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肿块病变的特点是发病隐匿 ,临床变化多端 ,诊断和鉴别诊断复杂 ,如癌肿待可触及到腹部肿块时病情往往已属晚期。在影像诊断技术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结合临床病情分析 ,腹部肿块病变的术前诊断已较过去有了大大改观。尽管如此 ,目前大约仍有三分之一的腹部肿块病变需在剖腹探查术中才能明确肿块的性质、部位和来源。本文就如何做好腹部肿块诊断及剖腹探查的处理谈一些认识。一、重视有关腹部肿块病变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地区、有无手术史以及发现有腹部肿块时的部位及至就诊时肿块的大小变化。注意腹部肿块变化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了腹部闭合性损伤剖腹探查术后12例再次手术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256例及9例术后自基层医院转入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剖腹探查术的246例中术后有3例进行了再次手术(1.2%),其余9例均为基层医院转入我院治疗。本组10例经再次手术而痊愈出院,2例死亡(16.67%)。结论 对腹部闭合性损伤剖腹探查术中,术中探查一定要全面、彻底;正确处理腹膜后血肿是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措施之一。术后一旦发生漏诊漏治,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因此,应引起高度警惕,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3.
降低腹部穿透伤剖腹探查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靖志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3,18(9):548-549
目的探讨腹部穿透伤的剖腹探查指征 ,以降低剖腹探查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 6月以前 78例腹部穿透伤临床资料 ,拟定剖腹探查指征。再经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6月临床收治的 5 3例患者 (实验组 )应用后 ,与对照组 78例患者剖腹探查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探查指征前后对比其剖腹探查率分别为 91%和 6 4 % ,χ2 =14 5 1,P <0 0 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筛选制定的腹部穿透伤剖腹指征对降低该病的剖腹探查率和探查率阴性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腹部损伤中剖腹探查的指征与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腹部损伤无论平时和战时都较常见。由于致伤物的不同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 ,多数腹部损伤因涉及腹内脏器损伤而伤情严重 ,死亡率为 5 %~ 10 %。开放性损伤中 ,刺伤合并内脏损伤者为 30 %~ 40 % ,枪伤合并内脏损伤者占 90 %以上 ;闭合性损伤最关键的是确定有无内脏损伤 ,因常伴随有颅脑伤、胸外伤、脊柱骨盆伤 ,可掩盖病史和体征 ,使其诊断不易明确。腹部损伤的剖腹探查是腹内损伤确定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方法。一、剖腹探查的指征1.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指征 :①有明显腹膜炎体征 ,其他部位创伤不重 ,疑有腹内损伤 ;②腹部X片显示膈下游离气… 相似文献
5.
腹部肿瘤引起的急腹症,由腹腔内、腹腔后、盆腔等处的原发肿瘤引起,也可由腹部以外肿瘤转移至腹部引起,比较常见。其特点是既具有肿瘤这种共同病因,又以急性腹痛为主要外科临床表现。其病情错综复杂,诊断处理又很困难。肿瘤多为中晚期,预后很不好。腹部实体瘤出血引起的急腹症肝癌破裂出血: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先决条件。大多数症状有腹痛、休克、腹膜炎体征。腹腔穿刺有不凝血,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占位病变,一般不难作出诊断。对于即使无特殊症状的部分患者,如突然剧烈或持续性右上腹痛后出现弥漫性腹膜炎或休克患者,应常规行腹腔穿刺、腹… 相似文献
6.
<正>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的常见病,在外科急诊中尤为常见,多伴有休克或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而及时正确的手术探查是提高疗效的关键。1993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2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腹腔镜探查在治疗非创伤性急腹症的优越性.方法 在研究人员基本固定情况下,将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间的730例外科与妇科几种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随机实施腹腔镜探查治疗(简称A组)与传统的剖腹探查治疗(简称B组)观察两组的平均诊断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四个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和x2检验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术后发生并发症A组10例,B组22例,无死亡病例.A组平均诊断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腹腔镜探查治疗非创伤性急腹症较传统剖腹探查治疗的优势明显,能及早准确诊断、快速治疗,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腹腔镜探查治疗非创伤性急腹症在基层二甲医院安全可行,同样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简短剖腹探查术在腹部创伤时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重度腹部创伤病人的生存率 ,损伤控制有计划地分为三个独力而又相连的阶段 ,即简短剖腹探查术、外科重症监护室复苏及有计划再手术 ,目前 ,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损伤控制中简短剖腹探查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也是最凶险的腹部急症,要求外科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恰当的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终生的遗憾。这对外科医生,尤其是低年资的外科医生的判断力、应变力及心理素质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本文就自己的临床经验简述对腹部实质脏器损伤诊断及剖腹探查的一点体会。一、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诊断确定腹部实质脏器损伤并不困难,在询问病史和查体之后结合简单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就可以完成,但做出一个对治疗有指导意义的诊断却不容易。我们认为恰当地选择下列检查会有帮助。1.B超:可准确… 相似文献
10.
尽管抗生素治疗和重症监护设施的改进,继发性腹膜炎或腹部脓毒症仍有30%左右的高死亡率。计划和按需策略通常用于腹内感染的病人。计划再次剖腹探查术的主要优点是早期检测持续感染或感染并发症(可能有益于病人结果)及在早期剖腹探查术中有限粘连形成(可能减少外科并发症的风险)。按需再次剖 相似文献
11.
