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2008年7月,笔者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1例,并与采用电针、火罐治疗的41例对照观察,获效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临床症状为主的病症。据调查3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左右,40岁~50岁患病率为25%,50岁~70岁的发病率达到50%以上。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本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型,占颈椎病总数的50%~70%。笔者采用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3.
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从 2 0 0 0年 2月~ 2 0 0 3年 5月 ,用颈椎牵引 ,配合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维生素 B1 2 等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 2 0例 ,取得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 2 0例中 ,男 48例 ,女 72例 ;年龄 36~ 75岁 ,平均 5 1 .8岁 ;病程 2个月~ 8年。钩椎关节增生 87例 ,颈曲变直 72例 ,颈曲反张 2 7例 ,椎间隙变窄 2 1例 ,项韧带骨化或钙化 1 8例。均以颈、肩、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2 治疗方法 穴位注射 :取风池、天柱、缺盆、肩井、肩中俞、大椎穴及阿是穴 ,每次选 2~ 4穴位 ,用 6号针垂直进针 2~ 3cm,针感得气或感传至肩、背…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脊髓型。笔者10年来,对较为多见的神经根型患者采用针刺加穴注为主,配合电针及拔罐为辅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抽样分为电针拔罐穴注组和电针拔罐组、穴注组,三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症状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电针拔罐组与穴注组均为60例。电针拔罐穴注组158例,男100例,女58例;年龄最小者32岁,最大者75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2年。 1.2 诊断标准 ①颈肌僵硬,活动受限,椎旁压痛。②患肢呈放射性疼…  相似文献   

5.
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电针颈夹脊穴及穴位注射风池穴,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和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穴位注射组和穴位贴敷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穴位注射治疗组60例和穴位贴敷对照组54例。结果:针刺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96.67%,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穴位注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穴位贴敷组。  相似文献   

7.
陈辉 《河北中医》2002,24(11):843-843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 ,椎间盘组织或骨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的一种脊髓和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肩疼痛 ,并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 ,伴上肢酸软无力 ,握力减退 ,手指和前臂麻木等。 1 998~ 2 0 0 1年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5 2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 ,均为门诊患者 ,女 30例 ,男 2 2例 ;年龄最大 71岁 ,最小 34岁 ;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1 5日。所有患者均以颈肩部疼痛伴患侧上肢…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 将1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配对设计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单纯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治疗组中治愈3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5例,有效率达到91.07%;对照组中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6.7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运用维生素B1,B12配合地塞米松,2%盐酸利多卡因混合液,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50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发病率仅次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以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猝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单纯予以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笔者自2007 -03~2010 -10,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60例,并设药物对照组30例进行随机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共观察病例90例,均为针灸门诊和内科住院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2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d;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d.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1]拟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凡具有以上3项中的任何2项,并排除小脑梗塞、眼源性、耳源性眩晕方可确诊.  相似文献   

11.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以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多发生于50岁左右,故有“五十肩”之称。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电针推拿配以局部封闭疗法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组和中药组,每组38例,治疗组以针刺结合穴位注射,对照组以中药内服。结果:有效率分别为97.31%和89.4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疗效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13.
笔者2002年~2005年,采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各种尿潴留,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药加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中药加穴位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1 0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0 0例中男性 59例 ,女性 41例 ;年龄 2 0~ 68岁 ,平均 51 .2岁 ;其中肺癌 2 6例 ,食管癌 9例 ,乳腺癌 35例 ,结肠癌 3例 ,胃癌 2 3例 ,淋巴瘤 3例 ,鼻咽癌 1例。治疗方法采用自拟中药升白方 (黄芪 30 g,当归 30 g,熟地 2 0 g,何首乌 1 5g,枸杞子 1 0 g,女贞子 1 0 g)每日1剂水煎服 ,连服 3日 ,同时进行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肌苷 1 0 0 mg、辅酶 A1 0 0 U、地塞米松 1 0 mg,分两侧注射 ,每日 1次 ,连续 3日。治疗前后连续 2次检查白细胞计数 ,…  相似文献   

15.
电针断续波与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 994年 7月以来采用电针断续波配合局部穴位注射硝酸一叶碱 ,治疗顽固性面瘫 1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6例中男性 7例 ,女性 9例 ;年龄 36~ 74岁 ;病程 3~ 6个月 ;单侧面瘫者 1 4例 ,面肌挛缩、口角歪向患侧、出现“倒错现象”者 2例 ;其中 9例伴高血压、心脏病。治疗方法以患侧局部取穴为主配合远端取穴 :局部可选用阳白、鱼腰、攒竹、丝竹空、太阳、颧、迎香、下关、颊车、翳风、人中、地仓、承浆等穴 ;远端可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外关等穴。每次局部取穴 7~ 8穴 ,远端取穴 2~ 3穴 ,交替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腺苷钴胺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CASCA评分)及肘关节肌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穴位注射腺苷钴胺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VAS评分,CASCA评分及上肢肘关节周围肌力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治疗方法对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疼痛、颈椎功能及上肢肌力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穴位注射联合电针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观察组。  相似文献   

17.
杨玉霞  江玉娟  项蓉 《河南中医》2016,(8):1361-1362
目的:观察头电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头电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德国菲兹曼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有效率为6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电针、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当归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电针联合当归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天麻素针和西比灵胶囊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的变化以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8.33%、86.67%,治疗前后VA、BA的Vm和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复发率低。结论:电针联合当归注射可提高疗效,降低复发,是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腹泻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达 1 0 %~ 2 0 %。1 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5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6例均符合 WHO制定的诊断标准 ,其中 型糖尿病者 7例 , 型者 49例 ;男 2 6例 ,女 30例 ;平均年龄 50 .5岁 ;糖尿病病程平均 9年 ;腹泻程度为轻度者 (无痛性腹泻 ,吸收不良 ,或脂肪泻 ,大便为稀便或水样便 ,每日 3~ 5次 ) 1 0例 ,为中度者(每日大便 2 0~ 30次 ,通常在夜间发生 ,质稀溏 ,腹坠胀 ,伴肠鸣 ,患者面色白光白 ,疲倦乏力 ) 2 7例 ,为重度者 (夜间可出现大便失禁 ,甚…  相似文献   

20.
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治以通络活血汤,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85.0%,对照组为65.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提高痊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