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接骨七厘片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实验旨在观察中医传统接骨名方-接骨七厘片对家兔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通过X线检查、抗折力试验,组织学检查等实验,结果显示:药物组较对照组骨痂形成提前,抗折力增强。提示接骨七厘片有较好的促进骨折愈合中骨痂形成和增强抗折力强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接骨片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云  吴爱萍等 《中成药》1998,20(5):32-33
本实验研究了接骨片对实验性骨折的影响。结果表明;接骨片能促进实验性骨折的愈合,从X线检查,抗折力试验,组织学发现,药物组较对照组骨痂形成提前,抗折力增强。接骨片能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祛瘀接骨丸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家兔36只,制成双侧胫骨中1/3标准骨折模型,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生理盐水、祛瘀接骨丸灌胃,动物定期处死,标本做X线检查、抗折力测试和骨痂干重称重。结果实验组的胫骨标本抗折力和骨痂干重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祛瘀接骨丸能增加骨量,增强骨的抗折力,促进骨折愈合,明显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4.
补肾活血方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IGF—1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 选择7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只。手术方法建立骨折实验模型后,治疗组动物每次给服补肾活血方药液20g.kg^-1,连续28天。对照组给服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药后14、28天检测血清IGF-1浓度,并进行骨痂组织骨密度(BMD)测定,骨痂组织力学强度测试。结果 血清IGF-1浓度在  相似文献   

5.
中华跌打丸促进骨折愈合及软组织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华跌打丸对骨折愈合及软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及祛瘀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骨折、软组织损伤模型;观察中华跌打丸对大鼠骨折愈合及软组织损伤后的修复作用;小鼠麻醉状态下观察给药前后耳廓固定区域内毛细血管交叉点数。结果:中华跌打丸高、中剂量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骨痂面积、密度和骨痂综合强度,骨小梁面积、密度和综合强度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小负重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软组织损伤的病理级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血管交叉点数增加值比模型对照组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华跌打丸具有促进骨折愈合及软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及活血祛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建立一种客观无损伤的骨折愈合评估方法,方法: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对48例成人新鲜骨干骨折,50例成人陈旧骨干骨折,70只家兔实验性胫骨骨折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骨痂力学强度与骨痂X线灰度呈指数相关(P〈0.05),骨痂X线灰度随骨折愈合的进程而增高,结论:骨力学强度特性与骨痂X线灰度密切相关,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提供了一个客观的疗效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补肾活血方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IGF-Ⅰ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对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GF- )的影响。方法 :选择 7月龄 SD大鼠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 2只。手术方法建立骨折实验模型后 ,治疗组动物每次给服补肾活血方药液 2 0 g· kg- 1 ,连续 2 8天。对照组给服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药后 1 4、2 8天检测血清 IGF- 浓度 ,并进行骨痂组织骨密度 (BMD)测定 ,骨痂组织力学强度测试。结果 :血清 IGF- 浓度在 2、4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和 P<0 .0 5) ;骨痂组织骨密度及力学强度测试在 4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结论 :补肾活血法促进骨折愈合作用部分是通过提高 IGF- 产生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贵州侗族民间验方接骨乳膏制剂对骨折愈合、镇痛抗炎的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骨折模型X光片检查及抗折率实验研究接骨乳膏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研究接骨乳膏的镇痛抗炎作用.结果 接骨乳膏能明显加快骨断端修复,促进外骨痂生长,加强骨折部位抗折力;接骨乳膏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和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程度,扭体抑制率和肿胀抑制率分别为57.14%(P<0.01)和60.41% (P <0.01).结论 接骨乳膏具有较好的促进骨折愈合及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消瘀接骨散对家兔骨折愈合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消瘀接骨散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家兔40只,制成双侧桡骨中、下1/3标准骨折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定期处死,标本做X线摄片、抗折力测试和骨痂干重称重。结果表明实验组的桡骨标本抗折力和骨痂干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说明消瘀接骨散能明显提高骨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骨康灵胶囊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骨康灵胶囊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方法 :家兔造骨折模型 ,观察给药后X片、组织学和抗折力变化 ;取血测Ca、P、AKP以及HGH的含量及血流变性 ;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骨康灵镇痛作用 ;以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实验观察骨康灵的抗炎消肿作用。结果 :骨康灵对家兔实验性骨折模型能够促进骨折愈合 ,可使血清钙含量降低 ,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含量增加 ,血清生长激素 (HGA)含量增多 ,同时还有镇痛抗炎作用。结论 :骨康灵胶囊具有促进骨折愈合、镇痛抗炎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跌打接骨片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将56只8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跌打接骨片高剂量组、跌打接骨片低剂量组和伤科接骨片对照组4组,每组14只。所有家兔均行双侧桡骨骨缺损手术,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分别于术后第22天和42天分两批处死(每次每组7只动物),对其桡骨骨折端行X线摄片观察、组织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及抗折力观察。结果表明,跌打接骨片能明显促进家兔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促进胫腓骨骨折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85例共108侧胫腓骨骨折患者,经急诊行Grosse_kempfixation钉(GK钉)髓内固定后,观察组给予口服促进骨折愈合中药接骨紫金丹加减,对照组不服中药,观察两组骨折愈合疗效。