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肾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肾间质内过度沉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多种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和复方制剂均有抗肾间质纤维化作用。本文从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基本病理改变,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对于改善CKD的进展结局和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证实中药复方制剂在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改善肾间质纤维化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是缺乏中医药对延缓RIF作用机制的系统认识。通过检索国内外中药复方制剂在细胞、动物实验方面的相关研究,对近5年来中药复方在延缓肾间质纤维化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抗肾间质纤维化、延缓CKD进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胡新民  卢玲 《新中医》2006,38(5):12-13
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者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已发现许多中药(包括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促使其凋亡等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从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这将为中医药防治肾纤维化开辟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特征,也是决定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多年来对中医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基础实验和初步临床研究均取得较为乐观的研究结果,许多研究已经深入分子水平。进一步深入探讨中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筛选有效药物,将可能为临床治疗肾间质纤维化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笔者结合有关文献就中药复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思路和方法总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进展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显示,肾间质纤维化在肾脏疾病转归中起着主导作用,其病变程度与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寻求其早期可逆因子或防治措施对肾脏疾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寻找针对肾间质纤维化发生机制的药物,将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延缓尿毒症发生的有效措施。近年来,中医药研究者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发现许多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提取物以及中药复方制剂有抗肾问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肾间质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疾病的典型特征,肾间质纤维化最突出的特点是肾间质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是肾纤维化发展的重要介体,Smad蛋白是TGF-β1信号的关键下游介质。目前中药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中,大量的注意力集中在TGF-β1/Smad通路。本研究就中药干预TGF-β1/Smad通路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的研究逐渐兴起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从治法、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研究方面综述了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体现了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的优势。参考文献31篇。  相似文献   

8.
中药单味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中药复方防治肾纤维化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因此综述了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方面的良好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研究,从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中药复方研究几个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抗肾纤维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显示了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发现骨形成蛋白-7(BMP-7)是体内一种强有力的抗肾纤维化因子,能够抑制或逆转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改善肾功能。本文从BMP-7的生物学特点、抗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中医药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国知网(CNKI)界面检索中药复方制剂在实验研究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对近3年来中医药在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抗肾间质纤维化单味中药(有效成份)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年来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份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作一综述。认为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今后应重视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中药药理及中药化学等学科的运用 ,大力开展动物实验及临床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年来文献的总结、分析可以看出,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在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的研究和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果,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肾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肾脏病的最终结局。慢性肾脏病患病率、病死率逐年升高,且目前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有限。Wnt/β-连环蛋白(catenin)信号通路是肾脏纤维化的关键通路。近年来,在中医药辨证论治优势理论指导下,中药复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肾纤维化具有一定优势,对于改善肾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效果明显,文章对中药复方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肾纤维化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肾间质纤维化几乎是所有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共同通路,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病理学基础,现在很多研究表明间质纤维化比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更易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因此积极寻找治疗及干预肾间质纤维化的方法将对慢性肾脏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许多西医学者对其研究很多。中医药是我国传统的医学宝库,众多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对肾脏疾病有着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动物实验证实单位中药及复方中药对延缓肾间质纤维化有着很好的疗效。现笔者分别将近年西医及中医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分述如下。1西医方面1·1肾间质纤…  相似文献   

16.
单味中药抗肾间质纤维化治疗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子友  肖鸣 《山西中医》2002,18(3):53-54
近年来 ,随着对肾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现代医学抗肾间质纤维化治疗已取得了长足发展 [1 ]。但其治疗效果仍不理想 ,且多限于动物实验阶段。而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中药复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研究却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此 ,笔者仅就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1 大黄宁英远、刘冠贤等将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肾活检肾组织体外培养分离出成纤维细胞 ,分别用 3H- Td R渗入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了不同浓度大黄素可明显抑制人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 C- myc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发现大黄素可明显抑制人…  相似文献   

17.
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间质纤维化可导致肾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这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笔者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总结了单味中药及复方在抗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及机理.  相似文献   

18.
李小波  师晶丽 《河北中医》2005,27(11):878-880
肾纤维化(包括肾问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损害最后阶段的主要病理基础。肾纤维化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主要与细胞外基质细胞产生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以及细胞外基质转换失衡有关。针对其发生机制,对中药单味药、复方进行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现将对中药抗纤维化的研究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在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而肾间质纤维化病变程度取决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程度。目前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许多单味中药及经典方剂均有抗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的功效。中药因其成分及配伍的多样性在防治肾小管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分化领域中突显中医特色。有望为防治慢性肾衰竭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肾间质纤维化(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理表现,其轻重程度是决定肾脏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它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动态发展过程,抗肾间质纤维化治疗研究对多种慢性肾脏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治疗可从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不同的作用靶点上发挥作用,有效改善影响RIF增恶因素,延缓肾间质病变进展,现就近年来复方中药治疗RIF及其作用机制做综述如下。1肾间质纤维化的中西医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