”、“修事”、“治削”等。  相似文献   

5.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传统制药技术。根据医疗制剂、调配的不同要求以及中药材的自身性质,主要有净制、切制和炮炙等方法。炮制中药主要是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提高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目前许多用药单位都能自己临方炮制中药,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用药单位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并没有严格遵守中药炮制规范,炮制出来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相似文献   

6.
应重视中药炮制,保证饮片质量嵇淑琴江苏常熟市第三人民医院215500中草药炮制是根据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并结合药材的特性,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早在南北朝时代,有人便发现通过适宜的“炮炙”,可提高疗效,减低毒性或劣性,提出了“炮炙十六法...  相似文献   

7.
正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全面总结了中药炮制方法及经验技术,奠定了中药炮制的基础,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中药炮制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量变和质变规律与生物效应相关性的一门学科。《雷公炮炙论》也记载了炮制化学的内容,如  相似文献   

8.
中药炮制是一门传统的制药技术,以中医中药基础理论为指导,根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对原药材进行净选、切制等各种加工处理的操作方法,称为“中药炮制”(又称“炮炙”、“修治”等)。它是祖国医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王跃兰 《山西中医》1992,8(3):13-14
中药炮炙在中医药中,是除复方配伍之外的、有别于其它医药体系的又一特点。傅山先生在这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建树,本文对此略作考析,不当之处,敬请教正。一、《女科》多制用,《男科》多生用中药炮炙主要目的为: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提高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保证药物净度,利于贮藏;有利于服用。所以,成方用药,当炮炙则炮炙,并不与患者性别有关。而对照傅山所著《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二书,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女科》中绝大多数的方中,都有几味药脚注了炮炙要求(主要指炒、浸、洗、蒸等),甚至有一个方子十味药,其中九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一般需要经过炮制以后,才能应用于临床。炮制是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和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材自身的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又称炮炙、修治或修事。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基本特点。炮制对药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药物通过炮制可以改变其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的加工炮炙必须根据中药的性能功用以及制剂的不同进行,以达到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改变或缓和药性,增强疗效,方便服用。常用的炮制方法有洗、漂、焙(烘)、烫、炒、煅、炙、蒸、煮等。每一种炮制方法都有其应用范围及操作方法。有的...  相似文献   

12.
中药炮制方法简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是中医临床用药特点所在,各种炮制方法均有一定的炮制目的,均以适应临床需求,提高临床疗效为前提。净制为通过净选加工,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泥沙、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切制系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块、段等的炮制工艺,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储存,便于鉴别,利于制剂。加热或加辅料炮制可增强疗效、缓和或改变药性、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作用、矫臭矫味、利于储存和制剂。  相似文献   

13.
范海洲  范丝雨 《河南中医》2022,(8):1139-1142
《伤寒论》中,炮制方法有净制法、切制法、水制法、火制法、水火共治法及其他治法,净制法包含“去皮”“去心”“去翅足”“去节”“去皮尖”“去核”;切制法包含“擘”“■咀”“捣”“破”“切”“碎”;水制法包含“水洗”“酒洗”“渍”;火制法包含“炮”“炙”“熬”。炮制法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和部位,便于调剂和制剂,确保药物洁净,利于储藏保管,有利于服用。《伤寒论》虽未形成系统的炮制理论,但针对药物不同的特性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炮制方法并沿用至今,对有毒中药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且临床有效的减轻或消除毒性的炮制方法,为其他医者炮制使用有毒中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是中医临床用药特点所在,各种炮制方法均有一定的炮制目的,均以适应临床需求,提高临床疗效为前提。净制为通过净选加工,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泥沙、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切制系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块、段等的炮制工艺,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炮炙,利于调配和储存,便于鉴别,利于制剂。加热或加辅料炮制可增强疗效、缓和或改变药性、降低毒性或减少刺激作用、矫臭矫味、利于储存和制剂。  相似文献   

15.
3 中药炮制 3.1 炮制 3.1.1 中药炮制 根据中医药理论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等不同要求进行药材加工的制药技术。 3.1.2 中药炮制学 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历史沿革及其发展的一门学科。 3.1.3 制 古代多指加辅料处理药物的炮制方法。今泛指各种加工制作技术。 3.1.4 修治 炮制的古称。由宋代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中提出,多指人参去芦、麻黄去节等简单的中药炮制方法。 3.1.5 修事 炮制的古称。由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提出,其所著《雷公炮炙论》正文中多以“修事”指述中药炮制,另清代张仲岩著炮制专著…  相似文献   

16.
影响中药炮制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传彬 《光明中医》2008,23(10):1609-1610
中药炮制是我国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中,根据中医中药的基础理论及中药的本身性质对药材进行各种加工处理,以适应医疗和调剂、制剂的不同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制药技术。中药炮制的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毒性,缓和或改变药性,洁净药物便于调剂、制剂、储藏和提高疗效,炮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临床疗效^[1]。少数毒性药物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由于中药炮制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的、化学的过程,因而影响中药炮制质量的因素是综合性、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李娜 《中医临床研究》2014,(33):145-146
目的:旨在分析中药调剂对临床疗效的干预作用。方法:分析并整理中药调剂在临床中的作用及影响临床疗效的干预因素。结果:合理的中药调剂更利于用药安全、发挥中医疗效和促使患者形成良好用药理念;审方、称量、炮制及药物合包等均会影响药物疗效的发挥。结论:中药调剂中应严格审方、仔细称量、合理炮制与合包,以提升中药制剂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正>中药炮制又称炮炙,是我国历代医家长期实践的结晶。中药炮制不仅能纯洁药物、减轻毒性,更重要的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和主治,以适应临床的治疗需要。如普通一味中药经不同方法炮制,其作用即有不同的疗效。例如:生石膏,性大寒,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即石膏经火煅后,性寒偏平和,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又称炮炙,是我国历代医药家长期实践的结晶。中药炮制不仅能纯洁药物、减轻毒性,更重要的是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和主治,以适应临床的治疗需要,如普通一味中药经不同方法炮制,其作用即有不同的疗效。例如:生石膏,性大寒,能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即石膏经火煅后,性寒偏平和,  相似文献   

20.
炮制,古称“炮炙”,又叫“修治”、“修事”,是按照中医中药理论,根据医疗制剂调剂的要求和药材本身的特性对中药进行各种加工制作处理的技术。它是随着中药的发现而产生,是中医临床长期辨证用药经验的总结。没有合格的炮制品,临床治疗实难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进一步认识中药炮制对临床疗效所起的作用十分必要。笔者浅谈体会,错误之处,望同道斧正。1炮制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而中药炮制是为了适应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制药技术。中医用药多为复方,以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