结果:两组在弃拐下地行走时间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而骨折愈合评定和在拆除固定后骨折再发生或畸型率随访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GK钉固定治疗的胫腓骨骨折加服接骨紫金丹对促进骨折愈合疗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骨粉碎性骨折采用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加中医药治疗临床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15例,选自我院骨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锁骨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采取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在手术后均进行中医药辅助治疗。结果:本纽15例患者,术中为45-190ml出血量,手术时间为32~115min。平均随访10个月,骨折复位X线检查均呈良好表现,获得了可靠的内固定。骨折在随访期间均良好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畸形愈合、螺钉拔出、延迟愈合、钛板断裂等并发症。Rockwood法评估肩关节功能。优10例,占66.7%;良4例,占26.7%;差1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胸锁关节处在肩关节活动时有隐痛发生2例。合并胸锁关节脱位的患者中,稍有前凸畸形在骨折愈合后发生。结论:锁骨粉碎性骨折采用桡骨远端锁定钛板内固定加中医药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显著改善了肩关节功能,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应用中医药辅助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对患者预后起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以下简称外固定架)治疗胫排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3年7月~1999年7月,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胫排骨骨折45例,1997年起对胫排骨不稳定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同种异体骨钉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43例,时间6个月~3年,全部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个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外固定架是治疗胫排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它使肢体的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步化”。对胫腓骨不稳定骨折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小切口骨钉内固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固肾益精汤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骨密度、骨折愈合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对79例原发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手法整复或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固定后,测定患者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三个部位骨密度值,并测定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尿钙/尿肌酐及DPD排泄率。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治疗组服用固肾益精汤日1剂;对照组钙尔奇D每次1粒口服,每日2次,两组共服用药物3个月。患者每月行X线照片检查,观察骨折断端生长情况;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定腰椎正位(L2-4)和右股骨颈(Neck),Wards三角及大转子三个部位骨密度值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四个部位的BMD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上升(P<0.05,P<0.01,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代谢生化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固肾益精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能增加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促进了骨折的愈合,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脉软膏影响家兔骨折愈合过程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机械法建立家兔桡骨骨折动物模型,步态测试系统分析动物患肢着地力;软组织张力测试仪记录动物骨折处软组织张力;X线摄片观察骨折线形成;骨病理切片观察骨折处骨组织结构。结果:外用白脉软膏可增加模型动物患肢着地力,升高模型动物骨痂处X射线扫描评分,促进骨折后新骨生长。结论:外用白脉软膏对骨折模型动物骨伤愈合过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钢板和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分析钢板和弹性髓内钉治疗成人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用AO弹性髓内钉(TEN)固定的10例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和采用钢板内固定的10例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了5~19个月(平均11.6个月)的随访。分别对两组固定腓骨多段骨折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皮肤切口长度、手术费用、手术创口感染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上述两组指标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腓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疗效肯定,与钢板内固定比较,具有手术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伤康颗粒对兔桡骨骨折模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骨伤康组。采用机械法建立兔桡骨骨折模型。阳性组给予伤科接骨片灌胃,骨伤康组给予骨伤康颗粒灌胃。对各组家兔的桡骨进行X线评分,检查各组家兔的生物力学、骨矿含量、骨密度,检测血清VEGF、ALP以及NO水平的变化。结果4周后,X线片结果显示阳性组和骨伤康组兔的骨痂密度、骨缺损填充度以及骨痂量明显好于模型组,模型组兔的VEGF和ALP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生物力学指标、骨矿含量、骨密度以及NO水平明显低于空白组。给予药物治疗后,阳性组和骨伤康组兔的X线评分、生物力学指标以及NO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阳性组和骨伤康组VEGF和ALP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伤康颗粒可有效促进兔桡骨骨折愈合,降低血清VEGF和ALP表达,提高NO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骨折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术后3天进行指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防2~12个月骨折愈合的时间为8~12周,无1例出现骨不连及钢板螺丝松动等并发症,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85.7%。结论:微型钢板内同定治疗掌、指骨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固定系统 ,使之对此骨折固定更加简便、坚固、应用更广泛、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一套超低角螺钉 -加压钉系统 ,在 2 4根尸体股骨干上段进行加载试验和重复载荷试验 ,然后用于 1 3 0例临床病人 ,评价其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结果 :生物力学测试表明 ,本固定系统对抗破坏载荷和耐疲劳性能优于 1 40°角钢板、麦氏鹅头钉、多枚斯氏针固定方法。临床结果表明 ,采用本系统固定的患者 ,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 ,可用于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人 ,未发生手术并发症 ,术后功能优良率达到87。 7%。结论 :超低角螺钉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 ,损伤小 ,合并症少 ,较其它固定物更加牢固 ,更加符合股骨粗隆部的力学特征 ,且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 ,应用更广泛 ,更适合应用于老年人及有较多合并疾病的患者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