简短剖腹探查术在腹部创伤时的应用(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重度腹部创伤病人的生存率,损伤控制有计划地分为三个独力而又相连的阶段,即简短剖腹探查术、外科重症监护室复苏及有计划再手术,目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损伤控制中简短剖腹探查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腹穿在闭合性腹外伤剖腹探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穿刺(简称腹穿)是闭合性腹外伤最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腹穿的结果是闭合性腹外伤是否剖腹探查最重要的指征之一。笔者对15年来的腹穿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自1987年以来,本院对收治的闭合性腹外伤伤员常规进行腹穿,阳性463例,其中腹腔内出血210例(抽出0.1ml以上不凝血液),剖腹探查201例;阴性探查19例,分别为骨盆骨折并腹膜后、盆底血肿5例,肠系膜挫伤并系膜根部、腹膜后血肿3例,肝浅表裂伤3例,肾挫伤并腹膜后血肿2例,膀胱挫伤、盆底血肿2例,单纯腹膜后血肿2例,脾浅表裂伤1例,腹壁血肿1例。对腹穿抽出不凝浅淡血液≤0.5ml… 相似文献
13.
腹部外伤手术探查失误三例教训分析赵功明,刘建国我院自1980年1月至1992年12月间,共收治腹部外伤病人285例,首次剖腹探查失误3例,约占1%。现将教训及体会报告如下。例1:男,21岁。因左上腹及左下腹被汽车撞伤3小时急诊入院。体检:T36.5℃... 相似文献
14.
简短剖腹探查术在腹部创伤时的应用—(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垠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1,28(1):31-34
为了提高重订腹部创伤病人的生存率,损伤控制有计划地分为三个独力而又相连的阶段,即简短剖腹探查术、外科重症监护室复苏及有计划再手术,目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损伤控制中简腹探查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肠梗阻手术治疗8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5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对 86例肠梗阻病人施行手术治疗 ,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对 86例肠梗阻患者施行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 11例 (手术后腹腔粘连致 9例 ,原发性肠粘连 2例 ) ,肠套叠 43例 (其中回肠部肿块 1例 ,憩室 2例 ) ,腹外疝嵌顿或绞窄 2 1例 (嵌顿 2 0例 ,绞窄 1例 ) ,肠系膜缺如至内疝并发绞窄 1例 ,小肠扭转 4例 ,乙状结肠扭转 1例 ,结直肠肿瘤 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 :粘连性肠梗阻 6月~ 5年 ;肠套叠 5h~ 4天 ;腹外疝嵌顿或绞窄 2h~ 2 .5天 ;肠系膜缺如 1天 ;肠扭转 4h~ 2天 …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很多疾病表现与急性阑尾炎相似,我们把具有右下腹疼痛、压痛、反跳痛同时伴有白细胞升高但尚不能完全确定为急性阑尾炎的情况称为可疑急性阑尾炎。为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常需剖腹探查。为减轻对病人的损伤,我们自行设计小切口进行剖腹探查。1临床资料2004年1月至2005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停留皮下引流管在预防肥胖患者行急诊剖腹探查术后切口感染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期间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普外三科和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40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肥胖患者,根据术中有无放置切口皮下引流管分为引流管组和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围手术期及随访情况等资料。 结果两组患者在基线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管组在切口一期愈合率(χ2=5.221,P=0.035)、14 d切口愈合率(χ2=5.082,P=0.032)、切口愈合时间(t=2.917,P=0.040)、拆线时间(t=3.279,P<0.001)优于对照组,而在切口脂肪液化/渗液(χ2=12.443,P<0.001)、切口感染率(χ2=5.347,P=0.025)、二次缝合率(χ2=4.674,P=0.036)均低于对照组,且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t=5.221,P=0.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肥胖患者急诊剖腹探查术切口停留皮下引流管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腹膜炎手术探查程序与注意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三元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6):517-519
腹腔壁层腹膜和(或)脏层腹膜因各种原因,如细菌感染、化学性或物理性损伤,受到刺激或损害而发生急性炎症反应称为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按发病原因和感染途径不同,分为原发性腹膜炎和继发性腹膜炎;按照炎症波及范围,又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没有原发感染灶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其病原菌来自腹腔外病灶,主要为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肠道杆菌属,经血运、淋巴或女性生殖道侵入腹腔.继发性腹膜炎是由于腹腔内原有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恶化而引起,原发病主要有腹腔内脏器的炎症、坏死和梗阻或穿孔破裂.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经积极的初步处理后,出血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应及时行剖腹探查,外科手术适用于大部分明确病因及部位局限(肿瘤、憩室等)的出血病人、非手术治疗无效或不适合保守治疗病人及病因不明经非手术治疗无法控制出血的病人等。 相似文献
20.
非肿瘤性肠梗阻的手术适应证和剖腹探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急腹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腹部X线、B超、CT等现代诊断工具辅助检查,诊断并不困难。二、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多种多样有些病因,如巨大胆石、肠石、蛔虫团或异物引起的肠阻塞,保守治疗难以缓解。肠扭转、腹内疝和超过4 h不易复位的腹外疝容易发生梗阻肠段的血运障碍、绞窄、坏死。成人肠套叠多有肠道肿瘤、息肉等病理因素存在。对于上述病因一经明确或高度可疑者,均应积极手术治疗为好。反之,对于麻痹性、痉挛性和假性肠梗阻,原则上应行非手术保守治疗。三、保守治疗无效应行剖腹探查对于临床表现较轻、时间较短、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